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的文献渊源与组方分析

黄芪建中汤的文献渊源

黄芪建中汤出处及仲景辨治浅析

黄芪建中汤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原载于《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五篇《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原文为:“ 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即前方小建中加黄芪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一。尔后,晋朝王叔和与宋朝林亿等医家才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内加黄芪一两半,馀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便记载在《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虚劳,在古代医学所论颇多,最早《内经》记载:“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首明“ 虚” 的含义在于“ 正气” 虚,此之观点则可视为虚证之提纲。“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一则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明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尔后,《难

经》详论“ 五损” 的症状及转归。从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分层次,又以内应五脏而分先后,奠定五脏辨虚损的理论基础。仲景则继承《内经》有关虚损的理论且结合具体实践,在《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虚劳此病名,并对虚劳病察脉辨证,根据虚损的病因病机、病程以及不同形式的虚实夹杂之证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奠定了虚损类病证辨证论治的基础。

“ 虚劳'即虚损,虚指虚弱不足,与“ 实” 相对;损者,为损伤、损耗之谓。“ 里急‘’谓里虚脉急,乃中焦虚寒,为里气虚寒所致腹中拘急。“ 诸不足竹乃阴阳诸脉俱不足,气血俱虚,又以中气不足为主。

古有明训“ 五脏皆虚从中治'。究其来源,可上朔到《内经》.《素问· 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 太阴阳明论》云:“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丰时也。'道出了脾胃在人体之重要性。

仲景遵之,据李东垣《脾胃论卷上· 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引论:仲景云:‘ 人受

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根据。’ 又云:‘ 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 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得尽天年。’'所以脾气虚弱,统血无权,血不归经而外溢,则衄血。脾气虚衰,运化功能失常,则腹满、纳呆。脾阳虚衰则四肢逆冷。故脾

胃一病,五脏作乱。

虚则补之,《脾胃论· 脾胃胜衰论》记载:“ 经云:虚则补其母。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者。甘温之药为之主,以苦寒之药为之使,以酸味为之臣佐。法当建中,《脾胃论· 君臣佐使法》中云:“ 《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以芍药之酸,于土中泻木为君;饴糖、炙甘草甘温补睥养胃为臣。水挟木势亦来侮土,故脉弦而

腹痛,肉桂大辛热,佐芍药以退寒水。姜、枣甘辛温,发散阳气,行于经脉皮毛为使。建中之名,于此见焉‘’。黄芪建中汤中饴糖、甘草和大枣皆为甘温之品,三药相配,能脾健胃和。生姜、桂枝皆属温药和芍药,三药均入脾经,调节中焦之气机,助脾之运化,胃之和降。故仲景著伤寒论,虽以外伤为法,然间中皆以顾脾胃元气为主,创建中汤,以甘药调

之,建立中气,调整阴阳。而黄芪建中汤,能固脾胃以充中气,甘温以扶阳,调补阴阳,以建立中焦脾胃之气。

可知仲景在治虚劳病中非常重视调补脾胃,其法则重用补法,用药则偏于甘温。着重甘温补中,平调阴阴和气血并补为法,此乃承接《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虚者补之” 、“ 劳者温之” 、“ 损者温之',以及《灵枢· 终始》记载:“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等论述思维,创立了建中汤,调和阴阳,以培补气血生化之源,使阴阳恢复正常动态平衡,各种因虚所致的寒热错杂证,便可随之消失。

历代医家对黄芪建中汤的论述及浅析

晋· 葛洪《肘后备急方· 治虚损赢瘦不堪劳动方第三十三》云:“ 凡男女因积劳虚

损,或大病后不复常,若四肢沉滞,骨肉疼酸,吸吸少气,行动喘慑,或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中虚悸,咽干唇燥,面体少包,或饮食无味,阴阳废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轻者才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则难可振复,治之汤方。若患痰满,及溏泄,可

除饴耳'。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黄芪建中汤》收录此方,名为黄芪建中汤。此汤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2两,人参2两。黄芪能走肌肉而实胃气、人参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则虚损能复。本方与《金匮要略》所记载的虚劳可互参,然更重要的是本条文全面揭示了本方证的基本病因,病机和治疗范围。

金· 李东垣受仲景的启迪用药皆偏重温扶脾胃阳气,在《脾胃论· 脾胃胜衰论》载:“ 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芪建中汤。” 此 方除了论述病因外还加上了本方证的脉象,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是为风邪所伤。其病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又心主火,火乘土位,乃湿热相合,故烦躁闷乱。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发热。土生金,脾始虚,肺气先绝,故黄芪建中汤用之,募治疗脾虚内伤发热与仲景的建中法可为一脉相承。

明· 吴昆在《医方考· 伤寒门第二》中指出:“ 汗后身痛者,此由汗多耗损阴气,不能荣养筋骨,故令身痛。阳虚,故令脉迟;汀后,故令脉弱。黄芪、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芍药之酸,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者,建立中气,使其生育荣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

矣。一此方论除了记载病因、脉象外,又清楚写出药理之运用,如黄芪、甘草之甘以固卫;桂枝之辛以调和荣卫,芍药之酸以养阴,建立中气,荣养气血,平衡阴阳,则身痛自愈。

明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 虚劳脉论》中评析此方时指出:“ 虚劳病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精液,枯搞四出,难为力矣。《内经》于针药所莫制者,调以甘药,《金匮》遵之,而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用,盖舍此别无良法也。然用法者贵立于无过之地,宁但呕家不可用建中之甘,即服甘药,微觉气阻气滞,更当虑甘药太过,令人中满,早用橘皮、砂仁以行之可也,不然甘药又不可恃,更将何所恃哉?后人多用乐令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虽无过甘之弊,然乐令方中前胡、细辛为君,意在退热,而阴虚之热则不可退;十四味方中用附、桂、苁蓉,意在复阳,而阴虚之阳未必可复,又在用方者之善为裁酌矣。一其对虚劳治法有其独特见解,此方论重点论述甘温之法在于建中益脾,认为黄芪建中汤以甘温健脾立法,

不仅可以生充精血,又可复阴虚之阴。更加详解甘药之药性与解法,并与乐令建中汤、十四味建中汤作深入的比较,对临床是很有启发性的。

清· 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云:“ 小建中汤本取化脾之气,而肌肉乃脾之所生

也,黄芪能走肌肉而实胃气,故加之以补不足,则桂、芍所以补一身之阴阳,而黄芪、饴糖又所以补脾中之阴阳也。若气短胸满加生姜,谓饮气滞阳,故生姜以宜之;腹满去枣加茯苓.以蠲而正脾也;气不顺加半夏,去逆即所以补正也。

清· 尤恰在《金匮要略心典》写道:“ 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

喘、渴、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致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寒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此二方皆重点论述黄芪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有起和营之效。综合全方,黄芪建中汤补脾土营胃气,建中又

固表,阴阳共调之。

清· 陈修园在《金匮方歌括》中云:“ 虚劳里急者,里虚脉急也;诸不足者,五脏阴精阳气皆不足也。经云:阴阳俱不足,补阴则阳脱,扶阳则阴竭,如是者当以甘药,故用小建中汤君以饴糖、甘草,本稼穑作甘之味以建立中气,即《内经》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 也:又有桂、姜、枣之辛甘以宣上焦之阳气,即《内经》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是也。夫气血生于中焦,中土虚则木邪肆,故用芍药之告泄,于土中泻木,使土木无忤,而精气以渐复,虚痨诸不足者,可以应手而得耳。加黄芪者,以其补虚塞空,实腠通络,尤有专长也。此方论精辟地论述黄芪建中汤组方调整阴阳和五行生克的特点及规律。

清· 高学山在《高注金匮要略》云:“ 诸不足者,俱就阳气而言,盖指胃分之悍气,胸分之宗气及表分之卫气,诸样不足之谓。主本汤者,建中之义己见。加黄芪者,以黄芪之走气分,其功用有三,住气一也,提气二也,固气三也,以建中之全力,得黄芪为主,而温胃蒸胸以及走表而固密之。不特本条里急等三症,并诸气虚馁者,俱可愈于温和匀满之治。此方论更精辟地论述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药性功效。

清· 吴谦《删补名医方论一卷》记载:黄芪建中汤“ 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一此乃虚劳而至亡血、失精,精液枯槁,阴阳俱虚,寒热错杂之证。而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皆为黄芪建中汤之病症。仲景立黄芪建中汤,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黄芪建中汤的组方分析

黄芪建中汤在《金匮要略》的原方组成为:黄芪一两半,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饴糖一升,大枣十二枚。全方为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而成。

黄芪建中汤药物分析

方剂是由单味药的运用发展组成而来的,也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药物组合成方。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说:“ 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要领会方剂的立法思路,就需要从单味药的功效中来认识方剂效用以及方药之间的关系。

黄芪

黄芪为补气药,性味甘,温。归肺、脾经。王好古《汤液本草》:“ 入手少阳、足太阴经、足少阴命门',缪希雍《本草经疏》:“ 于阳明、太阴经'。

张元素在《珍珠囊》中云:“ 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汤液本草》又将黄芪功效总结为“ 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倪朱谟《本草汇言》日:“ 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整齐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

张景岳《景岳全书》称黄芪“ 味甘气平,气味俱轻,升多降少,阳中微阳……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

综上所述,总结出黄芪在补气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一、升阳之功。二、甘温除大热之功。为益气生血、补虚固表之药。在黄芪建中汤中具有四大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饴糖

饴糖为补气药,性味甘温,入脾、胃、肺经。陶弘景《名医别录》云:“ 饴糖,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去血。弦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例:“ 入肺、脾二经。李时珍《本草纲目》云:“ 饴糖,用麦芽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古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气味甘,大温,无毒。入太阴经。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云:“ 饴者,甘以润土,土润则万物生也。

黄元御《长沙药解》云:“ 补脾精、化胃气、生津养血、缓里急、止腹痛。

黄宫绣《本草求真》:“ 饴糖( 造酿) 温脾润肺,饴糖专入脾肺,其味甘温。盖以

米麦本属脾胃之谷,而饴糖即属谷麦所造,凡脾虚而肺不润者,用此其味甘缓以补脾气之不足。

周岩《本草思辨录》云:“ 土爰稼穑作甘,饴糖乃稼穑精华中之精华。脾土位居中央,若虚乏而当建中,建中而不旁鹜者,饴糖为然。故仲圣方凡名建中,必有饴糖,否则不与以是名。

综上所述饴糖是谷物与谷麦芽熬制成,谷物本是入脾经,熬制成饴糖。则成谷中之精华,补脾之不足。加之谷麦芽,助脾胃运化,生发脾阳,有助调节脾胃气机。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兼可缓肝之急,润肺之燥。其主要成份为麦芽糖及少量蛋白质,甘温而富含营养,能补中

益气,缓急止痛。

故饴糖在黄芪建中汤的功效具有扑中益气,健脾和胃,治劳倦伤脾,里急腹痛止腹痛的重要功能。

芍药

白芍为补血药,是芍药的一种,芍药始载于《本经》属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二种。

黄芪建中汤使用的芍药是白芍。

白芍药酸苦寒凉,归肝经。《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张元素《医学启源》:泻肝,安脾肺,收胃气,止泻利,固腠理,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

兰茂《滇南本草》:“ 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张景岳《景岳全书》云:“ 味微苦微甘略酸,性颇寒。气薄于味,敛降多而升散少,阴也。有小毒。白者味甘,补性多,赤者味苦,泻性多……其性沉阴,故入血分,补血热之虚,泻肝之火实,固腠理,止热泻,消痈肿,利小便,除眼疼,退虚热,缓三消。白者安胎热不

宁,赤者能通经破血。从此条可知白芍亦有安胎作用。

肝藏血,脾生血,营与血本一体。而酸能收敛、固涩,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所以芍药补而不滞,力专于养营血,敛津液而护营血,收阴气而泻邪热。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功能。然气虚内寒者不可单独使用;产后不可用,以其酸寒泻肝,伐生发之气也;小便不利者禁用,以膀胱得酸收敛愈秘也。更不宜与藜芦同用。

综合上述,白芍在黄芪建中汤中有益阴和营,缓急止痛,养血止血,平抑肝阳,柔肝健脾,清热止痢,安胎止漏,通利小便等八大功效。

桂枝

桂枝为发散风寒药,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心者,营也,肺者,卫也,故桂枝的循行偏于营卫。贾九如《药品化义》硎:“ 入肝、肾、膀胱经。

《本草求真》:“ 入肌表,兼入心、肝。'

邹澍《本经疏正》总结桂枝“ 其用之道有六:日和营、日通阳、日利水、日下气、日行水、日补中。'

叶桂《本草经解》:“ 桂气温,秉天春和之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肺为金脏,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而上气咳逆矣,桂性温温肺,肺温则气下降而咳逆止矣。结气、喉痹、吐吸者,痹者闭也,气结于喉,闭而不通,但吐而不能吸也。桂辛温散结行气,则结者散而闭者通,不吐而

能吸也。辛则能润,温则筋脉和而关节利矣。中者脾也,辛温则畅达肝气,而脾经受益,所以补中益气者,肺主气,肺温则真气流通而受益也。'

辛能发散、行气、活血,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桂枝和而不伤,善走。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 瘕。但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

时,孕妇忌服,不宜应用。

桂枝于黄芪建中汤中功效可解肌祛风,温通血脉,补中益气;还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水等功能。

炙甘草

炙甘草为补气药,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珍珠囊》:“ 生甘,平;炙甘,温。

《汤液本草》:“ 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杜文燮《药鉴》:“ 气平味甘,阳也。入足厥阴太阴二经。生用则寒,炙之则温。生用泻火,炙则温中。能补上中下三焦元气,和诸药,解诸急。热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补阳不足,中满禁用。梢子生用,去茎中之痛。胸中积热,非梢子不能除。节治肿毒,在有奇功。养血补胃,身实良方。除邪热,利咽痛,理中气。坚筋骨,长肌肉。通经

脉,利血气。止咳嗽,润肺道。又炙之能散表寒,故附子理中用之,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用之,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小柴胡有柴芩之寒,有参夏之温,其中用甘草者,则有调和浮沉之妙也。经云:以甘补之,以甘泻之,以甘缓之。此之谓也。痘家用之解毒,以和中健脾,若头面毒盛者,于解毒汤中多用之,取其缓诸药,使之上攻头面故也。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景岳全书》:“ 味甘气平.生凉炙温,可升可降,善于解毒。反甘遂、海藻、大戟、芜花。甘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升,下药得之缓其速。助参芪成气虚之功,人所知也;助熟地疗阴虚之危,谁其晓焉?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

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

《日华子本草》谓:“ 安魂定魄。补五脏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

生甘草甘性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而炙甘草甘温,以益气复脉、补脾和胃为胜。故黄芪建中汤中用的甘草大都是炙甘草,其功效有:1.补脾益气:用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2.润肺止咳:用治咳嗽气喘,适当配伍后,不论寒热虚实,皆可用。3.缓急止痛:适于腹中挛急作痛及四肢拘挛疼痛,每与白芍同用。4.缓和药性:可用于缓解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并用以协调药物间的联合作用。

大枣

大枣为补气药,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孙思邈《千金· 食治》:味甘辛,热,无毒。《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金匮》治妇人脏躁,悲愁欲哭,有甘麦大枣汤,亦取其助肝、脾、肺三经之津液,以滋其燥耳。

《本经》日:“ 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甘能补中,温能益气,甘温能补脾胃,而生津液,则十二经脉自通,九窍利,四肢和也。正气足则神自安。故主心腹邪气,心下悬急,脾得补则气力强,肠胃清故主身中不足及肠,甘能解毒,故主和百药,脾胃足,气血充,后天生气借此而盈溢,故日久服轻也。《素问》以枣为脾家之果,《本经》又主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用此补益脾津,而神气自宁,肢体自捷矣。”

张璐《本经逢原》:“ 枣属土而有火,为脾经血分药。甘先入脾,故用姜、枣之辛

甘,以和营卫也。仲景治奔豚,用滋脾土,平肾气也。十枣汤用以益土,胜邪水也。而中满者勿食,放仲景建中汤,心下痞者减饴、枣,与甘草同侧,比得用枣之法矣。

古方中用大枣,皆是红枣,取生能散表也。入补脾药,宜用南枣,取甘能益津也。其黑枣助湿中火,损齿生虫,入药非宜。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瘦人多火者,弥不可食。大枣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经》将其列为“ 上品。

综合历代本草认为,大枣味甘,性湿,功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心润肺,养血安神,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故在黄芪建中汤中主要的功能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生姜

生姜为发散风寒药,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医学启源》:“ 性温,味甘辛。《本草汇言》:入脾、肺、肠、胃诸经。

成无己:“ 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为其味至辛,且具有宣通之力,与厚朴同用,治寒饮杜塞胃脘,饮食不化;与桂技同用,治寒饮积于胸中,呼吸短气;与黄芪同用,治寒饮渍于肺中,肺痿咳嗽;与五味子同用,治感寒肺气不降,喘逆追促:与赭石同用,治因寒胃气不降,吐血、衄血;与白术同用,治脾寒不能统

血,二便下血,或脾胃虚寒,常作泄泻;与甘草同用,能调其辛辣之味,使不刺戟,而其温补之力转能悠长。

干姜有温里散寒回阳作用,长于温脾胃之阳,能走能守,主中焦兼温肺。干姜发散寒邪,如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故也,须以生甘草缓之。辛热,散里寒,散阴寒、肺寒,与五味同用,治嗽,以胜寒蛔。正气虚者散寒,与人参同补药,温胃腹中寒,其平以辛热。

生姜干姜皆可温中,生姜主散;干姜主守。生姜逐寒邪而发表,干姜则除胃冷而守中,干姜比生姜辛热,止而不行,专散里寒。

黄芪建中汤中大都采用生姜的功效,然在《古今录验》治虚劳里急,小腹急痛,气引胸胁或心痛短气者,则以干姜代生姜。生姜在黄芪建中汤的主治功能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黄芪建中汤药物剂量关系

黄芪建中汤除黄芪外,其余六味药的用量、用法、配伍关系皆同小建中汤。根据李刚《小建中汤方正比较研究》里收集的资料:“ 从187个病案中基本药物剂量应用频次最高的剂量,分别是饴糖30克,桂枝l o克,白芍20克,炙甘草6克,红枣12.5克( 5枚) 。单位药最大剂量:饴糖最大用量为250克,桂枝最大用量为30克,白芍最大用量为70克,炙甘草最大用量为20克,大枣最大用量为70克。而饴糖和黄芪在临床应用时它们之间的剂量变化则有所特别,根据统计研究表明:黄芪和饴糖二味药物在方中出现时,其中一味剂量多时则另一味的用量就会减少。临床应用时,黄芪受饴糖影响较小;饴糖受黄芪影响则较大。药性特征可分为“ 动药‘’和“ 静药‘’,动静相伍时,一般静药用量较大,动药用量较小。黄芪属静药;饴糖属动药。无论有无饴糖,黄

芪的基本用量在15-17克之间,相差1—2克;但饴糖的用量剂则会因黄芪的出现而变化较大,其基本用量在18-27克之间,相差I-10克左右。为何差别如此之多,有认为应是饴糖不适合应用于所有脾胃系统疾病。

药物功效的发挥,决定于其质量,与其用量有着密切相关。因为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造成适当的剂型,才能提高药效,扩大药物应用范围,降低毒副作用。据郑氏等实验研究: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的治疗效果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掌握中药的剂量,不仅对中药的临床疗效非常重要,且对用药安全也是必要的。


黄芪建中汤中药物配伍功效

《脾胃论· 君臣佐使法》记载:“ 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一法,力大者为君。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接着又记载如《伤寒论》云: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以芍药之酸,于土中泻木为君;饴糖、炙甘草甘温补脾养胃为臣。水挟

木势亦来侮土,故脉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热,佐芍药以退寒水。姜、枣甘辛温,发散阳气,行于经脉皮毛为使。'以上论述都说明了黄芪建中汤药物配伍之间的关系和其功能性。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里更清楚地说明黄芪建中汤配伍功效:“ 脾者土也,应中

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 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

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药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黄帝内经》日:‘ 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矣。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桂枝汤芍药佐桂枝同用散,非与建中同体尔。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也,建中汤芍药佐胶饴以建脾,非与桂枝同用尔。

《内经》日:‘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卷上方药》记载: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一所以药物经过适当的配伍,便能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强疗效,扩大适应范围。掌握中药配伍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极为重大。黄芪合桂枝,益气温阳、和营固表:黄芪合芍药,补气生血。芍药合饴糖皆具有酸甘化阴,补脾之阴之功效。芍

药配甘草、大枣、饴糖,酸甘化阴以补阴血。饴糖合桂枝,甘温相得有辛甘化阳,补脾之阳之功效。桂技、芍药二者相合轻补脾胃,恢复营卫协调关系的作用。桂枝配生姜通阳散寒,温化水饮;桂枝配大枣、饴糖辛甘化阳,温养脾胃;桂枝配甘草温阳养心。甘草合芍药甘酸相

需,土中泻木,和里缓急。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桂枝益气温中。生姜合大枣辛甘而温,发散阳气行津液和营卫。周岩《本草思辨录》日:“ 生姜味辛色黄,由阳明入卫;大枣味甘色赤,由太阴入营。其能入营由于甘中有辛,唯能甘守之力多,得生姜乃不至过守,生姜辛

通之力多,得大枣乃不至过通,二药并用所以为和营卫主剂。一六药配合于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之中,加上甘温益气升阳的黄芪使阳生阴长,增加益气。诸药相合可使脾胃健,阴阳和,营卫通,精血生,诸虚不足者得益,里急自亦除,虚劳诸证便自愈。

黄芪建中汤临床运用的思路探讨

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劳

黄芪建中汤在《金匮》里是为虚劳而设的方剂,而虚劳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衰竭性疾患.因此黄芪建中汤临床运用论治可从虚劳出发。

虚劳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者

龚居中《痰火点雪· 痰火论证》:“ 禀赋素怯,复劳伤心肾,耗夺精血而致者。’ ’ 因先天不足者素体怯弱,形气不充,脏腑不荣,生机不旺,根底有亏,所以易患虚劳。

生活因素

( 1) 房室不节《金匮》里提到“ 房劳伤'是导致。五劳虚极'的基本原因之一。戴思

恭《证治要诀· 虚损门》:“ 嗜欲无节……积久成劳',可见恣情纵欲,耗损真阴,积微成损,积损成衰,形成虚劳乃为临床常见。

(2) 劳倦过度《素问》提出劳倦内伤为虚劳的重要起因之一:五劳所伤,久视伤

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仲景归纳虚劳病的病因大致有三:五劳、六极、七伤,六极是指精、气、血、筋、肉、骨的极度劳伤,七伤指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张景岳云:“ 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 可见劳倦过度也是形成虚劳重要原因之一。

( 3) 情志内伤《素问·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云:“ 怒伤肝,“ 喜伤心,“ 思

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华佗《中藏经· 劳伤论第十九》记载:“ 劳者,劳于

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顾松园《顾氏医镜· 虚劳》:“ 虚劳之病,无外邪相干,皆由内伤脏腑所致。'所以曲运神机则劳心,人心谋虑则劳肝,意外过思则劳脾,遇事而忧则劳肺,色欲过度则劳肾,均可造成脏腑亏损,神气过耗而致虚劳。

( 4) 饮食不节《素问· 五藏生成篇第十》云:“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稿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一此说明偏食会损人形体脏腑因而引起虚劳。

病后之因

巢元方尤其强调大病之后,气血减耗,脏腑未和,复感外邪,常可引起虚劳病候。原因是大病或久病之后,脏气过伤,正气虚赢,不易骤复,又失于调治,易酿成虚劳。

误治之因

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提出:“ 医药之因” 是导致虚劳的六因之一,本非劳证,实因药误,致使正气屡伤,日久成劳。张景岳也提出“ 疾病误治及失于调理者,病后多成虚损” ,大致上辛散、苦寒、补中升提、引火归元,用之不当,都足以动火伤阴,而成虚劳。

外感致病

吴澄《不居集》:“ 外损一证,即六淫中之类虚损者也,凡病在人,有不因内伤而受病于外者,则无非外感之证,若缠绵日久,渐及内伤,变成外损,……然其中之虚虚实实,不可不察。有外感之后,而终变虚劳,亦有虚劳而复兼外感,此二者是易混淆辨别不明,杀人多矣! 此其大义,所以当辨” 所以外邪入里,久踞不去或变生痰浊、滞气、消磨正气乃致虚

劳者,都不可忽视。

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而其病性,主要为气、血、阴、阳的虚损。引起虚损的病因,往往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的亏 损,而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在虚劳的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日久阳也渐衰:血虚者,日久阴

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而病情趋于复杂。

辨证论治

《素问》提出“ 劳者温之是治虚劳的大法。虚劳者,系五脏诸虚不足的病证。陈修园云:“ 虚劳里急者,里虚脉急也;诸不足者,五脏阴阳气俱不足也。” 程运来《金匮要略解》注:“ 里急腹中痛,四肢酸疼,手足烦热,脾虚也;悸,心虚也;衄,肝虚也;失精肾虚也;咽于口燥,肝虚也。此五脏皆虚,而土为万物之母,故先建其脾土。故对于五气血俱虚的虚劳,探其病理则不离阴阳虚、脏腑虚、气血虚、营卫虚。这是不能直接用正

或反治的方法来治疗,而是建中,中气建,气血流通,以灌四旁。黄芪建中汤滋补中州,复中焦之气。

治疗思路

基本上辨治则可根据虚损的部位不同及程度深浅来分别采用培五脏,调营卫,和阴阳,补气血来治疗。

建立中气,培补五脏

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 汗后身痛者,此由汗多耗阴气,不能荣养筋骨,故令身痛。阳虚,故令脉迟;汗后,故令脉弱。黄芪、甘草之甘,补中气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卫气而实表;芍药之酸,收阴气也,桂中有热,同用之足以利荣血而补虚。此方以建中名者,建立中气,使其生育荣卫,通行津液,则表不虚而身痛自愈矣。一所以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以甘药调之以建中气,使其调和营卫而固表,脾胃健运,通行津液,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滋养。

调和阴阳


清朝吴谦《删补名医方论一卷》:黄芪建中汤“ 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一此乃虚劳而致亡血、失精,精液枯槁,阴阳俱虚,寒热错杂之证。而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皆为黄芪建中汤之病症。笔者认为治虚劳是以恢复机体阴阳动态平衡为目标。所以“ 里急,腹中痛,梦失精” 等症状,视为阳虚证;“ 悸,衄,手足烦热、咽中干

燥'等症状,视为阴虚证。仲景不以热治寒,以寒之热的治法,是调和阴阳,俾阴阳协调,使寒热之证自愈。

通阳退热,补气血

再从“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痛,手足烦热,咽中干

燥……。'看出此条出现的热象,实非阳之炽热。正如尤在泾所注“ 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非阳之炽也。'徐彬认为:“ 元阳之气不能补充 四肢咽干,则阳虚而燥,为四肢痛疼,为手足烦,为咽平口燥,假令肠中之大气一转,则燥热之病

自行,故以桂、芍、甘、姜、大枣和其营卫,而加饴糖一味,以建中气。皆重温脾建中。一般扶阳退热用法,只适用于阳阳俱虚、五脏虚弱之虚劳证。黄芪建中汤正补其阴阳俱虚严重者。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病

病因

在临床上脾胃病之证的发病原因不外乎以下之范围: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原因而导致脾胃病。基本上是与虚劳证病因大致相同。

辩证论治

脾胃病种很多,病的特异性不强,故脾胃系统的病证多以辨证为主,辨证方法,则主要围绕在主症,重在辩别虚实寒热的属性上,本证属阳虚证非实证。故在临床具体运用中须分清阴阳,阴虚火旺者,绝不可用本方。“ 呕宜忌甘'故胃脘痛兼呕者,则应去大枣、炙甘草等甘腻之品。另外要在气滞血瘀、痰湿、食滞以及发热等诸多复杂的症候中一定要分辨出阴阳真本质。确定阳虚之后,首先是辨体质的有余与不足。其次望神、望色。阳虚者,面色

唇口青白,目暝,倦怠,少气,舌质淡青润嫩。闻之声低,息短,懒言。自觉身重、畏寒、饮食无味,肢冷自汗。切之脉浮空或细微无力。这些都是阳虚证常见的表现。

治疗特点

黄芪建中汤用于“ 脾胃虚寒'证,为“ 温养中焦'的基本治法。治疗以本虚为主者,扶正祛邪,健脾助运,温补中阳以祛寒。临证可化用三建中汤之法健旺脾胃。

重视脾胃扶阳

黄芪建中汤其多以甘味药组方就是明证。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除生姜、芍药外,全为甘味,大建中汤也一半味甘,所以然者,“ 甘生脾” 也。“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而温能扶阳。三建中汤所用药物,除白芍、甘草,都是性温的,与甘相合温养脾阳,脾阳升发,化源充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甘温可以除热

建中法继承了《内经》劳倦伤脾发热的理论,在治疗偏阳虚之寒的同时治热,在治疗上开创了祖国医学甘温除热法的先例。小建中汤证“ 手足烦热” 之发热,从根本上讲,属脾虚发热、气虚发热,病本在阳,其标在阴,阳损及阴,与一般所说单纯阴虚发热不同,旨在甘温建中,中气一立,脾阳升发,所谓阳生阴长、则虚热可除。

组方甘平缓和

建中所治病证,多为阴阳两虚而有阴血不足等病证,甘味药能和、能补、能缓,而无辛香燥烈之弊,小建中汤就是甘平缓和的典型。其虽有桂枝辛燥,但有白芍之酸寒,饴糖之柔润甘平,使整个汤方无燥性之弊。连大建中汤证寒较甚,但中阳已衰,不负重任,也要求在配伍效果上,药力不可过偏,因而虽用椒、姜之辛热燥药,但也以饴糖建中补虚为主缓其

燥,且用甘而不燥的补脾益气生津之人参辅之。

重用饴糖而建中

建中三方,药味出入,唯饴糖不变,反映了张仲景建中必用饴糖之原意。后世有认为,小建中汤应以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多对大建中汤则因其证寒甚而主张川椒、干姜为君,这是对仲景原意的误解。如前所述,小建中汤重视甘温扶阳,而芍药不甘不温,为酸寒微苦之品,对脾胃虚弱阴阳两虚偏阳虚者自不胜任。唯甘温之饴糖为君,既建中补虚又和里缓急,且不偏燥伤阴最宜。即使是因其有和肝脾之功而言芍药为君,也应是针对肝木凌脾,木盛土衰而扶脾抑木。“ 脾旺不受邪” ,脾建阴长,肝木方可得柔、得疏。建中为本,疏肝为未,不宜倒置。至于大建中汤,主里虚寒.要散寒,更要温补中虚,非单靠干姜、川椒所能奏效。而饴糖为君,配以干姜、川椒,在建中的基础上温中散寒、降逆止痛才妥。

黄芪建中汤类方

类方渊源


类方的思想最早源于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孙思邈在书中取方证同条,将同类方剂比类相附,分门别类的归纳方剂。对同类方剂的类方研究思路则起始于明代医家施沛的《祖剂》,该书以内经之方为宗,张仲景方为祖,和剂局方及后世医家的部分基础方剂为基本方,将后世用药相近者同类相附,归为一类,从方剂渊源、结构角度类方,探究其学术思想及用药变化,开类方研究之先河。至清代徐大椿《伤寒类方》,将类方研究思路引入《伤寒论》研究,探求三十年,著成《伤寒论类方》。该书以方为主线研究《伤寒论》,不类经而类方,进一步明确了随其病千变万化而从流溯源的类方意义和类方方法。

类方的涵义

由于对方剂理解角度及分类方法的诸多差异,使得对类方定义的认识有所不同。目前对类方理解大致可分为:①指‘’同类‘’、‘’相似‘’的方剂;②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的组合;③早期成方经后世衍变发展而成的系列方;④原方中药物以它药代替,或加减变通 者。以上认识从不同层面反映出类方的特点,但仍存在不足。同类与相似是类方基础,但概

念过于宽范,实际分类时难以驾驭。从组成的相似性上划分虽能抓住要点,但不能揭示方证关系,临床上疗效难以评价。而成方经后世衍化、替代、加减者虽贴合临床,却与方族相类,更强调在源流上的母子关系和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是对类方的拓展、细化研究。而类方必须同时具有相似性(立法、组成诸要素)与差异性(治法、用药等方面)。相似性可使方从

类聚,差异性则令方随证出。因此类方的内涵应当指的是经典方剂中一类在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方剂。

黄芪建中汤类方的确定

类方主要指经典方剂中一类在病机、立法、用药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方剂。根据这一原则,把治疗主要病机为中焦不足、治疗大法为补健中焦、方药中含补益中焦与调和营卫组合为丰的经典方剂定为黄芪建中汤类方。为便于分析选取立法或方药与黄芪建中汤最为相近或关系最为密切的方剂共计六首: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内补当归建中汤、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黄芪建中汤类方的比较,目的在于比较黄芪建中汤类方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梳理各方的相似性,以揭示立法制方原则,比较各方差异性,而总结加减化裁规律,及有常有变则辨证论治主旨。

黄芪建中汤类方的比较

黄芪建中汤类方组成比较

黄芪建中汤类方组成比较来看,虚劳建中三方均有饴糖与桂枝加芍药的组方结构,且桂芍姜枣配比相同,区别在于黄芪、当归药味的加减上;桂枝类三方与黄芪建中汤比较,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外均有黄芪与桂芍姜枣的配伍,其不同在与饴糖与甘草加减不同及桂芍姜枣配比不同。

黄芪建中汤类方组成比较:

小建中汤: 饴糖1升,桂枝3两,芍药6两,生姜3两,灸甘草2两,大枣12枚

黄芪建中汤: 饴糖1升,桂枝3两,芍药6两,生姜3两,灸甘草2两,大枣12枚,黄芪1.5两

内补当归建中汤:饴糖1升,,桂枝3两,芍药6两,生姜3两,灸甘草2两,大枣12枚,当归4两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灸甘草2两,大枣12枚,黄芪2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黄芪3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灸甘草2两,大枣12枚,龙骨3两,牡蛎3两

黄芪建中汤类方主治功用比较

黄芪建中汤类方功用比较来看,虚劳建中三方均有气血俱虚与中焦不足的丰治病机,区别在气血程度的不同上;黄芪桂枝类两方均有阴阳两虚与外证病机,区别在于外证产生的原因不同;桂枝加龙骨龙骨牡蛎则主治病机涉及精血,有安肾宁心的作用。

小建中汤:【主治】中气虚弱,营卫失调阴阳虚 【功用】温中补虚缓急,和营卫调阴阳


黄芪建中汤:【主治】气血阴阳俱虚更甚

【功用】补中益气,调补阴阳


内补黄芪建中汤:【主治】产后气血亏虚,脾胃虚弱 【功用】建中温补气血,散寒止痛


桂枝加黄芪汤:【主治】湿盛阳郁,阻遏营卫 【功用】益气除湿固表,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阴阳俱微,外证肌肤不仁 【功用】调养营卫,祛风散邪,和血通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治】精亏血少,阴阳两虚 【功用】调和阴阳,安肾宁心


建中法的概念与立法依据

建中,即建立中焦脾胃之气。《金匮要略》中建中法是针对脾胃虚弱为病机要点所致机体营卫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诸症而立。是以建复中气为根本目的,以甘温扶阳药为主,以建中补虚、和里缓急为主要功效的治法。《内经》中有言:“ 五脏六腑皆察气于胃、“ 人无胃气则死。'指出了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泉,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还说:“ 虚者补之,劳者温之,急者缓之',

“ 甘生脾',脾虚则“ 以甘补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对于脾胃虚弱所致阴阳两虚各趋于偏的,《灵枢· 终始篇》说:“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张仲景针对建中汤证皆以中焦脾虚为前提、为根本,证每见虚寒,多有里急,依据《内经》重视脾胃的思想和有关温、补、缓,调和阴阳的治则创立建中法。以饴糖之甘温,建中缓急为君,

或配伍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黄芪,建中而燮理阴阳。在实现建中的基础上,使化源恢复,阳生阴旺,气煦血濡,阴寒自消,而分别治疗各建中汤证。

虚劳建中三方的异同与应用

虚劳病篇十三条提出用小建中汤主治“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此为脾胃虚弱为前提的阴阳两虚病证。阴阳不和各

趋于偏,用小建中汤建中而调和阴阳,则虚劳里急得缓,虚热可平,诸证得治。小建中汤重用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为主。辅以桂枝配芍药,扶阳养阴,同时桂枝辛温,一可约束芍药之寒,使不碍饴糖之温而助温中。芍药与甘草合用,育阴缓痛,可加强缓急止痛之力。又脾虚气机升降失调易产生中焦气滞,为 防病于未然,顺乎脾的生理特

性而建复中气,故以桂枝、生姜辛开行气。姜、枣调和脾胃而和营卫,与甘草相合,能增强温中补虚、调和诸药之功。总以饴糖为君,引领桂枝、芍药诸药入脾胃,使阴阳气血生化之源复,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说:“ 必以建中者,何也?日……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

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执于偏。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此外《金匮要略》中小建中汤还用于治疗“ 男子黄,小便自利者'和“ 妇人腹中痛” 。此皆责之于脾虚。建中则“ 土虚而色外见” (《金匮要略心典》)之机得纠。建中则气血为之生生不息,腹得温煦、濡养,即有瘀痛,亦可平之。有谓建中不治黄疸,而治屡黄证,实则建中治

疸古代有文可稽,今人有例可证。

虚劳病篇十四条提出黄芪建中汤丰治虚劳里急诸不足。此虽未详言病证,其虚劳里急,当指小建中汤阴阳俱虚诸症,尤其虚劳一词,实已概括了慢性虚损疾病诸症,故日诸不足。方在小建中汤摹础上,加用黄芪扶阳补气之品,其得饴糖则甘温以温脾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全方燮理阴阳,缓急之功自不必言,温补脾胃之力则专 于小建中,以方测证,较之小建中汤证脾胃气虚更突出。因此,阴阳俱虚偏于脾胃气虚者应用黄芪建中汤疗效领佳。

内补当归建中汤源自《备急千金要方》,主治产后虚赢不足,腹中疴痛,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张氏医通》谓此方“ 即黄芪建中之变法。彼用黄芪以助卫外之阳;此用当归以调内营之血。然助外则用桂枝,调中则宜肉桂,两不移易之定法也。一其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方后注中的“ 若大虚,加怡糖六两” ,是明示虚

甚者,要重用饴糖,说明饴糖有补虚建中之能。小建中汤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以调阴阳之妙,当归能养血和血,补而兼通。合之能温健中焦养血补血,散寒止痛。服后可使虚寒祛,腹痛止,中气健,饮食进,故能令人强壮。

综上,三首虚劳建中汤证皆建立在脾胃气血虚弱为根本的前提上,皆有虚寒里急、腹痛,又同以饴糖为君建中而治。但由于脾胃在人体的作用不止一端,个人体质也有差异,因而同是脾胃气血虚弱导致的病证,还各有偏重与程度之不同,而分出小建中汤证,黄芪建中汤证与内补当归建中汤证。据证立法处方,故三证的治法,又同中有异而法中有法。


黄芪建中汤与桂枝类三方(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功用*略见上*

桂枝汤类方与虚劳

在方剂的运用上,用桂枝汤类方治疗虚劳,是仲景的一大特色。桂枝汤在《伤寒论》中为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有解肌祛邪、调和营卫之功,但由于方中桂枝配甘草有辛甘化阳之力,芍药配甘草有酸甘化阴之效,故用以治内伤虚劳也甚为合适。徐忠可在《金匮要略论注》所云“ 桂枝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片,确有见地。而且

桂枝汤中以甘药为主,加上饴糖、黄芪,就更成为温补中的名方,用以治疗阴阳两不足而以阳虚为主的病证,深合《内经》“ 阴阳均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之旨。

桂枝类三方与黄芪建中汤分析比较

桂枝加黄芪汤病机为湿盛阳郁,阻遏营卫。《本经疏证》日:“ 在上汗,在下痛,不治其汗,痛无由复。(以汗非寻常之汗也).一方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畅和肌表,加黄芪益气固表,与桂枝生姜组合,具有化气行水之功,恐其药力之逮,更嚷粥以助其汗出,使邪从表而散。本方具有调和营卫,益气除湿固表之功,则营卫和,汗出湿泄,郁阳得伸,黄汗证自除。黄芪桂枝五物汤,仲景用来治血痹,现代多用于治疗气虚痹证及中风后气虚肢体不遂,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实脱胎于本方,本方还可合当归四逆汤,治气血不足之痹证及肢体麻木证,有较好效果。此二方与黄芪建中汤比较,均有黄芪与桂芍姜枣的配伍,组成相似,但饴糖与甘草加减不同及桂芍姜枣配比不同,决定其作用发挥不同,三方均可内调气血阴

阳,但黄芪桂枝类两方内调阴阳以解外之不和为主,或解湿盛阳郁之营卫阻遏,或解气血不足之痹证,而黄芪建中汤则以内调气血补健中焦为主,此是其三者之区别。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仲景治疗阴阳失调,阳虚不固的主方,主要症状为遗精梦交,清谷亡血,目眩发落,以及少腹弦急阴头寒等。此方临床应用甚广,在杂志上撰文报导者甚多,日本汉医也极推荐此方。临床运用此方治疗诸多疾病,常获好效果,其主要表现.除《金匮要略》所述外,还可用于下列情况:一、时轻时重原因不明的失眠:二、盗汗或自汗,汀后

怕冷:三、体虚不耐风寒,容易感冒:四、肢体或关节疼痛酸楚:五、有的患者还可出现忽冷忽热,或寒热往来的症状。不管疾病的主症如何.只要出现以上营卫不和,阴阳失调,阳虚不固,心神不宁的症状,便选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此方虽组方配伍与黄芪建中汤差异较大,但主治之范围实在虚劳之列,其虚损之病机,阴阳失调初以中焦失健气血不足为主,但病情发展常致气阳损耗,阳虚不固,而致精血亡失,心神不宁,因此在临床运用中黄芪建中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亦常相互为用。


黄芪建中汤主治证症状归类与频次统计

主要症状归类

从历代医家对黄芪建中汤的论述中可归纳出一系列的黄芪建中汤证症状有:四肢

沉滞酸痛,手足烦热,骨肉酸疼,行动喘慑,小腹拘急,脐下虚满,面色萎黄,面体少白,胸中烦悸,少力身重,形体赢瘦,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腰背强痛,咽干唇燥.食欲不振,夜梦失精,悲忧惨戚,多卧少起,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心悸气短,衄血,亡血,自汗盗汗,大便泄泻,阴阳废弱,虚劳里急诸不足等症。

依据《中医诊断学》六版教材,将较为常见而不统一的症状可统一归纳为如下几类。

[主要症状]纳差:[症状表现]谷减不欲食,纳食欠佳,胃弱少纳,食欲不振,食纳少,不食,食少,减食,纳差,乏味等

[主要症状]胃痛:[症状表现]饿痛,喜温喜按,绵绵作痛,得食则减,胃寒痛,隐痛刺痛等

[主要症状]腹痛:【症状表现】胀痛,痛无一刻少安,异常腹痛,腹中痛,喜按摩等

[主要症状]便溏:[症状表现]大便不实,完谷不化,稀薄溏泄,泄泻

[主要症状]消瘦:[症状表现]肉消,肉不足,肌柔,形瘦等

[主要症状]萎黄:[症状表现]面色萎黄,色少白等

[主要症状]血证:[症状表现]血大失,亡血,嗽而出血,衂血等

黄芪建中汤古代医案中主证分析

黄芪建中汤主治症状多而复杂,除了有五脏气血阴阳俱虚的诸不足外,同时也有气血阴阳不和的里急、寒热等其他症状。吴谦《医宗金鉴》注:“ 所谓虚劳里急诸不足者,亦该上条( 即小建中汤条) 诸不足证之谓也。黄芪建中汤,建立中外两虚,非单谓里急一证之治也。

脾虚本症

纳呆,腹痛,神疲乏力,便溏,面色白是属脾胃虚本症。由于脾胃相互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不运化,则胃之功能亦受影响,导致纳差。脾虚水谷不得化作精微,无以充养肌肉,轻著感体倦,久则见消瘦。脾不升清,水谷下注则为溏。脾胃虚,气血生化,气血不荣于面,则面色白。

汗出,畏风寒则偏阳虚;身痛,身热,盗汗则偏阴虚。肺之咳嗽,咳血,喘,心之心悸,肾之滑精也都是由脾胃虚,无以长养他脏,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他脏的症状。

里急之症

指的是胸腹部位拘急疼痛的症状:如“ 短气里急'的胸中胀急;如“ 少腹胀急,似欲小便的少腹里急;又如“ 肛门胀急,下坠欲便'的里急后重等。小建中汤所治疗的里急则指的是脘腹拘急疼痛。在七版教材《金匮要略》小建中汤方和黄芪建中汤方条文里的虚劳里急皆指腹中拘急。“ 里急:指腹中有拘急感,但按之不硬。一按之不硬,乃指腹内肠胃之中无积滞。在黄煌《中医十大类方》认为小建中汤证治疗“ 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 。日本汉方对小建中汤证腹证描述:腹证.腹壁软,腹直肌表面浮

弱而拘挛及“ 腹皮拘急的腹证,实际是腹直肌紧张。古人所谓“ 里急” ,亦即腹直肌紧张,腹直肌紧张左右均可出现,也可以一边强一些,另一边弱一些,是小建中汤、黄芪建中 汤等的应用目标'其症状,与《辅行诀》原文描述:“ 建中补脾汤治脾虚肉极,赢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和《金匮要略》的里急是对应的。了解这一症状对黄芪建中汤证在诊断上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寒热之证

“ 寒热'的症状在古代医案描述至少出现14次之多。这种寒热错杂症状的出现,正是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在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指征。

《金匮要略心典》:“ 阳病不能与阴和,

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其所论之证,就是阴阳两虚或阴阳不和所导致的寒热症状。值得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指的寒热是同时出现的症状没有先后之别,与小柴胡汤证所见的寒热往来一不同。“ 寒热往来‘’时间上是先后出现,即病人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寒时不会觉得发热;热时不会觉得畏寒,界限分明。从医家论述的黄芪建中汤证中属于阳衰于里,失却温煦之力的症状则有四肢沉滞酸痛,短气,里急,腹中痛。属阳虚精关不固,不能护阴而阴精走泄的则有阴寒精自。面色少白,衄血,虚悸,亡血,夜梦失精,自汗盗汗,咽干唇燥,手足烦热等症状的皆属阴亏于内,不

能涵阳而虚阳外浮。

黄芪建中汤古代医案中脉证分析

古代医案所见的脉象从多到少依次是虚、弦、迟、数、细、小、促、濡、浮、弱、大、缓、微、紧。古人日:按其脉,知其疾。又日:切其脉,治其病,谓之巧。《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四十八虚损门》:“ 虚劳脉大抵多弦,或浮大,或数,皆虚损之候也。

脉浮大无力:见阴血虚亏,面色自,津液不足,手足烦热,四肢酸痛,悸,喘等症。《金匮》:“ 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脉弦大无力:革脉和濡脉都属于弦大无力,两者多出现于大失血后,阴气大伤,虚阳外浮则见亡血,失精,漏下等症。

脉沉弦无力:见气血不足,面白,衄血,短气里急,少腹满等症。《脉确· 虚》:“ 虚脉主气血虚。

脉沉小迟:见虚劳脱气,喘,手足逆冷,饮食不化.腹满便溏等症。张璐《诊宗三昧· 师传三十二则》:“ 沉为脏腑筋骨之应,盖缘阳气式微,不能统运阳气于表。'

脉虚弱细微:气血阴阳皆虚,可见盗汗。《古今医统大全》:“ 脉微细者盗汗。数而无力阴虚。'

脉浮弱为阳虚精亏;脉涩见精亏血少。

脉之或迟或数:《诊宗三味· 数》日:“ 大抵虚劳失血,喘咳上气,多有数脉。朱

肱:“ 尺脉迟者,血少也,先以小建中加黄芪汤,以养其血。

以上几种脉有时单独出现,有时相间出现。脉诊以阴阳为总纲,五行为总目,各取其处之经络脏腑气化而定病机,所以在诊断病证时,诊出的脉象在临床上常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黄芪建中汤古代医案中主治分析

治疗气血俱虚之证

气血俱虚可以衍化出许多病证,如虚劳,咳嗽,产后,调经,伤寒。寒热等。由虚致损,积损日久则成劳。在过程中人体出现阴阳气血俱不足,阴不涵阳,阳不护阴,阴阳失却维系所致的虚损性阳阳失调证。当肾虚不能纳气时,疾行则气喘;当阳虚寒盛于外时,手足则逆冷;当脾肾阳虚时,腐熟和运化水谷功能必然减退,则腹满便溏,饮食不化;阳虚不能外固,阴虚不能内守,则易盗汗。因此五脏六腑病情的发展,都有着相互的关联与牵引。而黄芪建中汤证病机总括为五脏气血阴阳虚损。

治疗脾胃病之证

脾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虚劳病的一个重要关键。而脾胃系统病证的虚证多是中焦虚寒证。从虚损演变而出的脾胃病之证有胃寒痛,腹痛,泄泻,不食,痢疾等。《素问·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云:“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又《素问·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云:“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因此中焦脾气不升,则脾胃失温养:中焦胃气不降,则水谷之物滞留;中焦气机不利,则血行不畅;中焦气机失和,则肝失疏泄。成无己人注:损,五脏六腑之虚也。卫以护阳,荣以养阴,荣卫俱虚,则五脏六腑失于滋养。胃合卫气,脾合荣气。'说明

虚劳是五脏六腑皆虚,病变主要在于用脾胃虚弱。所以说“ 脾胃一病,五脏作乱'。

黄芪建中汤古代医案中加减分析

“ 虚劳里急,诸不足'的成因乃属虚实夹杂错综复杂之证。古人云:“ 万病不离虚实,万方不越补泻,顾治实之法,犹易知易行,惟治虚之法,自古难之。治虚劳难就难在有虚必有实,虚和实往往同时并见,所以诊治时辨证论治、据证用药,遣方用药,加减变化,都必须极为灵活。

1.去生姜:辛温解表药。有热象,脉数有热时去姜或以治里为主时去姜。

2.当归:补血药。虚劳寒热,下肠胃冷,血虚症状时加。

3.人参:补气药。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脾肺更虚时加。

4.白术:补气药。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筋骨弱软,温疾,脾胃虚时加。

5.鹿角:补阳药。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见腰脊空痛异常时或脾胃虚寒,疟疾时加用。

6.丹参:活血祛瘀药。觉神气不宁时加,补心定志,安神宁心。

7.苏木:活血祛瘀药。产后发疹时加,补心散瘀。‘

8.牡蛎:平肝息风药。阴虚阳亢,眩晕耳呜,正虚下固,滑脱之证时加。

9.细辛:温里药。风寒感冒,阳虚外感,气逆喘咳,气口虚涩不调时加。

10.川芎:活血祛瘀药。巅顶痛,阳虚内风眩动时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刨,妇人血闭无子。

11.秦艽:祛风湿药。舒筋络,退虚热。《本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12.山栀:清热泻火药。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汤液本草· 木部》: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13.茯神:利水渗湿药。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肿畏风面冷,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宁,阴虚小便不利,脾肾阳虚水时加。《名医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

14.小茴香:温里药。脾胃虚寒的脘腹胀痛,呕吐食少时加。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15.橘饼:腹中犹胀时加。《经验广集》:治黄疸臌胀,除隔,止消。


黄芪建中汤古代医案中应用举隅

虚劳《临证指南医案· 卷一》:仲,久嗽,神衰肉消,是因劳倦内伤,医不分自

上自下损伤,但以苦寒沉降,气泄汗淋,液耗夜热,胃口得苦伤残,食物从此顿减,老劳缠绵,讵能易安,用建中法,黄芪建中汤去姜。神衰肉消应是神倦胃呆,伤及脾胃致嗽此为阳气虚证,选黄芪建中汤健脾补气。


咳嗽《续名医类案· 卷十五》 :一人年二十七,脉细促,久嗽寒热,身痛汗出,

由精伤及胃,用黄芪建中汤去姜。

脉细促,久嗽寒热,身痛汗出,由精伤及胃,证属气虚中阳不足,胃腑虚寒致嗽,营卫不和致身痛。选黄芪建中汤治疗资生化之源,固其根本。 


调经《临证指南医案.卷九》:姚久嗽背寒,晨汗,右卧咳甚,经事日迟,脉如数而虚,谷减不欲食,此情志郁伤,延成损怯。非清寒肺药所宜,(后期郁伤久嗽肺气虚),黄芪、桂枝、白芍、灸甘草、南枣、饴糖。

久嗽背寒,脉如数而虚,谷减不欲食,此情志郁伤,延成损怯,致使经络失养和气血不足,投以黄芪建中汤以温养中气,调和营卫。


产后虚弱案《丁甘仁医案.卷三》

产后未满百日,虚寒虚热,早轻暮重,已有匝月,纳少便溏,形瘦色萎,且有咳嗽,自汗盗汗,脉濡滑无力,舌淡苔白,此卫虚失于护外,营虚失于内守,脾弱土不生金,虚阳逼津液外泄也。蓐劳所著,恐难完璧,姑拟黄芪建中汤合二加龙骨汤加味。

二诊前投黄芪建中合二加龙骨汤,寒热较轻,自汗盗汗亦减,虽属佳境,无如昔日所服之剂,滋阴太过,中土受戕,清气不升,大便溏薄,纳少色萎,腹痛隐隐,左脉细弱,右脉濡迟,阳陷入阴,命火式微。脉诀云:‘’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殊可虑也。再守原方加益火生土之品,冀望中土强健,大便结实为要。

三诊寒热轻,虚汗减,便溏亦有结意,而咳嗽痰多,纳谷衰少,形瘦色萎,舌光无苔,脉来濡细,幸无数象。脾弱土不生金,肺虚灌溉无权,仍拟创建中气,培补脾土,能得谷食加增,不生枝节,庶可转危为安。虚寒虚热,寒多热少,口唾白沫,纳减便溏,苔薄腻,脉濡细,脾弱胃寒,卫阳不入于阴也,虚劳堪虑,拟黄芪建中合二加龙骨汤加减。


阴虚内热案《丁甘仁医案.卷三》

陆左,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肺虚则咳嗽,脾虚则形瘦,脉象细弦而数,弦则为劳,数则病进,劳已入损。拟黄芪建中汤创建中气,宗经旨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

按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由此可知,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唯有用甘温之剂以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则气血自生,升降自调,则诸症可愈。


不食案<>< p=''>

郭某,男,18岁,本就脾胃虚弱,少食不化,自认为饮食积聚,两日服开胸顺气丸六袋( 6g/袋) ,若贫者遭劫、困者被掠,致中州一虚再虚。症见面色暗淡萎黄,体倦无力,饮食不思,食后气逆欲吐,腹痛肠鸣,大便干秘,心下悸动,小腹下坠,喜温喜卧。诊腹软而不痛,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无力。

脉症分析,证属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肝木乘土,升降失调。治当温补脾胃,和肝缓急。拟黄芪建中汤治之:黄芪30g,桂枝l O g,白芍20g,炙草6g,生姜6片,红枣5枚,饴糖30g三剂 。

二诊:药后思食,惟食后心下胀满,恶心减轻,腹痛下坠亦止,大便仍秘,El 干口苦,

脉弦细弱。此脾胃虚弱,一时难复.培土建中,法不可更。拟六君子汤加减:

党159白术159茯苓l O g甘草69陈皮l O g半夏l O g山药159红枣5枚三剂

三诊:诸症减轻,日趋向愈,嘱服参苓白术散以资巩固。


泄泻不食案《得心集医案· 卷二》

胡晓鹤孝廉尊堂,素体虚弱,频年咳嗽,众称老痨不治。今春咳嗽大作,时发潮热,泄泻不食,诸医进参术之剂,则潮热愈增,用地黄、鹿胶之药,而泄泻胸紧尤甚。延医数手,无非脾肾两补,迨至弗效,便引劳损咳泻不治辞之。时值六月,始邀予诊,欲卜逝期,非求治也。诊之脉俱迟软,时多歇止,如徐行而怠,偶羁一步之象,知为结代之脉。独左关肝部弦大不歇,有土败木贼之势……此病肝木自盛,脾土不胜,法当补土制肝,直取黄芪建中汤与之。盖方中桂芍,微泻肝木之胜,甘糖昧厚,重实脾土之不胜。久病营卫行涩,正宜姜枣通调,而姜以制木,枣能扶土也。用黄芪补肺者,盖恐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连进数剂,果获起死回生。但掌心微热不除,且口苦不寐,咳泻虽止,肝木犹强,原方加入丹皮重泻肝木之胜,再进而安。

黄芪建中汤现代临床中应用

从临床研究的病例特点来看,大凡临床特别是内科临床中遇到有中虚胃寒之象,气血亏乏之症,不拘何病,皆可使用黄芪建中汤温健中气,以滋气血生化之源,达到诸虚自复的目的。


本方临床适用疾病

黄芪建中汤方出自《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由小建中汤加黄芪宗“ 形气不足者,调之以甘药” 的原则而制,为该篇治疗虚劳的选方之一。虚劳病是由于病者不慎调摄,劳伤太过,以致于精气耗夺,内脏虚损所引起的慢性衰弱疾患。它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证型复杂,一般可分为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从脏腑归属方面又可分为五劳:心劳、肺劳、脾劳、肝劳、肾劳等,因此本方的治疗应用较广,从临床研究来看,根据辨证施治适当加减,可用于消化、呼吸、循环、血液、妇科等多个系统科别的虚损性疾病。

如应用于消化系统中虚不足,脾胃虚弱之胃痛、腹痛、痞满、腹胀、慢性腹泻等证多有良效。临床研究也证实本方用于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胃肠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肠炎等病,具有一定疗效。本方亦可用于循环循环系统心脾两虚的心悸、怔忡、胸痹等证,呼吸系统肺脾两虚的慢支、肺气肿等证,血液系统脾不统血的紫癜证,妇科系统气血不充的痛经、漏下、产后发热等证亦有不错的效果。临床研究也证实

用于现代医学中循环呼吸系统慢性心衰、心率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系统紫癜、白胞减少,妇科疾病涉及原发性痛经、先兆流产、产后发热等,具有一定疗效。这充分体祖国医学“ 异病同治'在临床上的巨大作用。

在不少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机体正气在不同程度上遭到耗损或衰减,临床每见形体

瘦、食减神疲,肢体倦怠等中气虚弱的表现。这从邪正的矛盾分析,则以正虚为主,而致“ 形气不足,病气有余'的局面。在治疗对策上,当以扶正达邪建立中气着手,俾脾胃运化得健,后天生化有权,则正气自可恢复。因此本方对不少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用,是可以肯定的。

本方临床运用指征

从《金匮要略》原文理解,似乎凡虚证皆可考虑本方之运用。然仲景统称“ 虚劳诸不足',其意在示人以大法,实际临床应用,还须后人领悟其精神,灵活掌握。从小建中汤的主证分析,是属阴阳俱虚的证候。加黄芪者,在于增强补虚益气之力。从药测证,在小建中汤征候的基础上,应当可有自汗、盗汗、身重、头晕、脉虚大等气虚证候的存在。因此使用

本方的辨证关键,当以虚损为主的阴阳不合或以气虚为主的气血两虚的证候为原则。对单纯阴虚证候或阴虚而火旺者,则非所宜。黄芪建中汤建立中州,补益脾土,使气血生化有源,是治疗诸虚劳损之关键。气血阴阳诸不足可涉及多个脏腑,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辨证时抓住

虚证的表现特点,结合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象弦涩或无力等征象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或合用他方,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方临床疗效机制

从本方祖成的药物分析,其效用主要在温中补气,调和营卫。经云“ 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中气建立,则中焦营卫,得以灌溉五脏六腑和肢体骨肉,俾有病脏腑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本方不仅有补健中焦的作用,尚能调补五脏。如肺虚而致中虚不运,则又能因土弱不能生金,形成病机上的恶性循环,若用建中益气调和营卫之法,足以

补土生金,从而达到扶正达邪而治病的目的。又如心气不足土气不旺,气血阴阳不调,其中阳式微则气血不生,可致心气益虚,是以胸阳不旷,气滞血瘀而痰浊滋生,如用黄芪建中补健中焦而治其本,则气血充盛流通散化,而痰瘀可解。如《医宗金鉴》又云:“ 所谓虚劳里急诸不足者,亦该条文诸不足证之谓也。黄芪建中汤建立中外两虚,非单是渭里急一证之治 也……盖桂枝汤辛甘而温之品也,若啜粥温复取汗,则发散荣卫以逐外邪,即经日辛甘发散为阳,是以辛为主也,若加龙骨、牡蛎、胶饴、黄芪则补固中外以治虚劳,即经日劳者温之,甘药调之,是以甘以温为主也。由此推之,诸药之性味功能加减出入,其妙无穷也。

本方临床运用特点

本方在临证处方时常还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黄芪用量偏大,加强和突出其健运中焦之力,另外常与人参或党参同用,《理虚元鉴》言“ 人参之补迅而虚,黄芪之补重而实',两者合用相得益彰。二是腹痛、腹泻、烦躁及其他营阴相对不足之症,桂枝与白芍用量为1比2。以取白芍缓急止痛、酸涩收敛、酸甘养阴之效。三是胃嘈有热者多食饴糖,以党参代饴糖之甘温,山药代饴糖之补养,同时辅以黄连吴茱萸加强调理脾胃之功效。四是里证为主的,多用干姜代生姜,以加强温中之效。五是不同疾病治疗过程中常根据疾病特点与症候之差异合用其他方药。


黄芪建中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黄芪建中汤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其病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服用非甾体药物等,目前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烧心反酸者予抑酸护胃,H P感染者予三联或四联抗IP,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且停药后复发率高。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本虚标实之

证,形成本病的病理机制有二:一为胃阴损伤。或为外感温邪,内传入里,化热化燥,邪伤胃津劫夺胃液,或为内伤情志,肝气郁而化火,木旺侮土,郁久化火,因火灼伤阴,致胃体萎缩。或久患胃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人,不能正常进食而致伤及胃阴,胃阴消亡者。二为

中阳不振,过食生冷,寒湿伤中,中阳不振,胃体失于温养而致萎缩。虽以胃阴不足为重要病机,但临床所见单纯胃阴不足却较少见,而以气阴两虚,中虚气滞、肝胃不和型更为常见,实为中气虚弱而虚实夹杂。治疗当针对中气虚衰的病机特点,助其建立中气,复其纳化、和降为本。可选黄芪建中汤补建中气,或合六君健运脾胃,或合四逆左金疏肝和胃为用。若外寒客胃者,以辛温疏散之剂。中气不足伴发寒凝者,常与气候转冷、冷食密切相关,于益气健脾或他方中酌添一至数味温热药即可,如良附丸、吴茱萸等。选药中亦需考虑疏肝莫忘和胃,理

气须防伤阴,选方用药“ 忌刚用柔” 。对气郁尚未化热候,适当佐入质轻性平、理气而不辛燥伤阴之品,如香附、枳壳等。已有化热趋势或已化热者,应从“ 火郁发之'的原则,遵叶天士之“ 慎勿用苦燥劫伤胃汁” 之告诫,短时内以辛散疏利、清热之品。相关实验研究证实,黄

芪建中汤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白细胞介素 -2及免疫干扰素的活性,整体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改善胃肠道血液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增加粘膜血流量,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等。是为临床证实的治疗虚寒型胃脘痛良方。

黄芪建中汤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运用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的发生除与饮食不规律及精神因素有关外,主要是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被攻击因子破坏,胃酸分泌增高致消化道黏膜受损而发病。故抑制胃酸分泌、清除H P可使溃疡愈合。消化性溃疡属中医“ 胃脘痛” 等范畴。该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以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二:一为中虚,即脾

胃阳虚内寒中生,脾胃功能失调,寒湿内阻,中焦虚寒,升降失司:二为瘀滞,肝气不舒肝胃不和,气机失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气食湿痰火等邪气搏结于胃脘。正虚多为脾之气虚和阳虚,少数为气阴两虚,邪实多为肝气犯胃、气血郁滞和实热内阻。临床选用多以中焦虚寒为主,因此临床可用黄芪建中汤合方附子理中温理中焦、良附丸温化行滞,乌贝散专方护膜。选药多合用海螵蛸、乌贼骨敛疮生肌,制酸止痛,为治疗消化性溃疡要药;贝母清热散结,同海螵蛸合用能中和胃酸和吸附胃蛋白酶,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黄连苦寒通降,燥湿运脾。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通阳、敛酸生肌之功效。临床试验表明黄芪建中汤加减运用中具有明显促进溃疡愈合的特点。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黄连、甘草对IIp有直接杀灭作用、三七对H p有抑杀作用,党参、黄芪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并能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乌贼骨含弱碱性磷酸钙,能中和过多的胃酸,其所含胶质与胃中有机质和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含有膜性物质,其性粘,具有保护胃粘膜、收敛止血

及生肌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

临证加减

临证处方时常需随症加减:一是伴有口苦、烧心、上腹灼痛、心中嘈杂的,是脾气运化失司,气机不畅,水湿阻滞,郁而化热,水热相结所致。可加用黄连或合用半夏泻心汤以清燥湿热,利清气之通达,脾气得复,又能迅速缓解症状。二是寒甚腹中冷痛剧烈的加用川椒、细辛、吴茱萸以加强散寒温中之效;三是伴有吞咽梗阻、咽喉痰阻的合用半夏厚朴汤以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四是腹中胀满、排便费力的可用生白术,佐以少量枳壳、厚朴、槟榔。其中白术与参芪同用,鼓舞脾胃之气以运化通降,对于脾虚之便秘最宜,又生白术含较多油类,可增其润肠之功,故当用生而不用炒。虚中夹实,若一味只是健脾,而已阻之气不得通达,

反加重壅滞,故稍佐枳、厚、槟之消痛除满,推动气机,又引浊气下达,使补而不滞。五是有水样便、肠鸣明显的合用五苓散。此为脾虚合并水湿内停之泄泻,以五苓散分利小便,去湿止泻。六是伴有失眠、心悸、心慌之症的常加用龙骨、牡蛎。中焦虚寒而致心气失养、心神涣散,龙骨牡蛎‘’能安神志、安魂魄、镇惊悸” ,以之固护沉降涣散之心气。 


黄芪建中汤在循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黄芪建中汤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心律与宗气关系密切。

《医门法律》中说:上气之虚,由胸中宗气之虚,故其动之应手者无常耳:乃知无常之脉,指左乳下之动脉而言,有常则宗气不虚,无常则宗气大虚,而上焦之气始饮惬之不足也。从中医其病理机制说,心律失常可归纳为经隧不通或阴阳不交二条。如《伤寒论集注》中载:“ 结代之脉……皆气血两虚,而经隧不通,阴阳不

交之故。又如《内经》谓心藏神,心主血,按心神的调节,体现在阴阳之动静,心血的循环端赖气血之流畅。因此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不越两端:一为《内经》谓“ 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之',而导致经隧不通、血行失度,相当于冲动传导失常所引起,二是《素

问· 举痛论》所说“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一,致使阴阳不交、调节失常,相当于冲动起源失常所引起。然而两者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可互为作用的。而临床心律失常的辨证,根据脉证表现偏属于中虚不足者,均可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旨在取其益气建中,能使阴阳平调,脾胃健运,营卫协和,气血充旺。在临床使用时,又要随证

变通,如黄芪补气炙用,气虚甚者用,益气固表生用.气衰血瘀亦生用,《别录》谓其“ 能逐五脏间恶血” 。阳气偏虚者重用桂枝,生姜易干姜,阴分偏虚者,倍用芍药。早搏频繁者甘草加量15~ 30克,

《别录》谓甘草能“ 通经脉,和血气',蜜炙后更可加强温中补益作用,可合生脉散、炙甘草汤为用。

黄芪建中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

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的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故前人日“ 脾为生气之源'、“ 肺为主气之枢',说明脾运的强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肺气不足多与脾气虚弱有关。临床所见脾肺两虚证的形成,不外二径:一为脾胃诸虚,不能生金,谓之“ 母病及子';一为肺脏先病耗伤气津,累及脾胃,谓之。子耗母气'。二者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以培土生金法治之。正如陈士铎《石室秘录》所云“ 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日久不愈多有子盗母气,导致脾胃亏虚,故使气血生化无源,终致气血阴阳俱虚。尤在径云:“ 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申也'。由此可知在阴阳两 虚的情况下,补阴则碍阳,补阳必损阴,唯有甘温之剂振兴脾胃功能,使食纳增进,营卫自调,气血自充,而诸虚自复。黄芪建中汤宗‘’形气不足者,调之以甘药‘’的原则,以饴糖补中缓急,配桂枝温中散寒,黄芪甘温益气,三药合用取其辛甘化阳之义,共为主药;以酸苦微寒的白芍合甘草,取其酸甘化阴之义,有柔肝益胃之功,且苦寒相须之用,能缓急止痛,共为辅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能使阴阳平调,营卫相和,脾胃健运,气血得充,诸症自愈。


黄芪建中汤在血液系统中的运用

《灵枢· 决气篇》云:“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因于脾胃损伤则中土失运,气血生化无源,脾虚不能统血,可见便血皮肤出血,血虚则心无所主可见心悸气短、面唇无华,气虚卫弱可见畏寒自汗。李东垣日“ 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故可投黄芪建中汤益气、温阳、生血,加附片以助温阳之力,配当归、阿胶伍白芍以养阴补血,侧柏叶、干姜炒炭以止血。也可以配合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药中的可收良效。

本病多属中医的虚劳范畴,一般辨证多为气血两虚。如果只按气血双补治疗,不加补肾药物,疗效多难满意。临床选用黄芪建中汤调理阴阳气血,多伍以补骨脂、淫羊藿补肾温阳,熟地、枸杞、首乌补血滋阴益髓,鹿角胶益精血补肾填精,党参助黄芪益气健脾。从而使方剂具有健脾补肾、滋阴温阳、益气养血与填精益髓之功,可在临床起到更好的疗效。


黄芪建中汤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

原发性痛经

子宫血管收缩引起子宫缺血、缺氧所致,这和中医的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则痛的病机相吻合,所以中医治疗以达到通调气血为主。因经水为血所化,而血又随气行,倘气充血沛,气顺血和,则经行通调无血,自无疼痛之患。《丹溪心法》中说:“ 经后作痛,气血俱虚。

《诸病源候论》中说:“ 妇人月水来腹痛者,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寒客气于胞络,损冲任之脉。其病因在临床上以虚寒、气郁为多见。故治法应以补虚、散寒、解郁为主。黄芪建中汤方中怡糖合桂枝,甘温相得,建立中气,能温中补虚:甘草合芍药,甘酸相须,土中泻木,能和里缓急:姜枣辛甘而温,发散阳气;黄芪味甘性温,补气运血,加当归补血养血,加香附能理血中之气,为妇科圣药。全方具有补气运血,温经散寒,疏肝解郁,缓急止痛的功效。现代医学则认为黄芪、桂枝能扩张血管,调整循环,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白芍能松驰和抑制子宫平滑肌张力和运动,香附能使子宫平滑肌驰缓。甘草能抑制平滑肌活动,有解痉作用。可见该方能解除子宫因子宫平滑肌收缩,血管收缩导致的缺血和缺氧,从而达到调经止痛的目的。

先兆流产

中医学认为,阳生阴长而阳杀阴藏,如果阳气充足,脾肾功能健旺,其生精化气生血的功能也旺,胚胎有所养而得以健康发育。若阳气不足,脾肾功能也虚,其生精化气生血的功能亦虚,精血不足,胎元失去滋养就会殒亡。从临床观察早期先兆流产的诸多病因中,以阳虚所致者较多,这也验证了中医学“ 阳生阴长,阴杀阳藏” 的理论。对脾肾阳虚所致的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意在温阳补肾暖土,以达到固冲安胎、固摄胎元的作用。 

其中桂枝汤乃和营卫之剂也,桂枝辛温,能化太阳之气:生姜辛散,能宣一切滞机,桂枝与生姜同气相应,合甘草之甘,能调周身之阳气:又得白芍药之苦平,大枣之甘平,苦与甘合,足以调周

身之阴液,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复得饴糖补中守中:黄芪补中益气升举,有提摄胎元的作用。诸药合用,甘温以建中,旺脾以生精,阴阳共调补,再加淫羊藿、菟丝子之温补肾阳,艾叶之暖宫止血,营卫协调,脾肾健旺。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建中汤加味具有壮阳补肾、固冲安胎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黄芪建中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明显的镇静

作用,使小鼠的自由活动减少,对小鼠的平滑肌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异常兴奋状态时更为明显。艾叶有促血凝作用,叶的水浸液给兔灌服,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给小鼠

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制炭后止血作用加强。淫羊藿具有性激素活性成分和兴奋性神经作用,因而具有壮阳作用。菟丝予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可使成年大鼠脑垂体、卵巢、子宫质量增加,增强卵巢H CG/黄体生成素(LH)受体功能及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LRH) 的反应性,促进离体培养人早孕绒毛组织H CG分泌,提示菟丝子有改善生殖内分泌的功能。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小建中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李今庸讲小建中汤,虚劳病脾精虚损。阴阳两虚者,治以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八味肾气丸等
陈老运用黄芪建中汤合春泽汤 治疗胃脘痛、淋症、便秘验案
名方名解之黄芪建中汤[蒲辅周方解]凡治病...
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补养气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