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高血压?

      本周开始将陆续和大家一起交流困扰所有家庭的慢病管理,主要集中在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风险、过敏、失眠焦虑等精神不适等方面。今天先和大家交流一下三高中最常见的高血压。请大家注意一点,任何个体都是独特的,所以,健康干预和医疗行为是动态的、整体的、个性化的!

      一、如何来看血压指标?

最近美国出来新的高血压标准,从原来的140/90mmHg,下降到130/80mmHg,把大家搞得人心惶惶,那么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两个数字到底表示着什么意思,是怎么展示着血压状态呢?相信很多人不甚了了(甚至包括我们的专业医务人员),我这里谈一些我的粗浅理解,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也才能生活无虞。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斜杠两边的数值,收缩压是血压带放气降低对血管压力直到听到第一记响声时的数值,也代表着心脏泵血刚好可以对抗血压带对血管的压力,让血流开始通过时的血液冲力,也就是表示心脏的收缩功能。如果收缩压增高,则代表着心脏的负担加重,一直以较高的收缩状态在工作,这里会有一个疑问,心脏收缩状态高能力不是一个好事情吗?可以这样想一下,心脏的收缩能力是有很大潜能的,如果平时就一直以高能力状态展现出来,而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那么在遇到机体对心脏有特别应急的需要时,心脏是不是就要不堪重负了。(所以运动员有着很好的心血管储备,平时心跳就会很慢,当然是生理性的,和心跳过缓的病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当然,同样道理,收缩压如果很低的话(比如低于120mmHg),就表明心脏机能差,会影响机体供血供氧,就需要提升心脏机能(比如人参补气)来升高收缩压了。所以,健康的收缩压应该是保持在120-140之间的一个稳态(根据不同年龄),特别注意是一个稳态,因为收缩压高对机体的危害除了使心脏处于高负荷状态外,还会因为波动过大造成心脏内涡流,对心内膜和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进而引起和加重心脏损伤和动脉硬化。
怎么来看舒张压,舒张压是血压带逐步从听到第一声后逐步放气到听不到声音,表示血压带对血管已不造成阻碍,血液能够顺利流动,表示的是动脉的弹性状态。血流是这样形成的,心脏在泵血时,动脉有一定的弹性,它会将心脏泵出的血液收纳,起一个缓冲作用,并不是马上直接进入周围循环,这样,也保证了血压不会跟随着心脏的收缩节律而出现明显的巨幅波动,心脏舒张时(收缩后),动脉会回缩,将前面储存的血液继续输送到周围,从而保证了血压的稳定,以及机体对血液(包括其携带的营养物质和氧分子)的持续需求。如果舒张压偏高(高于90mmHg),就表明动脉弹性差且较硬(动脉硬化),就像一个硬管(而不是软管),需要用很大的压力才能阻碍血液流动,这时,血管的储备机能就很差,血流会随着心脏的泵动而忽快忽慢,就会造成各脏器间断性缺血(当然这个间断性是很短的,不到1秒的),以及血压波动过大引起心血管损伤加剧,进入恶性循环;如果舒张压偏低(低于60-70mmHg,要和年龄、性别、基础血压、收缩压结合起来看),也表明血管弹性较差,但还保持柔软状态(动脉硬化早期,或长期心脏高机能状态,不一定是长期高血压,可能是泵血时高血压),血管储备机能同样也较为薄弱,也对心血管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影响。
从上面阐述可以了解血压是怎么构成的,如何对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起作用的,我们也就可以在生活中很清晰地了解自己,也知道如何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血压了。另外补充一点,人体为什么需要血液,血液可以为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带去摄入和合成的营养物质,各类激素酶类,以及氧气(血红蛋白)等,也可以将体内的代谢产物携带至肾脏、肠道、呼吸道、皮肤等排泄。所以如果血压不稳,就会出现各脏器受损。

二、高血压对机体有何影响?
刚才已提过,血压需要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才能使机体保持正常的运转,那么高血压会对身体带来什么影响呢?有些人基础血压就一直很高,可能会在160/100mmHg,但也没有不舒服;有些人基础血压一直很低,比如90/60mmHg,同时还有贫血,经常会有头晕表现(中年女性比较多见),治疗时反而要以升血压为主。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血压高比低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整个世界和这么多专家何必去致力于高血压的研究和治疗呢?还出了这么多标准。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长时间对心脏和血管的高负荷和压力波动,造成心血管和各脏器血管内膜的损伤,以及心血管肌力的减退,进一步加重血压的波动,导致恶性循环,并加剧了动脉硬化和脏器的缺血和代谢障碍。高血压会引起机体各个脏器组织细胞的供血和供氧不足,以及代谢产物排泄不畅而潴留,进一步产生细胞的各类变性甚至恶变,进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或成为肿瘤产生的基础。当然,高血压对机体最直接的损伤,还是在于会引起一系列的心脏和血管损伤,造成心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梗塞或进而破裂等疾患。
由此可见,高血压是一个会导致全身各类疾患的慢性病,即使是一个稳态的高血压,长此以往,也会对心功能储备以及血管机能造成损伤,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应激反应增多,原本能够承受机体任务的心血管也将会不堪重负,所以,能早期对高血压进行干预,控制在稳定状态是必须。

三、如何控制好血压?
上面讲了,要控制高血压,那为什么这部分标题却写成“如何控制好血压”,是不是漏了一个“高”?显然不是的,上面提到过,血压是维持各器官、组织和细胞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血压过低也会导致缺血缺氧和代谢产物的潴留。从某个角度来理解,高血压还容易引起人们重视,能够很好控制;低血压缺往往会被人忽视,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服用降压药时,如遇上疲劳、天热、干渴等情况,很容易引起一过性的低血压,这时候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因为不适加大药物用量,就有很大机率会导致心脑血管严重供血不足,甚至有动脉硬化和狭窄基础的人就可能会出现心肌梗塞或脑梗塞。很多中风病人在发病的刹那,就是因为低血压造成的,现在中风已有年轻化趋势,很多40-50岁的白领会出现中风,严重影响了他们为社会的创造能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疲劳、干渴、一过性低血压造成。
因此,控制好血压,是要根据每个个体的情况,结合他(她)的年龄、性别、遗传史、生活习惯、现有病史、基础血压、服药情况,将血压维持在一个对他个体合适的范围之内。血压过高、过低,以及长期处于波动状态对身体都是有害的,因此如何将血压控制稳态,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简单地吃几片降压药就能实现的。看过高血压科的病人有些很清楚,治疗高血压需要观察动态血压,就是24小时血压,然后才能根据血压波动的实际情况,以及高点和低点的位置以及出现的时间,来分析判断患者高血压的原因,以及制定治疗计划。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但不可能一直24小时携带着动态血压仪,医生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来眷顾个别患者,因此,病人自己对血压的监控和对用药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血压到底如何能控制的更好呢?我们从两方面来做到,一是不能过低,这里包括基础血压就低的,要把它给升上来,可以通过补充营养(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改善贫血,增加血容量(多补充水分)来实现,也可以适当补充点人参(根据诊脉情况而定,生晒参和红参效果可能会更好);和高血压用药后造成一过性降低的,那就要注意控制用药品种和用药量。一是不能过高,尤其是不能过多波动,要降低高血压和波动对心脏、血管造成的损害,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对高血压和波动的控制。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原发性的就是不明原因的,大多和遗传因素有关,这些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在遗传背景中较容易受损,导致心血管的负荷容易增加,从而产生高血压;继发性的就是找到明确原因的,比如嗜铬细胞瘤、动脉硬化、水钠潴留、肝肾损伤、心力衰竭,等等,有慢性损伤造成血压逐步增高的,也有急性病损导致反射性升高的(往往还伴有心率加速,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射机制)。在治疗上,除非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可以去除的(如嗜铬细胞瘤手术),其它病因对患者来说并不需要去搞得非常清楚,因为总体来说就是心脏处于高兴奋状态和血管负荷增加两个因素。所以有效治疗就是从降低心脏高兴奋状态和降低血管负荷两个环节入手。
治疗分为药物和非药物,首先选择的肯定是非药物治疗,可以从低盐(降低水钠潴留引起的血管高负荷)、降脂(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和修复血管内膜(阻止动脉硬化发生)、降低血粘度和增加血细胞间的柔顺性(降低血液流动阻力),等入手,这些可以通过科学饮食、营养素补充(比如大蒜、生姜、银杏、鱼油等)、适量运动等方式去实现。
用到药物,往往大家又是一头雾水,这么多的降压药,有进口和国产的,不同医生还推荐不同的(有时还担心医生是不是为了回扣开药),到底用什么为好,往往会和医生说,给我用最好的;还有个误区,就是往往希望用单一药,感觉药品种越用越多,是不是没救了,会灰心丧气;还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停药,恢复到健康时的状态,担心到以后药没作用了,病入膏肓。这里给大家说几个原则,一定要了解:
1. 高血压一定要控制好,不是你不用药它就不在了,或者你现在不用,今后可以延长这些药物对你的适用期。如果高血压不控制好,心血管情况只会越来越差,负担越来越重,步入恶性循环,脏器也会加重损伤,随着病情加重,原来有效的药物也会变得无效;而早期高血压需要使用的药物并不多,可能少量的药物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降低脏器负担,起到延长器官正常机能的作用。
2. 降压药的使用是个体化的,每人不一样,切忌照搬别人的方式。降压药的使用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本不用担心),单个有效就用单个,多个是作用于高血压产生的不同环节,协同作用后可以降低每个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副作用而增强疗效。因为每个人的高血压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高血压的用药是需要根据药物的起效后逐步调整到最适合的,如果不方便在医院调整的话,就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调整到位,这个时间大约在3-5天,期间需要自己监测血压。
3. 常用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可以降低水钠潴留,但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增加了血流阻力)、钙通道阻滞剂(扩张血管,降低血流阻力)、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减少血管收缩物质,抑制血管的收缩,降低心脏负荷和血管阻力)、沙坦类(直接作用于血管细胞表面受体,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心脏负荷和血管阻力)、β受体阻滞剂(抑制心血管的兴奋性,降低心血管负荷)。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的原因来自于血管负荷较重,所以预防和治疗时首先需要采取的方法是降低血流阻力,因此使用药物时,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物往往是首选,尤其是对舒张压高于90mmHg而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小于40mmHg的患者,其次再考虑血管紧张素酶抑制类的(个别人会有咳嗽或高钾血症的副作用)或者沙坦类的药物(收缩压和舒张压一起降的),β受体阻滞剂一般可作为配合辅助性用药,利尿剂基本不用,只有在某些复方药物,或者很难控制的高血压病人中才使用。
4. 观察血压指标,除了看收缩压和舒张压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观察脉压差,建议要控制在40mmHg以上,如果脉压差低于40mmHg,很容易造成血流障碍,供血不足,甚至脏器受损,严重的导致心梗和中风。另外对于基础血压偏高的人群,不建议急速地降压,而应该平稳地下降,下降到140/90mmHg是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还有就是,要避免血压的过度波动,过度的波动比单纯的高血压给机体带来的损害更为严重。所以科学合理仔细地使用药物,并结合非药物的干预,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四、高血压是遗传病而无法
       避免的吗?
就高血压一个话题,原没想讲这么多,一开头就刹不了车了,总担心没讲清楚,造成误解。大家有可能越看越怕,一个高血压,这么复杂,让我们怎么去预防它呢,是不是家族里有了遗传史就无法避免了呢?或者患了高血压后,就如临床医生和我讲的那样,陪伴终身,越来越重呢?
答案是否定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所谓遗传,就是携带了某些高血压的易感基因,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患病的阈值降低了,也就是在同样的外因干扰下,有这些基因的人比没基因的人更容易患病。那么我们如果把这些外因控制好了,不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突破这个阈值了吗?这些外因,就是生活习惯、饮食喜好、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等等,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指导和个体的遵循去有效干预的。反而,如果不注意控制好外因,就是没有这些基因(发病阈值较高),外因的干扰也会突破阈值而发病。所以,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科学的饮食和环境,对避免高血压的发病,乃至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患上高血压后,是不是就是不治之症了呢?同样是个“NO”。前面已经为大家分析了高血压的原因,我们只要有效地消除这些原因,就可以阻止高血压的发展和加重,并且逐步改善机体内环境,把血管内的垃圾清理掉,让心脏能不在高负担状态下工作,就会使高血压逐步减轻,甚至消失。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压的产生是长期的过程,血管内多年来形成的垃圾也不可能马上被清除,所以我们也不要希望能够立马就恢复到健康人的状态,但只要我们有信心,不悲观,科学正确地进行日常干预,高血压就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并能日渐疏远,离我们而去。

 _________

附录 :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式:供参考,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的血压计,测量时需要将血压计与心脏位置持平(左侧四、五肋间,扪到心跳处),测量位置选左肘动脉,休息时或躺卧时测量为准。如果运动刚结束、站立、换右手、血压计位置不与心脏持平,都有可能出现忽高忽低现象。大家很多反映自动血压计不准,一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

作者简介

邵钧,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资深全科顾问,能量医学和功能医学专家,曾获中华医学科技技术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部863课题子项目负责人,中国生物工程协会基因治疗分会委员,原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原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市场总监,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研究院特需医学与健康研究所执行所长,专长于个性化健康干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高血压,您必须了解的知识
【高血压专栏】高压正常,低压>90mmHg,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高压160,低压60,这血压怎么降
低压超标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血压
血压控制到多少才理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