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亲子阅读踩过的坑

2019-09-13

我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已经有四年半的时间了,期间读过几百本绘本。这个量,在亲子阅读圈里有些难为情,但足以让我从绘本小白变到略微有一点点心得。

在做妈妈之前,提起儿童读物,我只知道自己小时候看过的《安徒生格林童话》《365夜故事》,还有郑渊洁,以及一些古代神话传说,而现在,什么蒲蒲兰、信谊、启发、爱心树这些知名绘本馆推出的好绘本,还有获得凯迪克大奖的绘本,已经可以信手拈来。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的亲子阅读,也从最初的大人读孩子听,演变为各种形式,有绘本共读、绘本表演、绘本手工等等。大人和孩子都体会到了亲子阅读带来的好处和乐趣。

下快报 新用户必领6.2元

本文由花友 @苏苏0822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四年半的亲子阅读,我们陷入过一些误区。

误区一:希望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识字量

记得孩子还不会说话时,我就坚持给孩子读诗词、讲绘本。因此孩子刚会说话的第一个月就能背七首唐诗,两岁五个月时就能将《好饿的毛毛虫》一字不落地讲完。那时候我读绘本的方式就是用手指着,字正腔圆的一字一句念出来。

结果后来,孩子不愿意听我讲故事,而是选择与姥姥姥爷进行亲子阅读,他们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绘声绘色的讲述更能吸引孩子。可毕竟老人年纪大,容易眼睛不适,嗓子难受,就难免希望孩子去玩玩具或快睡觉。结果就是,孩子的阅读时间大大减少。加之后来我发现小孩记东西快,忘得也快,便放弃了通过阅读增加识字量的“功利心”,回归到阅读本身,找回孩子的兴趣。

误区二:过于迷信专家推荐,忽视了孩子的兴趣

名声响当当的《大卫不可以》系列、《我爸爸》《我妈妈》系列,还有《乳房的故事》系列,以及所谓“女孩必读”的《费洛拉和火烈鸟》等,几乎每个专家都提过,我毫不犹豫收入囊中,结果孩子并不喜欢。

因为想要“物有所值”,我曾强制孩子必须读这几本,但效果并不好,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我不看了,我还是玩玩具吧”。

误区三:以大人的喜好选择绘本

某次买书,为了凑单,我选择了宫西达也的绘本,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但我实在不喜欢他的绘画风格,一直没给孩子读,甚至想找机会把他的绘本处理掉。

结果,孩子自己在书架上发现了,对《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系列爱不释手,而这本书也成了亲子阅读次数较多的绘本之一。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猜猜我是谁》系列、《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和《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等。

这几套书让我认识到,绘本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不光因为作品所表现的东西,更因为他们能完全以孩子的视角来构建作品。

另一方面,因为我对故事情节的兴趣(便于讲述)远远大于对数字的兴趣,因此基本不买与数字、逻辑有关的绘本,导致孩子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当然遗传可能性更大一些。

四年半的亲子阅读,也让我们收获满满 ...

一是可以明事理。

送给孩子的第一套绘本是蒲蒲兰绘本馆的《小熊宝宝》,这套15册的绘本从孩子呱呱坠地讲到进入幼儿园,就是通过这套绘本,孩子学会了“好朋友不打架”、“排好队,一个接一个”。

我还曾模仿《我爱幼儿园》画了一本孩子为主角的《我爱幼儿园》,人物变成了我的家人、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和同学,时间线是幼儿园的一天,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二是可以省心省事。

为何这么说呢?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对书会产生特别的感情。因此在外出旅行、聚会、就餐时,如果带娃一同前往,可以在包里放几本孩子喜欢的书,当孩子对周围环境兴趣不大时,把书拿出来,绝对是“定娃神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通过亲子阅读,家长也会对孩子的内心有更深层的理解,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

三是可以建立愉悦的亲子关系。

当走过一段误区后,我便不主张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教学式阅读”,而是以找寻乐趣、培养兴趣为主。因此,我们的阅读经常伴随着角色扮演,这种角色扮演,有时是声音上的,有时还有肢体动作,讲到尽兴处甚至抛开书表演一番。

尤其在发现孩子痴迷某部动画片不能自拔时,及时买一套动画片绘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讲出来,会让孩子在开心的氛围中忘记电视。

孩子三岁时,我们合作的亲子阅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就是用声音进行角色扮演,获得了亲子阅读比赛第一名。同样是三岁这年,她还作为年龄最小的“小演员”登上舞台进行绘本表演,被称赞“出乎意料,竟然是记台词和动作最快的小朋友”。

现在,尽管孩子在外有些慢热、内敛,但她的模仿能力、想象力、记忆力都还说得过去,我想这就得益于我们之间经常进行的绘本表演。

最后,分享几点建议。

一是培养阅读兴趣,体验阅读乐趣才是绘本阅读的正确初衷,识字量只是附加品,不必强求。选择孩子喜欢的绘本,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一起分享。放下功利心,没准会有意外收获。

二是不逼迫孩子阅读。大人不能强迫孩子放下手头喜欢的事情,要求孩子阅读。尤其是当孩子沉迷于电视时,大人看到难免心烦气躁,可能会粗暴的关掉电视,扔给孩子一本书。这样,无形中会让孩子将阅读放在对立面,不利于培养兴趣。阅读兴趣是引导和培养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

三是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正版绘本。正版和盗版相差的不仅仅是版权,以《魔法亲亲》为例,除了在色彩、构图、结构上存在极大差异,盗版还存在缺图现象。

绘本不仅仅是为给孩子讲故事和读文字,它的图与文相辅相承,有时甚至图要传递的意思大过文,因此读图也是重要一环。图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对美、色彩认知搭配形成最基本的认识,而且完美的饱和度也能极大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毕竟不是每个父母都是讲故事高手。

试想,并不生动的讲述,如果再加上一个模糊不清的配图,还如何让孩子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四是到正规绘本馆办理借阅证,花少量钱让孩子看更多书。这些场馆除了是正版图书外,在书籍选择上已经做了甄选,还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绘本是要反复阅读,而不是看一遍就束之高阁,尤其是幼儿喜欢反复阅读。可好书太多太多,通通买回家并不现实,先借阅,孩子确实喜欢,再考虑购买,会避免不必要的花销。

五是教孩子爱护书籍。孩子在1-2岁手部敏感期时,表现之一便是喜欢撕纸。这个阶段,哪怕用新买的抽纸过度,也绝不用看过的旧杂志过度。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撕的。只要最初阅读时,将这个概念告诉孩子,并身体力行的爱护书籍,轻拿轻放轻翻页,孩子也会爱护书籍。

六是身教的作用永远大于言传,想让孩子爱阅读,要先成为爱阅读的家长。茶余饭后,当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视,拿起一本书,孩子便会有样学样,认为阅读是天经地义的事,潜移默化中形成阅读习惯。

亲子阅读,作为高效陪伴,是种极佳的陪伴方式。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孩子需要我们陪伴时,且行且珍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原因在这里
幼儿园亲子阅读心得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儿童早期阅读的三大误区,您避免了吗?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