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或异二者之为”中的“或”究竟怎样理解

“或异二者之为”中的“或”究竟怎样理解

多少年来,人们对范中淹名篇《岳阳楼记》末段段首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中的“或”是这样理解的:或许。

       难道真的是“或许”吗?

  先姑且承认这种理解,再进一步推理一下吧——历史上的仁人好像多得数不清,范仲淹好像不曾通过读书、通过耳闻来了解过,好像岳阳楼上有多少“前人之述”、多少“唐贤今人诗赋”,范仲淹不曾细看过,因此需要猜测——“或许不同于这两种情况吧。”可是,如此以来,上文中的“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便没有了着落,“余尝求”也就成了空话、谎话——范仲淹明明是在“尝求”,我们却还在认为人家心中无底。

范仲淹是什么人?是宋朝大文学家。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居然要在这种要害之处犯这种低级错误,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对于当时之前的已故“前人”暂且不论,对于当时那些尚存的“今人”怎么办?也要“或许”吗?

很显然,我们今人犯了“以今律古”的原则性错误。我们盲目地用白话文做为思维的工具,臆测九百多年前古人写的古文,任意地选取词义进行解释,只在“达”上作文章,而把“信”扔在一边不管,置词的意义演变及使用习惯历程于不顾,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今日的白话文里,“或”只有“或许、也许”(表示不知对象而推测)及“或者”(表选择)这两种意义。那么,什么是“古”呢?

“或”的古代常用意义是“有的……”,表示明知对象,又不需明举,是通指。“有的(某人、某物、某地、某时、某种原因、情况、可能性)”,等等。这相当的情况在白话文中表达得一般简洁些,用词常常是:有人、某人、某物、某地、有时、某时、某原因、某请况、有可能、有机会。其中,最常见的是“有人、有时”,所指确定;而且,就是这个“有可能”,也还是属于所指确定一类,只是说话者临时概举而已,而非不知对象的盲目推测,与今日的“有可能”纯粹是两回事。(必须要明确是,以上诸种“或”,是在体词位置,是一个“实词”,翻译过来应该仍然是一个实词,也即“有人、有时、有机会”等,不能以今天的眼光看成是“动宾结构”,因为我们只能这样翻译“或”。)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以上用词中包含的意向标志:有、某,根本性地显示了与“或许”的区别。

以下举一些初中过渡教材(2003秋版)语文课文中的一些例子,意在进一步明确。

第四册薄松龄的《山市》写“山市”楼中人: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有人)凭或(有人)立,不一状。第四册韩愈的《马说》写千里马食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有时)尽粟一石。第六册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写请教老师的情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有时)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而第五册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末段写关于“飞来寺”的趣话: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有可能、有机会)飞来耳。

以上四例中,前三例相似;第四例中“或”应理解为“有可能”。不过,如果在意义上理解为“不知对象的盲目推测”,即作者说话时还不知道再来不来,却经不起推敲。表面上看,以后来与不来此地,似乎都说不上,梦中能否梦到此地似乎也说不上。可是,文中写到峡江寺、飞泉亭,景、人、物、事、情,真个是人间第一妙处。作者也激情洋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感叹“建此亭者其仙乎”,“天籁人赖,合同而化”,“意难决舍,飞泉一亭为之也”,醒着相思梦中爱,来是肯定要来,梦是肯定要梦到的,怎么就“说不上”呢?看来,这个“有可能”是绝对肯定的了。此处的“趣味”在于,作者在“寺飞”与“梦飞”之间做了取舍,因此,此句应该这样翻译才妥当,才气氛全出——寺怎么能飞呢!只能说有朝一日我的魂梦会有机会飞来啦。语气是相当肯定的,毫不含糊。

“或”的古义明确了,那“或”在古代的主要用法又是什么呢?处于主词(体词)位置,所指明确。前三例都具有这两大要件,

第四例体现了语言的发展性——清代时出现在谓词前附加位置,但其结构还是同于“主词‘或’+谓词”的语义格式,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所指明确”这一要件,与今日白话文中的“所指不明”绝对不同。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或”的逻辑演变过程——正因为只是概举、通指,便在口头表达上产生了模糊理解,模糊理解又自然地导致模糊运用,本来的“所指对象明确”就逐渐变成不明确了,近现代以来,纯粹单指不知对象前提下的推测了,这前后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就是口头俗语的本质,口头俗语的力量——自由引申,不受局限,随时而化,习惯自然,最终约定俗成。(更有甚者,积非成是,以致于不可改变,并致使错解累累,话不成句。)

基于此,我们就自然不能以今律古了。

为了更透彻地理解这句话,现将全段通译如下:哦!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仁人的心思,(其中)有人(就)不同于以上两种情况,是什么(或“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不因为(一时的)外物美好而喜不自矜,不因为(一时的)一己屈辱而悲切难耐;反倒是高居朝廷时忧虑百姓,远处江湖时忧虑君主。这就是(或正是)身在朝廷时总在忧虑,身在江湖时也总在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什么时候会显得欢乐呢?他(他们)肯定会说“先于天下人忧虑而忧虑,后于天下人欢乐而欢乐”啦。噫,没有滕子京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我的翻译与一般书中的解说或翻译,在谴词造句上有很大不同,我自认为这样更通畅些。段中“仁人”的情况作为探求的结论是明确的——不轻易喜悲甚至没有喜悲,并不是冷酷,不是麻木,而是一种冷静和超然,一种胸怀天下的责任感的最高表现。尤其是最后一句,是一种浩叹,显露出十分深沉的悲凉——欲有大为却无可奈何。具有这种境界的古仁人不太多,他们正是王充在《论衡·超奇》中所说的“通人”“神人”。

而今天的人达不到这种境界,是不应该臆测古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嫁谁都有后悔?娶谁都有缺撼
成语典故800篇--先忧后乐
双背叛
飞泉
画个流瀑飞泉吧
【红窗听】暮老忧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