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16名大咖是如何看“互联网 ”对律师行业影响的?


 



炎炎夏日,细雨后的小院珊珊可爱,静候远到而来的客人。7月6日,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法律人在天同律师事务所汇聚一堂,畅聊“互联网+”环境下的律师行业发展和评价体系建设。




这次活动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无讼阅读承办。会前,全国律协副秘书长何勇做了简要致辞,定下会议“务实高效”基调。




天同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蒋勇在演讲中提出,互联网将从传播、交互、协同和配置四个角度改变人们的生活。现有的“互联网+法律”模式能否能够成功,核心取决于法律是否能像商品一样去标准化,服务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体验。但过去已去,未来已来,互联网+法律的未来图景如何,需要每个法律人来共同探索。




在线法律服务最早的观察者之一、狮吼网联合创始人陆海天分享了“美国、西班牙、中国的‘互联网+法律’发展情况”。陆海天首先分析了中国的法律市场现状,认为目前法律服务市场虽然总体规模巨大,但还不成熟。陆海天提出了四代法律服务市场的概念,第一代法律市场向律师收费,第二代法律市场向消费者收费,目前大多数法律电商处于第三代时期,即做增量市场下的垂直领域服务。但这种模式已经因模式雷同而竞争过度,成为红海。陆海天预言,第四代法律市场将是大数据和征信系统的时代,这意味着谁能掌握下一代模式,谁就会成为“互联网+法律”的趋势领军者。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系统研发处处长胡从玉做了《法院系统信息化与律师业务互联网化》的演讲,着重介绍了法院信息化对律师工作的影响。胡从玉指出,这几年法院不断拓展为律师的服务方式,从辅助工具支持到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从业务在线办理到司法风险防控支持,法院全方位着力为律师提供阳光司法服务。最高法院的下一步工作计划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律师身份认证信息库,构建最高法院自身的律师服务平台和解决司法地域限制问题。胡从玉在演讲最后指出,法院愿与律师在“信息化快车道”上携手同行




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上海法治声音》主编王凤梅分享了他们在法律新媒体领域的一些探索。她认为,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迭代思维是传统媒体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区别。互联网是法律服务业十大痛点的解决良方,其中:公正平等是法律的基石;法律职业共同体完善是保障;信息不对称下建立公信力是关键;寻找案源中流量是前提;口碑营销提高服务品质是内核;个人品牌建立是王道;用户点评是参照;解决问题是结果;第三方监控是保障;互联网这样的技术进步是催化。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宁做了《“互联网+”与法律社群的运营》主题演讲,从自身法律社群运营经验谈了自己的体验,认为作为一种信任经济,互联网法律社群有可能向三个方向发展,即“撮合交易的平台”、“出现虚拟律师”和“众筹模式的崛起”。




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做了《“互联网+”浪潮下律师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的分享,作为“知乎大V”Raymond Wang,在分享了自己的知识管理经验后,王律师讲述了一个奇妙的体验。在网上回答问题时,他从来不会留下自己的详细联系方式,但是形成口碑后,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千辛万苦联系到他进行咨询。互联网的特征之一便是“去中心化”,具体到“互联网+法律”的语境下,法律服务有可能会因此“去中介化”、“去律所化”。通过知识管理打造个人品牌,形成群体性认同,进而带来案源。王新锐律师的分享给未来律师业务拓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一身干练的知果果创始人兼CEO刘思思为大家做了《玩转互联网+法律犹如调一杯爱尔兰咖啡》的分享,和大家分享了成立知果果的初衷和理想。分享了“知识产权管理+互联网”的运营经验。




从西装革履到一身休闲衬衣,法海网联合创始人陈一凡变化的不仅仅是衣着气质,更是对于“互联网+法律”的崭新理解。陈一凡从法海网的中国实践谈起,重点分享了成功服务O2O的逻辑,认为法律服务的本质在于出售法律顾问个人智力成果与职业技能。




作为一个地道的技术人员,险峰华兴的产品经理张月光显得与众不同,他从“互联网+”视角下律师行业的近景与远景入题,为大家分享了技术视角下的法律体验,认为“律师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围绕社区的信用体系建设。新型的网络律所也会在不久的未来出现。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律师学研究中心副教授陈宜做了《中国律师评价体系现状及完善之迫切性》的演讲,陈老师从1992年开始便开始研究律师的评价体系,为大家分享集数十年研究功力的材料,让人受益匪浅。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做了《美国大型律所对律师的评价机制》主题分享。许老师从律师的社会责任切入,认为评价一个学生,有德、智、体的指标,在评价律师的时候,营销、收入虽然重要,但是对公众的时候,强调公益法律服务的方面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一点在美国也好,在当下的中国也好,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律师法学教研室主任王进喜为大家做了《英国、澳洲律师评价制度的介绍》主题分享。王老师认为,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评价和律师的商业化、职业化并不矛盾,但核心应该是为商业的运行提供增量。以前的标准较为机械,新的标准呼之欲出。




法律评级机构LEGALBAND负责人陈韬分享了《法律评级机构对律师评价的参考要素》。陈韬做过律师,现在作为评级机构的代表,对于律师的评级有着自己的独到认识。




作为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审核员培训教师,72岁的黄涛老师从认可认证制度入手,探析了中国律师评价制度的发展路径。




大数据对于律师的评价到底有什么影响,怎样从技术的角度对律师的数据进行抓取,这些沉淀的数据应该怎样使用,无讼的联合创始人蒋友毅做了《如何运用大数据对诉讼律师进行评价?》的主题演讲。在演讲最后,蒋友毅提出“数字将会证明一切。”




一天的活动让人印象深刻,跨界的交流让人思路大开,全程的干货让人受益匪浅。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即在于连接与分享,技术革新一小步,服务提供一大步,相信“互联网+”对于法律的改变不仅仅在律师界,对于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法治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成交20亿元的法律互联网项目是这样规划未来的! | 律新社法律人经典演讲
张学兵律师: 法律人必须具备“三重思维 ” | 法律人经典演讲
iCourt 演讲集训营走进诚公
【律业预测】2017年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八大趋势预测
云上的盈科:互联网营销平台创业模式
高院院长面对面律所主任——法律人在“互联网 ”环境下怎样更好协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