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内科课堂的主页
中医内科课堂
2小时前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脾虚了,天天肠鸣腹泻不消化,十几年的旧疾能治好吗?

冯某,女,55岁。自述15年来肠鸣腹泻反复发作, 一周前突然腹泻次数增多,来我院为求系统治疗。

主要表现:肠鸣腹泻,日7次左右,粪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腹痛喜按,纳呆胸闷,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纳差。舌质淡,苔白,脉濡缓。

辩证:泄泻(脾虚湿困证)。

患者脾虚日久,湿困脾阳,脾阳不振,失于健运,则肠鸣腹泻反复发作,“脾主意与思”,脾虚则心无所生,血不养神,从而失眠多梦,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大便溏泄。

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大便次数增多。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气血来源不足,故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濡缓,乃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益气健脾,祛湿止泻。

取方:

莲子肉 薏苡仁 砂仁
桔梗 白扁豆 白茯苓
党参 白术 山药
炙甘草

另加胃肠护腹袋疗法。

方解:

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

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一个周期后,腹泻次数减少,日行4次左右,便中仍夹有食物残渣,胸闷,体倦乏力,纳眠差。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濡缓。在一个周期,腹泻日行2~3次,便质溏,偶有肠鸣,活动后感乏力困倦,纳眠可,舌淡红,有齿印,苔薄白,脉濡。

再嘱咐两个周期,大便先软后溏,日2次左右,偶有肠鸣,体倦乏力,纳眠可,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濡。
...
全文
1
1
中医内科课堂
3小时前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一个行气活血、以治神志疾病著称的方子,如何把湿疹治好了?

车某,女,65岁。周身起疹伴瘙痒半年。

自述半年前周身起疹,伴有瘙痒,逐渐增多,经口服软膏及口服清热除湿类中药汤剂疗效不显。

主要表现:口中和,性急易怒,纳可,眠差,入睡因难,大便困难,大便干,3~5日一行,小便调。躯干、四肢散在可见红色栗粒至小米大小丘疹,部分融合成片,未见水疱及渗液糜烂,周身可见多处条索状抓痕及散在血痂。舌暗红,舌下络脉迂曲,舌苔少,脉细涩。

辩证:证属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化滞

取方:癫狂梦醒汤加减

桃仁 柴胡 香附
通草 赤芍 苏子
生甘草 陈皮 桑白皮
生龙骨 生牡蛎

嘱停用抗组胺药及激素类制剂,仅外涂炉甘石洗剂保护皮肤。

一个周期后,大便恢复正常,瘙痒减轻,可安然入睡,服药3剂后,大便每日一行,瘙痒减八成,家人反映已没有以前容易发火了。周身丘疹大部分消退,遗留黑色素沉着,口中和,纳可,眠安,二便调。舌稍暗,苔薄白,脉弦细。

辩证:气血瘀滞,新血不行。治以养血和血为法。再一个周期后,周身皮损全部消退,已无瘙痒,自行停药,痊愈。

此患者,以瘙痒为主症,前医均以常法不效,除瘙痒明显外,眠差,具有性急易怒等明显的精神神智症状,大便困难,观其体虽非壮实如牛,但也非瘦之辈,查其舌暗红,据此辨证均为气滞血瘀,以癫狂梦醒 汤行气化滞,气血行于周身,气血和顺则痒减,气能载津,气行津液运行亦畅,阳气条达四布,故大便解。

观此患者,不从专科湿疹之“湿”考虑,而是纵观诸症,从气血辨证着手,调和气血为法,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全文
1
1
13
中医内科课堂
6小时前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上半身怕热、下半身怕冷,要想到这个经验

李某,男,32岁。腹胀、大便偏稀3年多。

自述3年前,因出现腹胀、大便偏稀,时轻时重。1月前,患者饮食辛辣后出现腹胀、大便偏稀。

主要表现:口干、口渴,偶有晨起口苦,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舌红,苔白腻,脉沉弦。

最初的辨证思路是这样的:

该患者偶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舌红、脉弦,考虑为上热证;患者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苔白腻、脉沉,考虑为下寒证。综合辨证为上热下寒之厥阴病。然后再根据患者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选用恰当方证。

现在我是这样辨证的:

该患者偶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舌红、脉弦,考虑为少阳病;患者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苔白腻、脉沉,考虑为太阴病。综合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也就是厥阴病。

前后厥阴病的诊断是一致的,但是现在我把厥阴病的内涵更加细化,也就是病机更加细化,这样在取方上的选择也非常灵活,而且针对性也更强。

最终我选择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之热,并温下寒。因患者舌苔白腻,考虑痰湿较重,故加用平胃散以增强化湿行气、消胀除满的疗效。因患者下寒明显,加用炮姜以增强温中之功。此外,患者泛酸,加用煅瓦楞以制酸。

柴胡 桂枝 干姜
天花粉 生牡蛎 黄芩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苍术 厚朴 陈皮
炮姜 煅瓦楞

一个周期过后,腹胀、反酸消失,大便较前略好转,部分成形,纳食增,诸症减轻。继续一个周期,胃脘部不适症状已基本消失。并嘱咐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生冷、肥甘厚腻之品。
...
全文
转发
评论
1
中医内科课堂
10小时前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肝肺郁热之耳胀,以清肝宣肺、行水通窍

黄某,男,38岁。自述1周前感冒后,出现右耳堵塞感,轻微耳痛,听力略下降,鼻塞,少许黄涕,咽部痰多,不咳,纳眠可,二便调。舌边尖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医院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

辩证:耳胀,属肝肺郁热。

治法:清肝宣肺,行水通窍。

取方:

桑白皮,车前草,苏叶
防风,白芷,辛夷
柴胡,炒栀子,郁金
百合,黄芩,生甘草

桑白皮、车前草、黄芩清肺热、泻肺水,苏叶、防风、辛夷、白芷等散风通窍,柴胡、栀子、郁金等清肝经郁热,配合桑白皮等以肝肺同调。全方以清肺通窍为主,配合清肝之品,共奏清热通窍之功。再加百合,滋补肺肾之阴,防止苦寒伤阴、辛散伤阴等。

一个周期后,症状明显减轻,局部检查右耳鼓膜略充血,可见液平较首诊时下降,舌淡,苔腻,脉沉,加薏苡仁、泽泻,则意在利水,且可加强扶正祛邪之功。再嘱咐3个周期,耳部症状基本消失。
...
全文
2
3
4
中医内科课堂
13小时前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门诊实录——慢性胃炎】

王某,男,38岁,自述纳呆,胃脘撑胀,纳食后明显。时有嗳气,烧心反酸。舌质淡,苔白腻。

脾以升则健,胃以降则和。胃气不降,故见纳呆,食积中州,故见腹胀,日久积滞化热,故见烧心反酸。运脾消积,和胃止酸。此标本兼治之法。

所以取:枳实,炒白术,吴茱萸,黄连,苍术,厚朴,生麦芽,荷叶,干姜,清半夏

一个周期后,饮食好转,食欲增加,舌质淡嫩,苔薄白。

取:丁香,吴茱萸,党参,炒白术,干姜,枳实,荷叶,炒麦芽,炙甘草,黄连,半夏曲。

又两个周期后,胃胀及嗳气反酸缓解,偶有胃痛,舌质嫩红,少苔,脉细弱。

取:当归,沙参,枸杞子,炒川楝子,麦冬,生地黄,丹参,砂仁。

再一个周期,诸症好转,大便偏干。

取:当归,沙参,枸杞子,炒川楝子,麦冬,生地黄,丹参,砂仁,酒大黄。

最后一个周期结束,饮食好转,胃痛未作,舌质淡嫩,齿痕,舌色紫暗,苔薄白。

取:熟地黄,北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炒川楝子,苍术,砂仁,黄柏。
...
全文
转发
4
21
中医内科课堂
昨天21:50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胁痛,像针刺一样,一到夜间就加重,是血虚瘀滞

李某,女,46岁,自述1月前在医院做了纵膈肿瘤切除术,遗留胁痛一症,呈持续性,针刺样,夜间加重,另平素月经量少,痛甚则影响睡眠,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辩证分析:血虚瘀滞之胁痛

患者平素月经量少,加之术后叠伤气血,故气血具虚复生瘀血,虚实夹杂;女子以肝为本,两胁属肝,血虚不得养,不荣则痛,故见两胁持续疼痛;兼有瘀血,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而痛如针刺;脉沉细亦为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补血化瘀,理气止痛,

桃仁、红花为主药,力在活血化瘀;当归、赤芍养肝补血,活血止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加黄芪补气生血,合川芎行气活血。

再佐柴胡、香附、苏梗、青皮等疏肝行气止痛之品,使气行则血行,去瘀而生新;另予陈皮理气健脾,谨防肝病传脾。

一个周期后,夜间疼痛减轻,仍持续性针刺样痛,舌脉同前。两个周期后,胁痛隐隐,夜间为著,已可忍受入眠,舌脉同前。再嘱咐一个周期,患者诉月经前日来潮,量有所增,两胁仅活动后隐隐作痛,休息后自行缓解,症状大有改善。再善后一个周期,因月经不调来诊,告知药后胁痛已痊愈。
...
全文
5
8
27
中医内科课堂
昨天20:31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门诊实录——耳鸣,

严某,男,47岁,自述半年前劳累后,出现双侧耳鸣,耳内常闻蝉鸣之声,常于夜间出现,偶有头昏目眩,另外,记忆力下降,腰僵,身困,畏寒,纳欠佳,舌淡红少苔,脉沉细。但是自己不重视,耳鸣逐渐加加重!

辩证分析:

患者年近半百,肾精渐亏,长期劳累,髓海空虚,不能上充于清窍,耳窍失养,则发为耳鸣。肾精亏损,髓海不足,清窍失养故见头昏目眩;肾主骨生髓,精髓不足,不能充于骨,故腰部僵硬、身困;耳为肾之窍,肾气不足,无以充养耳窍,则耳鸣不休;肾为先天之本,寄命门相火,肾气亏虚,命门火衰失于温煦,故见畏寒、背冷、乏力。

方解:

地黄、山萸肉、菟丝子填补肾精;山药、茯苓补脾益肾;泽泻、丹皮降相火而制虚阳浮动,且茯苓、泽泻均有渗湿泻浊之功。

桂枝、附子温肾助阳,取其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意,奏温肾气助开窍之功;磁石、牡蛎咸寒,可潜阳聪耳安神;以葛根升阳解肌,合山楂行气散瘀以通经活络,治患者腰部僵硬。

一个周期后,耳鸣声较前减小,头晕未发作,疲乏有所改善,但是小便无力,背冷,纳欠佳,寐安,舌淡苔白,脉沉。急需一个周期后,耳鸣出现频率降低,晨起腰部僵硬,背冷,舌淡苔白,脉沉。复诊时,背冷大减,仅见腰酸,偶有耳鸣,声音较小,持续时间变短,查舌淡苔白,脉沉。再嘱咐两个周期,诸症悉除。
...
全文
9
18
63
中医内科课堂
昨天18:42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门诊实录之痛风

刘某某,男,62岁。自述说平时嗜食醇酒厚味。1周前出现双踝关节灼热,红肿疼痛,不敢触地,夜间尤甚,关节屈伸不利,双下肢酸软,纳寐欠,小便正常,便溏,舌淡苔白,脉沉。于社区医院查血尿酸498μmol /L,诊断为痛风。

辩证分析:湿滞热郁、痰瘀阻络之证。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酿湿生痰,湿热内生,血停成瘀,阻滞经脉,故见关节灼热疼痛、红肿;湿热之性下行,故以脚部关节最为多见;痰、湿、热、瘀痹阻关节,阻遏阳气,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塞更甚,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不敢触地。

邪热痰浊久瘀经脉,窜入营分,故疼痛于阴盛阳衰之夜间加重;阳气被遏,寒热不调,经脉阻滞,则见关节屈伸不利;患者年老,脾肾亏虚,脾失健运,则大便溏;肾不主骨,故见双下肢酸软。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凉营通痹。

方解:

赤芍清热凉营,活血散瘀;白芍养血柔肝;芍药与甘草相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且可制约温药之燥;患者虽关节红肿热痛,然仍用附子乃取其走而不守,通关开痹之用,与知母等寒药相配,其热性除而功不减,此即取其用而弃其性之意。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景岳全书》云“补中强志,壮肾填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薏苡仁、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除痹、通利关节;黄芪健脾补气,排脓止痛,脾机得复,则痰湿自化。

山楂既可健脾行气,又可活血散瘀;知母、百合为甘寒之品,有养阴之功,可防止清热伤阴;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迅速消除关节肿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亦发现百合与山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有抗痛风作用。

全方配伍攻补兼施,予附子去性存用,加强通关开痹之功,配伍得当,除湿通痹不伤阴,益阴清热不留邪,使湿热得除,痰瘀得化,经络畅通。

一个周期后,关节红肿热痛基本缓解,身困,下肢酸软,纳欠佳,寐尚可,小便正常,大便软而不爽,舌淡苔白,脉沉。再嘱咐3个周期,关节痛缓解,诸症皆除,复查尿酸示412μmol/L,病告痊愈。
...
全文
5
19
66
中医内科课堂
昨天15:36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阳道wei顿,多由命门火衰,jin气虚冷所起,然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者也不少见

遇到一个男的,27岁。早婚,夫妻美满,鸳鸯交颈,恰恰莺声不离耳畔,不知精气渐耗,今阳道wei顿已有一年有余,终日烦恼,夜不交睫。前医断其湿热下注,一再清利,wei软益甚。

主要表现:阳wei不振,手足心热,腰膝痠软,肾子拘急,望其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阳不起,证之临床,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所起,然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者亦不少见。此类阳wei,滥用温补辛燥,则徒伤阴液,更甚者,妄投清利,残存之阴精祛而不存,这是错误的。

细究其因,早婚,纵欲无度,耗竭其精,日久肾水亏虚,阳无所附,故阳道wei顿,肾子拘挛,腰膝痠软其理亦同;肾阴亏虚,水火不济,心火亢盛,如赤日炎炎,神明悖乱失常,故心烦不寐。

而心肾不交,厥阴风木亦受所累,心为君火,肝为相火,水不涵木,君相火旺,则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所以,其治法,当交通心肾,滋阴降火。

黄芩、黄连苦寒,清心火以下交肾水;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合以甘寒之生地,生心血、滋肾水以上承心火;白芍、五味子和血敛阴,合为滋水降火,交通心肾之品。

肝胆互为表里,今心肾不交,肝胆所及,故加苦而微寒之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其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自能协调心肾,酸枣仁、合欢皮入心入胆,合之入肝入胆之白芍,三药合用,即为陈士铎之肝胆两益汤,以之养血柔肝,安神定志,兼顾心肾相格之机。

龙牡,潜镇摄纳,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而达阴平阳秘,精不外泄之功,颇合此案之机,故添之;怀牛膝味苦而酸,功擅补益肝肾。砂仁,辛温,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诸药合用,水升火降而心肾相交、坎离相济则阳痿诸症自除矣。
...
全文
11
15
37
中医内科课堂
昨天11:33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体重持续增加,其实是痰热内蕴,气虚湿阻

之前接诊过一个女性,28岁。平素喜食肥甘厚味之品,不喜运动。5年余前开始出现体重增加,每年约增加4~5kg,后颈部皮肤色素沉着。

在当地医院,测身高160cm,体重74kg,BMI28.9,查血脂、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提示中度脂肪肝,诊断:单纯性肥胖。

我的四诊:形体肥胖,头部昏重不舒,时有咳嗽、咳痰,易饥饿,汗多,胸闷,疲乏倦怠,喜卧,寐时流涎,夜卧不安,小便尚可,大便每日2~3次,质软成形,舌尖红苔白腻,脉沉。

这个患者平素饮食不知节制,喜食肥甘厚味,且不喜运动,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液成痰,痰湿积聚,脂膏形成,而致体型发胖;痰湿郁遏中焦,清阳不升,浊气上泛,清窍不利,则头部昏重不舒。

痰浊内蕴,气机不利,肺气上逆,故时有咳嗽、咳痰,胸闷;痰湿内蕴,日久化热,耗伤胃阴,故易饥饿;脾气亏虚,加之久卧伤气,水谷精微运化无力下趋大肠,则大便次数增多;脾气亏虚,四肢百骸失养,加之湿运不化,其性重浊,阻遏清阳,气机不畅,而见疲乏倦怠。

卫气无以充养,卫表不固,则出汗多;脾失运化,津液失于输布,水液代谢失常,湿浊痰饮化为涎沫从口流出,故寐时流涎;痰浊湿热,上扰心神,则夜卧不安;痰湿凝聚,阻塞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痰湿气血搏结于肝,而发为脂肪肝。

然后结合患者舌尖红苔白腻,脉沉之象,四诊合参,辨为痰热内蕴,气虚湿阻之证。

治当清热化痰除湿,补气健脾通络,标本兼治,方投黄连温胆 汤 加减。

方中予大量黄芪可补益脾气,又可补气通络,利尿行水,气行血畅,津液可布;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除滞;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

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与半夏相伍,一温一凉,清热化痰,和胃除烦;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黄连清热燥湿,可助化痰燥湿不生热,清凉泄热不留湿;草决明清肝热之功,实验研究表明其可降低血脂。

《金匮要略》云:“血不利则为水”,津血同源,经脉乃二者运行之通道,水不利则血亦不利,故祛湿化痰配合活血利水之法助脉络通畅,气血调和,以化痰湿,故方中配伍泽泻、当归、泽兰、益母草泄热利水、养血活血之品。

牡蛎、鳖甲咸寒,可敛阴潜阳,软坚散结以助化痰,且能助安神。
...
全文
15
30
59
中医内科课堂
前天22:13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总放屁,到底为什么?纯中医,告诉你真原因

今天我给你说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总想放屁。

放屁,又叫做“排气”,中医叫做“失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排气,没有人能受得了。但是总排气,也让人受不了。

曾经,我就接待过一个中年男性,在政府部门做公务员。他告诉我,他一天到晚经常想排气,肚子里面发胀,有气在来回窜。气“乱跑”的声响,他都能听见。有这股气在肚子里,他就像排气。排了气,就舒服点,排不出来,就闹心。他也做过检查,发现胃肠没什么大毛病。

后来,他自己翻开一些医疗信息,看到所谓“经常放屁可能是大肠癌信号”的内容,立刻担心起来,生怕自己有了不好的病,但是医院看不出来。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人,发现脉有些弦,舌象正常。我告诉他,你没病,甚至连中药都不需要吃。你回去要做的,就是每天抽出30分钟来慢跑、锻炼。你坚持两个月,总放屁这事儿准好。

他回去,照做了。果然,在两个月之后,他感觉不到腹内窜气、腹胀等不适了。一直以来的担心,彻底消除。

在后来,我翻看一些健康类资讯的时候,也发现有许多关于“排气”这件事的解读。所以在这里,我觉得我有必要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之后,现代人腹胀、总想放屁、排气增多的问题,在于气滞。

什么是气滞?气滞,是中医辨证学里面的一种症候,学名叫做“气滞证”。这种人的典型表现,就是舌象没有太大变化,脉稍微有点弦,总是感觉腹部、胃脘胀满,有气体,想排气,排气后感觉稍好。

还有的,会产生胀痛,位置不固定,或者伴随嗳气、总叹气等等。情绪变化、波动的时候表现明显。

我们人体里的气,在体内本应该是周流不息、运行顺畅的。但是在脏腑功能因种种原因而失调的时候,就会形成脏腑、经络气机郁滞。表现出来,就是上述感觉。

人为什么会气滞呢?我体会,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竞争压力大,同时疏于锻炼有关系。生活和竞争的压力,哪怕是很小的一点,但只要长期存在,就会给人以影响,形成肝郁。

肝主疏泄。肝气不调,则一身气机不畅。失于运动,人体削弱了其本真的“动”的本性,也会令气机郁遏。

所以说,我建议,生活中总是腹胀、肚子里窜气、总想放屁的人,不必急着用药,而是先建立运动的生活习惯,减少压力,降低成功预期,调节好自己的身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的办法来缓解。尤其是运动,可以让我们整个人的气机顺畅起来,流动起来,对改善症状特别有好处。
...
全文
7
28
1039
中医内科课堂
前天20:41
·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心律失常,可能是脾虚

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个患者,姓黄,男,年51岁。他在5年前,因为干活过度劳累,忽然发作了心慌、头晕症状。经过西医诊断,说是心律不齐,多发性房性早搏。经过西药调治,一度好好转,但是停药之后就复发。

来看病的时候,整个人心慌气短,不敢动弹,只要一动弹立刻就心慌得厉害,而且头晕,浑身不住地出汗,没有力气,饮食欠佳,面色不好,身体也消瘦,虽然50岁刚出头,但说话声音特别小,如喃喃轻吟之貌,与此同时还手脚发凉,身穿厚衣,大便稀软。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已经是个死人了,身体凉了半截儿,活在世上只能给家里添乱。

我仔细查看,发现脉象沉细而结,舌淡苔薄白。

仔细询问从他用过的药,发现像养心汤、炙甘草汤等常用配伍,他都用过。

我告诉他,你这就是中气虚寒导致的心率不气。

所谓中气虚寒,就是脾胃之气虚寒。你最初致病就是因为劳累,后来病症又在劳累时加剧,伴随心慌气短、全身乏力、自汗、语音低微现象,这就是中气虚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温,便溏,可以知道脾阳已伤。舌淡苔白脉沉细,这也是典型的虚寒之征。

更要命的,你之前还用了一个炙甘草汤的方子。这方子有大量阴腻之品,会进一步伤害脾阳。

这怎么办啊?养心为次,补益脾胃才是根。

我希望读者朋友能牢记——

如果你的心律不齐,同时整个人又懒言、乏力、自汗、常觉心慌气短,食欲欠佳,大便软、不规律。

这时候务必要考虑是不是脾气亏虚。因为脾乃气血生化之源。中气不足,则心中气血不足,心慌气短心悸之类的毛病一定发作。所以这时候,养心为次,补益脾胃才是根。
...
全文
1
1
6
正在努力加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腑辨证歌诀 - 中医诊断 - 华夏中医论坛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圣人医未病(一) 中医的五行与五脏关系
名医名方简介
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阳痿的中医论治 男科博客
【中医】中医内科学辨证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