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叹为观止,赤帝神祠“古戏楼”

安庆,长江沿岸一座拥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被世人称为“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文化底蕴可以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而戏曲正是体现这座古城最好的神韵……

安庆自古被誉为戏剧之乡,汉代诗歌戏剧中最杰出的作品,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出自安庆境内怀、潜一带民间,是继楚辞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第二次出现的伟大诗篇。

 

日本明信片《江南大观——安庆大观亭》中“大观亭与赤帝祠” 老照片

 

被中国戏剧史研究者称为“才调无双”的明代传奇剧本《燕子笺》,出自明末南京最享盛誉的戏班“阮家班”,清初文学家陈其年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金陵歌舞诸部佳天下,而怀宁歌者为冠。”

阮家班创办者阮大铖是怀宁、安庆及安徽、甚至中国无可争议的戏曲奠基者之一,他所创办的阮家戏班,对中国古代戏曲形成的演进有着巨大的功绩。阮大铖现存诗歌二千余首,戏曲现知剧目也至少十一部,特别是流传至今的《燕子笺》、《春灯谜》、《牟尼合》及《双金榜》四种剧目,世称《石巢四种》

 

民国四年《怀宁县志》怀宁十二景大观远眺中“赤帝祠”老照片

 

阮大铖去世后,阮家班回到安庆府城(即怀宁县城),成为安庆艺坛的扛梁戏班,他们在家乡搭“乐佛调”班和“昆曲”班四处演唱,极大的促进安庆戏曲的发展,对早期的“弹戏”后期“徽戏”的“石牌腔”形成,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戏曲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章。

 

同比例卫星地图安庆赤帝祠古戏楼与亳州花戏楼对比

 

中国戏曲史标志性文物“金鸡碑和五猖神庙碑”,目前依旧完好的树立在安庆城西洪铺镇学堂村,它也是中国电影金鸡白花奖的发源地。安庆金鸡碑,碑高1.1米,宽0.75米,白色石料刻成;金鸡碑在安庆可能明代就有,此碑立碑时间不晚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金鸡碑是戏神碑,它是我国戏曲史上目前最重要的标志性文物,也是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顶视

 

乾隆年间,怀宁石牌四大徽班晋京演出,深受京城皇族及百姓喜爱,石牌因此享有“无石不成班”之美誉,徽班领袖程长庚融昆曲、汉调等剧种之长,创造了国粹艺术---京剧,而被誉为“京剧鼻祖”。京剧始祖十之八九都是安庆艺人,因此安庆被世人称为京剧发源地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正面

 

安庆自古就有“黄梅故里、黄梅戏之乡”的称誉,经严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弘扬与传承,黄梅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黄梅戏,旧称黄梅(安庆)调、怀腔、府(安庆)调、皖剧,与京剧、越剧、评剧及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怀宁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亦是黄梅戏的发祥地,其发源地位于怀宁黄梅山一带,发祥地位于怀宁石牌周边及安庆古城。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东侧

 

戏曲名城安庆除了走出中国五大剧种京剧与黄梅戏之外,著名的地方戏目前还有“岳西高腔”、“桐城歌”、“宿松文南祠”、“太湖曲子戏”、“怀宁夫子戏”等戏曲也被入选为国家、省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东院垣

 

素有戏曲古化石之誉的“傩戏”,数百年来也一直流行于安庆城,特别是府城隍庙庙会傩戏,就连时任清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名著《曾文正公全集》及小女曾纪芬的《崇德老人自订年谱》中也都多次提到,可见古老傩戏在安庆城的影响有多大。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东厢

 

如此著名的戏曲名城如今却没留下一处戏曲历史建筑,多少让人有很大遗憾!特别是博主每当看到安庆地方书籍刊登辖县古戏台、仿建万年台等图片,听到某卫视著名戏曲栏目“某某花戏楼”,不禁忧伤……安庆真的没有关于戏曲的历史建筑了吗?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西侧

 

带着疑问,博主业余时间四处寻找——老城的每个角落、上百本各类有关地方史书、数以千计的安庆老照片,耗时四载总算有了线索。史书中时不时出现“土龙山蛇山龟山乌龟山”,这些古老地名今天究竟在哪?随着研究的深入,博主的目光集中到了“赤帝岗赤帝祠赤帝庙火神祠火神庙”上。了解安庆历史的人都知道,关于火神寺庙安庆城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也有三处——当博主最终结合各记载锁定大观亭时,怡然自乐了!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西院垣

 

安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时必须拥有两处以上历史街区,作为其中之一的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相对来说目前还保持历史原貌。这里的赤帝祠是安庆最古老的赤帝寺庙,目前发现的史料记载不晚于明初。历史上大观亭附近就是水陆码头,自古就有“八省通津”的称谓,人流量相对较大,据我们考证大观亭又是老安庆赤帝文化最集中的地区:赤帝岗、赤帝祠、赤帝庙、火神庵、赤帝神道……分布大观亭景区四周,而安庆戏台多出现在祠堂、庙宇及会馆,赤帝祠这里出现戏台符合一切先决条件。

 

安庆赤帝祠西厢

 

安庆城历史上拥有戏台很多,清末最有名气的四大戏台全是恢宏的古戏楼,恰好分布在古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门外东岳庙古戏楼西门外大观亭赤帝祠古戏楼大南门内安庆府城隍庙古戏楼北门内怀宁县城隍庙古戏楼(后由双莲寺奉直会馆古戏楼替代)”,其中西门外大观亭赤帝祠古戏楼气势如虹最雄伟,面积最大、可容观众也最多,据说从大观亭楼上到戏楼万年台下可容千人同时观看。

 

安庆赤帝祠门楼马头墙

 

最可喜的是近代安庆国际友人——美国J.K.施赖奥克著名著作《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中也着重介绍安庆戏曲与宗教,特别是书中清晰记载:“我还很少看见有人专门讨论中国的戏剧与宗教的关系这一有趣的话题。在安庆的东岳庙、火神庙、府城隍庙和县城隍庙等四所庙的入口,正对大殿,都设有戏台。

 

安庆赤帝祠门楼大殿戏台下通道

 

如此重要发现博主必需进一步去现场实地考证。2009年-2011年博主三次去现场实地考证,特别是2010年我将某日本摄影师三十年代拍摄的大观亭与赤帝祠老照片——日本明信片《江南大观——安庆大观亭》发给一位对老安庆颇有研究的某网友赐教时,他当时就非常坚定的说赤帝祠头进南面肯定是古戏楼建筑。这种正面是硬山背面是歇山的徽派古建筑,而且只有两条戗脊半九脊殿只出现在徽派古戏楼中,目前还未发现其它类建筑具有这种建筑风格及特征。

 

 

安庆赤帝祠门楼大殿殿柱

 

接下来在该网友帮助下,博主对安庆古建筑特征常识有了一点点小小的认识。2011年、2012年回安庆时博主特意抽空去了大观亭赤帝祠古戏楼旧址,发现赤帝祠头进古戏楼旧址依旧保存,左右两侧钟、鼓两厢依然完好,甚至连院垣都与老照片中的原貌一致。规模超过合肥、铜陵、宣城及安庆等地各古戏台,甚至可以与亳州山陕会馆大关帝庙花戏楼一比,至少在建筑规模与面积上安庆大观亭赤帝祠古戏楼不小于、甚至超过亳州花戏楼。

 

安庆赤帝祠门楼内景一楼通道与二楼戏台柱础

 

在取得大观亭赤帝祠古戏楼各史书照片、建筑遗存等实物证据后,博主还缺少一向证据即所谓的“人证”。2013年元月底博主路过安庆,再次前往大观亭历史街区,这次特意探访附近居民是否拥有关于赤帝祠古戏楼旧址所谓的一些“人证”作为最后的佐证。

博主首先采访附近1940年之前出生,也就是七十二岁以上的本地久居老人,他们解放时至少已经九岁,无论祖辈口述还是自己的回忆,都已具有清晰的记忆;另外1966年时他们也已成年、甚至成家,此时的社会背景他们已有成熟的分析力。博主最终寻到三位老人,其中张老诉说此楼不叫古戏台,而叫“赤帝庙(应该是祠)花戏楼”对考证古戏楼正确名称,很有参考价值!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戏台柱石柱础

 

此时,大家肯定想说最有价值的采访,应该是大观亭赤帝祠的居住居民。的确,接下来博主首先踏入赤帝祠右垣(去往完白山人旧馆的坡道),一进门上坡就遇见赤帝祠东南角偏屋住户,今年八十八岁高龄的钱老,钱老是第一个证实此屋是古戏楼的人证,他提供此屋原是火神庙,屋后面是戏台,以前听戏观众都依阶观看(台阶多少级没能记下),后来该庙归属迎江寺等单位管理,还邀请博主到其家中参观赤帝祠石墩。

 

安庆赤帝祠内石阶广场

 

钱老提供的资料与博主的研究全部吻合,这也是在博主预料之中,没有太大的惊喜,到是随后的探访让博主惊喜!接下来博主继续探访赤帝祠旧址头进及核心建筑古戏楼的其它几户居民,来到赤帝祠旧址正门前,看见赤帝祠旧址两层门楼如今变成只剩余一层,为此惋惜!祠门前街巷边几户居民聚集在一起聊天,博主上前打听,原来赤帝祠旧址头进及核心建筑古戏楼现居住三户居民,位于祠西边的是杨家、陈家位于祠中间,徐家位于祠东面。

 

民国老照片远眺“安庆府城隍庙古戏楼”身影,与“赤帝祠古戏楼”建筑特征一致。

 

博主说明来意后,慈祥的老人们都很热情,特别是陈、杨两家,他们非常乐意的带博主四处参观,并诉说古戏楼不为人知的一些旧事……当博主进入他们老宅,被眼前历史建筑气势恢弘所震撼、并叹为观止!赤帝祠旧址头进中门内因有戏台,顶相对较矮,游人香客从戏台下进入赤帝祠内,这些遗迹都在老宅内明显的体现出来,而且老宅二楼还是历史建筑,并非博主之前正门所见到的那样,赤帝祠旧址头进只是因为各时期战争等因素,加上时间久远,屋顶已堪塌而改造,虽没有老照片中赤帝祠原貌那么高大雄伟,但最重要的是这一老建筑古戏台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挪威J.K.施赖奥克《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中“东岳庙古戏楼”老照片,与“赤帝祠古戏楼”建筑特征同样一致。

 

据附近刘老等两位老人介绍,听他们父辈时常提起:“此戏楼在清朝是非常热闹的,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民国初期,黄梅戏一代宗师丁老六(即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丁永泉)曾多次在此戏楼演出,那时看戏的人不少,很是热闹;民国时期对面烈士墓举办警察学校(即安庆市公安局警官训练班),这里短期征收过。”

“日本鬼子来后这里就没再演出过,抗战胜利后,唱戏多在城里(安庆古城内),火神庙(赤帝祠)戏楼破损严重,庙里临时搭棚偶尔唱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没多久火神庙就被部队占用了;大观亭附近唱戏演出多在大观亭山上亭子里,一直到解放初期五十年代严凤英还在此演唱。”

 

挪威J.K.施赖奥克《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中“东岳庙正殿”老照片

 

博主查阅多种文史资料,发现黄梅戏首进安庆城的确在大观亭与菏仙桥一带,丁永泉主要在西门外演出,有史可查的记载确有大观亭、观音巷、古牌楼等,离赤帝祠最近的记载是赤帝祠处乌龟山,但遗憾的是丁永泉没有在火神赤帝祠唱戏直接记载。

不过刘老说的抗战胜利后赤帝祠临时搭棚唱戏,确有相关记载;如1947年3月《皖光新闻》多次报道新桂系撤退伤兵在安庆城街头闹事,砸毁东南电影院、骚扰大观亭火神庙舞台(即赤帝祠戏台)等新闻,证实了老人所说。

还有清季光绪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881年5月18日)《申報》第2888號,第1頁有这样的一段内容:“○垣大前接部中知會國制公文即禁各條通筋示論乃本月初十日有差役見鋪家牌樓姚家口拐角頭等處剃頭鋪內有多人薙髪當即喝禁並切責薙匠又經吳二尹筋差往西門外暗臺拘進榮之薙匠數名並加責打云

 

清季光绪五年五月初四日《申報》第2206號第3頁

 

又皖垣西門外赤帝廟因信神誕用三元班演戲初九晨正欲開臺見吳二尹帶差役到來喝將臺上陳設各件櫃行收拾其戲箱封存廟內觀戲者掃興而歸戲班頭到署求恩始予揭封云推其犯禁之由聞皆以哀詔未臨裝聾詐警然部文到煌煌豈可推諉以干眷戾耶有效尤者尚防官役之查察也香船覆沒○”

清季光绪五年五月初四日(即:公元1879年6月23日)《申報》第2206號,第3頁有这样的一段内容,非常详细的记下了戏楼重建过程:“○安省西門外大觀亭後向有赤帝廟廟貌巍峨甚著靈異粵匪下竄時被拆一空同治年間民家亂後重回多搭草房居住每至不戒於火或燒至數十百家羣以爲非亦帝之靈不能佑也街坊首事遂身先倡捐建造大殿一間以供神像今歲復集貲建造戲樓並四圍墻壁工將竣矣而上月十五日恭逢炎天大帝聖誕各首事又向鋪戶書捐於十四日雇名班登臺演戲酬神觀者甚爲熱鬧也製水新法”。

 

民国四年《怀宁县志》火神祠即赤帝祠

 

皖河,安庆的母亲河,戏曲文化的摇篮;上有石牌“无石不成班”,中有洪铺“戏曲史化石金鸡碑”,下有盐河“赤帝祠古戏楼”。赤帝祠古戏楼,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存在,此处不但有“皖省第一风景名胜区大观亭”,而且明清时期“皖省第一商业圈西门外”也在这附近。各种地方戏曲在此汇集、海纳百川促进了国粹京剧、黄梅戏的形成,毫不夸张的推断“赤帝祠古戏楼”很有可能就是京剧与黄梅戏等戏曲发源地之一。

在此,希望我们戏曲之乡的虞市长加以重视该古戏楼保护,尽快修茸!

 

民国安庆市公安局第一届警官训练班赤帝祠石阶广场毕业摄影

 

“安庆(赤帝祠)古戏楼”,戏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这里唱过多少戏曲剧种?这里又有多少艺术大家在此登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历史街区“大观亭”,这里居然保存下来安庆又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赤帝祠

赤帝文化,一个不为人知的古皖文化,随着大观亭复建以及我们研究安庆赤帝的深入,它将会是皖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安庆古城,有多少历史文化还不为人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
展现安庆自然人文风貌 园博园安庆园基本完工
腾讯新闻
【戏曲大全】相约花戏楼黄梅戏唱段大全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嗓音稚嫩可爱,享受戏曲|花戏楼
《董永和七仙女》落户安庆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