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健林又定了一个小目标!不是挣一个亿,而是开一千家万达广场!


小小创业

王健林又定了一个小目标!不是挣一个亿,而是开一千家万达广场!

还记得王健林定的这个小目标吗?

这一个亿的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遥远也太不切实际了。可是,王健林在十年前就挣到了一个亿,六年前突破10个亿,随后是100、1000个亿!

王健林带领着万达,从城区走进市中心,再从城市走向全国,造就了当今的商业帝国!那一个亿的小目标,也早已实现了上千次。

继小目标之后,王健林又定了一个新目标!“力争在10年之内,将万达广场发展到1000家!”如此一来,意味着在全国90%城市都能看到万达广场的影子。

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财政收入的核心。从第一代单店、第二代组合店,到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出现的地方,几乎能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不仅助力城市功能的完善,将城市商业档次实现质的提升,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给国家创造了巨额税收。

2003年1月16日,第一座万达广场坐落在长春。十四年后,万达广场在全国插上了200多面旗帜。

不过四个月前,万达将旗下的13家文旅城及77个酒店项目,以637.5亿元打包卖给了孙宏斌。

外界曾对此众说纷纭:王健林割舍掉这块硕大的肥肉,难道是万达集团的资金链出问题了?万达广场的业绩跟不上?

而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电商对实体店的猛烈冲击,让万达广场也未能幸免。因此业绩下滑的问题很有可能存在。

当然,王健林仍霸气回应说万达广场是实体商业的代表,甚至认为:“这些年受电子商务的冲击是很小的,甚至可以说影响微乎其微。”

虽然部分网友并不相信这一套说辞,不论如何,暂且先用数据说话。

最近5年,万达广场的三个核心指标即客流、收入、租金,保持着6%以上的环比增长。

一二线城市中,开业满1年的万达广场,平均每年的客流量为2000万,三四线或五线城市,每家每年的客流量平均为1300至1500万。

2016年之前,万达每年最多开业25个万达广场;2016年和2017年开业的万达广场均超过50家。实现100%的增长率。目前,已建成的万达广场为233座。

2016年万达净资产超过3000亿元,2017年至今已超过2000亿元。

从这些数据来看,纵使电商导致实体商业遭遇滑铁卢,王健林也依然有信心建万达广场。

针对专业人士认为万达广场模式已过时的说法,王健林提出了相应的“作战方案”。

01

定位社交中心

那句“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曾响彻全国。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以往一城一中心的局面早已经改变,商业中心也不再是一家独大。

同时,不论是商场还是中小门店,长期将自己定位放在批发零售。如此一来,当网络购物时代来袭,这些实体商店就很容易被取代。

因此,将生活、社交作为商场的定位,而非单一的零售、批发,凸显实体商业的一站式服务,才是实体商业无法被取代的根源所在。

02

突出体验消费

实体门店最大的优势,或许在于能令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购物、服务、售后体验。

网络虽然便捷,但始终戴着虚拟空间的帽子。实体商业要抓住消费者对网购的部分不信任感,突出“体验消费”。

针对这方面,王健林给万达广场定了一个目标:“争取三四年时间,使体验消费业态达到70%。”

的确,在实体门店消费时获取的切身体验,是网络购物替代不了的。

举个例子,网购虽然便捷、实惠、多样化,但消费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货比三家,尽管如此,最终也可能买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产品。而实体店看得见、摸的着,同时还能感受到更多实在的服务。所以,体验消费度高的实体商店,能够于实体商业留住更多人群。

03

增加文化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追求的消费场景也愈发多元化。

当下,实体商业中心不仅需要提高体验、增加内容,还应注重引进文化,提升商场的文化氛围。

据说,万达广场将尝试引进小型探险类、动作类、亲子类、DIY类等主题乐园,同时包括小型博物馆、文化馆等等。

或许,未来的万达广场不再是以购物为主的大型商场,而是能够体验生活、享受娱乐、感受文化的实体空间。

04

线上线下融合

在王健林看来,双线融合的要点就在于商场如何实现智慧化、科学化的管理。

不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面部识别,若能充分利用智能科技,实体商业将更加焕然一新,吸引更大的流量。

在王健林的计划中,接下去的万达广场将在各个场景运用人工智能,利用智能科技完善实体商业管理模式,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设想一下,当大型商场配备自动取号、实时提醒、刷脸付款、机器人服务、智能停车等等智能设备,有多少人能拒绝呢?

 

从王健林的转型战术中,或许可以预见未来实体商业的新面貌。但十年后的万达广场能否完成这个新目标?数量达到后能否实现盈利?仍然需要时间的验证。

其实,当下的实体商业倒闭潮似乎有所缓解。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在官网发布的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习惯线上消费的人群低于15%,而超过30%的市民依旧选择实体店购物。

单从数据来看,实体店依然有着明显的优势。恰如王健林所说,实体商业有着网购无法比拟的体验。

可有优势不代表无顾虑,实体商业仍面临着转型趋势。转向哪儿、如何转,是实体商家如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健林称受电商冲击小 十年开千家万达广场
中国最大的“隐形”富豪,坐拥全国300多家商场,一年收租400亿
#王健林#说万达再过几年商业广场,一年租金就能收一千亿!#企业家#
这篇文章告诉你万达为什么会成功!
王健林重新定义万达电商:现在应叫电子数据公司|电商|万达广场
假领子(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