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宋朝有名的抗金名将,方腊被其镇压,却被水浒传写成了小人。

他是宋朝有名的抗金名将,方腊被其镇压,却被水浒传写成了小人。

大众历史观天下

王禀 宋开封人,字正臣。行伍出身。宣和元年,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次年,改统制,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四年,为宣抚司都统制,从童贯攻辽,败于白沟。七年,金攻宋,童贯弃太原还京,留他为副都总管,统领宣抚司兵守太原。靖康元年六月,除建武军节度使。九月,太原援绝,军民断粮,城陷,犹率疲兵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死。守太原凡二百五十余日。

这位将军便是王禀,在《水浒传》中,他受到童贯的命令,与梁山好汉一同征讨,虽然阵斩了曾与赛仁贵郭盛打的不分胜负的起义军大将景德。但在之后因妒忌宋江等梁山好汉攻破方腊大营的头功,便将看见阮小七曾穿方腊黄袍的事情报告给宋朝皇帝。这使得刚刚因战功被封为盖天军都统的阮小七被罢免一切官职,只得回家乡当起了渔民。

但现实中,王禀却是一名数一数二的猛将,他曾经在童贯的带领下,率领大军剿灭方腊的起义,并且还活捉了方腊的妻子孩子还有方腊朝中的大臣宰相,押送到汴京。而后为了震慑起义军,还将斩获的数万起义军用人头堆砌成京观,极大地震慑了当时的起义军,保证了宋朝国内的安定。

而王禀最出名的便是抵御金军,守卫太原城。当时宋朝与金朝商量好,一起围攻辽国。但宋军战斗力低下,很快被辽军打的丢盔弃甲,而消灭辽国的金朝看宋军实力如此低下,便撕毁之前的约定,进攻宋朝。而当时身为主帅的童贯看见金军来势汹汹,便将太原城交给王禀,自己跑到大后方。整个太原仅仅只有两万兵力,怎能抵挡住凶悍的金国铁骑。但在王禀的指挥下,宋军利用坚固的太原城墙,令金军一直没攻克太原城。

坚守太原的王禀一直在等待宋朝的援军,但始终没有等到,等到的仅仅是一道宋朝皇帝命他投降的诏书。原来当时金兵已经危机宋朝国都,这把宋朝皇帝吓得赶紧名人前去议和,并将与太原同等重要的三座军事重地割让给金朝。但面对皇帝的投降诏书,王禀并没有理会,并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宁死不做金鬼”

而全城百姓都被王禀的精神所感染,誓死帮助王禀守卫太原。他们共坚守太原城二百五十多天,粮食吃完了,便吃树皮草根,牛皮马鞍。最后,在金兵的进攻下,王禀手下将士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只剩下几十人与王禀一起突围。但寡不敌众,最终被金军包围。

王禀在此时也没有投降,而是选择自杀,但金兵对他仇恨到极点,便将他的尸体剁成肉泥。所幸的是王禀的儿子早早便被家人接回老家中,并因父亲的功绩被宋朝皇帝追封为郡王,并在后世越来越壮大,连我国大国学家王国维都是他的子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金名将壮烈殉国,名著丑化英雄蒙尘
《水浒传》中那些真实的历史人物,也许并不是小说中的那些形象
历史上方腊被这位抗金名将所灭,跟宋江一伙人没有一毛钱关系
中华历代名将谱·下
宋朝最低调的名将,发明了一种武器,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
靖康之耻,如果把宋钦宗换成崇祯皇帝,结局会怎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