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子爆奇葩家规:生男孩奖10万生女孩回娘家


来源:凤凰网时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1

在网上看到一则十分奇葩的新闻:

某女和老公结婚一年多,最近两个人开始计划要个小宝宝。没想到公公知道了,给儿媳妇订出个十分霸气的家规:如果她生的是男孩,奖励10万元;但要生的是女孩,就得和儿子离婚,然后带着女儿回自己娘家去!

 

 

老实说,我能理解很多老人有重男轻女情结,千方百计、遮遮掩掩地想要孙子,但赤膊上阵,拿出这种奇葩的老人可是不多啊,简直是为老不尊。

他以为自己是谁啊,说让谁离婚就让谁离婚?莫非在家霸道惯了,以为到社会上也能轮到他说了算?

若我是他家儿媳,我一定笑着告诉他,“生男生女,那是我们小夫妻的事情。离不离婚,也是我和你儿子的决定,和你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要是生个男孩呢,给我钱,我就拿着。生了女孩呢,钱爱给不爱,让我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不可能!

我这是婚生子女,又不是私生女,没有见不得人的。敢撵我走,我敢把天捅个窟窿,你信不信?

对这种不懂法,还蛮横的无知老公,就得变身泼妇才能解决问题。

02

在中国式的婚姻中,像这种老人干涉小夫妻生活的事还不在少数,引发小夫妻感情不和的事也屡见不鲜。

比如婚后还要求子女工资卡上交,然后父母每月按时发给生活费。

要求小夫妻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所有的生活方式都要按照老人的安排进行。

小夫妻因婚姻琐碎发生争吵,双方父母也频繁加入家庭大战,本来是小事,结果一闹成了大事。

甚至还有一位岳母给女婿规定了小夫妻每星期性生活的次数和方式,这让女婿十分接受不了,进而提出离婚。

如果说这种干涉还算是普通级别的,那么一下这件事可算是触及底线了。

一位广州的妈妈,结婚12年,前几年生了一个女孩,一家三口的日子很温馨。

后来夫妻俩把在老家的婆婆也接了过来,老人和他们住一起没那么寂寞,也可以接下孩子上学。

没过多久,二胎政策开放了,婆婆怂恿她生二胎,想要个孙子,儿媳认为养孩子压力太大,两个人的收入也不是很高,生不起第二个,再说也不一定会生儿子。

婆婆一脸的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儿媳本以为事情就了结了,但这仅仅是开始。

趁着两人上班的时间,婆婆偷偷跑进卧室,用真针扎破了他们放在床头柜子里的安全套,把整整一盒,全都扎了。

后来儿媳收拾房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套套上竟然有个小洞洞,而且接连几个都有,她已经猜到这一定是婆婆做的好事。

这令她十分愤怒,和老公说了,老公却觉得不以为然,还觉得自己妈挺聪明,“反正你也没怀上,这件事就算了。”

儿媳认为这不是怀没怀上的问题,而是婆婆完全不尊重自己的选择,为了要孙子宁愿拿她的身体和孩子的健康冒险。

她无法和这样处心积虑的婆婆生活在一起,她提出让婆婆离开,老公却不赞成,说要是让他妈走就离婚,两个人的婚姻陷入了僵局。

03

“我还不是为你们好”,这句话是很多父母挂在嘴上,拿来干涉子女婚姻的理由。

比如某地有一对青年男女,两人顺利由恋爱走进了婚姻。婚后,小夫妻跟公公婆婆住在一栋楼的上下两个单元里,本以为这是最好的安排,与老人离得近能够相互照料,又各自保持了独立空间,没想到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烦恼。

公公退休之前是某单位的领导干部,当了一辈子官,干了一辈子管理,经验丰富,所以将自己的管理“管理经验”也搬到了家里,儿子没结婚前管儿子很严格,儿子结婚后,就把儿子的小家也顺手一起管了。

儿子儿媳的生活能力,公公亲自给小夫妻俩制定了《家庭账目相关规定》、《个人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的家庭规章制度,要求儿子儿媳对收入要做好存款计划、支出计划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的明细。

不仅如此,还对两人的行为规范制定了监督项目表,根据个人表现来考核。公公每天写下观察日记作为考核的依据,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对儿子儿媳进行批评教育。

几年过后,儿媳对这种生活厌恶透顶,儿子其实也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但认为是老婆做得还不够好,导致自己的父亲不放心。夫妻俩开始相互埋怨,感情急剧直下。

儿媳一开始并不想离婚,认为是公公的过多干涉造成了夫妻感情不合:“虽然老人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些规定也说得在理,但是把家庭当做企业来管理也太过了,没见过谁家每周要开家庭会议,还得让我们做好会议记录的!”

不过这种所谓的监督考核机制,最终让他们在生活中相互挑刺、指责,已经没有办法再共同生活了。

这个本来十分幸福的家庭最终解体,公公的管理经验也宣布失败。

04

当前,父母的过度干涉成为影响“80后”、“90后”离婚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分寸感的父母成了婚姻的第一杀手。

中国父母为什么那么喜欢干涉子女的婚姻?

因为中国人原本没有小家庭的概念,几千年的宗族文化固化了中国人大家庭式的生活习俗。

父母在和子女的相处方式中,十分缺乏界限感,很容易就把原本的关心搞过界,把爱变成骚扰和干涉。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总意识不到孩子已经长大了,依旧将自己定位在保姆和导师的身份上。

二是掌控欲太强烈,不愿意交出对子女的控制权。

三是对子女的伴侣缺乏认同感,过于偏向自己家孩子。

四是过于自私,压榨小家庭补贴大家庭。

喜欢干涉子女婚姻的父母,在培养子女时一定也是这一套做法,这就产生了一个连环效应:父母越独断专行,子女越容易缺乏独立性,子女越缺乏独立性,就越无法摆脱父母的干涉。

所以只要是在婚姻中遇上了难缠的公婆、岳父母,多半都会成为解不开的死结,父母的干涉,最终会反映在小两口的相处方式中,影响夫妻之间的造成矛盾的加剧,最终让婚姻解体。

比如在第一个故事中,面对公公的的荒谬要求,如果儿子懂事理,思想独立,根本不需要儿媳出手,他就可以“灭了”亲爹的非分之想,把这条霸气家规变成一个老人的自说自话。

但如果儿子是个妈宝爹宝,一贯唯父母之命是从,那儿媳面对的敌人可就不是公公,而是丈夫了。

现实中很多懦弱的男人会把父母的要求转嫁到老婆身上,明知道要求不合理,却不敢反抗,只是一味的希望老婆迁就。

有些女人的苦,不是奇葩公婆给的,而是顶不住压力的男人给的。

05

要减少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干涉,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对于父母来说:

一是要有自己的生活,父母努力活得充实健康,就是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和祝福了。

二是要学会体面的退场,意识到子女的成长,相信他们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三是学会去爱子女的伴侣,后半生他们才是最亲密的伙伴,爱他们就等于是爱自己的孩子。

对于子女来说:

一是要早日独立,以成年人的姿态和父母相处,知道如何分辨父母的关爱和控制的区别。

二是要真正从情感和精神上,实现与大家庭的切割,懂得维护小家庭和伴侣的利益。

三是要学会拒绝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将原本的两代人关系倒置过来,从被动者变为引导父母前行。

父母之爱,婚姻之情,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都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让一个替代另外一个,也不能让一个消减另外一个。

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考验着两代人的智慧。

做父母的要学会退场,为人子女者要迎接独立。

我们是父母这棵树上结出的果实,从落到地下的那一刻开始,成为另外一个树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使命。(文章来自大风号:晚睡)

首先是物质。

小时候吃好穿好,见世面开眼界,这种女孩长大后,才不会被金钱迷惑,面对大千世界的各种诱惑却能始终坚持自我。

其次是精神。

身体力行地把勤奋、坚韧、不屈等品质融入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这将使她终身受益。因为内在的精神气质,才是过好一生的根本源泉。

最后是品性。

卢梭有言:

“一个女人可以用化妆品使她出一出风头,但是获得别人的喜爱,还要依赖她的人品和处世手段。”

可见,女孩的品性修养也是关系人生幸福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富养也无法保证一生的幸福安康,但至少,它能教会女孩们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都温柔待之,安然处之。

富养,其实就是一个女人在生命之初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善意和呵护。真正被富养的女孩,更容易获得善良、独立、坚韧、自信等一系列优良品质,长成一个懂爱的女人。而且那些被爱养大的女孩,面对人生和世界时,往往能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和勇气,能够忠于内心、忠于自己。因为她们的身后,始终有力量有支撑。

毕竟懂爱之人获得幸福的胜算,总归是要大一些的。所以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女孩呢?(文章来自大风号:金融八卦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女有以下几种行为,大多不会孝顺,老人要早留退路
如何处理好婆媳矛盾
“老公,我们离婚吧,我实在无法说服自己去原谅你的父母”
民间故事:儿子去世,公公深夜敲响儿媳房门,婆婆:知道你忍不住
我举行婚礼那天,父母办酒席收了80万礼金,婆婆让我把这笔钱给她,理由很奇葩
公婆为了儿媳赶走了儿子,却把仅有的八万块偷偷给了小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