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汉字可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久远的文字

汉字的历史远不止3500年,可能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文字.

目前国际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但甲骨文是以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突然出现的.没有任何一种文字不经漫长的孕育期就突然出现,所以甲骨文毫无疑问不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文字,甚至不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


文字是什么?通俗的说,文字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是以特定的符号和这些符号表达特定的较为抽象化的含义的综合,因此文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稳定的符号,第二是和这些符号符号对应的抽象含义.

史前的岩画肯定不能算文字.因为这些岩画,只是一个对于形的勾勒,可能具备对于审美和某种场景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意境和美感,但是不具备对于抽象意义较为严谨的对应关系.

一个符号和这个符号所对应的特定的含义的对应关系肯定不是突然就有的,这种对应关系需要一个稳定期和推广期,稳定期和推广期相互掺杂和促进,是文字出现与成熟的阶段.


对于一些符号,是不是文字,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确定,一,符号本身,二,符号的用途,三,与符号同期同地的其他器物来左证.

如果作为符号本身,可以被现代语言所译读,那毫无疑问是文字,但不是所有的文字现时都能被现代语言所译读,比如线形文字A.


1979年在河南漯河舞阳贾湖遗址发现了属于裴李岗文化的贾湖契刻符号,距今时间约8600年.目前发现的只有十七个符号,但这十七个符号,但具备甲骨文的特征,比会意,象形.但因为基数不够,目前无法破译.还有甘肃的大麦地契刻符号,良渚契刻符号和长乐骨刻文,都远早于甲骨文.湖北的石家河,山东的大汶口,仰韶文化也都有类似的符号.


虽然四大自源文字中的古埃及圣书体,中国甲骨文,玛雅文字以及最早也象形的楔形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或者局部象形特征,但四者又根本的不同.中国的象形文字,不是简单象形,而是具有表意的象形,甚至表意与象形同时具备,就像从仰韶文化出现的鹳鱼斧纹陶缸一样,中国画一直以写意为主.汉字从开始,就具有表意属性,并且是表意与象形兼具的语素文字,和古埃及圣书体的象形则大不相同.


目前国际公认的甲骨文,是一种这种对应关系已经成熟了的体系.如果我们往上找,有一种原始的符号,具有特定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还有具有和甲骨文相似的特征,并且功能相当的时候,那么这个原始的符号就自然具备了文字的属性,可能就是甲骨文的最初形态.目前国际公认的情况来看,甲骨文以前的中国文字还是一个空白,甚至是被认为没有文字的.

贾湖契刻虽然只发现了十七个,但是具有了多笔划组成的结构和一定的书写顺序,个别的可以看成是”目”,”一”和”二”等,本身已经具备了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和甲骨文的书写特征一致.这是从符号是否为文字本身来看.


第二个,从符号的用途来看,中国人拿龟壳去占卜这事,历史也久远,久远到什么时候呢?贾湖时代,贾湖遗址同期出土了属于原始宗教占卜用的石子和龟壳,在看商代的甲骨文主要做什么用?记录卜辞.

贾湖契刻和贾湖的龟壳占卜活动同时代,并且,贾湖契刻符号,正好就出现在龟甲之上,和后世甲骨文的占卜后镌刻做法,如出一辙.

中国古人还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个是祭祀,第二个是防卫边患,唯祀与戎,祀在戎前.我们不防往贾湖以后的几处文化看一下,比如良渚和红山,良渚与红山,红山有祀无戎,良渚有祀毫无疑问,并且开始出现戎.那么早于红山和良渚的贾湖呢,有祀无戎,这也符合先只有祀然后祀与戎的发展过程.从文献和传说上,这点贾湖也符合,这是第二个.


第三,同期同地出土的其他器物做左证.贾湖遗址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出土了七孔骨笛,贾湖骨笛还可以以现代演奏方式来吹奏,和现代的笛子没有什么两样,并且出土不止一件,并且也不止只有七孔一种,这些笛子在入土前还有校音.


无可置疑的证明七音律在贾湖契刻时代已经成熟了,并且七音律最早出现在中国,并非之前国际公认的西来一说.

但是在我看来,贾湖骨笛的意义不仅于此,还是贾湖出现文字的重要证据.

音乐在中国,最早是通神的,在祭祀活动用,在周代开始标志着礼制和威严.就是到了明清,皇家天坛的祭天大典都还要演奏中和韶乐.中国的礼乐制度也从未间断.所以,春秋孔子感慨的是礼崩乐坏,而不是礼崩其他的什么东西坏.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大胆的想象一下一个场景,贾湖人吹着骨笛做祭祀占卜活动,然后把占卜的结果给刻下来以备以后查验,祭司过世以后,这些契刻符号的龟甲作为重要的陪葬品一起下葬,于是今天被我们发现.在同期同地出土的文物,同样支持贾湖契刻作为文字的存在.


我们再来细看一下骨笛.

贾湖遗址出土不少骨笛,可能当时还有竹笛,但时间久远朽坏无存.

值得注意的是七孔骨笛.七孔的已经有了准确的校音,并且是可以按现在吹奏方法吹奏的,其他非七孔的,可能时间早于七孔的,是一个演化过程.

校音,至少必须具备相对音感,七孔骨笛作为其中乐律最好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孔边上有精准校音小孔.音感的精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能说明,语言音节音调的完善成熟,这也是文字和语音可以准确对应的前提,如果语音尚不完善,文字也是没法产生的.

并且,他们想的到用鹤骨去做.这也是经过长久积累之后才可能有的,至于竹笛,没有发现,不好说,材料对于音律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驾驭不同的材料,没有成熟的乐理知识,是不可能的.

按两种可能推:一,先有材料,对材料摸索,产生乐律,那正好摸索到七孔时候开始出现校音,这也同样说明,至少在第七孔的时候,乐律成熟了.

二,先有乐律,再有材料,这个更好解释.因为乐律成熟了,所以找材料就相对容易了.这种可能的推断来自上面有校音孔.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这是巧合.七孔的出现是一个偶然,并且正好可以用现代的方法吹奏,但问题是,七孔骨笛不止一件.巧合到这样,只能用这是必然来解释了.

至于八孔的,或者更多孔的,可能是贾湖人在七孔之上继续探索,结果发现探索不通,甚至无法校音,因为不是打孔就能按乐律吹奏的.

当然,存在一个可能,就是贾湖时代,吹奏笛子的方式和今天不同,所以我们今天不能以贾湖时代去吹奏7+孔的笛子.

乐理和乐律的成熟,以及对于乐器材料的驾驭,肯定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成的,那么这些代与代之间的传承,除了口传心授,文字的出现,也是一个需求,有了需求,自然就有了创造.


考古上发现孤例是正常的,并且孤例还未必能代表当时最高水平,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成为文物让后世考古发现.当时可以做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高超水平的孤例文物,说明当时至少掌握了能制作这些器物的最低技术,因为如果没有掌握对应的技术是无法出现需要相关技术才能出现的器物


综上,首先从符号本身来说,贾湖契刻具有后世汉字的笔划结构和顺序,而非简单的画画写生;其次,贾湖时代祭祀,原始宗教和占卜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存在的话,和后世的甲骨文具有相同的功用;再次,当时的音乐高度发达,语音系统的完善和礼乐开始成型.这些都足以证明,贾湖契刻已经是文字了.

汉字也因此,可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久远的,也是唯一未曾间断的文字体系.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地中海文化圈和大中华文化圈差异性相当明显,基本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所以欧美的很多标准对于中国的并不适用.就像对于建筑的保护一样,欧美的标准显然不适用于中国.文字同样,以前还认为文字发展到最后必然拼音化,那是欧美的表音文字,而表意的汉字就不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呢?
如何自学古文字?
汉字探源见证中华多元一体
神奇的汉字是怎么诞生的?|汉字发展史(1)
贾湖刻符——7700年前古老“字符”
河南发现上古时代遗址,出土17个特殊“符号”,破解后将改写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