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融时代袭来 万亿级地产金融巨头崛起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万达在与阿里巴巴的“亿元”对赌中,又多了一个砝码。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一直在筹划的金融控股集团有了眉目。3月24日,他将第一张牌落在了上海——新晋成立的万达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同时,有消息称,万达还在上海注册了万达商业基金管理公司,这两家公司将为今年年底即将落成的万达金融控股集团打下前站。

“做金融产业,和做其他产业一样,必须找到合适人才。”王健林曾在2014年公司工作会议上表示。

显然,王健林找到了合适的人。他就是去年3月被王健林挖角的原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彼时,业内就已洞察到王健林意欲打造金融王国的野心。

还有一个地产大鳄,也有着不逊于王的野心,他就是绿地掌门人张玉良。

2014年,张玉良以绿地全年业务经营收入4021亿元,坐上了地产行业的头把交椅。他分享了绿地的方法论:“一、研究大势变化;二、政府叫你去做的,你一定要去思考,因为那是导向和空间,但是要看条件具备与否,条件具备了才能做。”

从张玉良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中不难猜到,这个“大势”就是房企入股互联网金融。

其实,不论是大房企还是中小房企,金融联合与并购已成为大家竞相争抢的重要筹码。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连轴资本大戏中,当千亿房企遇到万亿金融资金,一类新的企业综合体——万亿级地产金融巨头正暗中涌动。

万达、绿地、万科、复星、碧桂园,抑或是突然杀出的黑马,谁会拨得头筹?

“后万达时代”:地产与金融连体

经济下滑周期下,无论是以银行、险企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还是房企,都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地产时代结束。随之结束的,还有开发商30%以上的高增长率以及较为廉价的融资成本。而另一方面,金融时代来临。在房地产市场毫无起色之际,股市却大幅上涨。中国居民的财富配置正在历史性地从房地产转向金融资产。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其背后的根本驱动力来自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导致地产需求出现长期拐点,而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稀缺、资本相对过剩,利率下行拐点出现,因而居民财富配置的存款时代和地产时代相继结束,金融时代已经来临。

银行、保险手握重金,却面临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在这一关键时期,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中央政策给出了提示。2014年以来,政策就在鼓励金融资本注入实体经济。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白银时代,实体、金融唯有联手,才能适应新趋势,共同追逐未来利润。

“对于房企而言,主动或被动介入金融,是为了缓解自身资金和盈利压力,通过业务创新开拓新的市场;对于金融大佬而言,与业绩好的房企合作,可以为银行、险企带来丰厚的中间收入和利润回报,并可以借此投资资产证券化大趋势。”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

互联网金融混营的时代正在到来。

“在资本与资产的结合下,可能会形成新的企业综合体,这有助于企业质量的提升、规模的扩张。不过当下地产与金融巨头的联姻,更多是向地产金融方面创新,而非单一地追求规模扩张,因此也不会单纯追求万亿级房企这样的噱头。”韩长吉指出。

谁会是下一个万亿级巨头?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招商、中海、绿城、万科等一批传统地产商,正在褪去身上的钢筋、水泥味,竭力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城市生活服务商、住宅社区管家、投资集团。

“请别再叫我开发商。”这样的声音已经不止来自花样年。譬如复星集团,如今就更愿意用投资者而非地产商的角色来行事。从一个开发商升级为金融投资运营商,已成为不少大房企的目标。

张玉良在赶超万科坐上头把交椅后,将竞争对手瞄向了平安银行。张玉良透露,绿地的大金融业务以平安为学习对象,2015年将进一步扩大绿地金控集团的资本规模,并继续收购金融牌照,优先考虑寿险和证券牌照。“期望金融业成为绿地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而此前,绿地就已组建了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确立了类金融、金融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及管理、资本运作等四大业务板块。

王健林也表示,2015年内会并购1至2家金融企业,把金融集团框架搭起来。“万达互联网金融要充分利用万达电商大数据和规模优势,把这部分个人和商家的金融产品做好。”

“对于房企来说,在传统地产板块的基础上涉足金融业务,一是为资金投资寻找到了新的渠道,二是较好地实现了金融产业发展,因为过去金融牌照的获取比较难,但现在借助互联网金融等模式可以绕开政策监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克而瑞高级分析师房玲则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房企开展金融业务,目前主要是在投资和促进项目销售阶段,通过投资金融机构进行资源共享,并获得投资收益,但这个举动本身对房地产业务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间接作用肯定有,如建立基金以小投资撬动更大投资。”

即便只是与金融巨头合作,也有不小的想象空间。

平安入股碧桂园,尽管平安官方表示“只是财务投资”,但房玲认为,平安作为大股东,要想获得更多分红,肯定会给碧桂园提供更多便利,平安旗下银行、保险那么多客户,这些资源都可以和碧桂园共享,对碧桂园未来成长更有帮助。

千亿级房企已达到7家,在未来兼并重组的模式之下,千亿级企业或许会达到10家,一旦和金融紧密结合,不仅数量会继续攀升,规模也会从量变发生质变。万达、绿地、恒大……谁会成为万亿级地产大鳄,业界正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PE 之王」黑石投资之道,看房企的金融出路。
2015房企评价之"高处不胜寒"
地产 互联网金融的6种玩法,万达绿地谁更靠谱(含干货PPT)
“互联网+”时代,房地产迎来最激烈的行业变革
这家企业太牛了,连续弯道超车~
许一力:中国资本撬动全球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