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不朽的林肯 不朽的守则

阅读这本书,你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也不会感到清淡无味,反而是愉悦和顺畅。无论是作者约翰·法比安·维特的故事情节,还是译者胡晓进、李丹的翻译笔法,都将每一段历史娓娓道来,令人应接不暇。


文 | 盛泽虎

来源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法律博客



《不朽的林肯 不朽的守则》


亚里士多德给人们讲述过这样的一个寓言:在寓言中,“兔子在议会发言,要求大家都应平等,狮子答道,你的爪子和牙齿在哪里?”亚里士多德讲述这个寓言,并非要人们崇尚狮子的爪子和牙齿的力量,恰恰相反,他强调的是人的理性力量。人不像其他任何动物,人能够区别善恶,能够自己治理自己。许多世纪过去了,人们逐渐领会到了法治的精髓,积累起了法治的经验,确立了法治的理性传统,而这一法治的理性传统也体现在疯狂的战争中。


战争,就像一只狂暴的野兽,践踏世间的一切文明,所到之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没有是与非,没有对与错,只有生或死,只有赢与输。想要把这只野兽关进法治的笼子里,谈何容易?而美国在与这只野兽的同行过程中,试图一步步地控制它、教化它,这个故事就是《林肯守则——美国战争法史》。


本书将历史和法律完美地融为一体,扣人心弦地讲述了荣誉、尊严与人性的故事,涉及独立战争、美国内战与菲律宾战争。而全部故事讨论的核心就是:当人道与正义相互竞争时该何去何从。


文章开篇引用富兰克林写给约瑟夫·普利斯特利的信中的故事:“一位出色的天使首次去人间执行任务,由年长的信使引路,在路过达马丁尼克海上空时,看到浓烟滚滚,甲板上堆满了支离破碎的肢体,爆炸声、痛苦声、惨叫声和破坏之声萦绕于耳。天使以为信使带错了路,走到了地狱,而信使却说‘恶魔绝对不会如此残暴地对待彼此,他们更理智,更具有人类自负的所谓的人道。”在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人追求独立,反对英国的压迫和剥削,只要是为了赢得一场正义的战争,就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战争手段。




但是大家都发现战争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而这一看法将导致屠杀、抢劫等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华盛顿坚定不移地把独立事业的正义性与军队的行为区别开来,战争的法律义务来源于“人道主义之权利”。他不断地重复禁止掠夺、抢劫等命令,人性地对待战俘并积极与英军交换战俘。好像一个文明的战争规则种子生根发芽,并表现得枝繁叶茂,然而当利益与法律相冲突时,革命的利益诉求与人道主义愿望相冲突时,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慢慢地,美国领导人体会到这一问题的巨大压力。


在美国内战中,奴隶制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围绕奴隶制也看到战争法的软弱,也可以说得上“伪善”。开始时,林肯担心解放奴隶会导致南部邦联的朋友陷入恐慌,失去更多的盟友,为此宣称战争法保护奴隶制免受战争破坏。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以及北方的节节败退,林肯在1863年宣布:在反抗合众国的州内,所有被当作奴隶的人将永获自由。林肯不敢对战争掉以轻心,挽救联邦是他神圣的使命,如果有可用的手段,则必须全力以赴。而南方邦联也认为林肯采用了“令最无情的、强盗都会战栗颤抖”的战争方式,为此应该放弃所有的文明战争的准则。


眼看战争可能滑入无底的深渊,成为一切人报复一切人的地狱,弗朗西斯·利伯的出场成为挽救这场危机的救命稻草。利伯临危受命,起草这样一部守则,使得战争在文明规则下进行,而这样的守则之前并不存在。作为主要起草人,利伯在其笔端产生的是禁止使用毒药、肆意破坏、酷刑以及残忍手段等;守则还保护战俘,禁止复仇性的攻击。虽然只有157个警示性的短句,但是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和通用原则也包含其中。林肯总统在第二年春天到来时,颁布了“利伯守则”,将其作为联邦的第100号军令。后来人们为了赞扬林肯总统的伟业,称之为“林肯守则”,也就是这部守则成为现代战争法的基础。




这部守则的一些条款看似是矛盾的,其实却反映了当人道和正义相冲突时,人们的无奈和沉默。例如,在这部守则中有最令人震惊的一句话:“拯救国家胜过其他一切考量。”然而利伯又引入“军事必要性”来限制战争的罪恶。他坚持认为,战争法“无论如何不允许使用毒药”,也不允许背信弃义,或者违反停战协议。当新式武器不断被引入战争时,利伯也曾犹豫,不得不提出“要看这种武器是否有利于推进战事,是否能够促进和平的进程”这样一种观点。


然而战争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不是博学的法学家根据法律的内在自发逻辑推演规则的垄断领域,相反,政治家、士兵、律师、法官、外交家在实际战争和政治辩论中造就了战争法,也就是说,战争法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林肯守则》完成之后,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加入新的内容。美国的这一事业成为全球的榜样,欧洲的国家法律师将“守则”翻译成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进入20世纪,全世界的军队都会颁发战地手册,这一守则的痕迹也在1949年《日内瓦公约》中体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我们回顾《林肯守则》的萌芽、发展以及成熟时,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当下国际战争中的各种问题。美国成就了《林肯守则》,然而当下我们也看到了十分矛盾而又滑稽的一面。自“9·11”恐怖袭击后,以及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为了达到军事的目的,美国采取了各种违背战争法的手段——非法拘禁、虐待战俘、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窥探公民隐私。然而美国媒体又不断地将这种丑陋公布于世,让这些行为得到应有的谴责,在关塔纳摩监狱基地的军事法庭上,战争法又为刑事起诉基地组织成员及相关军事人员提供了依据。




其实,核心问题是政府的态度,政府一方面想尽快解决战争,给美国民众满意的答复;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受战争法的制约,于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地里做着很多龌龊的勾当,而最终还是被战争法所羁绊。时至今日,人类可以计算光的速度,可以计算宇宙的空间,但是无法衡量自己的狂怒。当一群人失去理性时,当战争可能在无法控制的边缘时,合理的限制是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新闻中听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伊朗问题”等名词。当听到有人声称这是美国为其军事扩张寻找借口和理由时,我们也不得不谨慎地对待这种行为。任何一个国家在诉诸武力时,必须平衡正义观念与人道主义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是一切战争行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人性复杂而矛盾的一面。


阅读这本书,你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也不会感到清淡无味,反而是愉悦和顺畅。无论是作者约翰·法比安·维特的故事情节,还是译者胡晓进、李丹的翻译笔法,都将每一段历史娓娓道来,令人应接不暇。每次阅读都会获益良多,获益的不仅仅是战争法的知识,还有文学的素养,在一些词语的译注上,译者可谓十分考究,每一个词语都用得那么贴切和生动。例如第三章的小标题“剥头皮之神”、第六章的标题“历史乃鲜血之雨露”,深深地让人敬佩作者和译者的文字功底,当然其中大量成语的运用也可见一斑。非常地感谢作者和译者能带给大家美好的阅读体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更深的是思考。


法律博客

www.fyfz.cn
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沟通协调请备注【法律博客+职业】

加法博君个人微信qxlhsunn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林肯为何打破常规颁布战争法:战争越猛烈,对人类越仁慈?
读图 |《林肯守则》:五分钟图说战争法史
战争不能不择手段
挑唆主义的诅咒
《林肯律师》律法与正义的辨证
九种在现代战争中被禁止使用的武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