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头到尾读完王泽鉴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 书评

麦田的读者

你们好


王泽鉴先生,1938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获德国 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拉伦茨(K.Larenz)教授,研究民法及法学 方法论。曾担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教授,并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 大学政经学院、澳洲墨尔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台湾大学法律系教 授、系主任及法律学研究所所长,讲授民法、劳动法及比较民法。曾任 台湾比较法学会理事长,台湾民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大学马汉宝法学讲座教授。

他专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民法 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民法概要》《民法总则》《债法 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民法物权》等。他的作品, 在台湾地区是民法研习者的必读图书,对大陆民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也 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被称为民法学研究的「天龙八部」。「天龙八部」八合一版本已经预售结束,三个月后各大电商会全面上市。之前购书的读书如有疑问,请点击:《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重排合订本限时预售Q&A。题图是麦田的一位读者拍的,忘记您的名字了,请在评论里站出来吧。


读完下面这篇《从头到尾读完王泽鉴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田书君最大的体验是,他们都成了教授……不知道从头到尾读完王泽鉴教授的律师们法官们,是什么体验?欢迎底部留言:)


剁手节马上要过去了,看看我们的书单推荐还来得及:2015 年双 11 法学新生入门十大好书推荐 | 书单


1
葛云松
北京大学法学院


最初看到王泽鉴老师的著作,大概是十八年前。那时我在南京大学法 律系读本科,因为一个机会获得了学校的「特别待遇」,取得了进入当时「本科生与狗不得入内」(那时各校普遍如此)的系资料室借阅的特权。在一个显然用来存放贵重书籍的带门书柜里,我发现了史尚宽、郑玉波等 先生的书,还有王老师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开始我对民法懵懂无知,实在看不出「天龙八部」有什么好,很快忽略过去。在艰难地啃过史尚宽先生的部分著作后,有一天又看起王老师的文章,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一扇门被打开了。这些文章从 提出问题,到整理学说判例,到比较法资料的援引,到逻辑分析、政策衡 量,有如水银泻地,你能感到一种完美的「线条」,一种庖丁解牛般的轻 松潇洒。他的文字朴实、简洁,有一种不疾不徐、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就好像传说中真正的武林高手,你看到的似乎都是平常的招式,可是一招一式挥洒自如,其运用之妙,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我在1991年复习考研 的很多日子里,在教室里和政治课本、英语单词鏖战一番后,回到宿舍常 常已经过了午夜,可是我还必须要打着电筒看完一篇王老师的文章,然后 才能心满意足地安心睡觉,觉得今天没有白过。


十几年过去了,当时那种久旱逢甘霖一般的畅快,还有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法律方法与法律精神时的「禅意」,令我至今怀念。



2
刘家安
中国政法大学


随着海峡两岸初开法学交流,王泽鉴先生的台湾原版著作开始流入大陆,记得当年每获先生 一本著作,必如饥似渴地阅读,多年研习民法的许多困惑也随之一一解开,彼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先生以实务研习方式出版的民法系列书,以及有关民法方法的《基础理论》与《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体 系》(此次修订更名为:《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自上世 纪最后几年始,先生的民法著作终于开始被大陆出版社引进,包括被称为「天龙八部」的八本《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在内的若干系列著作均得以在大陆出版,我辈法学后进终于可以方便地获取并阅读先生的著作。

如今,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总是向学生推荐先生的著作,并时常表达对他们的羡慕之情与督促之意:看,你们多么幸运,就连王泽鉴老师的著 作都能唾手可得,你们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民法?


3
田士永
中国政法大学


我是在1997年初次见到该书的前一版本,当时一位同学从台湾到北京 学习法律顺便带来,书名是《民法实例研习:基础理论》。书中有一段话印象深刻,至今仍然记得:如果将学习法律譬如「练功」,则法律基本概念,犹如练功之基本动作,必须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确实掌握。一个练功者未有踏实之基本动作,临阵之际,破绽百出,暴露死角,必遭败绩。

当时我读博士生第一学期,常自觉学习民法已有一定积累。自从读到 这段话,我就常反思自己:不扎实的地方,该重蹲马步了。1999年10月赴德学习,12月份收到该书当年10月份最新版本,书名已改为《法律思维与 民法实务:请求权基础体系》。此后一年多,它成了我在德文专业书之外 经常阅读的一本专业书。


4
徐涤宇
湖南大学法学院


最初接触王泽鉴先生的思想,是通过从图书馆特藏室借来的那本「内部参考、批判使用」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之影印本。因 迷醉于其精细的法理和独树一帜的研究方法,终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主动申请罚款」的方式变其公用为私有。后虽购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部八册,书架上的旧书也几经整理淘汰,所剩不多,那本纸张业已发黄的「王泽鉴著」却依然领衔我的经典收藏系列。「王泽鉴著」之于我,已由署名权意义上的符号内化为一种情结。

法大版的「王泽鉴著」系列甫一问世,法学著作中竟现罕见的「洛阳纸贵」之景。依该出版社某资深编辑所言:「除法学教材外,销售量能达万册以上者,惟王泽鉴系列耳!」此景释放的信息是,「王泽鉴著」在署名 权的意义上更添「驰名商标」之功效,购书前的预审和踌躇似已多余。君 不见,此后出版的王泽鉴著民法体系书之系列,购买者信赖的无非是「王泽鉴著」四个字!而从引用率看,「王泽鉴著」确未辜负读者对其学术价 值的期待。


5
易军
中国政法大学


最早获知王泽鉴先生及其著作是在大学本科的课堂上。有一次徐国栋 教授说,王泽鉴先生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我可是象喝「药」一样读过的。其意为倡导吾辈阅读该系列著作。喝「药」当然是玩笑话,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该著作来自台湾地区,采繁体、竖版排列,与中国大陆的文字编辑习惯有异,这无疑增加了阅读难度;二是中国大陆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民法废弛,重拾民法者阅读专业性极强的民法著作有一定困难。1998年新年甫过,我在书店看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泽鉴先生《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册后,立即倾囊相购。在阅读先生的著作中发现,为了厘清有关出卖他人之物与无权处分问题,先生竟不惜以四篇的 篇幅为之。由此引发了我对该问题的极大好奇心。2000年硕士毕业时,即以「德国与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无权处分制度」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这是我结识王泽鉴先生著作的经历。在读博期间,我不止一次听到王利明、张新宝等教授说过,他们冒着盗版,乃至「政治」的风险偷偷阅读通过非正式渠道得到的王泽鉴先生著作的影印本。我想,中国大陆几乎每一位民法研习者都有发生过与王泽鉴先生著作的「奇遇」。时至今日,对中国大陆的民法研习者而言,仿佛不购买、研读先生的著作就没有资格入民法学之门似的。


6
张双根
北京大学法学院


这两三年,王泽鉴先生每年都会来京讲学。所到之处,各校法科学子 不避远近,以一睹先生风采为快。王先生的讲座,诚为京城法学的一道亮 丽风景线。但我脑海中王先生的形象,总是定格于2004年初夏柏林自由大 学法学院图书馆的一个角落。

其时,我在柏林结束学业行将归国。王先生短期旅德,客居柏林自由大学附近。先生以其惯有的地心吸引般的魅力,将留学柏林两所大学(洪堡大学与自由大学,我在洪堡大学法学院)的两岸法科学子,很快聚集在身边。我也由此能多次当面聆听王先生的教诲,这是留学当初未曾料及的。王先生刚刚自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任上退休,旅德虽有访学之名,却未 必真有什么具体的研修任务,本可享云鹤之闲适。但王先生除访客外,基本在自由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度过,查阅资料,凡遇所需者,即就馆复印。德国各大学图书馆之复印,要付费,且馆内不配备专门的复印工,复印机置于一角,一切自己动手,随取随印。有自由大学的同学告诉我,时常看 见王先生在复印机前,一站就是半天。复印这个苦差事,我干过不少,相 信不少同仁也受过这般「训练」。其机械、枯燥与乏味,半天下来,两腿灌铅,双臂酸麻。王先生当时年近七十,似乎未曾视此为苦,且乐此不疲!

一位老人,伫立在图书馆角落的复印机前,一页一页地翻印,周围的一切似乎静止,伴随的仅是机器不尽重复的「咔嚓-吱——」:这就是王泽鉴先生永远定格于我脑海中的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值得备上书架的几本民法学图书 | 麦读书单
物权行为理论的困惑
P002 2.如何学习民法学2什么是民法? 19:16
王泽鉴民法研究系列
【襄阳城】探寻管家巷之八:近代民法学的探路人
中国民法学界的“琅琊榜”,民法七大法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