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LO杂志封面人物】林松:不懂业务的法务不是合格的法务


导语

在企业之中,普通法务应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进而被予以重任,晋升要职?雷士照明首席法务官CLO林松说,做到诀窍的一步即可!

相比于过去,现在企业法务的发展前景已经变得清晰明朗,行业整体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公检法及律所之外,又一个供法律人发展的新渠道。但相应的,能胜任法务工作的人却不多,造成许多大型企业法务部门出现求贤若渴

的现象。林松服务的雷士照明,也希望能聘请到更多助力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继而为这个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保驾护航。而要成为林松的同事,必符合三项要求——这也是法务人应具备的从业基础。


1

法务要懂业务、专业和管理


“今日的企业法务,不再是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只懂法律事务的从业员。”林松的职业感言,由他从业18年的经验累积而来,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他从一个新晋法务人员成长为企业首席法务官CLO的经历。其中,有过许多精彩的故事,也蕴藏了许多裨益人生的哲理:


21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还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国际经济法硕士课程的林松接到华为的聘书。此后,他的企业法务生涯拉开了序幕。虽然此时法务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字眼,他也曾考虑过公检法或律所方面的工作。但与华为交谈之后,他被股权激励、期权等一类在当时属于新颖的内容吸引住了。因此在毕业前几个月,带着对北京的几分不舍南下深圳。


优异的个人能力,加上企业法务工作的迫切需求,刚到华为报到不久的林松就被委以重任。对于一个初涉职场的人,无疑是机会,也是考验:“当时我作为公司法务团队的骨干,常常被派到海外各地处理法律事务。因为那段时间刚好是华为在海外扩张的阶段,出现很多涉外的法律事务,所以要求企业的法务工作做到与扩张同步。”国际经济法出身的林松别具优势,被公司一次又一次派到欧洲、南美等地,虽然比较辛苦,不过也获得了许多难得的经验。“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满世界地飞!”



两年后,根据公司的安排,林松成为华为派往莫斯科的常驻法务人员,组建华为独联体整个法务团队和法务管理体系,管理着操持不同口音的英语,以及长相各异的国际法务团队。其间,他以这个身份处理了一场重要的商务洽谈:当时中俄双方有意合作光纤通信项目,双方的出发点不同,在某些方面僵持不下,并试图抓住机会,从法律方面压制对方。特别是涉及重要的问题,双方都抱着绝不退让的态度来处理,现场就出现了一场耗了一天一夜的“持久战”。最后,中方娴熟地运用法律逐一击破对手的“设防”,终于说服俄方,工程按照中方的要求开展。也让俄罗斯横跨欧亚的主要通信网络得以铺设。


谈判结束时,一轮旭日正缓缓升起,林松内心感动愉快,又放不下一个由来已久的疑惑:无论是企业还是法务本身,都只把法务视为企业的备用律师,不到法律问题发生,是不会求助于法务部门的。这样,自己的工作会有什么发展?自己的上升空间有多大?


也许,只有接触专业以外的工作,才能解开自己内心的疑惑。于是,在常驻时期,林松一边探索行业发展的方向,一边与技术部门、销售部门进行深入交流,工作、生活皆在一起。从其他部门同事的交谈中,了解到对方的想法,并反馈到法务方面,试着用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改善本职工作。终于,他发现法务是与业务、技术存在密切关系,要是自己的工作能结合其他部门,并在实践中实现更多价值,就能为行业开辟更宽的发展空间。


通过这种方法,林松探索出一条法务发展的道路,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沿用下去。离开华为后,每到一家企业,他先“沉浸”在业务方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性能,再结合法务工作,提供更适合企业现状的建议。久而久之,他总结出适用大多法务工作的三点建议:业务、专业、管理。


“服务公司的法律人,要懂得业务,又要懂得专业,还要会管理。”林松逐一解释:不懂业务,法律工作就成了“空中楼阁”,没了现实的支持。另外,法务也是公司管理职能的体现之一,所以一定要知道怎样进行管理,不管是希望改善本职,还是配合企业发展计划,甚至是参与到公司的决策之中,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最好还能帮助其他部门进行管理。专业,则是执业的基础,是法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专业的保证,法务提供的质量也无从说起。“现在我在组建团队时也经常强调这三点,不仅要求在职同事们做到,也希望新招进来的毕业生能达到这个标准,因为这是法务工作的基础。”


2

法务要能上升到战略层面的价值


本着不断突破的精神,林松严格要求自己,不仅把法务的角色做好,还晋升成为企业中重要的一员,甚至带领法务部成为公司内部强有力的部门。显然,若无过人之处,林松也难以取得这样令人引以为豪的成就。究其原因,要从上述三点建议再延伸多一点——也是能帮助法务成长为首席法务的、至关重要的第四点:


“要是法务能向公司提出战略层面的建议,能体现法务的价值所在,如关于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收购建议,体现业务方面的提升,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法务达到这个程度,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最高的管理团队中,而不用特意去争取。反过来,要是不听他人意见,只会固守专业领域的人,很容易被公司边缘化。”之所以强调是“自然而然”,林松表示,这应该是一种难得的状态,既有与世无争的豁达,也有自强不息的坚韧:“当法务能不断带给企业惊喜和意外时,就能凸显自身的重要位置。此时,企业不再对法务部提出要求,也不会施行强制的方针,一切都是法务本身争取而来,用实力帮助自己成为管理层的一员,即一种职场上的大智慧。”


当然,职务越高,责任越大,即使是“自然而然”成为了公司的决策者,但法务本身应树立相应的准则,包括做好本职的工作,以及实现部门的经济价值,不仅不会消耗公司成本,还能实现盈利,推动利益最大化,方可成为合格的首席法务官。


另外,林松也就企业法务与外部律师双方的关系进行思考,根据以前的经验,他总结道:企业法务犹如私人医生,长期只服务一个对象,且对这个对象的情况了如指掌。若是发生了意外,就能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以更贴近的方式服务企业。


“对于公司的事务,法务要有责无旁贷的担当,提供意见,要直截了当,根据企业的情况给出最实用的意见。称职的人还会主动了解业务、人事、技术、资源等情况,从而提供的建议能利于公司安全与发展。”林松比喻说,法务对企业的认识和责任,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做到,就是一种失责。


而外部的律师就像专科医生,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为己任,所以他们要培养适用大众的技能,可以处理企业遇上的、某些让法务感到棘手的问题。但由于服务的对象各有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一定失败的概率,所以他们要把自己的特长提升到到其他同行难以比肩的高度,以术业专攻的途径赢得企业的信任,继而开展合作。


“即使接触同一个对象,外部律师所用的方法也是与法务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外部律师的工作安排多、时间短,所以不可能很快就知道所有相关的背景信息,也不能立即对眼下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判断,所以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往往会在某些细节上有所模糊,建议通常显得保守,会说自己的建议是基于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之内。而不敢贸然进行更多地推断。”可见,企业的内部法务与外部律师各有优点,也各有局限,因此两者应该平等合作,互补有无,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解决问题。


虽然只是简单地归纳为四点,但要成为好的法务是不容易的,要成为更加优秀的首席法务更难。不过有了方向,也有了引导,还具备了信心,林松决定在这个自己喜爱的领域中耕耘下去。未来,他希望按照自己总结出来的几点要求,把企业法务部门打造成优秀的队伍,具备出众的能力,拥有开阔的视野,用无可挑剔的服务,赢得企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完)


人物简介:林松

1997年6月厦门大学获国际经济法专业学士学位,19979月以专业最高分考入中国政法大学,3年后获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

2000年开始入职华为,后任集团独联体地区部法律部主任一职,曾奔赴瑞典,俄罗斯,巴西等地筹建公司的研究所及子公司,为公司的海外投资模式积累了经验。

2005年担任香港鸿鹄律师事务所(Bird&Bird)北京代表处中国法律顾问,主要职责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主要工作是IT客户在中国大陆方面的法律事务。

2006年任北京软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法律顾问,为公司提供全面的、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服务,并时常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等业务,包括业务谈判、文件审核、资质申请、投资并购、知识产权保护、诉讼处理等。

2008年任全球顶级的EMS厂商伟创力国际集团公司法律顾问,全面负责公司北亚(含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法律体系及事务。

2014年担任美的集团国际法务总监。

2015年任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兼总法律顾问。

2017年8月至今,担任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法务官CLO,建立集团运营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法律支持体系及法律风险控制体系;起草集团法律事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集团总体发展提供法务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司法务工作定律
法律风险管理与客户黏性觉察
律师观点:重新认识公司法务的价值
公司法务必读:企业合同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指引
五个方面,帮助法务与外部律师达成良性合作 | 法务圈
央企法务调查①“来自中国石化的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