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三讲(2)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三讲(2)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  

 

  梁冬:回来之后呢,依然是和徐文兵,徐小周老师啊,这是两个是一个人啊,徐文兵,徐小周老师呢,啊探讨这个饭馆的之气啊。

 

  徐文兵:饭馆之气是这样,就说,你进到一个饭馆里面扑鼻而来的你能闻到一种味道,这是气吧?

 

  梁冬:对。

 

  徐文兵:是吧,然后你看那个,那些服务员或者是那个,前台来接待你或者他在接待别人时那种行走、那种举止。

 

  梁冬:嗯。

 

  徐文兵:你也能感觉到他的气。就是说做医生时间久了以后眼睛比较毒。

 

  梁冬:嗯。

 

  徐文兵:就说上下一打眼,就能感觉很多东西。

 

  梁冬:望闻问切嘛。

 

  徐文兵:诶,望闻问切。所以我说我将来不做大夫以后,我第一要做个厨子,呵,去做饭。厨子也做不了我就到什么……

 

  梁冬:当个食客啊。

 

  徐文兵:人,人力资源部去当一个工作人员,你们单位招谁,我给你面试。

 

  梁冬:是。

 

  徐文兵:这人什么样,我们现在都测智力,我说我能看出他的慧力,能看出他背后那个。

 

  梁冬:那股气。

 

  徐文兵:感情,还有那种情感。很多人是带着一种杀戾、暴戾之气进来的,你公司要招这种人你要倒霉的。他那种能量总要找机会爆发的,现在只不过找一个……用意识强行压着。这需要修练、这需要磨练,需要一定的历练。当你这个混到了这种敦敏的程度时候,那种感觉不到的东西,别人感觉不到的东西你就能感觉到。而且这是什么?敦敏是健康人的敦敏,好多人是病了、疯了,有那种出神,鲁迅写《狂人日记》赵家的狗又看了我两眼,那也是敏,是吧?狗的眼神也带着力量。但是他能感觉到那个……所以这个圣人在这儿呢,他就是从八风之理就是说根据风气的变化寻找,这个理,就是地理,寻找自己合适的居所,他绝对不在犯冲的那些地方呆着。

 

  梁冬:对。所以呢就是如果不能够改变天地,如果不能够合于阴阳,那起码呢要顺应这个节奏。

 

  徐文兵:哎,去去找这个已经人和好了的,做好了的饭去吃。

 

  梁东:对!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徐文兵:诶,这针对的至人的话,至人你看上一句怎么说,去世离俗

 

  梁冬:去世离俗,对!

 

  徐文兵:是吧?那是至人。至人是我们不,不跟你们一块儿玩,羞与汝辈为伍,我自个儿上山呆着去了。为什么上山呆?你看那个仙人,神仙怎么写?

 

  梁冬:啊,一个一个嘛。

 

  徐文兵:啊,山的反义词是什么?山是凸起的。

 

   梁冬:对。山的反义词是海么? 

 

  徐文兵:山的反义词是那个凹下去的。

 

  梁冬:噢。

 

  徐文兵:啥?山与山之间嘛。

 

  梁冬:啊,谷,谷,谷。

 

  徐文兵:诶!你看,一个单立人一个谷念啥?

 

  梁冬:俗。

 

  徐文兵:诶,仙人的反义词?

 

  梁冬:啊,俗人!

 

  徐文兵:俗人,对不对?

 

  梁冬:噢呦,对哦。

 

  徐文兵:是吧?

 

  梁冬:我觉得我真是白上大学了,哪间小学毕业的?

 

  徐文兵:我觉得我们小学应该重上一遍。

 

  梁冬:绝对绝对!

 

  徐文兵:按我们现在这种恢复传统文化的方法,把汉字……

 

  梁冬:这会让他,这些小学生的父母很自卑的。

 

  徐文兵:啊呦,好好认认这些汉字,啊。

 

  梁冬:是。

 

  徐文兵:所以那个,呃,至人是去世离俗。

 

  梁冬:嗯。

 

  徐文兵:离开这个喧嚣的红尘,去到清静的山上,去呆着。那种山上的气就是什么?呼吸精气。空气也新鲜,而且越往上走能量越高。道家是讲三清嘛。道家的这种……

 

  梁冬:对,三清宫。

 

  徐文兵:诶,三清,上清啊,上清宫啊,中清啊,下清啊,它是讲三清。所以呢,至人是离开这个世俗,山上呆呆着的。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道家有七十二洞天,都是风景极其优美的适合人,这个呼吸吐纳啊,修道,呃,练丹的地方。

 

  梁冬:现在都被各级政府占用。

 

  徐文兵:各级政府改成了世俗之地啊。

 

  梁冬:这个还没关系,这个政府也是为人民,是吧,重点是,呃,现在有一些有一些这个风景名胜的地方吧,被改造得很恶俗,人声鼎沸……

 

  徐文兵:人造古迹嘛。

 

  梁冬:啊,真是,就搞一些人造巴拿马什么的。

 

  徐文兵:呃,所以那个……到了圣人呢,就不不那么清高了,咱们就是什么?跟大家一块儿,适嗜欲于世俗之间这就是,诶……

 

  梁冬: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徐文兵:这就是我们开始讲,《上古天真论》讲什么啊?美其食

 

  梁冬:任其服

 

  徐文兵:任其服,乐其俗,你看,我们这……

 

  梁冬:高下不相慕

 

  徐文兵:诶,其民古曰朴。这就是我们,这个普通大众,能够追求达到的境界。你看,这些人也有血有肉,他有也自己的爱好,也好喝杯小酒,啊也可能抽一袋旱烟,是吧,也也喜欢听个京戏,听个昆曲啊,他所有作为人的那种爱好他都有,他绝对不把这个摒弃了。你要像真人和至人,人家把你这种爱好当成什么?低级趣味,人家是游行于天地之间,出神入化的,魂魄离体的那个高超的那种欢乐境界。

 

  梁冬:嗯,我觉得现阶段我做圣人就可以了,呵呵。

 

  徐文兵:哎哟,我觉得圣人是我们努力追求,啊。

 

  梁冬:对对对。徐文兵:踮踮脚后跟儿。

 

  梁冬:啊,对对对。徐文兵:没准儿还能够得着的境界。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一定要这种以前说过要enjoy你的life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

 

  梁冬:已经不错啊。

 

  梁冬:诶,把这些吃得好、喝得好,然后呢生活的这些享受都安排得很好,这就是圣人。

 

  梁冬:对。吃好喝好,也不让他旁边的人难受,也不让旁边的人牵挂。

 

  徐文兵:诶,你看孔子多可爱啊,孔子非常可爱的一个人,你看人家说什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梁冬:对。

 

  徐文兵:对不对?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呢,很讲究吃啊。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孔子对这些,这一套诗、书、礼、乐都研究得很好,所以当之无愧圣人。  

 

  梁冬:现在他述而不作我觉的,我现在逐渐更加理解孔子述而不作了,就是他根本就认为自己的所有生活就是那么随意地流淌哈……

 

  徐文兵:而且就是词不达意。

 

  梁冬:不需要加工。

 

  徐文兵:等你口头上的东西表达出来以后,再落实到文字上,你就觉得很多东西已经失去了原意了。梁冬:而且很多话它是有上下情景的,是吧。

 

  徐文兵:诶,对呀,有上下文、有上下句,单拎出一句你就觉得很奇怪。

 

  梁冬:对,所以很多年之前我们在学的时候呢,说,在学校里面讲到语言和言语呀,还是有所不同的。

 

  徐文兵:真不一样,啊。

 

  梁冬:嗯,刚才讲到了这个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呢,然后呢无恚嗔之心恚嗔这两个字我觉得很有意思。

 

  徐文兵:念错了。

 

  梁冬:啊?好,您当面指出。

 

  徐文兵:嗨嗨呦,hùi)吧?

 

  梁冬:(hùi),上面两个,下面一个

 

  徐文兵:诶,恚嗔之心

 

  梁冬:感谢,感谢啊!

 

  徐文兵:你看看是不是?注音。

 

  梁冬:应该是。嗯,它这边没有没有注解,啊,,对,应该是,而且是h-ù-i恚嗔之心,啊,因恚之嗔,啊恼怒的意思。

 

  徐文兵:对,恚嗔之心,后世他们把佛家的很多话也翻译成了,贪嗔痴怨。

 

  梁冬:对,贪嗔痴慢疑什么的。  

 

  徐文兵:哎。无恚嗔之心什么意思?是什么?就是心里面充满了一种那种……愤怒的那种状态,你看两个土么,就是就是有一个字叫患,就是心腹之患

 

  梁冬:噢,对对对。

 

  徐文兵:诶,那是一串儿,堵了一串儿,心有千千结了。

 

  梁冬:噢,那叫患。

 

  徐文兵:诶,那叫患。这个恚嗔之心是什么啊?就是怒气的开始。那个是什么呀?是,就是生气以后瞪大眼睛那个状态。

 

  梁冬:那为什么一个一个呢?

 

  徐文兵:诶,我也研究过,我还专门请了我一个老师,学佛的老师给写过这个文章,它的发声跟那个是一样,和那个睁眼那个有点儿类似,啊。但是具体没有特别让我特别美好、信服的那种解释。但是这种恚嗔,就是怒气的刚开始,啊,怒到一定程度以后呢,就是,呃,开始就是憋气了,怒是憋着呢,等那个怒气喷涌而出了叫愤。

 

  梁冬:嗯。

 

  徐文兵:啊,我们经常说义愤填膺,这是一个过程,这个恚嗔之心怎么出来的?就是你有求于外界出来的。所以道家讲的是内求,要独立,啊。这种独立包括你,首先你能谋生,靠自己谋生,你不依附于任何人。

 

  梁冬:这是生活上的独立。

 

  徐文兵:哎,另外呢就是经济上的独立,第三呢要达到……

 

  梁冬:精神。

 

  徐文兵:精神上的独立。

 

  梁冬:对。

 

  徐文兵:你有了这个独立的情况下,你不求人的情况下,你不会产生这种恚嗔之心。相反,如果你这种不独立,没有这种正气、浩然之正气的话,你就会产生这种埋怨啊、这个怨恨啊,或者是愤怒啊,所有这种不良的情绪。大家记住:不良情绪消耗你的精气也很多。

 

  梁冬:啊,关键是有些时候呢人家以为发怒呢,你可以伤到别人,其实发怒主要是伤到自己。

 

  徐文兵:发怒首选一个问题是什么啊?你想不通。

 

  梁冬:嗯。

 

  徐文兵:想不通的人才会生气。

 

  梁冬:啊,不通就会痛。

 

  徐文兵:我们一看,说:诶,你怎么这样啊?这个事儿为什么会这样?你怎么不想想这个事儿为什么不会这样。是吧,最近流行网上有一视频嘛,就是那个《赶飞机》,误了飞机,飞机走了,然后那哥们儿在机场撒泼打滚儿,整个儿一个,哎哟!跟…我说三岁孩子这样可以理解,一个中年妇女,中中年妇女,都快成老年妇女一个人。她就是什么?不接受。这种人从小可能就被人惯坏了,就是说都是得别人等她,别人让着她。啊,所以说一看飞机把她行李卸下来了她这个恚嗔之心就起来了,起来以后还变成一种暴怒、愤怒。

 

  梁冬:哎呀,其实我们看见她呀,也应该表示同情。

 

  徐文兵:同情。

 

  梁冬:啊,应该感到悲悯。

 

  徐文兵:病得很厉害。啊,这种属于那种气脉不通的人才会有恚嗔。

 

  梁冬:嗯,所以你看……

 

  徐文兵:看看任何事情,这个事儿发生了,可以接受,可以理解,是吧,可以理解放在第一位,可以接受放在第二位。然后呢,淡然一笑,坦然面对,这就过去了。

 

  梁冬:嗯,如果再高一点境界的话呢,可以小手指轻轻一拨还能转换,化害为利,那就是更高的境界,那就是真人的境界,是吧?所以呢,无恚嗔之心,啊,今天学到的东西,这个东西不念恚(kūi)啊,我已经念了二十几年了,念恚(gūi),二十几年之前还不知道有这个字呢。“行不欲离于世”,嗯,嘛意思?

 

  徐文兵:“行不欲离于世”就是那个“适嗜欲于世俗之间”。

 

  梁冬:嗯。

 

  徐文兵:啊,他的行是指他的作为,作为是在,还在这个社会上混,他可能在这个社会上从事某种职业,也可能在这个某个小的王国、诸候国还甚至担任个一官半职。

 

  梁冬:单位里面做个科长。

 

  徐文兵:诶,你看孔子在鲁国不是就当过司寇,是吧?

 

  梁冬:司寇到现在来看是什么?

 

  徐文兵:司寇是一个司法部长那种……

 

  梁冬:啊?他还挺大的!

 

  徐文兵:诶,挺大的,那他把少正卯给杀了么。

 

  梁冬:噢。

 

  徐文兵:呵,呵,所以我们小时候,七二年,学批林批孔,批林批孔诶,我挺有意思。因为批林批孔,就印了好多这个孔子,这个儒家学派的很多反动文章,什么《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是吧,后面标着几个字“供批判用”,拿回家以后我妈说你给我背。

 

  梁冬:哈哈哈。

 

  徐文兵:哈,我就,好多我就背下来了,因为批林批孔,我知道那个孔子,然后学了好多这……因为批《水浒》。

 

  梁冬:嗯。

 

  徐文兵:有一段时间不是,呃,反对投降派,那会儿四人帮攻击周总理叫批《水浒》架空晁盖,因为批《水浒》又印了好多《水浒》供批判用,我那,那会儿就把这《水浒》看得痴迷得我真是了不得。人都说少不看《水浒》,我说少不看《红楼梦》,年轻的男人都应该去打打杀杀,是吧?动情太早也不好。

 

  梁冬:呵呵呵呵,所以我那个时候我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海瑞罢官,因为海瑞罢官,才知道海瑞的,所以有些时候呢……

 

  徐文兵:啊?你那么早啊?海瑞罢官是六……文革前的事儿你都知道?

 

  梁冬:对!但是我小的时候有看过有一些文章,很小很小就讲到海瑞罢官的东西,我那个时候也不懂,反正也没人跟我讲,问起来就说看什么看?我就当汉字学习了,是吧。好,说回来,这个,呃,“行不欲离于世”,这个被章,“被(pī)服章”还是“被(bèi)服章”啊?

 

  徐文兵:“被(bèi)服章”。

 

  梁冬:“被(bèi)服章”!

 

  徐文兵:这个后来考证是个错解,错解就是,夹在了“行不欲离于世”和下一句叫“举不欲……”

 

  梁冬:观于俗。

 

  徐文兵:“……观于俗”,啊,这个我们就把这个“被服章”,把它cut

 

  梁冬:噢。

 

  徐文兵:把它去掉,我们就看这个排比句,“行不欲离于世”。

 

  梁冬:“举不欲观于俗”。

 

  徐文兵:所以我们现在老想这个说这个,一句话叫什么“大隐隐于市”,真正做到圣人这个境界,他不是跑到那个山里面去修行,有人在山里修行心里想的都是红尘世界。诶,有些人是在入世,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哎,然后呢做一些利己、利人的事情。

 

  梁冬:是的。我们刚刚下面这句话叫做“举不欲观于俗”哈,这个“举不欲”和“不举”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马上回来和大家分享。广告片花……

 

  梁冬:回来之后呢就讲到,这个“举不欲观于俗”啊,这个什么叫“举不欲观于俗”呢?  

 

  徐文兵:“举”是抬头的意思,抬头的话,刚才是“行”是走路的意思,呃,有个我们经常说现在举行什么活动,是吧,还是跟这儿来的,一个是要动腿,一个是要动头。

 

  梁冬:嗯。

 

  徐文兵:这个观于俗呢就是一个“雅”和“俗”的问题,还有我们刚才说那个“仙”和“俗”的问题。啊,所谓俗呢,就说是广大劳动人民,不是巫。

 

  梁冬:嗯。

 

  徐文兵:不是那种有沟通天地鬼神本领的那种高级智慧人的人,形成的这种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形成那一种朴素的,一种生活的风俗习惯。

 

  梁冬:“举不欲观于俗”。

 

  徐文兵:诶,但它呢,是和什么呢?是和当地的这种风土啊人情有密切的关系,就是几千年间形成下来的这种习惯。但是作为圣人来,来讲呢,他可能行不欲离于世,是什么?是融入这个社会,还跟大家一块儿生活工作,但是他的个人的爱好,个人的这种修为,可能就和老百姓有点儿区别,谈不上同流合污啊。

 

  梁冬:哈哈哈。

 

  徐文兵:你比如说二人传。

 

  梁冬:是。

 

  徐文兵:大俗的东西。

 

  梁冬:是。

 

  徐文兵:是吧,很多人说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但是你忘了,这句话它不是这意思,它指那种二人传是带那种,有一些那种黄色的,低俗的那种二人传,所以很多人为了听这个嘛就不愿意吃饭了。这是个大俗的东西。你要是说让一个修练到这个圣人境界的人去听那种庸俗的段子,去听、看、发黄色短信、看那种听黄色小调儿,这就是不他的所作所为了。因为他还是跟大家有点儿区别。

 

  梁冬:对!就是灵魂,身体在民间、灵魂在高处。

 

  徐文兵:诶,灵魂在高处。

 

  梁冬:“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诶,这个大家都应该比较理解了哈。

 

  徐文兵:呃,不一定。

 

  梁冬:诶?

 

  徐文兵:呵呵,“外不劳形于事”。

 

  梁冬:这个咱理解。

 

  徐文兵:就是说不会为某件事把自己身体搞得很累。

 

  梁冬:对!不瞎折腾。

 

  徐文兵:诶,不瞎折腾。

 

  梁冬:“内无思想之患”。

 

  徐文兵:劳是什么?我说过了,劳是指,就说这种工作的过头、过度我们管它叫劳了,你干活真正叫做工,工得过度叫做劳。所以呢,这些圣人绝对不会去累得把自己为某件事奔波劳累得去吐了血,这叫劳。这是从外面来看,筋疲力尽。我们现在人还追求劳。

 

  梁冬:啊,深深更半夜跑去健身房跑步。

 

  徐文兵:打球儿出一身臭汗,然后一头栽在床上在那儿大口大口地喘气,我说这叫作践自己,啊,在自虐。

 

  梁冬:比这更糟糕的是一头栽到冷水里面洗澡,哇,疯了!

 

  徐文兵:那叫“从八风之理”,那叫“逆八风之理”。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这个劳,劳形于事的话,我看到很多人呢就是,一个是,下面那句话,就是用脑过度,前面这句话呢,就是说在都市里面很多人是在摧残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真正的去养护、锻炼自己身体,这叫外不劳形于事。另外呢,下一句。

 

  梁冬:“内无思想之患”。

 

  徐文兵:诶,你看这就涉及到上面说有“无恚嗔之心”,下边叫“无思想之患”,“思”和“想”不一样。

 

  梁冬:那“思”和“想”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徐文兵:思啊,底下是个“心”没错儿,思想都带“心”,那个,思上面是一个“囟门”的“囟”。

 

  梁冬:哪个“囟”?

 

  徐文兵:囟门,你看小孩生下来他脑袋顶上啊,没闭合,还忽闪忽闪的。然后小孩子吃奶化为精髓填充脑髓,脑袋逐渐在长大,然后慢慢地这个囟门就闭合了。

 

  梁冬:噢。

 

  徐文兵:这叫“囟”。是脑子,代表脑子啊,这是思想的思。

 

  梁冬:哪个“囟”那?“囟”怎么写?

 

  徐文兵:“囟”就是,好像一个“烟囱”的“囱”那么写,一撇一个口里面一个夕阳的夕,囟门。

 

  梁冬:噢,对对对。

 

  徐文兵:所以呢思是指什么?思是又动脑、又动心。我们经常说什么?脑子是什么?理性思维,动心是什么?感性思维,所以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我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动脑子少动心。就是多点,任何事情来了,先用理性的分析去考量一下,脑子是冷静的,心是热的,这个不一样。这是“思”。“想”是什么意思?上面一个“相互”的“相”。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思”和“想”是两个概念。“思”是什么?自己的心和脑在循环,是考虑自己。

 

  梁冬:嗯。

 

  徐文兵:“想”是有个互相、相互,“想”是想别的,外面的事儿。所以“思”是不及物动词,我我我不能说“我思你”。

 

  梁冬:噢。

 

  徐文兵:“我想你”。他把心思、心神外放了叫“想”,是及物,是吧。“我想买个什么衣服”、“我想某个人”。

 

   梁冬:所以说“我思故我在”。

 

  徐文兵:诶,“我思故我在”。

 

  梁冬:就是得经常地精神内守。

 

  徐文兵:诶,反思!

 

  梁冬:精神内守,反思自我内省,我才存在,否则我就不存在了。

 

  徐文兵:诶,所以经常要保持心和脑有个交流,这是中医讲的啊。脑髓化成了这个肾,是肾精,它下降到丹田,化成了肾气,肾气呢再返到心里面化成了心神,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叫“思”。所以呢,这个“思”和“想”,不论是考虑自己,或者是考虑外面的事儿,没有患,患是什么?我说了……

 

  梁冬:心中布有千千结。

 

  徐文兵:心上面堵了一串儿东西,心有千千结,想不通。很多人我就是想不通,凭什么这样?他为什么这么对我?啊,我为什么就没没提拔当副处?我为什么就转不了正?

 

  梁冬:嗯。

 

  徐文兵:这就是思想之患。想不通的人。想不开的人叫愚,想不通的人就叫患,而且这种患啊,开始是个无形的存在,是个念头,慢慢时间长了,就开始有气,就是我们叫气郁了。

 

  梁冬:对。

 

  徐文兵:气郁时间长了就开始有结了,就摸上去有了有形的东质,开始是个良性的这么一个瘤儿。

 

  梁冬:嗯。

 

  徐文兵:啊,以后再变成一个恶性的肿瘤。这就一块儿全从哪儿来?人的疾病从哪儿来的?我觉得现在这社会上被病毒细菌杀死的少,被这种内在的结患杀死的多。

 

  梁冬:所以,有些时候呢,大家拿手摸一下手脚啊,按脚的时候总是有“咯咯咯”的小小结粒,是吧,其实这说明你已经有,内心有些地方存在那里了。

 

  徐文兵:诶,你看老子说过一句话叫“吾之所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就说如果我把我的身修练得气脉畅通的话,我怎么可能有患呢?再修行到这种更高境界,可以出神入化的话,连肉身都可以不要,那就是达到一个完全自由的境界。

 

  梁冬:诶,这些话呢,如果单独这么一听呢,还真以为你在宣传封建迷信,但是你刚结合了这个上下之后呢,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了啦。

 

  徐文兵:有啊。梁冬:就是说当你知……徐文兵:前面讲的是肉体,后面讲的是思想。

 

  梁冬:对。所以很多人想不开呢,他其实真的不是一个道德问题,关键是智力问题,他不明白这个事儿,明白了就不天天会那么折腾了。

 

  徐文兵:慧力,还有就是慧力问题。

 

  梁冬:对,还有个慧力的问题哈。所以呢“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行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徐文兵:下面这个字,我今天想讲的有意思的是“愉”。梁冬:“欢愉”的“愉”,“愉快”的“愉”。

 

  徐文兵:诶,请问,“愉”是什么意思?

 

  梁冬:哎呀,这个学问大啦!我知道很多意思,讲不出来,但是呢这个“愉”呢有愉快的意思,而且呢我觉得呢旁边……

 

  徐文兵:诶,愉是愉,快是快啊,我们那个《黄帝内经》讲“恬愉为务”。

 

  梁冬:“恬愉为务”。

 

  徐文兵:说那种不懂养生的人叫“务快其心”。

 

  梁冬:嗯。

 

  徐文兵:对吧,你不能说愉就是愉快。快就错了,愉就对了。

 

  梁冬:嗯。

 

  徐文兵:是吧?你看现代人有问题。

 

  梁冬:现代人很苦恼啊!上了你的课都没法儿说话啦。

 

  徐文兵:嘿嘿,“愉”啊,是这样,我专门就研究这些带竖心儿旁还有心字底儿的这些汉字,我发现一什么问题呢?我们老师教了以后我们都知道它大概什么意思,你比如说“取悦”的“悦”,什么意思?高兴。

 

  梁冬:对。

 

  徐文兵:是吧,“愉快”的“愉”,高兴。赏心悦目、还有那“心旷神怡”的“怡”。  梁冬:也是高兴。

 

  徐文兵:也是高兴。他为什么高兴?这仨放一块儿有什么区别?

 

  梁冬:对啊。

 

  徐文兵:就没人给我们讲了。或者你往前捯,找半天,我看他们都是有点儿糊涂。

 

  梁冬:诶,主要是我们老师也不太懂。

 

  徐文兵:老师老师也不懂。所以这个“愉”我专门研究了一下,你看,它是竖心儿旁,通心了,它这个“愉快”的“愉”上面原来不是个“人”,它上面是个三角。

 

  梁冬:是一个人一横,其实是个三角。

 

  徐文兵:诶,三角,而且这个三角是尖儿冲上的,研究古代汉字都知道,汉字有很多生殖崇拜的符号,三角这个角儿冲上的……

 

  梁冬:啊,是男性。

 

  徐文兵:男性,这个角冲下的,女性。所以呢,诶,它上面是个三角。下面一看,这边是个月,啥意思?

 

  梁冬:肉嘛。

 

  徐文兵:肉。

 

  梁冬:对。徐文兵:原来它这面不是个立刀儿,是三撇水、三点儿水。水,你看,嘿,男性,攻击,肉,出水,啥意思?

 

  梁冬:对,就是HAPPY

 

  徐文兵:所以“愉”是在古代专门指性生活的那种欢悦的感觉。

 

  梁冬:噢。

 

  徐文兵:说这人愉了。

 

  梁冬:所以不能随便说我今天很愉快。

 

  徐文兵:对,不能随便说。如果你真愉了的话你就这么说。所以古代《诗经》里面有很多词描写这叫“愉愉如也”啊,愉快是指那种状态下那种心跳加快的那种……“愉”不见得“快”。

 

  梁冬:诶。

 

  徐文兵:啊,“愉”不见得是“快”,所以那种愉是通过这种,呃,性爱方式达到一种欢乐的那种状态。

 

  梁冬:啊。

 

  徐文兵:所以“恬愉为务”这是我们刚才说了,真人是追求高级享受,圣人呢?

 

  梁冬:追求……

 

  徐文兵:大众享受。

 

  梁冬:大众享受,哈哈哈……

 

  徐文兵:一个是心安理得,恬不为怪,恬不知耻,恬然自安,恬淡虚无,还有叫“愉”,这就是从……道家从此发展的另一门学问叫研究房中。

 

  梁冬:嗯。

 

  徐文兵:为什么要研究房中呢?因为它为务,把它当成自己的任务。

 

  梁冬:所以我个人……

 

  徐文兵:把它当成存在的一件事……

 

  梁冬:所以我个人、个人还是还比较喜欢道家的原因……

 

  徐文兵:所有人都应该喜欢道家。

 

  梁冬:但是呢唯独呢就是说道家的东西呢,常常受到来自于很多外在的这种压抑。这种压抑呢其实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充实和不够这个有慧力的一个体现。好啦,今天特别感谢徐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了《上古天真论》最后一段。

 

    徐文兵:关于圣人的处世方式。

 

    梁冬:关于圣人的。本来我们以为今天可以把最后一小节讲完的,看了不行,但是我们不能勉强,好吧,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关于贤人的讲完之后,才开始第二篇,感谢大家。下周同一时间,继续国学堂之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古天真论》广播版第12讲文字稿
上古天真论一(2)—梁冬对话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讲文字版
第二十四集 ∣ 徐文兵梁东对话《黄帝内经》嗜欲不能劳其目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四十二:“心”和“意”沟通的桥梁
《新周刊》主编访谈:《和梁冬一起采访徐文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