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另一半吵架了,这时你会怎么做?──依附理论系列(八)

与另一半吵架了,这时你会怎么做?──依附理论系列(八)

2017-03-17 猫心侦探 心理Kr
心理Kr

psykr360

心理客,是一个专业服务于心理咨询行业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结合优质的心理咨询行业资源,为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免费提供包括学习、交流、成长和工具等在内的专业、全方位综合服务。 We Serve.


前面讨论过了许多不同依附类型在爱情关系里面的互动状况,这篇文章,我要开始谈谈,不同依附类型在维持一段长远的关系时,各会采取哪一些行为呢?本篇文章将讨论负向事件与正向事件的沟通,帮助读者更了解如何维持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



我想读者们读到这边,大概也猜得到,安全型依附比不安全型依附,有着更高的婚姻满意度,并且在关系当中适应良好[详见1],而这背后的关键就是「沟通」。


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较能够在彼此需要沟通的时候,采取有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敏感地注意彼此的需求,而较少采取一方不断要求对方,另一方不断逃避的「要求-退缩互动模式(demand-withdrawal pattern of interaction,也就是所谓的追逃模式)」,因为这是一种会损害关系满意度和稳定程度的不良沟通方式[2][3]。


除了沟通的模式之外,沟通时的非语言讯息也是沟通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当语言讯息和非语言讯息有所矛盾时更是如此[4](注1)。


当你的伴侣摆臭脸跟你沟通时,你们的沟通肯定不会很顺利;但如果你是个安全型的人,你在沟通时的非语言讯息会比不安全型的人来得更为正向,例如你会保持着轻松的表情、维持愉悦的沟通气氛,同时对伴侣保持关注[5][6];除此之外,安全型的人也比较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并且精确地解读对方的非语言讯息[2]。


不同依附类型的伴侣,如何面对冲突?



除了沟通的方式之外,不同依附模式的人,面对冲突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安全型的人在面对冲突时,通常能够较有效率地解决冲突,也比较容易在冲突时找到妥协的平衡点。


除此之外,他们也比较能够有效率的掌控冲突,即便双方吵起来了,也很少会威胁对方;正因为他们能够沉稳地和对方沟通,通常也都能够顺利地解决冲突,很少会让冲突演变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conflict escalation)[7][8][9]。


更厉害的是,安全型的人在冲突时,仍然会对对方抱有情感,不会因为双方意见不合就翻脸不认人,并且较少采用强迫对方(coercive)或是逃避冲突(withdraw)的方式面对冲突,也很少会出现口语或肢体暴力(verbal or physical aggression)[10][11][12]。


为什么安全型依附的人在和伴侣争执的时候,能够如此的沉稳呢?这是因为,即便关系中出现了冲突,他们也不会把对方当成毒蛇猛兽一般对待:当我们的身体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分泌一种名为可体松(cortisol,注2)的化学物质,让我们能够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准备;但是实验研究透过「邀请伴侣到实验室当中,花 15 分钟讨论关系中未解决的问题」来观察彼此讨论前后身体激素分泌的情形,发现安全型的伴侣在经过讨论过后,他们唾液当中的可体松含量比非安全型依附的伴侣低上许多[13]。


也就是说,他们的身体并不会进入备战状态,因而能够采取温暖、充满情感的方式和对方讨论彼此的冲突点[14][15],我认为,安全型依附者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并未将彼此之间不一致的地方视为是「一种冲突」、「一个双方不合的点」,而是「我们重视彼此的关系,因此愿意一起找出彼此都能满意的解决方式」(注3)


冷静地沟通,将让我们化险为夷


婚姻咨商专家 John Gottman 的研究也发现了,关系好的伴侣在争执时,心跳血压并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他们能够维持在中性、平静的情绪和伴侣讨论冲突议题;关系不好的伴侣则会陷入负面情绪当中[16];一个研究采取 Gottman 冲突研究当中的「蔑视、退缩、筑高墙(contempt, withdrawal, stonewalling)」等互动模式作为观察变项,发现安全型依附者,比较少会采取这些有害关系的冲突互动模式[17] (注4)。



而且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附者面对冲突的方式,若没有经过咨商讨论,或是一些对自我的省思,似乎是难以改变的。


一项研究计划针对「不同依附类型者,面对冲突的方式是否会随着成长而改变」这一点,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18]。研究人员从个案婴儿时期开始追踪,持续到个案 25 岁左右(mid-20),他们发现在 12 个月大时属于安全型依附的个案,在开始受小学教育时,会被老师认为较具有社会胜任能力,比较能够面对与处里社会情境中的各种人际互动。而此时的社会胜任能力,又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藉此预测他们 16 岁时,和亲密对象建立起安全关系的能力:当他们在解决冲突时,比较不会出现负面情绪。


由此看来,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较能够采取适应社会的冲突解决策略,将冲突化为转机。更重要的是,安全型的人,即使在一次的讨论当中未能解决冲突,他们也很少会出现厌恶、拒绝对方的表情[19],也就是说,他们比较能够和问题共处,不会因为一段关系当中出现了暂时无法解决的冲突,就将对方视为仇雠。

除了面对冲突时的应对方法有所不同之外,安全型依附的人本身就比较少出现冲突[20],而不安全型的伴侣的关系,由于较常出现关系冲突,因而也伴随着较多的压力[21][22](注5)。


沟通的关键因素──察觉伴侣响应


谈了这么多关于沟通与冲突解决的事情,你或许会想问我,那么到底怎么样子才算是有效的沟通呢?Reis 认为好的沟通的关键在于「察觉伴侣回应(perceive partner’s response)」。


根据 Reis 的研究发现[23],好的伴侣沟通应该要有两个阶段与三个要素──

  • 两个阶段:单方表达(intrapersonal)与双方互动(interpersonal)

  • 三个要素:了解(Understanding)、验证(Validation)、关怀(Caring)

两个阶段

  1. 单方表达:伴侣其中一方(以下称为诉说者)将自己的需求、喜好、愿望等等表达给对方(以下称为倾听者)知道,并期望倾听者提供支持。

  2. 双方互动:倾听者在接收到了这些讯息之后,对此展开的响应,而这个响应有可能被诉说者察觉到。(例如诉说者暗示倾听者,他的生日快到了,希望能够收到一个大蛋糕,倾听者接收到了之后,订了一个大蛋糕。不过若这个蛋糕寄错了地址,这样的响应就不可能被诉说者察觉到。)

三个要素

  1. 了解(Understanding):倾听者的回应是否能让诉说者感受到「对方了解我的真实需求」(got the facts right)、「对方真实地感受到我的需求」(a sense of authenticity)[24]。

  2. 验证(Validation):诉说者相信倾听者欣赏自己的能力、特质以及世界观,其中的重要意涵在于,倾听者给予的响应当中,传递了「对方喜欢我、愿意接纳我」的讯息[25]。

  3. 关怀(Caring):诉说者可以感受到「我过得幸福与否,是对方在意的事情」。

为什么 Reis 会强调「察觉伴侣响应」是沟通的关键呢?因为有两个可能,双方并不能做出有效的沟通,其中一个是诉说方在「单方表达的阶段」,并未如实地把想法告诉对方,例如他可能害怕说了之后,对方会不会讨厌自己等等,因此不敢说出口[26](注6)。


另一个则是在双方互动的阶段,一方在说出了需求之后,另一方因为各种原因,并不能给予支持性的响应(例如对方当时很忙,可能无暇拨出时间响应等等);或是另一方给予的响应(social support),未能被诉说方接收到,因为在压力情境之下,过大的压力,有时候反而容易让诉说方忽略了倾听方的支持[27]。


也可能倾听方在获得诉说方的支持之后,反而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过去的研究发现,在一段人际关系中,总是被对方支持的一方,有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self-worth)、没有自尊(self-esteem)的人,所以才总需要对方的支持[28]。这样的情形在爱情关系里面尤为明显,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另一半,会让自己对这段关系的承诺、满意度和爱的感觉都随之下降[29][30]。


也就是说,爱情当中好的沟通关系,不应该只是其中一方一直顺着另一方的意思,而是一个互相的过程,可能这里我包容、牺牲你一些,那边你多照顾我一些,如此一来,双方的关系才能像是传接球一般的进行,而不会一方一直丢,另外一方一直接,到最后双方都会变得很累。


我很喜欢用投手和捕手的关系来形容伴侣关系,一对良好的投捕搭档,必定得经过良好的沟通,而不是投手随兴地想丢什么就丢什么,完全不理会捕手的配球。


因此,过去的研究也针对响应性这个部分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良好的伴侣响应性,让双方能够安心地面对、处理彼此的冲突,例如下面这个研究[31]:


新婚夫妻在刚结婚时,就先到实验室接受实验者的观察(听起来这些实验者好变态喔,kerker),一年之后,他们再次回到实验室里接受观察。结果发现,若在新婚时,彼此表现出低度的正向支持行为和高度的负向支持行为,那么在一年之后,他们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时,会有较多的负向情绪;但若在新婚时,他们能给予彼此高度的响应性,那么一年后的结果恰好相反──他们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时,较少出现负面的情绪。


也就是说,了解、验证、关怀是亲密关系发展的关键[23],一段关系若是缺乏伴侣响应性,将会增加彼此在「问题解决时」与「冲突掌控时」失控地可能性;但若是伴侣能够给予适时的回应,将让彼此感到更有安全感,并且在冲突时能够处之泰然。除此之外,若是伴侣能够给予对方正向的情感支持,将使得伴侣在沟通的隔天表现出较少的负面情绪[32],其实这背后也传达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没有解决问题并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彼此在解决问题时,能否给予对方适度的情绪支持。」


锦上添花更胜雪中送炭


前面谈了许多沟通与争执,现在来谈谈爱情里的正面事件吧!毕竟一段爱情不可能整天都在吵架,或是都在安慰对方嘛!前面提到,有些人在难过的时候,没办法如时接收到倾听方的关心;或者会因为被关心,而觉得自己比对方低一等。


但是没关系,过去的研究发现,当诉说方在分享喜悦时(如今天被老板升迁、今天发现了一家便宜又好吃的小店等等),若是倾听方能够替诉说方锦上添花(capitalization)、给予适当的正向响应,那么诉说方通常都能够如实地接收到倾听方的回馈,因此伴侣对于正向事件的响应(锦上添花),比起发生负向事件时的回应(雪中送炭),更能决定一段关系的好坏[33]。


那么,要怎么正确地锦上添花呢?雪莉.盖伯(Shelly Gable)和吉安.冈萨加(Gian Gonzaga)这篇研究,把人们锦上添花的方式分成以下四种,如下图[33]:



积极 v.s. 消极:面对伴侣的「态度」是积极的响应呢?还是爱理不理呢?

正向 v.s. 负向:说话的「内容」是给予伴侣正面的响应呢?或是逃避伴侣的话题呢?

以下,我将举一个对话做为实例,来说明这四种响应方式:


小雪成功地录取了教职,回到家中,她兴高采烈地告诉男朋友:「欸我跟你说喔!我录取了 **高中的教师正职了耶!」


正向积极

积极地响应女友的话题,而且响应的内容也是正向的。

·「宝贝!太好了,妳努力了这么久终于有成果了,我真替妳感到开心!」

·「哇!!!不愧是我女朋友!!!」

(如果你捡到了这样的男朋友或女朋友,那么恭喜你,你会很幸福滴)


正向消极

虽然响应的内容是正向的,但是响应的态度却很消极,给人心不在焉的感觉。

·「喔,很好啊。」

·「恩。」

·「很厉害阿。」

(如果你觉得很欠打,没关系,我也觉得很欠打,但这还不是最欠打的。)


负向积极

虽然态度上积极地响应这件事情,但是内容却很负面。

·「妳确定妳应付得来吗?」

·「蛤~这样妳又得忙了,我们又不能出去玩了……」

·「呃……这样妳脸上又的痘痘又会越长越多了欸。」

(恩,然后男朋友就如同火箭队一般被揍飞,消失在银河系里了。)


负向消极

完全忽视这个主题,直接提其他事情。

·「恩。我要去洗澡了。」(洗澡卡)

·「时间不早了,我要睡觉了。」(睡觉卡)

·「阿~~~是暴鲤龙耶!!!而且这只 CP 值有 1700 欸!」(宝可梦卡(?))

(没错,这才是最欠打的~~~)


而雪莉.盖伯和吉安.冈萨加研究则告诉我们,唯有正向积极的响应,才能让关系质量变得更好,其他响应都会让关系质量变得更差;而我们对正向事件的回应,又比对负向事件的响应,更能决定关系好坏。因此,下次妳的伴侣在和妳分享他开心的事情时,就请妳尽可能积极地倾听、正面地响应对方吧!


但你或许会问我说,我们也有自己的情绪、想法,不太可能每次都正向积极的响应自己的伴侣吧?这点我同意,这边提到的正向积极响应指得是「长期以来」的响应态度,偶尔几次无法正向积极的响应,并不会造成关系有太大的波动。而下一篇文章,我就要来谈谈,当伴侣无法正向积极地响应我们、拒绝我们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作者按: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沟通模式,不仅仅适用于伴侣关系,也适用于其他人际关系,尤其当我们互动的对象与我们越亲密时,这些沟通模式越适用。因此,平常与亲密朋友互动时所展现出的沟通模式,通常也会是爱情关系中的沟通模式。


批注


1.过去研究发现,在沟通的时候,非语言讯息所传递出的讯息,往往比语言讯息来得关键,尤其是当语言讯息和非语言讯息所传递的信息不一致时,人们会倾向于采纳非语言讯息;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摆着臭脸跟伴侣说要「好好谈」的时候,往往只会引爆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已。详见: 55-38-7沟通黄金比例?一个沟通法则的误用

2.可体松(Cortisol),又名皮质醇,当我们的身体在面对「短期的压力」时,会分泌这种贺尔蒙,帮助我们应付压力源或是逃避压力源,也就是俗称的「战或逃模式(Fight or Flight),因此,可体松又称为「压力贺尔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谈人体应付压力的机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一篇:童年创伤经验与海马回萎缩的关联性

3.如果你和他人沟通时,总是处于备战状态,那么我建议你试着先将冲突点搁在一旁,先做几个深呼吸、出去运动、画画图,或是做一些你觉得能够让你放松的事情之后,再回来讨论彼此的冲突点,将会是比较有效率的沟通方式。

4.关于「蔑视、退缩、筑高墙」等冲突模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写的这篇文章:关系中的争执与修复

5.不论是采取横断型研究、预期性研究(跨四周与两年的研究)、日记研究(包含一般沟通样本以及临床忧郁症样本),都得到了这样的研究结果[20]。

6.关于爱情里说与不说的焦虑,可以参考海苔熊的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告诉我?爱情里的禁忌、欺瞒与逃避


延伸阅读


1.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a).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Feeney, J. A. (1994). Attachment styl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atisfaction across the life cycle of marria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333-348.

3.Fitzpatrick, M. A., Fey, J., Segrin, C., & Schiff, J. L. (1993).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relationships and marit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4.Mehrabian, A. (197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ew Brunswick: Aldine Transaction.

5.Guerrero LK.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intimacy and involvement: A test of the four category model.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1996;63:269–292.

6.Tucker, J. S., & Anders, S. L. (1998).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nonverbal closeness in dating couple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2(2), 109-124.

7.Creasey, G., & Hesson-McInnis, M. (2001). Affective responses,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 conflict tactics in late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8, 85–96.

8.Corcoran, K. O., Program, E., & Mallinckrodt, B. 2000. Adult attachment,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takin conflict resolution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8(4), 473-483.

9.Dominique, R., & Mollen, D. (2009). Attachment and conflict communication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6, 678–696.

10.Cann, A., Norman, M. A., Welbourne, J. L., & Calhoun, L. G. (2008). Attachment styles, conflict styles, and humour styles: Inter-relationships and associations with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2, 131-146.

11.Heene ELD, Buysse A, van Oost P. (2005). Indirect pathways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arital distress: the role of conflict communication, attributions, and attachment style. Family Process 44(4):413-40.

12.Cowan, P.A., Cowan, C.P., & Mehta, N. (2009). Adult attachment, couple attachment, and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school: An integrated attachment template and family risk model.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1(1), 29–46

13.Power,Pietromonaco, Gunlicks, & Sayer(2006) Dating couples’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cortisol reactivity and recovery in response to a relationship conflict.J Pers Soc Psychol. 90(4):613-28.

14.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 Kashy,2005 Perceptions of conflict and suppor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attachment anxie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3), 510

15.Simpson, J. A., Rholes, W. S., & Phillips, D. (1996). Conflic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99-914.

16.约翰●高特曼(2014)《爱的博弈》浙江人民出版社

17.Creasey, G., & Ladd, A. (2005). Generalized and specific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Unique and interactive roles in predicting conflict behavior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1026-1038.

18.Attachment and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 Pers Soc Psychol.92(2):355-67.

19.Kobak, R. R., and Hazan, C. (1991). Parents and Spouses: Attachment Strategies and Marital Functioni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Newark.

20.Brassard, Lussier, and Shaver(2009) Attachment, Perceived Conflict, and Couple Satisfaction: Test of a Mediational Dyadic Model. Volume 58, Issue 5, pages 634–646

21.Bottonari, K. A., Roberts, J. E., Kelly, M. A. R., Kashdan, T. B., & Ciesla, J. A. (2007).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style on stress generation among clinically depressed individual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5, 179-188.

22.Hankin, B. L., Kassel, J. D., & Abela, J. R. Z. (2005). Adult attachment dimensions and specificity of emotional distress symptoms: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 of cognitive risk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 generation as mediating mechanism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136?151.

23.Reis, H. T. & Shaver, P. (1988). Intimacy as an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S. Duck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367-389).  Chichester: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24.Kernis, M., & Goldman, B. (2006).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8, 283-357. doi: 10.1016/s0065-2601(06)38006-9

25.Finkenauer, Catrin, & Righetti, Francesca. (2011). Understand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interpersonal approach.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2(1), 316-363.

26.L. A. Baxter & W.W. Wilmot(1985).Taboo Topics in Clos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September 1985 vol. 2 no. 3 253-269.

27.Bolger, Zuckerman, and Kessler ,2000. Invisible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9, No. 6, 953-961.

28.Fisher, Nadeler, & Whitcher-Alagna, (1982). Recipient reactions to aid.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91(1), 27-54.

29.Murray, S. L., Holmes, J. G., & Griffin, D. W. (2000). Self-esteem and the quest for felt security: How perceived regard regulates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478–498.

30.Murray SA, Kendall M, Boyd K, Sheikh A.(2005)Illness trajectories and palliative care.BMJ. ;330(7498):1007-11.

31.Sullivan KT, Pasch LA, Johnson MD, Bradbury TN.(2010)Social support, problem solving, and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of newlywed marriage.J Pers Soc Psychol. ;98(4):631-44. doi: 10.1037/a0017578.

32.DeLongis, A., Capreol, M. J., Holtzman, S., O’Brien, T. B., & Campbell, J. D. (2004).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train among husbands and wives: A multilevel analysi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8, 470 – 479. doi:10.1037/0893-3200.18.3.470

33.Shelly L. Gable&Gian C. Gonzaga(2006)Will you be there for me when things go right? Suppor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 disclosur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本文系“心理Kr”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陷入了哪种恋爱模式?谈attachment theory
亲密关系自我检测题
依附理论的十个中心原则
如何与我的爱人相处?回溯童年依恋关系,找到和爱人更配合的方式
当夫妻变成“睡在上铺的兄弟”,破镜如何重圆?
哪类人的伴侣最难?回避型必须“榜上有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