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与汉朝,谁更发达?

Hoang Nghiem , Si Vis Pacem, Para Bellum

Updated Jan 25 · Featured on Quora'sTwitter

Thanks for the A2A Mike Jen, the short answer is that when viewedobjectively from afar, the Roman Empire (27 BC-1453 AD) along with its Easterncounterpart, the Han Dynasty of China (206 BC-220 AD) were roughly equal, withregards to their respective technological levels of attainment.

The Roman Empire at its heights in 117 AD, with a land area of 5million km^2:

谢邀,简而言之,客观长远的比较,从他们各自的科学水平上看,罗马帝国(27B-1453AD)与其东方版本-中国汉朝(206BC-220AD)大致相当。

罗马帝国在公元117年达到顶峰,幅员大约是500万平方公里:

龙腾网 http://www.ltaaa.com


不过老实说,要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太可能的?到底如何去定义“科技更先进”?发明的数量么?可能不行吧。那么问题来了:亚军是否能击败当前的霸主呢?他们是否有捷径?也许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曰过:“必要性是发明之母”

那么关于偏差的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了满足潜在的目的,是否有夸大某个特定数字的倾向?毕竟当我们比较两个伟大的文明祖师爷之时,讨论必将变得有些白热化,至少以我个人的经验,这关系到文化、文明、甚至会关系到民族自豪感,不过这些都能理解。

汉朝的版图巅峰是在公元100年,大约是650万平方公里:


 


这并不代表笔者带有偏见啊,虽然笔者的祖先是汉朝人,但不代表他会带有个人偏见(虽然笔者有很多)

那么好了,规则很简单,笔者将努力尝试透过不同技术领域将中国和罗马作一番比较。接着笔者会将答案留给你们自己来决定;至于两个文明在哪个特定领域更为先进,作为看官们,你们可以基于以下的贴出的事实客观地做出自己的决定,


当然了,为了保证公平,由于笔者不完全信任他的观众,关于之前所述的问题,哪一方可能在科技上更为优越,在各项比较完成之后,笔者也将提出自己的个人判断。说到这里,以下是分析中应进行比较的技术领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部分可能会有重叠)

·         冶金

·         农业

·         水利与机械

·         医药

·         天文

·         海军科技

·         航空学

·         材料工程

·         数学

·         土木与结构工程

·         军事科技


说了这么多,现在是时候开始比较了。

温馨提示:答案很长,长达18900字。


冶金

罗马的冶金技术,在那个年代看来可谓是先进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公元150年达到产量巅峰,在公元9世纪初期,罗马的白银产量据估计要比欧洲“黑暗时代”与“哈里发王国”时期的产量总和高出5-10倍。

与此同时,罗马也生产铜与青铜,直到19世界中期,其产量一直冠绝全球。另一方面,罗马的铅产量规模也十分巨大,以至于有些历史学家甚至宣称:罗马的铅生产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报告的最古老的大规模铅污染”。


例如,基于许多不同类似史料的估计,以下列了一张汉朝与罗马金属制品产量,单位是公吨:



而另一方面,罗马的钱币制品产量,却被其竞争对手汉朝大幅超越。

一个学术评估显示:直到公元3世纪中叶,罗马每年大概生产了9800万枚钱币。与罗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朝在其巅峰时期公元前118年到公元5年,每年平均生产了2.2亿枚钱币,大概比罗马高出2.24倍。

然而,两个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货币的组成部分上是有所不同的,汉朝的钱币由铜或青铜合金(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然而罗马的钱币花样就多了,不光有铜,也有青铜的、银的以及黄金的。这说明,汉朝的铜产量,虽然目前没有官方数据,但很可能已经大幅领先其竞争对手罗马。(这里之前写反了,O(∩_∩)O)


罗马帝国时代存在的不同钱币类型:




汉朝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公元前87年在位),中国的五铢钱:




罗马帝国在彼时,也是刚刚独立发明了“铸铁工具”的概念。然而考古证据显示,这是在罗马帝国较晚时期才完成的发明;大约在公元4-5世纪之间的某个时期。

与此同时,汉朝并没有自己发明铁制工具,但是已经使用铁制品有大约500年了,比罗马早了整整1000年,所以想必在铁器方面是超越了后者的,不仅从数量上,在质量上也是如此。

而这其实只是一个保守的描述而已,因为在汉朝426年的统治岁月中,铁器是很完美的。通过专用的炼炉将铁矿石转化为“生铁”,这大幅改善了民用及军用器具的品质。

与此同时,有证据显示,在罗马伊比利亚故地,发现了大量的大规模采矿与加工场所。


在西班牙卡塔赫纳矿山发现的铅锭:



此外,在大不列颠故地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彼时该地区充满了自然资源。比如在威尔士的多莱克西就发现了金矿,在康沃尔地区发现了铜矿和锡矿,在奔宁山脉和门迪普山则发现了铅。事实上,不列颠地区的铁年产量达到了2250吨,以国家级别来看,已经达到了汉朝50%的铁制品总产量。

与此同时,意大利的钢铁生产有其局限性,因为罗马熔炉的极限温度大约是1300℃,要融化“纯”铁还差240℃。至今,全球史学界广泛认为其在顶峰时期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即便在上述的限制下(指温度不够),他们仍然能通过一种名叫“乌兹钢”的衍生物锻造出熟铁。


结论:在冶金技术方面,罗马帝国似乎更先进一些。罗马的金属制品产量是无与伦比的,直到1850年后工业革命才被超越,相对于汉朝,这是一项决定性优势,虽然汉朝也有一些显著的优势。这一轮,罗马与汉朝,比分为1:0.


农业:

然而,罗马的农业技术相对汉朝,其优势地位就不像前述冶金技术那样明显了。

罗马的农业的巅峰时期是在安敦宁王朝时期(公元90-180年),地区差异非常之大。但是可以基于维基百科已经确定史料来看,维基百科显示:平均每公顷播种135千克,


以下数字按省份首字母排列(图表是自创的,所以没有可用资料)




不言自明,小麦的年产量因地区而异,不过平均下来,得出来的数字是848公斤/公顷,在整个罗马帝国时期,这个数字与1963年“最不发达国家”达到的水平相当。截止到2018年,占到年全球平均产量的25%.

事实上,单独看埃及---罗马帝国农业产量最高的地区—生产了200万modii(不知道啥单位)(大约是1.746亿公斤)的小麦,这些粮食能养活2/3的罗马城市了,或者大约能养活67万人。如果这个数字相对于整个人口数量不变,然后根据其派生的计算结果,那么全国的总产量则为157亿公斤,平摊到个人身上大概是225公斤。

除此之外,罗马帝国也很幸运能够部分“机械化”其农业生产。在这方面,罗马人使用一种自动收割机,主要用牛驱动,这样他们就可以尽可能多的收获小麦了。同时还能节省同样强度的人力。


前面提到的高卢罗马人的自动收割机,由罗马原创(但是并没有在整个帝国时期应用,目前的证据表明仅在高卢独家使用):



罗马人还广泛使用磨坊(在现代法国和意大利都有发现)将小麦磨成面粉。这些罗马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遗迹今天可以在法国巴尔贝加看到,其中16个排列成2列的水轮被有目的地定位,以便引入罗马主水道系统的供水。水则会导入到一个特定的磨坊,而这些水也可以作为下一个磨坊的供水来源。

这玩意大概运行了200年,估计每天可生产4.5吨面粉。这足以为临近的阿莱拉特镇提供粮食了,阿莱拉特有大约3-4万居民。

然而罗马的农业产量任然要略低于(汉朝)其竞争对手的预期产量,之前有流言声称(汉朝)每年出产接近160亿斤小麦,或者说比罗马高出1.8%。据说这(些数据)致使世界人均粮食产量都达到了绝对的人均水平,这意味着人均小麦所得量接近280kg,人均所得量大约高出罗马11%。


彼时完美的铸铁工具也广受赞赏,汉朝见证了农业技术的重大进展,彼时中国人发明了“多管播种机”,如下图所示:





这种器具是革命性的,它的出现使播种更加快速、高效且省时。这种创新带来的直接结果,那就是作物产量的最大化,此后的人口持续增长。

然而,汉朝不仅发明了多管播种机来提升农业产量,同样的,也发明了“代田法”这种农业概念,这种方法将田地分割成多个狭长的壕沟,从而各种种子更容易放进上述的壕沟。

此外,山顶上的由于壕沟的存在,土壤从上面落下去,带来了各种作物的秸秆。而这种方法使浇水也更为容易。这一发展,使集约化农业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大地,比罗马要早。中国大约在公元100年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这使收获季节的来回的移动更加容易,进一步提升了汉代农业生产的效率。


以下重现了中国人发明的独轮车,起源于汉代早期:


 


汉朝时期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耕犁,只需一人、两头牛便可操控,并配备了三个犁头,一个种子盒,另外还有一个翻土的装置。这一新发明据说可以使中国人在一天内播种45730平方米。


结论:有点左右为难,但是应该给汉朝一个“最重视农业”社会的称号,汉朝甚至将农民置于接近社会阶级的顶端的位置,仅次于帝国官员的存在。说到现在,应该已经不言自明吧,汉朝在农业领域比西方国家有更重要的发明。此轮,罗汉与汉朝,比分为1:1


水利与机械

在机械领域,水力锯木厂应该是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发明了。这种锯木厂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用水力驱动,至今为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带有曲柄和连杆的机械了。极大的帮助了罗马将树木转变为木材。


希拉波里斯锯木厂还原图,另一项罗马原创发明:




正由于曲柄连杆机构的发明,导致了蒸汽动力被创造出来。人称“亚历山大英雄”的希腊数学家发明了:汽转球,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遥遥领先的发明。因为直到1698年,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蒸汽动力才被发明出来。

它的工作方式:当中央水容器被加热时,无叶片涡轮机将旋转起来,蒸汽机排出的蒸汽产生力矩,今天我们所见的喷气式飞机引擎也能反映这种现象。


以下是“亚历山大英雄”的汽转球还原图:



虽然罗马没有自己发明蒸汽机,但是很明显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这种知识建造一个了。

除了早期水力锯木厂中发明的曲柄和连杆机构之外,蒸汽动力也是由汽转球衍生出来的,罗马人对气缸和活塞的存在也有深入的了解(用于金属力泵),此外他们还很了解回流阀(用于水泵),另外还有齿轮(用于水力磨坊和钟表)。

彼时,创建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蒸汽机的所有所需部件都已存在,这比其竞争对手中国复制这种技术要早很久,世界另一端的中国,几百年后才出现这类东西。


与此同时,罗马对起重机的利用也达到了帝国的巅峰时期,下图可见一个叫“Pentaspastos”的装置,或者叫它“五滑轮起重机”,这种器械足以承载450公斤的荷载。




即使是最简单的罗马起重机---“Trispastos”也具有3:1的机械优势,因为它配备了三个滑轮。假设一个成年男子可以提起50公斤,那就说是,前文提到的滑轮能帮助他们吊起重达150公斤的重量。

然而,罗马最大的起重机---- 高达10.4米的“Polyspastos”拥有5个滑轮,需要4个成员来操纵,可吊起3000公斤。如果对其做一些适当的调整,重量甚至可以提升到6吨。

下图显示了一个巨大的罗马起重机,人称“Polyspastos”:



比如跟古埃及相比,古埃及用50个人才能将2500公斤的负荷移动到坡道上,罗马的“Polyspastos”只需一人便可迅速、不费吹飞之力吊起3吨材料,这极大地提升了基建效率。

而在东方,中国人在为机械与水利的领域努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机械皮带传动,就是由中国人在汉代你首次带给人类的。皮带是一项重要的发明,被用来将蚕丝纤维盘绕到织布机的梭子上。

说到这里,彼时,织布机也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更重要的是,它迟早会用于创造一种其他的材料---那就是丝绸。而这之后的几千年里,丝绸无疑会为中国的巨大财富做出重要贡献。


历史里描述的汉代织布机:



与此同时,简易地震仪,可能是中国早期帝国时期---汉代,最重要的发明。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文明的地震,经常(地震确实是这样)毫无征兆的发生,而且通常是灾难性的。

为了应对这种恼人的威胁,一位中国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用于探测地震发生的方位,或者是目前发生地震的方位,以便迅速赶往灾区开展救灾工作。比如在公元前132年,它就成功的探测到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发生于500公里以外的特定方向,尽管当时无人可感觉到震感。


下图显示了张衡发明的装置(装备了“曲柄和抓手”机构,每当远处发生地震时,倒立摆将摆动到8个方位之一的位置,然后一个金属球将掉至青蛙的嘴里,用以指示当前发生地震的方向):



在机械和水利工程方面,罗马和汉朝都展现了2个共同点:二者在各自的整个帝国期间,都使用了水力磨坊和链泵。罗马帝国方面,上一章节中介绍的那一套水力磨坊,被21世纪的历史学家描述为:古代世界里最伟大的机械力量教科书。

然而汉朝,将水利工程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高度。汉朝发明了水轮车驱动的水傀儡,以及水力驱动的时钟。水钟的功能在于它能根据调节流入或流出容器的液体流量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以下为汉代水钟,皇家用其来测量时间的流逝,由青铜制造:



地动仪的缔造者---张衡,通过在储水器和流入容器之间设置额外的储水罐,率先解决了水钟内水压压力下降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减慢计时过程)

汉代的一种类似空调原型的装置也得到了发展,这种装置改良后为中国精英阶层所用。大型手动旋转式风扇配备了水轮,有时偶尔还能以水打湿大厅的人们,用以降温。

旋转式风机最引人注目应用的还是风选机的发明,它用处还是很大的,可将谷物与其谷壳分开。采用曲柄加上杵锤来实现这种功能。理想情况下,曲柄风扇所产生气流从而驱动旋转风扇,该旋转风扇随后将用于收获的谷物(分离谷壳)。


下图可见汉朝时期出现风选机模型:


 

结论:虽然在特定领域,汉朝的贡献明显更多,但罗马在做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发展,所以这哥俩的能力应被认为是差不多的的。比如蒸汽动力机械,在那个时代来说,足以先进到令人惊掉下巴。当然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贡献也是如此。所以此轮,罗马与汉朝,比分为2:2


医学

由于罗马人本身对医学并不熟练,他们经常需要向外部借用一些专家和医学学问,这些学问基于古希腊人的知识,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医学家,比如盖伦。

罗马的医学,其特点在于实用医学领域的知识不断扩大,在外科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公元二世纪开始,许多被称为“Medici”的医生对医学文献作品做出了贡献,这也帮助了罗马人理解何种草药适用于何种特定的疾病。

比如茴香,世人都知道可以治疗小便涩痛,内脏疾病比如胃痛则可以用大黄来治疗,马兜铃可以用来缓解分娩之痛,芦荟用来治伤口,甘草可用于镇静内脏。

众所周知,一些保存完好的考古遗址,如庞贝古城为专家提供了有关使用钳,镊子,伤口牵开器,收集杯,针头和各种尺寸的手术刀以协助罗马医生进行手术的实际证据。


罗马的手术器具,在早期罗马帝国时期的第一、二个世纪里是很常用的器具:



用这种器具,罗马医生能实施各式各样的外科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去除白内障,排除液体、环钻术、有时甚至能还原割礼。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与当时大多数其他社会一样,手术被认为是最后手段,因为手术比较危险,且彼时的卫生状况堪忧可能导致感染,所以风险很大。

在罗马帝国时期,在意大利出现了第一批医院,虽然他们只是用来为奴隶和士兵服务的。一种被称作“Valetudinaria”的医院,通常是矩形的,带有4只翼。最大的病员容量高达500人,大约是一个帝国军团的10%。


罗马的“Valetudinarium”还原图,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



彼时的罗马医师,也能意识到自己医术的局限性,然而对于某些伤口的治疗方面,比如脑补、心脏、肝脏、脊柱、肠道、肾脏、动脉这些器官的严重损伤,诸如此类的疾病在当时,会被认为已经超出了许多专业医师的知识范围。

罗马医学通常由常识和实用性来定义,不过有时也被吐槽:最擅长伪科学,而摒弃实践。

另一方面,罗马人也正确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假设,那就是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是可以延长寿命的(基于希腊名医的知识)。同时,由于盖伦(古罗马医师)的努力,绷带在用于处理伤口之前首先要在葡萄酒中消毒。

而传统中医(TCM),在世界某些地区任然被沿用至今,其在2000年之前的汉朝也有应用。当然了,传统中医是否有效的证据,至今仍存在争议。


针灸(插入针头以加速身体的自然愈合的过程),任然如上述所说那样,存在争议性(如今的针灸从业者宣称,许多生理与心理疾病都能用针灸来治疗。自然的,也有许多人怀疑这番言论。但它大概可以作为安慰剂而发挥功效,已被科学证明有时与真正的治愈效果一致)。描述人体“子午线”分布的针灸图如下所示:



除了这些可能有些琐碎的事之外,汉朝人也对医学领域做出了许多显著的实际贡献。把脉就算其中一致,汉朝医生对病人把脉,通过测量心率来确定个体的健康状况。

由于这项发现,他们认识到,一个健康在平静的时候心率应当是比较低的。不仅如此,这让汉朝医师能针对健康状况差的病人选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同时,对于临床手术来说,也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比如去除脓肿。有本书叫《黄帝内经》,这本书认识到医学现象的昼夜节律;生物钟大约24小时自身循环一次。这本书还介绍了各种疾病24小时里的的症状与反应,比如肝病、心脏病、脾脏病、肺病或者肾病。


除了这些实践治疗以外,当时也存在其他更令人怀疑的的治疗方法,据说可以使整个人体更好的血液流动,其中最主要的是艾灸(在身体皮肤的附近燃烧植物,目的是为了消除某些病灶的影响。):



不过,中国医生---张仲景,有点像罗马竞争对手那样,也意识较差的健康状况是由于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张仲景通过努力,编写了自己的医学典籍,那就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推荐了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目的是通过自然的资源,自然地治疗疾病。

另一位中国医生—华佗,他研习过《黄帝内经》,并发展出一种麻醉剂,然后将其用于外科手术领域。除此之外,他还创造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霜剂,这种霜剂据记录能够在一个月内治愈手术伤口。

汉朝还推崇体育锻炼(这点有点像罗马),通过锻炼来保持自然和健康。徒手体操在汉代广受推崇,中国的哲学书籍---马王堆帛书就有提到,用许多详细的图像描绘了最恰当的锻炼形式,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今天的气功与太极,被认为是从汉代徒手体操演变而来。


结论:当去除掉两个文明中对医学的那些荒谬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二者(在医学领域)大致相当。但是根据医院的存在、以及更高级的手术知识来说,罗马大概比汉朝高明那么一点点。当然也不是说中国差,我会说,中国人更加理解天然药物,而且经常有官方层次的医学研究,这点就比其西方竞争对手要厉害一点。这一轮,罗马与汉朝,比分为3:2.


天文学

作为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天文学在罗马与汉朝都一样,拥有长久而多样的历史。

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据说不仅深入研究了天体的运动,而且还绘制了约1,000个不同的独特恒星。在罗马帝国时期,日晷就已经被用来记录时间了,通常在大多数主要的城镇都能找到这玩意。例如,从庞贝古城的火山灰中,现代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了35个日晷。


下图显示了罗马日晷:



虽然托勒密错误地坚持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的。但托勒密却理解了“天体逆行运动”的概念。即观察到尽管夜空中的行星只是绕着地球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但偶尔它们也会出现向后退的情况。

随后托勒密还通过大量复杂的数学方程来跟踪这些观测,以便预测每个行星何时会进入逆行运动。与此同时,罗马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还记录了罗马天文学家对哈雷彗星的观察。

而最重要的是,罗马人还知道地球是圆的。水手们已经能利用星星来导航从而在公海上驾船。与托勒密自己的信仰相反,某些罗马天文学家已经正确地假设:地球围绕太阳而不是反过来。与此同时,儒略历记录到一年为365.25天,分为12个月。


之后的欧洲星图,基于托勒密的著作:



而汉朝在天文学方面,至少与西方同行有相同的地位。中国天文学著作—“天文气象杂占”一书,其中有很多细节描述,大约对300种不同的气候和天文特征进行了视觉描绘,包括云,彩虹,星星,星座和彗星。

帕提亚帝国时期(公元前247年-公元228年)米特里达二世生日梯发现了一颗彗星(在朱利叶斯凯撒被刺杀之前,罗马共和国发现的也是这颗彗星),中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135年也发现了。


汉朝与其竞争对手罗马很像,他们也使用了浑天仪(汉朝还自行发明了水力驱动的的改进型),为了用于展示天空的模型,浑天仪上的线条代表了经度与纬度。下图展示了天文学家张衡设计的浑天仪变种(前文所提到的地动仪也是他发明的):



前文所提到的哈雷彗星,由卡西乌斯·狄奥所记录,也被汉朝人发现了,大约比罗马早25年,可追溯至公元12年。现今所知的超新星(现象),汉代天文学家在公元前185年就已经观测到了这种天文现象。

关于各类彗星在天空之中所处位置、现今其运动的方向,诸如此类话题也被广泛地讨论,并描述了各种彗星的颜色、尺寸以及多长时间能见到一次;所有这些都被中国历史学家所记录,比如记录在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

而张衡的工作则是记录星象,由此他记录了2500个不同的星体(而不是托勒密的观察到的1000颗恒星),外加124个不同的星座,这是司马迁在其著作《天官書》中所提到的。

至于官方的太初历,此历由汉朝官方所用。此历虽然不如儒略历精准,但任然成功计算出一年大约有365.385天,同时还估计出农历月的时间是29.43天。不过不就之后,之前600年前所用的“古四分历”又被中国人重新采用,这款历法与其西方竞争对手儒略历所估算的每月/每年的数据一致。


与罗马一样,汉朝人也充分利用了日晷(这个日晷是从内蒙古发掘的,可追溯至公元2世纪):



与托勒密相似,汉朝对太阳系模型的认知也是错误的。尽管汉朝人相对于罗马人来说,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归功于音乐理论家京房的努力,京房很早就意识到月亮只有在反射了太阳光之后才会变亮,而张衡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此外,张衡还指出,太阳光并不是总能到达月球,这是由于在月食期间地球会阻挡太阳的光线。这位汉朝天文学家还观测到了日食现象,日食期间,太阳光被遮挡而不能到达月球。

在汉朝时期,一个普遍的观点,那就是雨水是来地球以外的某处。而此时有人证明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当时一位名叫王冲的天文学家认为这是一个蒸发过程,雨水来自海洋中的水,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就有提及。


结论:由于中央王国大量的高质量发现,天平目前为止向汉朝倾斜了。但中国人还没有“击败”罗马人,然而毫无疑问,最终应该得到胜利的是他们(汉朝)。不言而喻,中国是一个以空间为导向的社会,具有天体力学的详细知识。所以此轮为止,罗马与汉朝,比分3:3.


海军技术

帝国时期的罗马文明,已经有了相当长、引以为傲的海洋传统,尽管罗马人对海洋旅行经常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总认为海洋怪物会使他们感染。因此,他们更喜欢陆地旅行。

尽管如此,罗马在航海科技上的成就,既不能被忽视也不能被淡化。古代罗马人对待造船,不仅仅是像今天一样,被认为是单纯的一门科学,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视之为一门艺术。

在帝国期间,罗马人摒弃了传统造船方---先造外壳,取而代之的是迄今仍在使用的方法:在制造船体和其他“次要”部件之前,先造出船体的框架。这是一种更加系统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建造一艘船所需的时间。


罗马船锚重建图:



同时,战舰被设计成轻型化,但却快得残暴(那是因为战舰采用了风力和人力双重动力),这样的方法更好,机动性比较强。每艘军舰都配备了一个青铜撞锤,这是用来粉碎地方船只的,可以瘫痪对方船只,如果损坏强度足够的话,甚至可以使地方船只完全沉没。同时,这种船只的水下船体部分的比例通常为6:1或7:1.

“Trireme”传统上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主要战舰(公元前509-27年),但在罗马帝国期间,基本上已经被帝国海军极其优越的“Quadrireme”和“Quinquereme”级战舰所取代。与之前仅配备180人的“Trireme”级相比,“Quinquereme”级能容纳300名划手,船的两边各配备90个桨。


下图描绘了“Quadrireme”级战舰,其两个独特的“堡垒”位于船首和船尾:



说到这一点,与大多数想法相反的是,船员不是由奴隶组成的,而是由报名参加军团的罗马公民组成的队伍,就像任何“正常”入伍的人一样。这也意味着整个帝国海军的专业化性质。

不管如何,一艘长45米,宽5米的战舰,其排水量是可以轻松达到100吨的。不管从速度方面、在最凶残海况下的表现来看,都要比共和国时代来得优越。


突尼斯的镶嵌画描绘了一艘“Trireme”级战列舰,在帝国时期任有使用:



此外,在海战中,罗马军舰也得到了的登船装置的极大协助,这种装置曾被用来登上被称为“乌鸦座”的敌对船只,这让罗马人将他们在陆地上的军事经验,转化为他们在海上的军事行动。当然了,这只是为了确保帝国时代,在整个远海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罗马的商用船只大概与它的老表(应该指汉朝)差不多水平吧。其水下船体部分通常非常短,比例大概只有3:1,这与军舰比起来就深得多了,这样经常阻碍他们在近海地区航行。因为商船也是航海器具,也具备像汽车一样的马拉松选手的特质,因此在建造这样的船只时,既不能考虑速度也不无需考虑可操作性。

它们通常还配备了两个位于船尾的巨大方向舵,这些方向舵,由与连接了线缆系统的小舵杆控制。根据这些船只的大小,通常拥有1-3个矩形帆,并且在船首处,还配备了一个小号的三角形变体(帆),人们称之为“Supparum”。

而装载容量通常在100-150吨之间,最大的限度下,一些船能容纳3000个双耳瓶(装液体的容器)。罗马商船据闻可装载600吨货物,或者换句话说大概相当于能搭载12000个双耳瓶,这个数量也很可观了。据估计,这种庞然大物,长度达46米,甚至比“Quinquereme”级战舰还要长1米。


罗马商船模型:



而中国的航海科技,在当时与罗马比起来,存在感就没那么强了。罗马人早在公元前311年就已建立了一支国家级常设海军。直到1300年后的宋代(公元960 - 1279年),中国人才建立一支类似的海上力量,用以保卫他们的海岸免受外来入侵和无情海盗的袭扰。

虽然汉朝人不像罗马人那么害怕海洋旅行,但是他们主要还是一支陆上力量,因此在航海技术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很大的进步。据传,在1975年发现的一个早期汉代造船厂,其能为商业和军队生产船只,但这些船只只有30米长,8米宽,重量只有60吨。同时,在安徽省发现了另一个造船厂,这个船厂特别着重于建造军船。

中国历史上首艘平底帆船是在汉代早期创造出来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末期,至今仍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适航的海军舰艇。汉朝平底帆船拥有一个矩形的后弓和舳(迫使他们朝风的方向航行),拥有平底的船体和坚固的横舱壁,用以替代罗马船只中常见的结构框架。


平底帆船通常缺少船尾柱,而是将他们新发明的方向舵装在船的尾部。以下是汉朝时期的商船模型,其中描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船舵安装在船的后部):



因为这项中国人的新发明:船尾舵的出现,取代了先前使用的方向桨,这使中国船只与罗马同行一样,非常适合在外海中航行。这样他们就能与其国际同行交换商品与服务了。

一位汉朝人,在其著作《南国轶事》中提到,汉朝拥有能容纳700人的商船(这是罗马最大船只的2倍),还有能装下重达260吨的货物的船只(这就比罗马最大船只少得多了,后者能装下600吨的货物,大约是汉朝最大船只的2.3倍)

王在其书中这样描绘该船:

“这些船只出海时无需避开强风巨浪,借助于倾斜的船桅,船只速度可以最大化,这些船桅可以让帆接收到风的力量,而且能消除船员长期伴随高杆的焦虑”

虽然彼时中国没有常备海军,但他们也保留了一支能够在海上进行战争的后备军事力量,如果到达战争场合就可以启用(例如在公元前111年,这支力量就被用于入侵越南,彼时,汉朝海军陆战队员在南越王国(公元前204-11年)的东海岸登陆,迅速打击了越南本土的防卫力量)

据说,汉帝国海军本身也非常的多样化。在汉朝时期,有4级主要的战舰,其中包括“飞翼”级、“突胃”级、“仙桥”级和“尖塔”级(译者自行脑补的,找不到资料)。

据传,“突胃”级战舰本身是一艘巨型移动攻城锤,虽然它没有撞锤,但仅仅依靠速度和纯粹的重量就足以冲撞和蹂躏其他船只。这是罗马人在同一时期从未也不会犯的错误(指不装撞锤)。


这种船只如下图所示:



接着轮到“尖塔”级战舰了,这种船基本上是一种超大型的浮动堡垒;相当于海军的攻城塔。一旦它们相互联系起来,则可容纳数之不尽的满副攻城器械的士兵,足以轻松压制一座城堡或城市的防御工事。人们认为汉朝的海军已经到达此种程度了。然而由于这些战舰超大的尺寸,通常意味着对战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如果对其集中的区域发射各类燃烧弹的话,它们就很容易成为靶子。


它们残暴的尺寸,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在桶里捉鱼”而生的;通常会是敌方船只的优先打击目标(以下的艺术作品已经不言自明的展示了这种船只):



如果与陆基军事单位相比,实际上,“飞翼”级大致相当于战车,而“突胃”级则相当于攻城锤,“尖塔”级则是移动攻城塔,“仙桥”级那就是汉帝国的骑兵了。


结论:中国海军技术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会显得有些怪诞和异乎寻常,从第三方的客观角度上看,罗马军舰的质量通常要比汉朝军队方面好得多。事实上,罗马拥有一支常备海军,而汉朝则没有。这也意味着他们在海军技术领域的优势,不过他们也从腓尼基人和希腊人那里获得了部分专业技术知识。当然了,中国人在这方面仍然做出了一些杰出贡献。此轮,罗马与汉朝,比分为4:3。


航空学

当谈及航空工程领域时,罗马人似乎就没有什么热情了,他们大概借用了希腊人的成就吧。尽管目前来说,学术界可用的记录很少提及到罗马帝国“飞行器”的任何内容,但我们知道,大约在2400年前,一个名为阿契塔的希腊人发明了“蒸汽动力鸽子”的概念。

这玩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自行飞行装置,阿契塔所造的鸽子,其内部是空心的,由木头制成,形状为圆柱形,翅膀突出到身体的两侧,其前部,被制成了鸽子嘴的形状。据传,它具有相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在速度和飞行距离方面达到最大潜力:





“阿契塔鸽子”的开口处连接到锅炉上,这时候它开始加热,从而产生越来越多的蒸汽,最终突破连接件的机械阻力,促使鸽子沿着事先连好的线上飞行,大约能飞行200米。尽管这完全是一项古希腊发明,但最终完全征服希腊的罗马人,很可能最终非常熟悉这样的概念。

与此同时,在与阿契塔大约同时代的东方,中国人也一直在进行飞行实验,汉朝第一次见证了“竹蜻蜓”的出现,最初是作为孩子们的玩具首次出现的。当连接在其转子上的竹棒旋转时,可以产生出飞行所需的升力,从而可带动竹蜻蜓飞行。


以下是一张画作,描绘了古代中国孩子们玩这种所谓的“竹蜻蜓”的情景:



至于汉朝时期其自身的航空技术创新,这就与其罗马同行形成鲜明对比了,汉朝人能够自己制作不少本土发明。

中国风筝,就是上述的众多发明之一。风筝(虽然是在汉代之前就发明了,但是大幅改良确是在汉代)的发明,不仅能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远方,而且仅凭其外表,就能吓唬敌军了,因为反重力装置并不常见,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也是如此。

在这方面,风筝是由竹制成的,因为这个发音类似于中国的文字—“伏”字(当心堤防的意思),可进一步威胁敌军。竹子也可以制成轻型化且坚固的框架。风筝的线则由蚕丝制成,这是为了增强韧性。


现代的中国风筝,任然部分类似汉代风筝:



早期版本的热气球,人称“天灯”,是由汉代末期战略家诸葛亮发明的。。

彼时的古代中国人几百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当某个特定区域的温度上升后,由此产生的热空气也会随之上升,因为它的密度低于周围的空气。利用这些知识,他们将这些想法应用于制作天灯上。先制作一个纸质气球,然后将一盏小灯至于其中,如此,天灯就成为了一个反重力装置。

诸葛亮是前述装置的发明者,他利用这玩意帮助其主公刘备吓走了敌军。除了这项重要发现之外,也有证据显示,汉朝人还解决了使用气球时的空中导航的问题,这比世界其他国家早了1500年。


现代中国的“天灯”(自汉代以来,其变化非常小):



结论:

由于并没有记录显示罗马本身在航空领域有太多的原创发明,所以其对手汉朝人此轮自动获胜。就算加上希腊的发明:飞行鸽子,罗马在该领域的创新,也明显落后与汉朝,而后者发明了风筝和热气球。此轮下来,罗马与汉朝,比分为4:4。



材料工程


汉朝与罗马帝国二者都有许多独特的材料,但二者的同行们并没有在同一时期使用。

众所周知,罗马人在制造玻璃制品方面的技艺非常出色,诸如此类的物品被认为远优于其他类似的产品,它们由贵金属如银或金制成。它们不仅仅只是被罗马的上层阶级所使用,而且在早期帝国时代的末期也被大量生产,这些玻璃器皿通常被用作杯子、碗、盘子、瓶子和其他日常容器。


以下是罗马玻璃器皿的一个例子,这是罗马帝国时代很常见的东西:



在罗马,不仅玻璃制造工人,甚至其玻璃切割人员,都已掌握各种技艺,可将简单的玻璃容器加以豪华装潢加工。虽然最初罗马共和国的玻璃通常是不透明的,但整个帝国时期的玻璃制造工艺,已经开始稳步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在弗拉维王朝末期(公元69-96年),无色玻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

而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也有能力将玻璃通过人工技巧加工到相当的水平。而且可简单地通过增加或减少氧气的含量来生产彩色玻璃,不过这个时候玻璃任然是被置于熔炉内加工的。但后来,罗马人很快便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生产彩色玻璃,从那时起,只需将少量金属添加到混合物中,便可实现某种特定的色调。

比如,添加铅,便可产生黄色,添加铜可产生蓝色、绿色和红色,钴则可产生深蓝色,而往混合物中添加锰你将得到红色或粉红色。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还发明了宝石玻璃(多层套色加浮雕的玻璃),通过将不同颜色进行混合和实验,然后将其全部融入玻璃中。这种技术的发展,导致他们创造出著名的“波兰特花瓶”,


下图显示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公元14-68年)初期生产的浮雕玻璃瓶:



除了波兰特花瓶之外,关于罗马玻璃器皿,最著名的的东西那无疑得是“莱克格斯杯”了。大概是在公元4世纪的某个时间铸造的。将红色和绿色的彩色玻璃组合在一起,那些用于铸造杯子的比较厚的材料被移除掉了,通过采用独立的隐藏式玻璃桥,便可在杯体上留下图案。


而最赫赫有名的杯子是由“双色玻璃”制成,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杯子,因为它实际上是根据光线的存在或消失来改变颜色的:



除了在玻璃领域的创新之外,罗马人也提出了“罗马混凝土”的概念(同样的,中国人也没有采用),那些古迹很好的记录了它的名字:“OpusCaementicium”。由生石灰、火山灰和浮石的组合制作而成,罗马混凝土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建筑结构。

事实上,700年来,混凝土都是罗马人用来建造建筑物的主要材料之一。它不仅仅将罗马人从使用砖石材料中解放出来,并且使罗马人创造出了全新且极其复杂的设计特征。

历史学家Donald Robertson叙述了这种新发明,如下所叙:

“混泥土,就像罗马人所知的那样,是一种全新的材料革命。以拱门、拱顶和穹顶的形状摆放,可迅速硬化成刚性物质,而且没有多少内部冲击和应力变化,而此前这些内部冲击和应变会使砖石结构建筑物的建造者陷入困境。”

人们试图用现代测试方法评估Opus Caementicium(罗马水泥)的韧性,测试结果是,其在某些方面与波特兰混凝土一样坚固,其抗压强度(注意不是抗拉强度)为200 kg /cm^2。这种特性,使罗马的建筑、材料抗压性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即使是在2000年之后,仍有许多保存完好的罗马废墟遍布整个欧洲,北非和黎凡特。


下图显示了罗马发明的拱门(只有采用罗马水泥才有可能实现的建筑概念):



而汉朝在材料工程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有趣的发展。虽然彼时的中华文明还不熟悉玻璃和混泥土,但汉朝也有一些本土的发明贡献,而罗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实现这一的发明。

纸张是在东汉时期被发明出来的,据说发明者是一位名叫蔡伦的太监。据说中国生产纸张的原材料包括:破渔网、树皮、织物,这些材料都非常容易获得,所以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且成本很低。

纸张相比以往的书写材料,是有巨大的进步的,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人们用竹简来写字,但由于写一本书需要大量的竹简,这就使其变得很不切实际了,或者说不方便使用。这导致的结果是,汉代以前的书籍读起来不仅令人十分困惑(在某些主题上),而且对于读者来说,搬动起来也比较困难。

以下的一页纸,来自于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籍。写于汉代被篡位后大约30年,彼时正处于三国时代的内战时期(公元220年~280年):



纸张发明之后,弥补了书写系统的先天劣势,很自然的,纸张在这片“天朝上国”的土地上被广泛采用。

另外,瓷器这种材料也是由汉代中国科学家发明的,彼时欧洲大陆西部的罗马还没有这种材料。自然而然,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鼓风炉”也是由统治中华文明几百年的汉朝发明的。在汉帝国时期,烧瓷器的炉子内的温度能升高到至少1200℃,这样,中国人第一次制造出一种新型材料,那就是瓷器。

瓷器,其实是一种黏土,它具有粘性和防水的特征,这种材料非常适合制作碗,壶和盘子。所以在瓷器方面进步的重要性绝非浪得虚名。即便是在汉代,中国已经有能力将瓷器制作得十分耐用了。即使是到了今天,出土的瓷器任然保持着其2000年前的色彩。


汉代的瓷质枕头,至今任然保持着原始色彩:



最后一种罗马人没有的,在汉代时期,中华文化圈里广泛使用的材料,当必然就是丝绸了。当然了,在汉代时期,丝质品已经存在数百年了。但也是在汉代,中国科学家使上述材料(丝绸)得以长足发展。

欧亚大陆上的所有皇帝都对丝绸趋之若鹜,汉朝人不仅用丝绸来做衣物,也用它来制成扇子、壁挂。当无法获取纸张时,丝绸还被用来当做书写材料。在汉代起始之时,蚕桑业已经存在了大约3,400年,汉朝人在涉及丝绸的每件事上都有数百年的经验。

更具体的说,在汉帝国时期,丝绸这种材料发展得越来越出色而且坚固,举个例子,一件衣服上每平方厘米上编制了多达220根细线。与此同时,不同品种的蚕杂交,可产生许多不同类型的新蚕种。这些蚕宝宝们多才多艺,可以产出不同品质的丝线供织工使用。


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生产过丝绸,汉朝灭亡后,中国人满怀猜疑地守护着这个秘密而没有透露给欧亚大陆上的任何国家。以下为汉代的丝绸锦缎:



结论:

有点让我左右为难。问题在于,两个文明在材料学方面的进步都很大,但是他们擅长的事物完全不同,所以在文明方面不具备可比性。因此这既不明智也不公平,所以我不能牺牲一方而选另一方为胜利者。所以罗马与汉朝应该各得一分。因为二者都做出了几项不可或缺的创新。此轮,罗马与汉朝比分为5:5。



数学领域


罗马在数学领域的进步就有点令人失望了,甚至几乎没有(恕我直言),在帝国统治整个期间,几乎没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在数学理论方面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原因很简单,罗马人民超级务实的人,几乎不需要“纯粹”的数学概念,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应用数学上,他们经常在经济和工程方面使用应用数学。不仅如此,对数学极度热衷的几个地区(希腊),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也被前共和国(指罗马共和国)残酷镇压了。

罗马在这个领域最显着的例外,那便是采用罗马数字。上述的(数学)系统非常复杂,但几百年来仍然使罗马社会井井有条地运作着。因此,作者断定该系统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低效。


罗马数字“LII”(52),刻在罗马斗兽场入口处的顶部:



不过由于该(计数)系统本身难以掌握,这往往会进一步阻碍罗马数学家在高级算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可以很确定的说,(由于这个系统的存在)数学的发展是不太可能的,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话。它是一个十进制的系统,但似乎没办法表示“0”的概念。


然而,有证据表明,其遥远的东方同行在使用算盘上已经达到一种高度了。

与此同时,汉代与罗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被认为是中国在理论数学领域中的“黄金时代”之一。

虽然中国人像他们的罗马同行一样,也没有“零”的概念,但是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留下了空白(作为零)。

“勾股定理”的数学证明在汉学论文中被发现和记录,这本书叫《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中的一篇断定: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C^2=A^2+B^2)。就如下图所示:



利用这些知识,中国数学家“陈子”与他的学徒“荣方”能计算出太阳到地球的高度,或者说至少试图进行计算,不管如何,结果最终会偏离数百万公里。

另一本数学书籍,不仅记录了汉代数学,而且还记录了公元前10世纪的数学,这本书就是《九章算术》,这本书第一次证明了中国人使用负数,除此之外,《九章算术》还提及了直角三角形、平方根、立方根,甚至矩阵算法。

中国计数系统使用计数棒来引用负数。“空位”以下的数字用黑色计数棒来表示,用红色的计数棒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在青铜时代—商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小数点了,但这本书,是第一本引用小数来作为解决方程式的手段。


《九章算术》的其中一页:



同时,这本书还提及了“高斯消元法”,在《方程》一章中。“π”,直到汉代初期,还被认为等于3,不过后来遭到很多答案的炮轰,比如3.1497、3.1590和3.1670。

由于不满足于这样的结果,地震仪的发明人、汉朝天文学家张衡,试图用他自己的估算来改进这个结果。张衡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与其内切圆面积的比值为4:3,那么其假设体积之比则为4^2 : 3^2。如果用D代表直径,同时用V代表体积,张衡得出了以下方程:

D^3:V=16:9或者V=9/16*D^3.

需要注意的是,他的公式在直径方面任然是错误的,不过他在这个等式上又加了一个额外的1/16 * D^3,如下所示。

V = 3/8 * D^3。

好了,由于之前张衡已经发现,立方体与其内切球的体积之比为8:5,那么正方形与其内切圆的面积之比就是√8:√5了。因此,π的值为√10,或者大约是3.162,虽然任然不是很准确,但是在汉朝灭亡之后,立刻就有另一个数学家—刘徽,他比较正确的计算出了π的值---3.14159.


汉朝人的数字系统:



汉朝在音乐领域也取得了计数的进步。人们原本认为:音阶之存在12个音调。但在汉朝,音调的个数提高到了60个,五倍于先前的数量。数学家京房促使了这个进步,他还发现:53个纯五度(一个音程,对应一对频率比为3:2的音高)大致等于31个八度。

通过计算计算177147/176776之间的差数,京房得到了“53平均律”,这与德国科学家NicholasMercator在1650年之后得到的数值相同。


结论:

毫无疑问,中国人在这一领域赢得一分。因为与罗马相比,他们在历史上有许多重大发现。也不是说发现数量比较多,就意味一方比另一方更先进,但是罗马在数学领域的确缺乏创新,这一轮应该批评一下罗马。此轮,罗马与汉朝,比分为5:6。


土木与结构工程

罗马人是欧亚大陆西部地区无可争议的土木工程大师,已经到了无人可以挑战的程度,以至于他们以前的大部分建筑在今天依然保持坚固和相对完整。

罗马人总共有40万公里的道路贯穿着整个帝国。前述数字,大约有85000公里是全面铺平的,大约占总道路的21.25%。即便1000年之后西罗马崩塌之后(公元395年~公元476年),罗马的旧公路仍然被中世纪的欧洲人所使用,一直到大概16世纪。

同时,“路站”作为错综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一直被维护着。为那些经历了漫长的一天旅行后需要休息、疲惫的旅客提供茶点。那些服务富人和强权阶级的官员与通讯员,也拥有自己的换班据点。总而言之,如果天公作美,使用这些“高速公路”的幸运罗马市民24小时内够旅行800公里。


比如,著名的(同时也臭名昭著)的阿庇亚大道总共延伸了563公里,这是罗马帝国时期所使用的众多道路之一:



据称,直到100多年前的19世纪初,罗马人的道路一直是当时最先进的。这些道路是通过沿着指定路线的长度,不断挖掘建造的。挖掘坑道后往其中填入岩石、砂砾或者沙子,最后还会铺上一层混泥土。上述过程完成后,最后再使用多边形岩石板铺平道路。

罗马人还热衷建造大坝。比如,前罗马领土伊比利亚地区,仅在该地区就发现了72座大型水闸。实际上,罗马水坝建造得十分精巧,其结构非常的优秀,以至于至今在整个欧洲,有些大坝任然在使用。最近,在英国也发现了几座土坝。


时至今日,西班牙的Cornalvo水坝仍在使用(至少坝体还在使用),该水坝于公园1世纪~2世纪建造(已经被使用近2000年了),这座大坝长194米,高达20米,有8米宽:



罗马人也在其帝国建设了桥梁。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罗马帝国总共建设了931座(大部分是拱桥)。罗马的桥梁、立交桥,其规模之巨、耐久度之长,在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罗马桥梁的建造,使用了石头或混泥土或者两种材料都使用。桥梁建设者通常也会积极采用拱桥的新概念来建设桥梁,因为拱门既可用于装饰,也可以加强整个建筑。拱门的作用是均匀分布桥梁的重量,使桥梁可以建的更长也更稳固。归功于这些创新,罗马人建造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长桥,超前当时的时代数百年。


一座位于现今葡萄牙Ponte da Vila Formosa的罗马桥梁,见下图:



举个栗子,罗马人在桥梁整体跨度方面,拥有世界最长立交桥的纪录,这个记录被保持了大约1000年。这座名叫“Trajan’sbridge”的桥梁,由叙利亚--大马士革工程师Apollodorus建造。

在过去绝大多数时间里,这座桥梁都悬浮在水面18米之上。长达1135米。当然了,罗马人还用其他比较长的桥,包括135米长的Pons Aemilius桥和182米的Alcántara桥。


另外,浮桥(水平倾斜的船舶并排堆放形成的桥),是由汉朝1000年之前的铁器时代---周朝发明的(实际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名义时间: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据记录,罗马人在罗马帝国时代也使用了浮桥。

就比如这个故事,皇帝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建造了一座浮桥,以便能从海湾一侧到达另一侧,为了证明之前的预言是错误的,这个预言认为,如果他不是通过浮桥穿过拜亚湾而是起码的话,那么他成为皇帝的机会就很渺茫。他当然要证明预言是错误的,所以它修建了一座浮桥来证明其观点。


马可奥勒利乌斯柱上描绘的罗马浮桥:



在建设如此复杂的基础设施之时,有时由于欧洲复杂的地形,工程不得不停顿下来。许多恼人的地理特征,如山丘或山脉一直都阻碍着罗马人的辛勤工作。

然而罗马人是一群很能适应环境的人,因此他们提出了隧道的概念。对于罗马人来说,建造隧道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测量必须精确,因此常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这一点却没有被罗马人缺乏数学知识所困扰)来使隧道最终在中心点准确交汇(因为在罗马帝国时期,修隧道是从山坡两侧开挖的)。

事实上,在罗马时代建造隧道非常艰巨,公元前41的时候,皇帝克劳狄为了修建一条大约5.6公里的隧道,为了排干Fucine湖,3000名工人耗费了11年时间才建成。尽管如此,罗马的隧道技术在当时仍处于高度先进,特别由克劳狄斯指挥修建的前述隧道,其隧道的井深达到了122米。


一条能追溯至罗马帝国时代的隧道:



然而,罗马在土木工程方面最伟大的创新,那必然是引水渠了。这些隧道完全由重力驱动,这种隧道非常经久耐用,几乎追平了我们几十年前的水平了。这种引水渠的存在使得水能够以极高的效率流入罗马帝国的不同地区。

与此同时,在深度超过50米的地方,反向虹吸管(必须在障碍物下方倾斜,以形成“U”形路径的管道)被用来地迫使水流往上走。另外,引水渠还可以使水自然流动,不会受到人为的干扰,因为其下方有倾斜的水道。据说最长的引水渠是为以前的Carthage市修建的,它的长度为178公里。

至于罗马首都, 11条引水渠每天运输100,000立方米水,足以保证该市的100万人口充足的供水。

而且应该指出的是,鉴于罗马的引水渠的强大储水能力,这样的日常供水量即使对于350万人口也是足够的。


今天在西班牙仍然可以看到“塞哥维引水渠”,由于使用罗马水泥建造,其仍然保持原有屹立不倒:



罗马的防御强也与东方同行的类似,也是罗马土木工程的核心特征。虽然与罗马共和国时代相比,防御墙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在罗马帝国时期,它们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罗马人很少只为了防御目的,而在其开阔的国家建造一堵墙,而是为了保护城市而建造的。在罗马帝国时代,他们通常使用罗马水泥和砖块来建设防御墙;这相比罗马王国时期(公元前753~509年)也是一种进步,罗马王国时期通常使用干石块与日晒砖来建防御墙。

归功于前述的opus caementicium(一种罗马水泥)这项发明,罗马帝国前领土上的许多城墙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现代水泥在经过海水浸泡50年后会受到腐蚀,而罗马水泥(罗马港口的主要材料)正好相反,经过2000年的风风雨雨,任然完好无损。

最著名的罗马防御工事---哈德良长城,全长117.5公里,厚3-6米,高达6米。这座城墙每隔7.5公里就有一座堡垒,花了6年时间修建完成(公元122~128年)。由于缺水,它不是用混凝土建造的,而是用泥土或黏土加上石子混合建成的。下图是这座长城的废墟:



虽然罗马人本身并没有发明垃圾处理系统(一种在公元前3100年前就存在的系统,由印度河谷文明发明(公元前3300~1300年)),但罗马人却有一个飞叉复杂的卫生设施。

罗马的卫生设施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罗马的公共浴室广泛分布、数量众多。罗马浴场被有目的地设计成3个独立的洗浴设施。第一各是更衣室,在更衣室里,罗马市民脱掉衣服,然后准备进入下一个洗浴流程。

然后,沐浴者将前往“暖房”,这种暖房名为“Tepidarium”,其内部的温度比较适宜,目的是为进入下一个房间作准备。最后一个就是真正的桑拿浴室了,以“加温室”或Caldarium而闻名(实至名归),内有一个大水池,还有一个冷水源。


英国西南部巴斯市的罗马浴场:



罗马的卫生设施,还以冲水厕所闻名,以及高度精细的排水设施和污水系统。洗澡水被回收,用来冲刷公共厕所的粪便。城市下水道的管道是由陶瓦制成的。罗马帝国时期的水甚至被净化成高品质饮用水,可直接用于饮用和烹饪,而其它品质较差的水则仅用于喷泉和浴缸。

最后要说的,当然了并不是说它最无足轻重,那就是罗马的房子了。一般来说,罗马的房屋通常都建造得非常好,但贫富之间通常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富人通常住着名为“Villas(别墅)”的单层住宅,被“Atrium(中庭)”包围在中间。中庭是没有屋顶的,容易受到变幻天气的影响,但这样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房屋周围沟槽中的雨水。


罗马“别墅”重构图,下图为“中庭”部分:



中庭之后是第二个开放的庭院,名为“Peristylium(周柱廊)”,其中包括一个花园,这个花园与几个相邻的房间相连;,之前所说的中庭也是一样的布局。富人的房子采用“热坑”集中供暖,并用铅管直接引入淡水。

与此同时,穷人们则住在被称为“Insulae”的公寓楼里。这些破败的公寓最多只有两个房间,缺乏自来水设施,而过过于狭小,住起来也不舒服

这种大楼通常平均有6至7套公寓,尽管面积仅有330平方米,但可容纳40多个人。然而,大楼的上层建得不好,出了名的危险,因此大多数居民更愿意住在中下层。


罗马港口城市OSTIA ANTICA,“insula”居民楼废墟,可追述之公元2世纪:



与罗马帝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供深入研究的、能追溯至汉朝的建筑就屈指可数了。因为汉朝的建筑大部分是用木材建造的(木材很快就会腐朽)。然而,这本身并不意味着汉朝的本领不如其西方同行,但汉朝人也能采用自己的手段来建造他们的建筑物。

传统的“中国特色”住所中,石头和大理石的用量都不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建筑通常都使用木材,一直到1912的时候还是如此。尽管如此,汉帝国在土木和结构工程领域也取得了稳步进展。

然而,中国人与罗马人不一样,他们并不热衷于修建桥梁和道路。而罗马修建了40万公里的道路(就如前文所述),这些道路中有1/5是铺平的,还有931座拱桥。而在628座中国桥梁中(最少占罗马的67%),仅仅只有2座是拱桥,仅有3.54万公里的道路(占罗马总量的17.7%),其中大部分是没有铺过的。


然而,汉朝人也能力在土木工程领域取得稳步进展。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宫殿建就于汉代,那就是“未央宫”,如图所示:



这座宫殿以刘邦的个人需求,用木材建造,刘邦是汉朝的地位皇帝(公元前202-195年),据传,未央宫占地面积为1200英亩(4.8㎡),面积是梵蒂冈的11倍,比现存的于北京的紫禁城的面积还要大6.7倍,大约是法国凡尔赛宫的72倍。该宫殿为汉朝时期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据了解,其建筑经达到地面以下35米的深度。

而未央宫之外则是伟大的汉朝首都---长安城,乃是欧亚大陆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其人口数量接近40万。虽然人口只有罗马的40%(彼时罗马的人口达到100万),长安---中国古人称之为“长治久安”之城,其面积是罗马的4倍。

因为罗马的面积为13.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72833人/平方公里,而长安衍的面积为54.9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7283人/平方公里,只占到“七山之城(罗马)”的1/10.


以下为横店国际影城重建的汉代宫殿,仅供拍摄之用:



长安城分为11个社区,富人和贵族居住于城市的南部,普通人(工匠和商人)则居住于东北部。至于城市本身,是由一条有8个城门的城墙,加上8条大道所围绕,而且还由8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着。

上述大道宽度大约是45-55米,城墙高达12米,周长为25.7公里。汉代考古遗址还发现了汉朝使用砖块与石头的证据,这些遗迹散落在现代西安(长安的现称)周围。

说到城墙,中国人与罗马人类似,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来说,中国人都建设了与罗马类似的城市屏障。但从“开阔漫游”的城墙来说,他们的建设规模却比罗马大得多,这是由于中国长城的存在。

尽管长城已经建设多时了----最近的一次是在明朝(公元1368-1644年)--- 但是最长的部分却是由汉朝人修建。中国的长城,长度接近1万公里,85倍于哈德良长城, 坦白来讲,哈德良长城就短得多了,因为英国的宽度并不是很宽。


今天中国的汉代长城遗迹,位于甘肃敦煌,其高度始终保持在2.5米:



由于长城主要位于远离中国人传统居住的地方,所以不能采用木材来建造,取而代之的是,彼时中国需要使用沙子与碎石来建造墙体。中国人先用红柳和芦苇建造了长城的基本框架,然后将他们分层堆放。然后采用高盐度的地下水来巩固上述的沙子和碎石。

与罗马的建筑结构类似,尽管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沙侵蚀,但由于墙体不是由木材建成,长城屹立至今。在汉朝最终完成长城的修建后,汉朝还用每5公里一个烽火台的形式进行了加强。为了这个目的,汉朝沿着长城建了多达2000个烽火台。,

当边境遭到入侵是,烽火台可以发出警告。因为在任何时候,烽火台都有守军驻扎。他们收到指示后,为了时刻警惕帝国遭到游牧民族---匈奴的随时入侵,一旦情况有变,他们在白天会点燃狼烟,如果是黑夜则点起火把(这两种手段在15里以外都能看到)。


一个汉代烽火台--“玉门关”;汉代建设的80个烽火台其中之一,用来作为针对游牧民族--匈奴帝国可能入侵的对策:



汉代的烽火台通常建造成下宽上窄的形式,通常有方形的基座和锥形的外观。他们通常都位于长城的内部。通常建造得比的其他墙体更高,其中有些烽火台的高度达到10米,不过平均来说,它们的高度大约是7米。

当然了,不是每一段长城都是夯土随时建造的。在汉朝,“夯土”也是建造长城某些部位的材料,“夯土”也可用于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

“夯土”是中国早期帝国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其本质是就是硬土。通过收集大量的泥土、砾石、沙子、淤泥和粘土,然后将它们压缩至极高的密度,从而制成夯土,其特性与石头类似,硬度高且经久耐用。与罗马混泥土类似,夯土经久耐用,性质不会随时间而恶化。因此,今天发现的大多数汉朝遗迹通常是由夯土建造的。


现代中国发现的西汉遗迹---高昌古城,是一座夯土建造的城市:



事实上,在中国、如果在一个树木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树木的地方,那么那里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夯土建成,每一栋都是。

因此,汉朝时期的夯土粮仓可以保存至今:



另外还有汉朝的瞭望塔,以下这座瞭望塔的具体位置是在甘肃西部:



至于中国的地下结构工程,到目前为止,现代中国至少发现了10000个汉代时代的地下墓葬。

这些墓葬由砖头砌成,因此即便是埋在地下也得以保存至今。汉朝人(可能是唯一的)是地下墓穴建造的狂热分子,这些墓穴皆为富人所建,功能强大。

虽然在地面上,汉朝人不经常使用拱顶结构,但是拱形结构在地下的应用十分频繁。汉代墓穴通常分成几个部分建造,以容纳三种不同的模块,它们分别是:前厅、耳室以及后室。


一座汉代拱顶墓穴:



就比如汉武帝的哥哥、皇子刘胜,其陵墓的前厅安放了窗帘以及其他陪葬物,用来陪伴其下一世。马车与人造的马匹被安放在耳室,而后室则用来储存其他陪葬物。

皇家陵墓被精心制作,它们水平地切入进山坡内部,以便为死者打造出一个宏伟的休息场所。由于它们是专为富人而造,这些陵墓还会设置犹如走廊般的竖井,然后导向至一套房间,用以反映死者生前居住宫殿的布局,就跟它们还活着一样。本质上来说,这个陵墓就是这样制作的,用以作为死者来生的家,


以下是一座东汉(公元25-220年)陵墓,位于东汉陪都洛阳:



当然了,他们生前享受的所有奢侈品也会出现在他们的葬礼上,包括金、银、武器、珠宝、漆器等精美珍品,但最重要的还有玉器。

从这些陵墓中,也可以发现普通汉朝人的住房情况。因为其中展现出了陶制缩小版的的真实汉代木结构建筑。

在中国比较适合居住地区内,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所以,遗留下来的土木结构几乎没有(木结构很快会腐朽)。尽管如此,由于参考文献和地下陶制模型的帮助,有证据表明,汉朝人在他们的城市建立了非常高的尖塔,用来作为天文观测台。


同时,与罗马人正好相反,汉朝富人的房屋往往被建成多层。通常在其后部会有一个庭院,带有私人防御工事,有带栏杆的阳台,每一层都带有窗户,然后用瓦片来盖住天花板椽子。举个栗子,以下是一位富人的房子,这座房子带有上诉所有特征,另外附带了瞭望塔和门楼:



汉朝的房屋通常是多层的,这根以前那些朝代比起来,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传统上在封建时代(公元前2070-221年),中国建筑非常强调水平建筑,因为其使用木材,有某些弱点和不稳定性。

然而,在强大的汉朝长达426年的通知中,尽管存在着一些固有弱点,建筑物任然扩展成多层建筑。


另一个陶制房屋(模型),属于一名汉代贵族。



也不是说汉朝之前就没有多层建筑(还是有的),但是最多也就建到3层。但是在汉朝,再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富人家的房屋往往会努力建造以突破(以往朝代3层的限制),就如同下图这个贵族的房子,两座住宅楼由一座加顶盖的天桥连接起来,将庄园(左)与瞭望塔(右)相互连接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普通百姓的住房所知信息极少,因为陶质模型通常是复制了富人的房子。然而,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豹一斑,汉学家得出结论:普通的穷人通常住在1~2层的房子里,用泥建成。

一座房子里通常三代同堂。与罗马类似--罗马的平民百姓、汉朝的农民,虽然在中国社会等级中排名第二,但往往是无法相信的贫穷。因此,当时不存在用于洗涤或与化妆有关供水系统。这与罗马首都的Insula街区很像。


下图为汉代的一座普通农民家庭的房屋模型:



虽然程度不如罗马,但是汉朝政府也在监督整个汉帝国许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造。在伟大汉武帝的英明指导下,修复了郑国渠。汉武帝认为,由于淤泥在运河底部长时间积聚,导致洪水泛滥。

当然了,汉武帝知道他必须对运河进行修整,并命令沿着先前运河的轮廓线,再延长全新的100公里。同时,汉朝时期还建造了梁桥、拱桥和悬索桥。前文提到的道路,虽然远不及罗马那么长,却也整个汉帝国各地修建起来,主要用瓦砾和碎石铺成。

同时,整个中国的堤坝都得到了维护,保护农田不受季节性洪水的影响。另外,驿站也被引进,而且维护良好。


结论: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最艰难的决定了,但笔者认为罗马人在这个方面微弱领先其汉朝同行。但是,罗马人的所作的事,还是不足以让他们独得一分。因此在这个方面,鉴于情况的复杂性,二者各得一分。罗马VS汉朝,比分为6:7.


军事科技

罗马军队至今仍然世界闻名,拥有28个高度致命且专业的强大军团,大约由14-16.8人万组成;被授命捍卫大罗马帝国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样,罗马在军事领域的创新不容小觑。

罗马人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攻城器械而闻名。其中一种叫“Onagers”,类似于弹射器,由扭力驱动(由施加的扭矩引起的物体扭曲),包括一件单垂直梁,和一根很粗的水平绞线。首先,绞线被绞车绞紧,然后垂直梁被拉下来呈水平位置。这样就进一步扭曲了绞线,同时还增加了其扭力。

龙腾网 http://www.ltaaa.com

一张关于罗马Onager(攻城器械)的画作:



接着,在Onager弩炮的尾部吊索上安放一块石头,然后将石头猛投至敌军城墙上,当条件允许的时候,还可直接将石头投至敌军阵营中。投完石头之后,垂直梁会猛烈弹回至垂直位置。

Onagers弩炮并不是罗马人唯一使用的攻城器械,在罗马帝国时代,Ballistas弩炮或大型锚杆投掷器也被大量使用。最大的Ballistas弩炮相当准确,可以将又重又大的射弹投掷460米远。甚至可以容纳重达30公斤的重物。不过,重达78公斤的也并非闻所未闻。

Ballistas弩炮很像Onagers,也是扭力驱动的,但是配有两组平行绞线,而两根单独的臂在尾部连接到推动炮弹的绳索。Ballistas型弩炮通常比Onagers小得多,也更容易操作。另外还有可连续发射的ballistas型射炮,但使用的规模比标准型号要小得多。


大型罗马Ballista型弩炮重建:



同时还有一种较小的炮弹加速器在罗马帝国时代也有使用,人称“蝎子”。与罗马弩炮功能十分类似,“蝎子”通常被安置在罗马军团两侧的山顶上。当从较高的位置射击时,“蝎子”所发射栓子可以轻松达到400米的距离。

一分钟能发射4只炮弹,“蝎子”常常用于长距离防守而不是进攻,因为通常很难移动。另外造价十分昂贵。据说其本质上是一座弩。不过每个军团都配有“蝎子”,这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罗马帝国早期时期是常态。


罗马帝国“蝎子(一种射炮加速器)”重建:



当然了,就像前文所述,罗马拥有复杂的军用手术系统,并经常利用浮桥来压制敌人。

船舶并排在一起,以便让军队临时穿越河流或湖泊等危险区域。在罗马帝国期间,这种方式的渡河速度也十分令人满意,如此一来,罗马人经常可成功将他敌人赶走。然而,通常还是使用木筏而不是浮桥,因为木筏更容易构建和拆卸。

此外,罗马人还非常擅长建造堡。而且,由于每一个罗马军团的成员都接受过结构工程方面的训练,可根据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高质量的堡垒。


Arbeia堡垒大门重建图:



那么是什么让罗马的堡垒(Castra)建筑特别引人注目呢?那是因为军团可以在漫长的一天行军之后,使用周遭的原材料,从头开始建造一座建筑。军团中会成立几个专业的工程小分队,专门集中精力建造一种叫做“Immunes”的建筑。

这些小分队,由一个叫“Architecti”(工程师)的监督单位指挥,即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建成一座紧急堡垒。为了协助建造堡垒,罗马的教科书上专门写有建造营地的内容,而工程师也可以不断参考书本的内容来实施建设,并且军队中的体力劳动是强制性的,以协助建造堡垒。

每个军团都拥有一个堡垒作为总部,他们会每隔一段时间后在堡垒里会面一次。罗马军队的主堡--“Castrum”,从建筑特性来说,要比临时堡垒复杂得多。


德国巴伐利亚州,典型罗马堡垒的图纸:



“Castrums(古罗马兵营)”通常配有或多或少的围墙,如果可能的话,通常由石头建成,除此之外,还可使用木桩填入边缘的壕沟建成围墙。通常会有一堵长方形的外墙,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安放“蝎子(射弹加速器)”和攻城武器。

罗马帝国早期,军团就拥有了4项重要的军事技术创新,包括:罗马短矛、罗马盾牌、罗马环片甲,当然了还包括罗马短剑。


至于短矛的变种兵器,那就是罗马的重标枪和轻标枪了。这两种短矛的长度大约在2米左右,但是重标枪会被连接到5厘米宽的抢柄上,两种标枪的顶端形状均为金字塔形,直径为7.5毫米,在木柄上方不仅可以固定金属枪头,而且在近战中还可用来保护士兵的手。


普通的战斗军团都装备有这两种短矛。但是,他们操作的方式是在步兵冲锋之前将标枪投向敌人。如果标枪没有刺中目标,而是落在敌人的盾牌上,那么标枪就会自行损坏,因为这种标枪就的这种独创性设计,如此一来,可以增加敌军盾甲的重量,迫使敌军增加负担,也是敌军更容易受到攻击:




另外,另一方面,罗马盾牌是罗马军队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使用的标准矩形盾牌。拥有圆角的边缘和弯曲的折角,罗马盾牌被做成人类的大小,在特定的情况下,罗马士兵可利用这种盾牌有效击昏敌军,或者至少打破敌人的身体平衡。


典型的罗马盾大于1米高、40里面宽,大约是0.6厘米的厚度。重量足够轻,易于手持,适合军团大部分1.6~1.8m的军人使用。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马盾也允许军团形成各种不同的编队,包括但不限于标准的盾牌战术,如著名的的龟甲形攻城方阵编队:



另外,罗马环片甲被认为是罗马的艺术级盔甲。自然的,有时候也会被锁子甲代替;不过,通常情况下,罗马军队都能穿上这种第二代罗马装甲。当开展战斗时,它能使穿戴者获得几项固有优势。

罗马环片甲由4个部分组成,其中2部分用于保护肩膀,另外两部分用于保护躯干。采用了一种人称“表面硬化”的技术,这种标准装甲在内部衬有软铁,在外部则采用了几根钢带,然后通过皮带将二者连接在一起。钢带水平放置于身上,向下重叠,将躯干分为两部分环抱起来,分别固定在前部和后部。


一套罗马环片甲:




与此同时,肩部也由额外的钢板保护。然而这是一个主要的缺点,因为它通常意味着装甲的重量至少超过9公斤,如果不幸坠入湖中,佩戴者肯定会被淹死。

最后要介绍的是罗马短剑。由钢制成,只有60-85厘米长,重量仅为0.7-1千克,罗马短剑乃是帝国军队的核心装备。


设计成下图那样,主要是用来戳刺而不是切削,特别是在近距离阵营对战时,由于自由移动空间较小、且战斗容错率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短剑是十分高效的:



与罗马人截然不同的是,汉朝人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进展甚微。

但是汉帝国却十分擅长用弩。当然了,大约公元前6世纪弩就已经出现,由春秋时期(公元前771-476年)的古代中国人发明。但在汉帝国时期,弩的使用达到了新的高度。

弩在汉朝时期被改进到一种新的高度,整个帝国的军队都针对弩进行了特别的训练,这些部队可完全歼灭(如果不是完全歼灭也能歼灭大部分)一队从远处冲锋而来的骑兵。一排排受过良好训练的中国弩兵,前排的弩兵先进行一次齐射,接着躲闪到后排,后排接着向敌阵发起另一次齐射。


一把汉代军用弩:



最常见的弩兵阵型,那就是将一个师拆分成两个部分,布置在军团两翼,以方便迎战。这样不仅可对敌军派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还可间接地作为心理战术

中国人不仅使用了2种弩(轻型弩与重型弩),由于受到与游牧民族--匈奴帝国(公元前209年~公元439年)的战争影响,他们还额外配备了骑射部队。

在汉代时期,还存在着单手弩,这使骑射兵在射击的同时还能抓住马缰。

最终,弩被大量生产使用到了一种新的高度,事实上,单单在西汉陪都--洛阳城就发现了11181具弩以及34625把弓箭。同时,在汉朝第二王朝的末期,还首次发明了连弩。


以下是中国人发明的连弩,出现于汉朝时期:

 



连弩是由汉代军事家诸葛亮发明的(前文所提到的风筝也是他发明的),连弩的的发射频率比普通弩要高很多,因为弓弦的动作,安装箭支和射击都可以用一只手完成,同时还可保持武器静止不动。

为了使连弩更好运作,一个包含多个箭支的箭匣被装入弩中,当箭被发射时,会触发了一种机构,这种机构会使换箭装置适当地向前和向后摆动。连弩重约1.19公斤,大约0.6米长,0.44米宽,十分易于制造,也易于操作,这使汉朝人在战场中占尽优势。


用马拉的“武刚车”在攻城中叶有使用,一种武刚车的变体可以载重159公斤。除此之外,中国人还使用了牵引投石机,据传也是由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但是,罗马的扭力驱动投石机在汉朝并不存在。

西汉军队,是一支以骑兵为中心的战斗力量,他们还发明了(这个有点争议)马镫。这是一项新发明,使帝国骑兵在战斗中更加高效:


汉代马镫:



马镫附着在马鞍的两侧,以带有平底的环状机构支撑骑手的脚,这让本身已经非常凶猛的汉朝骑兵在马背上的战斗更加高效。

虽然对于马镫的优势一直存在争议,但作为军事技术的适当补充,这种观点是不公平的。实际上马蹬会使骑手的脚不那么容易挣脱掉,这样骑射手就可以站起来发射弓箭了,或者还可以在更高的位置用更大的力量、以其他武器打击敌人。

汉朝人也像罗马人那样建立了堡垒,但是远未达到先进的程度(再说了,我们对之了解甚少)。但是,他们的确也有塔楼和瞭望塔来保护这些庞然大物。堡垒由成千上万的士兵保护着,同时还建有几十米高的围墙,而且还用攻城防御武器武装到牙齿。


一座陶制堡垒模型,可追溯至汉代:

 


汉朝人据传还实行过化学战,其在军事科技领域还有许多其他进步。

比如,大约在公元178年的时候,为了镇压一场农民起义,汉朝军队乘坐马车、背着风箱(一种可以充气的设备)围绕了敌军,然后用风箱向敌军泵送氧化钙(CaO)-- 也称煅石灰。

据称,汉帝国军队还通过燃烧破布来击溃敌军;将破布绑在公马的尾巴上,然后让马儿冲锋到敌军阵线,这样就打乱了敌军的阵营,从而在冲锋中使叛军处于劣势地位。

另外,至于工程器械方面,据闻中国人还使用了牵引投石机,虽然汉朝本身没有发明牵引投石机,但是却将其发展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高度。

另外,铁蒺藜也为汉朝人所用。主要由铁制成,铁蒺藜、或者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拒马枪”,都属于远距武器(不一定是矛),拒马枪被放在一起,置于木制的架子上,并且都被部署在通往大门、街道、小巷和城墙外的通道上,以阻止敌方军队前行。


拒马枪如下图所示:



同时,普通汉朝步兵通常装备了4件装备,这四件装备是战场的制胜法宝:一把剑、一把戟、一件鳞甲或胄甲(二者在汉朝都有使用)、另外还有一件葫芦型的盾牌用于防御。

“刀”,也就是普通步兵的剑。单手握持,只有一测带有刀刃,长度为1.12米,由钢制成,而汉朝最初所用的剑是由青铜制成的。刀是通过“折叠锻打”工艺制成。通过最大限度的去除杂质、并使整个剑胚中碳含量均匀分布,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质量和强度。

由于其长度的原因,持刀者被迫挥刀切削而不是用来戳刺,这与罗马短剑大相庭径。自然的,骑兵用刀作战更加有效,而不是步兵。相对于之前的双刃剑,汉刀是一项巨大的进步,据说只需一周时间便可掌握,而剑需要一个月才能掌握。


一把复制的汉刀:



戟(Halberd)是一种普通的步兵武器,配有一把匕首斧和一把矛(骑兵叶有使用)。这种武器十分有效。戟是一种特殊的长矛,并附有一个钩子。你可以用它来戳刺;也可以用它勾住敌人的腿,然后将其拖回,从而砍断敌人的手脚,或者至少可使敌人严重伤残。


由于戟很长,在安全距离内,你便可轻松杀死几十个敌人。它当然也可以用作远程战斧。以下是戟的两种不同变体:



还有就是薄片胄甲,是由数百个重叠在一起的金属或皮革板制成的盔甲,灵活而轻便。此种胄甲由数百个不重叠的金属或皮革板拼接或铆接在一起制成。虽然相对于罗马的LoricaSegmentata盔甲,其提供的防护要少得多,但这种汉朝步兵盔甲更轻便,这使得士兵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移动,并且没那么容易疲惫。


可追溯至汉武帝时代--汉匈之战期间(公元前141~87年)的薄片胄甲(资料来源:《汉代盔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木:穷兵黩武维持的罗马
那些可笑的罗马帝国造谣者
意大利千年史
喋血北非:一把火烧掉了罗马帝国最后的希望!
三世纪东西方的危机:东汉三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秦汉罗马第一次交集:汉军消灭匈奴军中罗马军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