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 种植计划有变,大农场模式能否成未来发展方向?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总给人留下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的印象。如“美国农民一人种地3000亩”“一个美国农民产粮150吨可以养活200个美国人”等。这样的种植依靠的是大农场模式,那这个模式是否能在中国发展?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 张子雨:


经过了几年的调整之后,一些农产品的种植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随着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内蒙古的玉米面积在减少,大豆种植热情高涨。而在黑龙江,由于去年玉米收购比较高,且大豆已经连续种植了一段时间,产量在减少,所以很多农户还是指望玉米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说到种植计划,还不能全国一盘棋。东北和内蒙古产区,有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大农场经营的推广,相对来说比较迅速。的确,大农场的种植模式下,基于庞大的规模,咱们可以有机地提升管理水平,而且这种整齐划一的种植方式也让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可以不断提高,收益,也就明显好于个人种植。


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现在的趋势,在一些情况下,要想享受到相关的补贴,种植规模上就先得达标。也就是说,大农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农民朋友得到更多的扶持。


大农场这种模式的运作效果是很好的,那么,是否应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呢?这个问题当然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地理条件来看,咱们国家的地貌非常丰富,既有像东北这样的大平原,也有很多地势不平的地方。比方说贵州的梯田,从风光上来讲,是吸引人的美景,但是从种植角度来讲,难度相对就更大,家庭农场成为更好的选择。所以,咱们在利用大农场优势的同时,还得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禀赋。


 同样的,地方经济结构,周边市场需求,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丰富。所以,为了提高效益期间,在城市周边地区,大家自然更加倾向于种植附加值更高,种类更多样的农产品,这是出于提升收入的考虑,其实也是市场在引导大家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强求大农场的模式,就是不必要的了。


我们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基础性作用,大农场的模式和个性化的种植都是市场引导的结果,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了这些模式各自的优势,就是一种成功。


对于农业发展模式而言,何种模式最适合我国,何种模式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势与弊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利用政策推动符合发展趋势的种植形式大力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给农户留下充分的探索空间。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产量好,收入高,就是好办法。


记者:刘瑜颖

统稿编辑:纪翔

责任编辑:舒晶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中国农业不能照搬西方农场模式?根本原因在哪?看完涨知识了
美国的农场主和中国农场主的收入比较
有机农业的精髓是什么?
家庭农场获政策扶持 农业投资初现新模式
理想的农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理想的粮价是多少?2元一斤可以吗?
厉无畏:创意农业不应停留于休闲观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