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虫子旁》赏书记

所有图片均来自朱赢椿老师讲座,浦睿文化整理

看虫

虫子并不在乎朱赢椿“图书创意大师”的身份,虫子也不在乎他得到的荣誉和夸赞,虫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处的那方天地,名叫随园书坊。无论有多少扇门关上,或者多少扇窗户打开,虫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猎食、行走、变形、求偶。

上半年“带一本书去孤岛”演讲活动中,朱紫陌同学出示的这本书一下子点亮了我的眼睛。它以并肩的视角,呈现随园书坊各处的虫子。内页主体部分由照片、故事和手绘示意图构成,是朱赢椿老师首部图文作品。

选择本书作为“万物传奇”的第三本书,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提出一种写作方式

人们常受“无可写”困扰,觉得生活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虫子旁》全书几乎毫无所谓“大事件”元素,都是日常生活的微观细节。当人蹲下高大的身躯,与昆虫齐平,就在这些小东西身上看见隐伏于生机劳碌中的光芒。摆脱宏大叙事的束缚,投身于每一件细微的存在,就在平日视若无睹中窥见洪涛波澜。描述存在本身,不需要额外添加意义,让写作对象用自己的形、动、声、色来说话。叙事本身就构成价值。将这种写作方式转移到自己的寻常生活,每个平淡无奇的日子,都有日光月影辉映其间。情感在描述中自然流淌,而不必故作抒情姿态。

提供一种观察方式

      朱赢椿老师没有用大头针刺穿任何一只小虫子,也没有以虫子死亡来换取观察的透彻,而只是以照片记录它们的生活情态。从机械式观察中挣脱出来,让虫子在花台丛杂处自由攀爬,在树枝草尖从容跳跃飞翔,展现它们的个体互动和群体连接,在它们的自然生活中进行观察。当这样的观察转移到日常生活,就让隐没在背景中的万物显露行踪,而万物在各自行动中彼此相联,建构起各种各样的生态。人与他人的区别,也正在这样的观察中得以塑造。

提醒一种生活方式

      随园书坊是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这里原为废弃的印刷厂房。朱赢椿老师稍作修葺,尽量呈现自然、简约的风貌:“院子里铺满了落叶,门前两侧种了油菜、丝瓜和葫芦,还有一株正在开放的月季。”于是就成了小虫子们理想的居所。更为难得的是,朱老师用大量时间来观察这些小虫,为虫子手绘图片,手写说明,不是出于任务,而是出于兴趣。在舒朗的排版中,可以体会朱老师悠游其间的自在自得。对于奔突追逐的现代生活,这是一种提醒:慢下来,欣赏啊

难点与目标

与小学五年级的学员共读此书时,难点在哪里?

一、会读书,也会赏书

《虫子旁》不仅是一本书,也近乎一件艺术品,精美而不华靡的装帧,隐藏于细节中的设计,都很容易被匆匆带过。这就错失了一次赏书的机会。

二、会看图,也会析图

对开的页面中,包含“观察日记”“现场图片”“观察手稿”和“编辑提示”四大部分。除了观察图片中有什么,也要将图片与其它部分视为一体,看出它们之间的信息互补、内容呼应,以及大量留白所包含的意蕴。

三、有故事,也有技巧

虽然朱老师给小虫子记录的故事篇幅短小,文笔平实,但绝非毫无匠心。在观察中有想象,在此时中有彼刻,在这一个中有他者,在平静中有挣扎,在蝼蚁中有永恒。不单读这个故事,更要穿透各个故事,找到即刻叙事的路径。

入题讨论

开始之前,大家相互问好。我问小杜:“上周过得开心吗?”

“不开心。”小杜摇摇头。

“真的?”我的眼睛放出了光,“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啊!”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很期待。

“就是很无聊呗……”小杜被我们逗得又气又笑,试图蒙混过关。

“什么是无聊?”围着桌子又是一片窃笑声,我是认真的:“我们可以有两种回答方式,一是直接解释什么叫无聊,另一种是描述让你感到无聊的场景。”

五分钟思考、预备,然后轮流发言。

甘霖:当我一个人在家看着语文课本的时候,觉得很无聊,因为语文课本好没趣。

思思:我觉得无聊的意思是,没有事情做。就比如说我们的,我们上科学课的时候,感觉很无聊。

小杜:当我一个人呆着,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我觉得很无聊。就算有事情做,也觉得很无聊。

小宝:我觉得最无聊的事情就是家长在谈论谁是谁的孩子,哪方面不好,哪方面很好,这是我觉得最无聊的事情。

莲沁清:我觉得无聊的意思是……就像没有事情干。好像面前放了一本书和一个冰淇淋,然后你却只能呆呆坐着,书也不能看,冰淇淋也不能吃。很烦闷,很令人厌烦。

随着讨论的进行,大家慢慢发现无聊作为感受的一些特点,比如失去连接的孤独感、无事可做的停滞感、没有情绪情感的失落感、没有意义的迷惘感、没有新意的无趣感等等。谈到这份儿上,我们就可以进入主题了。

“在一般的大人看来,盯着虫子看,是挺无聊的。瞧,看虫子时,往往是孤身一人,不能同时做其它事情,也不会带来情感大起大落,更难以从中找到所谓的意义。但今天朱赢椿老师会让我们从无聊中打破无聊。”

“我觉得看虫挺有趣,一点都不无聊。”甘霖在旁边轻声嘟哝。

“看来你跟朱老师心有灵犀呢。那我们赶紧把书拿出来!”于是,大家拿出带来的《虫子旁》,朗读书面信息。

“作者朱赢椿,是创意大师,也是服装设计师。”

啊,小宝看着我,又看看书,难以置信。

“专门给书设计服装。”

小宝吁了一口气,表示这个倒是能接受。

“现在我们要把书分成几个部分,每个人负责其中一部分,进行观察、描述。

赏书要求

观察要求:

从质地、色彩、图案、文字、结构、意趣等方面进行观察。

表达要求:

①分部分;②有顺序;③信息充分;④句子紧凑

赏书分部:

除正文外,全书可分为封皮、封面、绿页、虫字页、献词页、地图页、说明页、扉页、版权页、虫字页2、绿页2、封底。

根据本次读书会实到人数,将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康乔去参加比赛了)。

1.封皮——小杜

2.封面+封底+绿页+绿页2——思思

3.虫字页+虫字页2+献词页——小宝

4.地图页+说明页——莲沁清

5.扉页+版权页——甘霖

小杜报告

拿起《虫子旁》,你先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空白中间,竖着“虫字旁“三个黑色大字,每个字的右脚边都有一个绿色小圆圈。两行绿字“朱赢椿观虫日记”横在“虫”和“子”之间。一字一行的绿字“NEXT TO BUGS”则在“子”和“旁”中间。书眉上是绿色中文字“在你忽略的地方,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紧接着下一行就是该话的英文版。页脚部分在先后排列这湖南人民出版社和浦睿文化的名称和logo。

书脊部分就像把封面中那一列“虫子旁”连同“朱赢椿观虫日记”和“NEXT TO BUGS”直接搬过来一样,只是绿字部分由横排变成竖排。头顶脚底各是浦睿文化和湖南人民出版社的logo。

翻开书页,在前折页上有随园书坊的二维码,下面写着“文化·设计·创意”。

后折页部分则是本书的出品人、策划者、设计者等版权信息、浦睿文化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下面有两行字“关注浦瑞微信,让书与人更好的相遇”。最后是订购热线。

底页上半部分有一个二维码,写着“扫码听虫鸣”。这个二维码上面有一行绿字“虫子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常常照见了我和我自己的生活”,二维码下面另一一句话,也是绿字“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在悲悯地看着我”。下半部分则是图书特有的条形码,条形码上端是ISBN码,ISBN码上架着“上架建议:摄影艺术·散文”。条形码下方,写着“定价:48元”。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更加的惊喜在这里!

掀开折起来的部分,你会发现,好多昆虫在那里藏着!只有揭开那一厘米左右的折叠部分,才能看到。天牛、蜈蚣、蚂蚁、蟋蟀、蜥蜴、土蜂、金龟子、粉彩碟、人面蜘蛛……昆虫们的五彩缤纷跟封面的素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一本藏着无数昆虫的书。

思思报告

书的封面和封底都是土褐色偏灰的厚牛皮纸,很粗糙,摸起来沙沙响。封面的字分大中小三类。最大的字是“虫子旁”,竖着均匀分列在正中间的上中下,各自套着一个绿色大圆圈。每个字的两边都各横着六个中等大小的虫字旁的字。也是绿色的。在三行之间,则是最小的字,上面一行是“NEXT TO BUGS”,下行是“朱赢椿观虫日志”。封底是二维码。

这书的装订与别的书不一样,它是用针缝起来的,缝了十次,还上了胶。这样每一页翻开时都非常平坦,不会翘在那里压不下去。翻开的页面中间还能很清楚地看到白色棉线。

掀开封面或封底,眼前一绿,靠着书沿的那一边各有一群蚂蚁,它们有的在招呼同伴,有的在觅食,有的在赶路,靠近书脊那页页正中间各有一个白色标记。开头是套着白色圆圈的白色“虫”字,尾部是英文虫子“BUG”的变形图,下面有完整的英文书名。

小宝报告

这本书的纸张比一般的书厚一点,质地有韧性,略有亚光的感觉,手在上面摩擦会有轻微的沙沙声。它的用色以灰白黑为主,唯一点缀的彩色就是绿色,灰白黑偏多绿色。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就是左右两页各有一个绿色大方框,里面填满了虫字旁的灰字。

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其实只有两行不到的字,不断重复,构成了前后四个大框的底色。那两行不到的字是“蚂蚁蜘蛛蜗蜻蜓蠖蝉蜥蜴蜈蚣蝽螳螂蜂蚯蚓蛾蝇蠓蝼蛄蠷螋蝈蝗蚂蚱萤蝴蝶蚊蚰蜒蚜蛞蝓蛐”。书末尾的“虫字”,跟前面的大致相同,但爬进了许多昆虫,它们吃掉了某些字,然后强抢地盘鸠占鹊巢。我猜,作者是想,在看完这本书意犹未尽的时候,在给读者增添一点新的感受。

再往下翻,就是献词页。左边一页是随园书坊正门口的图片,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正好和右边靠近书脊部分注明的“树上”“墙上”“地下“一一对应。上面图片上是一棵大树的树冠,右边标注着经常出没于此的虫子。中间图片是树边的大白墙,一块圆形牌子上写着“慢”字,躲在树枝背后,右边标注也着经常出没于此的虫子。下面图片则是一块覆盖着爬藤植物的大石头,上面刻着“随园书坊”四个字,右边标注着经常出没于此的虫子照例有相应标注。

右边页面是一大片空白,上半部分一行比较大的字:谨以此书献给随园书坊的虫子们。下半部分有随园书坊的图片,和对随园书坊的文字介绍,字非常小:“随园书坊由南师大随园校区的废弃印刷厂房改造而成,现为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暨朱赢椿工作是。因为是平房,北侧有一块狭长空地,繁花杂树在此自由生长,自己种植的丝瓜和葫芦交错攀爬。寒来暑往,不管是喜阴还是趋光的小虫子都可以在此找到住所,地上、墙上、树上自成一派野趣。”

莲沁清报告

翻到地图页,随园书坊平面图与实景图一左一右呈现在我们面前。右边平面图上,作者棕色的宋体字来标注各种虫子的名称,以此来表达它们的活动地点。用绿色的黑体字标注了重点观察点。用深灰色的宋体字标注一些植物其它地点。右侧的实景图是八个重要观察点的照片。照片下方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下一页是说明页。左侧是这本书的黑白封面照片。有一只手把它的封面折皱处揭开,露出了下面的虫子。右侧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关于虫字旁”的一些说明。说明一共分四条,表明这本书所说的“虫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昆虫,不是专业摄影作品,不是珍稀品种,更不是用来讨论审美等意识形态等问题。

下半部分是内文的结构说明。分为观察日记、现场图片、观察手稿、编辑提示四个部分。我还发现,通常右侧全都是图片。图片背景是经过ps的,删减遮盖了杂物,让虫子处于大片空白中。左侧靠左三分之一处的上方是观察的时间、地点,中部通常是观察手稿。左页靠右三分之二则是观察日记。

甘霖报告

翻到扉页,一眼就能看见几根枯枝构成了浅灰的底色。右边页面靠书沿竖立着三个大字,虫子旁。三行字将右页面其它部分分成三等份:朱赢椿观虫日记、NEXT TO GUGS和出版社+文化公司

版权页在书尾。左页除了一般的编辑信息外,你还能看见一支灰色的铅笔靠在书名“虫子旁”上,一只土蜂正趴在笔尖上好奇地探索,想要把这支笔搬进自己家。右页除了正常的浦瑞公司编辑信息外,你会惊讶地发现,一些胆大妄为的蚂蚁竟然爬了进来,叼着出品人“陈垦”和装帧设计“朱赢椿”的名字往窝里拖,把他们的名字都拖歪了。另外一只更强壮的虫子则衔来一张内页,压住了编辑信息的右半边。然后它伸着触须,向搬名字的蚂蚁很好奇地张望。也许,作者梦想这本书能大受虫子们的喜爱,最后打劫这本书吧?

看完学员们的赏书报告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赢椿: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在虫子身旁,寻找慢生活的野生浪漫
为苍蝇办葬礼,给鸟屎出书…这个拒绝跟人做邻居的“怪咖”,爱虫成痴十几年,竟成无数人追捧的自然艺术家:就像蜗牛一样,走得慢才看得清
一本大人也可以看的书
朱赢椿| 虫·新认识,关乎艺术也关乎童真
【广东】郑希妍《昆虫迷朱赢椿先生》指导老师:胡丹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