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

云南龙陵县傈僳族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教育现状的研究

 

余小生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12级美术学

 

内容提要:傈僳族民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态传统民俗文化。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一个民族因其固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而得以存在与发展。文章以云南龙陵县傈僳族传统民俗文化“上刀杆下火海”“嘟哒哒”“民族服饰”“民歌调”的传承教育现状的研究,此次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民俗文化“嘟哒哒”、“民族服饰”的现状和传承教育。

关键词:龙陵县;傈僳族 ;民俗文化 ;传承教育

前言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存在与繁荣都与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傈僳族这个民族的存在与繁荣和傈僳族的民俗文化相辅相成。文章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傈僳族的民俗文化。文章所涉及的民俗文化有“上刀杆,下火海”、“嘟哒哒”、“民族服饰”、“民歌调”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龙陵县的刀杆文化于20世纪60年代传授于龙陵县傈僳人余永才,取得过很多优越的成绩,曾到上海,海南等10多个省市和到缅甸联邦共和国参加表演300多场。21世纪初余永才把龙陵傈僳刀杆文化传授于我的外祖父胡万才,曾到国内外表演了100多次。并把龙陵刀杆文化传入迪庆维西,丽江,德宏州,大理元龙等傈僳族聚居地区,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

龙陵地处云南边疆地区,急湍的怒江穿梭在高黎贡山高山长水养育了独特的风土人情,这里有着古老独特的体育项目“嘟哒哒”嘟哒哒不仅是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它的编制结构具有很大的艺术美学价值;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各个地区民族服饰各式各样,龙陵傈僳族有自己独特民族服饰;“民歌调”是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之一,歌调常见在两种场合进行具有“喜丧”之分,在不同的场合就有不同的意义代表;一直以来有很多民间习俗文化得以好的传承与发展,前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文化传授给予下一代,现在的傈僳族青年学子要通过什么样的传承教育把民间习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目前总体的现状很不错,其中“嘟哒哒”、“民族服饰”传承教育得很好,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有嘟哒哒的胡玉秀和民族服饰的余照娣。嘟哒哒在200515日授权国家专利,嘟哒哒和民族服饰均为列入云南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也有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埋没。对于传承
教育很好的和不太乐观的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好的我们要继续努力总结经验,对于传承教育不好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民俗思想观念认真对待自己的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责任感传承教育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简介

(一)龙陵县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民间习俗文化是20世纪龙陵县龙新乡小米地人余永才把这个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带到龙陵,先后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取得过很多优异的成绩。1957年余永才把龙陵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这个民间习俗文化传承于胡万才(我外祖父龙陵县木城乡乌木寨村马鹿塘人)在胡万才以及龙陵县民宗局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成立龙陵县民间艺术表演团,胡万才现任龙陵县民间艺术表演团总负责人,民间艺术表演团的成立促使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今胡万才把龙陵县“上刀杆下火海”的民间习俗文化的技巧和本领传授于胡双得和胡林兴为代领。传承的范围逐渐的扩大到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宏州潞西市,胡万才现把龙陵县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的民间习俗文化传承了20多人,队伍庞大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二)“嘟哒哒”是木城平达及附近的傈僳族男女老幼都爱玩的传统体育习俗。具体的起源时间已无法考证。

“嘟哒哒”项目的收集和整理人胡万才是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自治乡乌木寨村马鹿塘人,原龙陵县民委党委书记现已退休担任龙陵县民间艺术表演团负责人。

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生活在木城乡和平达乡交界处芦根河的两个傈僳姑娘,她们聪明伶俐,唱的歌比百灵鸟还好听,跳的舞比金凤凰还好看。她俩亲如姐妹,形影不离。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指傈僳新年阔时节,实为二月初八),她们照例穿着节日的盛装,背着找猪草的篮子,到木城、平达、象达三乡交界处的三锅腔,参加由傈僳人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年会。在三锅腔,四面八方的傈僳族青年男女,汇聚到一起,弹起三弦、口弦;吹起笛子、葫芦笙,围着火堆,伴着节奏,踏脚起舞,甩手欢歌,尽情“刮欠“(傈僳语),即打歌。剽悍的男子则以寨子为单位,赤膊上阵,有的在比赛打陀螺,有的在比赛射弩,一分高下。姑娘们唱够了,跳够了,就一起跑去给小伙子们加油助威。芦根河的两个小姑娘都牵挂着家里的小猪。他们就背起篮子,进到寨子后面洼子里找猪食。猪食找够了,他们在山洼里看到一蓬形状如棕树叶片的草本植物,这种叶片长一尺多,宽三指,叶面有无数条均匀的小槽,叶背有柔毛,绿茵茵扎实可爱。她俩觉得好玩,就各人采了一大把,回到打歌场地,用自己的巧手编编折折,编了甩,折了丢,不知折坏了多少叶子,不够又去找来。一个姑娘左穿右编,终于编成了一个手心大的四方块;另一个姑娘横包竖裹,编成了一个饭团大的小球。她们就把草球放在四方块上,再用四方块上的叶子从四边收拢,把草球包好、捆住,在捆线上方留5寸长的叶子,其余部分掐掉,然后把每片叶子撕成细条,这样,一个完整的草球就做成了。一个姑娘左手拎着草球的细叶,用右手掌心使劲向上一抬,想不到有勾槽和柔毛的叶片,竞有这样好的弹性,草球飞得老高,忽而又晃晃悠悠,飘落而下,不等草球落地,另一个姑娘生怕接不着,又用双手拼拢使劲向上抬,草球又高高飞起。哇!成功了!好玩罗!“嘟哒哒,嘟哒哒”(傈僳语:快来玩,大家快来一起玩),姑娘们都争先恐后,跑过来一起尽情地玩耍。芦根河姑娘又用自己的巧手,同样做了三个、五个。姑娘们规定:把草球高高抬起,落地为输。其他寨子的姑娘就和芦根河姑娘单人比、双人比,奇怪的是,尽管她们拼尽全力,却没有一个比得赢芦根河姑娘。姑娘们忘情玩耍的笑语欢声,撒向了三锅腔两边的山洼。一时间,山鸽子翻飞,画眉鸟驻足。小伙子的陀螺不会转了,射弩找不准靶心,他们干脆就围拢看,有的心痒手痒,跑进场中一试身手。这时,有人提议,各寨子的小伙子分别和芦根河的姑娘比赛,尽管小伙子们想在姑娘面前尽量地表现自己,使尽浑身解数,在地上左翻右滚,还是比不赢芦根河姑娘轻盈的步伐,灵活的双手。结果,勐蚌,勐堆的小伙子输了。最后,只有黄连河的傈僳小伙子,趁芦根河傈僳姑娘的体力下降,拼尽全力的情况下赢得了一局胜利

(三)服饰颜色以大红、水红、黑、白、黄、绿、蓝七色为主,部件由头饰、衣服、腰带、裤子、围腰、吊筒、龙尾巴(飘带)七个部分组成。龙陵县平达傈僳族女子服饰由七个部件组成。包头傈僳语叫“乌特窝罗”,据清乾隆余庆远《维西见闻录》中记载:傈僳族“喜居悬崖绝顶,垦土而种,地瘠则去之,迁徙不常。”他们外出时常遇到交通不便,缠在头上的包头可以解下来做溜索,爬山过崖时可以解下做绳子,妇女还用包头背小孩。但在日常生活中青布包头单调,并不美观,后来,又做了一条长约7尺,宽约12寸的条形绣花彩条,后缀七色布、七色彩条和七色缨络,上面绣的图案常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蝴蝶、螃蟹、向日葵等动植物抽象化的图案,称“蝴蝶花”、“螃蟹花”、“太阳花”等动植物,极似清代宫廷头饰、雍容华贵。加蝴蝶形头饰的包头傈僳语叫“乌特勒灭”,过去用于区分未婚和已婚女子,圆盘形包头常未婚女子戴,加蝴蝶形包头常已婚妇女戴,现在已没有那么严格的划分。傈僳族称衣服叫“布乞”,衣扣先从左腋扣下,后从右腋扣合,衣领至右腋共有七条花边装饰,宽窄不一,在衣襟、袖口处饰于七色花边。在胸部左右内侧各放一兜,据说以前老人为少女缝制的衣服,常在左右腋下常缝两个兜,谈恋爱时,青年小伙常以掏口袋找东西为借口,便于摸捏姑娘的害羞处。围腰又称围裙,有大、小围腰之分,大围腰傈僳语叫“鸡白”,小围腰傈僳语叫“鸡白勒”。在日常生活中,傈僳妇女常上山砍柴和找猪食、找野菜,常用围腰左右下角别于腰带上,将找到的柴火及猪食、野菜装在围腰上,非常简便实用。大围腰用黑布做底,起到均脏的作用,在大围腰脚一般绣一排五组四方形状约5寸长宽的螃蟹花、蕨叶花、太阳花或百灵鸟,分别代表着傈僳族所喜爱采集的野菜“螃蟹尖”、“蕨叶尖”,喜爱种的植物“向日葵”,自己能像百灵鸟一样能歌善舞。旁边绣上碎花作为装饰花边,在大围腰中部黑底的左右下角,分别绣上五道客蹬形的花边,代表着傈僳族历史上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一蹬客代表过一道难关,花纹常用蕨叶花、樱桃花、金鱼花、狗脚花、蚂蚱花做装饰花纹。小围腰直接与大围腰连缝,下摆随风飘曳,宽约7寸,长及膝,以绿色或蓝色做底,下端绣两排“瓜蔑花”和“蝴蝶花”,饰于七条七色碎花边,并用俗称“巴子”的小海贝对称缀底。贝壳状如麦粒,大如枣,傈僳语叫“依玛”。据传说,缀贝壳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后人,傈僳族的祖先是从很远的地方迁徙来的,那个地方有海。便于傈僳族行走、劳作、解溲方便的大筒裤,傈僳语叫“咪乞”,常用青布缝制而成,不绣任何花色。腰带傈僳语叫“咂嚜”,用8尺长5寸宽的青布制成,有的还在布上绣上七色花边,其主要目的是把裤头系紧,不易脱落;另外还可作为出门时捆扎杂物,背负重物;攀爬悬崖时作绳索。膝下小腿部分各套一布筒称吊筒,傈僳语叫“启租”,多以彩色布拼成,红色置中,上拼蓝布,下拼绿布,用黄色布条捆扎于小腿。因傈僳族常散居于深山之中,生产生活方式多以刀耕火种、打猎为主,交通闭塞,常走山过箐,翻山越林,吊筒能起到保护腿脚,防毒蛇、蚂蟥、蚊虫叮咬的作用。臀部垂下的飘带称龙尾巴,傈僳语叫“咂黑嚜”,腰系一块对折后对称垂于臀部的三角形青布,长约4尺,宽约6寸,两端成斜角,各钉一绺401尺长的七彩花瓣,花瓣用彩线捆扎于斜角端。飘带的斜角边一般绣“瓜蔑花”、“樱桃花”、“螃蟹花”、“狗脚花”。狗是傈僳人民形影不离的打猎伙伴,它在深山老林中用灵敏的嗅觉寻觅禽兽的行踪,在家帮主人守家,出外帮主人守火塘,傈僳人把狗当作自己的知音来喂养和珍惜,狗不讲家中穷富,只认主子,不理别人,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傈僳人不会先祭神仙和列祖列宗,而是首先用粑粑喂自己心爱的猎狗。关于服饰中“龙尾巴”
的来历,据老人讲,傈僳族祖先是从西北部迁徒而来的,是祖国各民族中的一支,是龙的传人。在当地傈僳族中还保留着傈僳族女子坐时,要把“龙尾巴”掀起不能坐着的生活习俗。

(四)云南龙陵县傈僳族有一种神秘的歌谣叫“民歌调”,它是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之一。

“民歌调”是由傈僳族老人和中老年人也有少许的年轻人在一起唱的一种歌谣。首先有一个老人代领起唱,其他的人们根据代领唱的内容对唱。“民歌调”和其它的还不一样它有喜丧之分,喜丧之分就是喜事和丧事唱的内容不一样。“民歌调”的具体起源无记载。起源待于深入考察访问和整理。

 

二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现状

(一)“嘟哒哒”在龙陵县傈僳族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中是比较好的。在龙陵县傈僳族男女老幼中迅速传开。从那以后,“嘟哒哒”就成了龙陵县傈僳青年男女传情的活动和健身项目,不论是农闲、节日、聚会、喜庆日子都开展此项活动。“嘟哒哒”的情歌被傈僳人编成了曲子,用三弦、口弦弹,用葫芦笙、笛子吹,代代相传。平达黄连河因“嘟哒哒”而远近闻名。有人说,傈僳汉子的剽悍是因撵山而练成的,傈僳妇女强健的体魄是“嘟哒哒”抬成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傈僳人把制作“嘟哒哒”草球的叶片叫“嘟哒萍”,汉语叫猪鬃草。这种叶片随处可见,顺手可摘。“嘟哒哒”草球的制作简单易学,用10多片草叶根部交叉折叠,编成每方约6cm的四方块,留下草须。再用一部分草叶裹成比拳头稍小的草球,放在编好的草板上,把四方块上的草须从四边收拢,包住草球、捆紧,留下其余草须,撕成细条,整个草球便制作完成。玩时极少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可两人对打,双人对打,男女多人对打,由1人左手提草须,右手往高处抬击球

板,越高越好,接球人用单手或双手掌心往高处抬击草球,高处不限,任何一方不许扣杀,球落地或打在人体的其他部位为输。

200211月,在蒙自举行的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嘟哒哒”作为保山市的展演项目,获二等奖,20039月,在宁夏银川市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嘟哒哒”作为云南省的展演项目,获表演赛二等奖。200410月,参加保山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嘟哒哒”作为龙陵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获表演赛一等奖。“嘟哒哒”外出比赛的竞赛规则,由龙陵县文体局吴乃富、杨秋研究制定。并于20029月,由龙陵县文体局、民宗局联合上报保山市民宗局,请示批准实施“嘟哒哒”的竞赛规则。现在全国、省、市、县“嘟哒哒”的比赛中,都参照这套规则实行。为了比赛方便,“嘟哒哒”归为抬击球范围,球体采用轻柔、飘逸的材料制成。20039月,龙陵县文体局将“嘟哒哒”项目作为抬击球类申请国家专利。200515日,国家专利局将“嘟哒哒”授权公告,后获批准。专利号为ZL03237668·5

经过2010年到2014年近几年的观察和下乡访问调查发现,以前每逢佳节以及平时的娱乐时间有很多人们都在玩“嘟哒哒”健身活动,如今“嘟哒哒”活动及健身的现象越来越少了,甚至没有了。编织“嘟哒哒”的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了,如今的年轻人们没有要学习编制“嘟哒哒”的思想观念,组织活动和编制的传承人和组织人越来越少,只有在龙陵县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催促下才能看到一些。在“嘟哒哒”这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呈下滑趋势的情况问题给予的意见及建议市,县,乡各级政府对“嘟哒哒”这项古老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给予保护支持。龙陵县傈僳族研究协会加强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提高龙陵县平达木城傈僳族传统民间习俗“嘟哒哒”体育文化的知名度。提高龙陵县整体民族民间文化的知名度。傈僳族研究协会将经常到龙陵县的各个傈僳族聚居的地方举行相关的体育运动等民间传统活动的开展,相关部门人员组织龙陵县各乡镇的傈僳族民俗文化交流同时与外县的傈僳族交流,深入推广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经常到各个乡村提高各个村民们对“嘟哒哒”项目认识上的意识,使之龙陵县傈僳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在龙陵县平达木城等地精通傈僳族女子服饰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最有代表的有平达黄连河本村的余招娣,女,46岁,有黄连河梁子社的张连秀,女,53岁以及其他乡镇的少数还会。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把服饰制作和刺绣手艺,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示范,手把手的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平常妇女在一起边做针线活,边聊家常话时,互相传授刺绣技艺。其次,当妇女们向她们请教时,她们会耐心地把自己的刺绣绝活细致的讲解传授。在传承中,都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傈僳族服饰团结互助、开放式的传承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状况的逐步改善,物资、布料及各色绸线也随之交流到傈僳族集居地,以前所使用的较原始的织麻纺线技术,采用植物做染料的原始技术逐步被淘汰,现在制作服饰所使用的布料、各色花边、各色绸线大都是购买现成的。目前,服饰制作中从剪出图案、粘贴、填色刺绣等工序保存较为完整。但制作一套傈僳族女子服饰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许多青年女子都不太愿意学习,大部分妇女只会刺绣,会剪花纹图案的人很少。

现代文明的浸透也是傈僳族服饰濒危原因之一。随着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各种文化的交流,各类精美服饰的出现。一些青年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着装民族服饰有的甚至不会穿民族自己的民族服饰了,只在特殊场合下(节庆、婚庆)才穿本民族服饰,导致越来越不重视本民族服饰在生活中的运用。据调查,以前每个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套数很多,到现在一些青年女子只有一套,只在出嫁时或逢节庆日才穿,平时不穿,将导致傈僳族女子服饰习俗传承过程中变异的危险。

龙陵县傈僳族“民歌调”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如今还在唱“民歌调”的组织人员越来越少,带唱和对唱的队伍逐渐的在缩小;现在很多的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不愿意和不会唱这些调子,很多中老年的都去喝酒喝做其他事情,年轻人主要受到了一些流行的傈僳歌曲等音乐的冲击影响。使“民歌调”这项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面临了严峻的问题。

首先龙陵县县乡各级政府和龙陵县傈僳族研究协会加强龙陵县傈僳族对民间习俗文化的思想意识,提高保护和传承傈僳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鼓励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民歌调”的发展。政府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关于唱“民歌调”比赛活动;其次鼓励和教育现代的年轻人要对这样的文化要加强重视,过年过节多参与一些关于民间习俗文化的活动当中来,是这样的民间习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下去。最后在寨子里选拨一些固定的传承人和继承人,然后这些人有扩到范围,使之传承的范围扩大,这样子“民歌调”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三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具有丰富的传承教育意义。民俗文化具有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提升青少年民族知识素养、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形成青少年健康生态观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以前龙陵县傈僳族习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方式

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是由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把那么多的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传承到如今呢?经过查阅相关于傈僳族民俗文化的材料以及经过访问调查发现了以下答案。

龙陵县傈僳族“刀杆”文化的传承教育是有开始的余永才去学习然后传承给予胡万才如今胡万才又把“刀杆”文化传承给予了胡双得和胡林兴为代表。从这些可以明确的看到“刀杆”文化的传承是先有继承的候选人它不是自然大众传承,绝对不是偶然的传承和继承。这样的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方式不需要固定的学校,书本教材来进行传承。而是通过传承人给继承人说说基本的要领和里面奥妙。在过年过节和有相关的演出的时候带继承人到相关场地进行实践,一次又一次的实践锻炼,就用这样的传承教育方式得到传承和发展。

龙陵县傈僳族“嘟哒哒”项目的传承教育方式是寨子上先有了会编制和运动的人员。到了每一年的春节(28日)和平时人们娱乐的时候就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加,会编制和会玩的人们就组织到山里采集编制“嘟哒哒”的材料,回到家里就会精心的教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编制和实践娱乐,就是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到了如今。

龙陵县傈僳族服饰的制作和传承教育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把服饰制作和刺绣手艺,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示范,手把手的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平常妇女在一起边做针线活,边聊家常话时,互相传授刺绣技艺相互学习。其次,当其她妇女们向她们请教时,她们会耐心地把自己的刺绣绝活细致的讲解传授。在传承中,都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傈僳族服饰团结互助、开放式的传承方式。

龙陵县傈僳族习俗文化“民歌调”的传承教育方式傈僳族人们和自己的长辈在一起上山狩猎,放牧和休闲的时候就与长辈们学习,到了寨子上哪家里面有喜事或者丧事就到他们家做客,到了当天晚上一起唱民歌调。经过长年累月的参与学习听长辈们的讲解加上自己的领悟平时加强锻炼就会了,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教育方式使之“民歌调”传承到现在。

(二)为了更好的发展民俗文化应采用什么传承教育方式

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方式要有改善和创新。要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扬弃中创新。主要从传承教育的观念上创新,制度上创新和在实践活动上的创新和改善使之整个传承教育得到改善和发展。龙陵县民间习俗文化教育方式今后不管怎么样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和改善,因为有很多固有本质的教育方式是改变不了的。有的教育方式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创新传承教育方式,完善传承教育结构使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得以全面发展。

   今后龙陵县傈僳族“刀杆”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方式得在以前的教育方式上,扩大龙陵县民间艺术表演团的队伍,加强观念上的创新要敢于打破以前的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制定相关的制度管理,使之队伍有制度化有条有序,进行科学的传承傈僳族民族民间习俗文化,营造具有科学性普及性的文化传承环境。有了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加强实践活动上创新,这样的民族民间习俗文化才具有说服力影响力。

  “嘟哒哒”以前的传承教育方式就是自己的父母长辈教教自己的孩子。推广能力非常的弱,传承和发展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以后的传承教育中需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单位选出相关的工作人员,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嘟哒哒”进行传承和保护。营造一个具有科学性和普及性的学习环境,相关单位经常组织相关的体育项目比赛和从艺术美学角度出发的编制培训创新比赛。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代表象征,龙陵县傈僳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以前的民族服饰传承是由家里自己的母亲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和寨子妇女之间的交流,这样的情况会有一个问题出现,不是每一个家里的母亲都会传承给自己的女儿,在加上汉族服饰的冲击,时而久之很多具有傈僳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就会消失。为了有效的传承和保护龙陵县傈僳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加强傈僳人们对自己民族服饰的思想观念,多向村里会编织的人们学习和其他村寨的学习和交流,在各个村里组建民族服饰研究协会,形成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傈僳族服饰团结互助、开放式的传承方式。

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民歌调”的传承教育方式在以前的基础之上,传授“民歌调”的一些文化精神给自己的下辈,多鼓励支持让年轻人参与到其中活动中来。村里会唱的老人和中老年人把相关的一些要领传授给其他人。选定一些固定的继承人,随之逐渐的扩大队伍。取其精华,去取糟粕,龙陵县傈僳族民族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方式在逐渐的改善和创新当中,始终以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龙陵县傈僳族民族民间习俗文化。使之龙陵县傈僳族民俗文化与更大的民族文化舞台接轨。

民间习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可忽视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发展所需翻阅和借鉴的历史根源。学习传承发展本民族的民间习俗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我是傈僳族民族中的一员我很关心自己民族的发展,更注重本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在我上大学期间通过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这个平台对自己家乡龙陵县民间习俗文化的发展传承教育进行了解。通过这次实践访问调查发现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传统习俗文化发展和传承教育的状况 。从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乐观,但是有的发展传承的不是很乐观。在此项目中“嘟哒哒”和“上刀杆下火海”以及“民族服饰”传承发展的比较好,特别是嘟哒哒服饰和刀杆文化受到了龙陵县政府和文化局的重视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表演和参加比赛把它们作为是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龙陵县民族文化产业的一面重要旗帜。为了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的发展,加强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前很多的民间习俗文化是自然传承的,而现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传承的效果越来越不乐观。建议政府文化局以及龙陵县民间艺术表演团能够更多的关心到一些。组织相关人员经常下乡传播民族文化意识,让龙陵县傈僳族的同胞们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在各个傈僳族村寨设立民族文化娱乐场所和选举民族文化传承负责人等措施进行有效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促使龙陵县傈僳族民间习俗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促使龙陵县民族文化走向更大的民族文化大舞台!

 

 

 

 

 

 

参考文献

[1]傈僳风采,[J].保山市傈僳族研究会会刊,创刊号2011.

[2]云南西部傈僳族,[J].龙陵县文体局内部书报刊印刷品临时准印证1号内部资料.

[3]龙陵县民族宗教志,[J].2005年初稿.

[4]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龙陵县资料卷,[R](龙陵县舞蹈集成办公室编印19874月出版内部资料.

[5]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云南卷·龙陵县资料卷,[J].(龙陵县文体局·龙陵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准印证20024号内部资料.

[6]龙陵县志,[R].中华书局20005月第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傈僳族七人节火了,祥云要建文化传承基地!
多彩传统民俗:傈僳族起源于何时,与彝族又有哪些历史渊源?
对不起!今天,傈僳族向全国人民道歉!
飞针走线绣出美好生活
傈僳族民歌
阔时之歌◎蔡学珍献给傈僳族阔时节的歌,你是否还记得歌中唱到的民风民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