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说市场经济,人们就认为是一种分散的无政府状态的经济;一说宏观调控,人们就以为是闭关锁国和权力高度集中。人们往往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当代世界上,一切搞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宏观经济调控。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要有宏观调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正反经验
    在资本主义初期,国家政府对市场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搞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经济活动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处于一盘散沙的无政府状态。后来,由于经济危机频繁爆发,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生产下降30%,失业达3000万人。资本主义各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自我反省,认识到,最大的教训是国家宏观失控。于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开始形成,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提出:承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有弊病,必须进行改革;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实行高工资、高消费、高福利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增长;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带动社会需求增长,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国家计划指导,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凯恩斯主义流行于世界各国,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纠正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增强了资本主义的活力。
    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再不是过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社会市场经济,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有:实行国有化,壮大国家宏观控制能力;实行社会保障,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运用金融、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调控经济;制定经济法规,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等。所有这些,都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
    2、正确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正反经验
    社会主义各国在开始时,都是学习苏联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制经济叫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宏观和微观都由国家调控管理和经营,企业没有自主权。集体企业照搬国营企业,称为二国营。农业生产实行统购统销统产,县委书记直接管理农业产供销活动。其结果,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各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先后掀起了改革浪潮。改革的方向是:政企职责分开,减少政府指令性计划范围;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开放物质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发挥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经济的作用;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侧重点问题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改变无政府状态。同时,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使宏观调控适度,防止过宽或过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改善宏观调控方式,改变高度集中状态。同时,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使宏观调控适度,防止过宽或过严。可以说,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从两个极端出发,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我国最近强调宏观调控,有人误以为过去我们没有宏观调控,现在才开始有;也有人误以为强调宏观调控,就是全面紧缩,要过紧日子,这是一种误解。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改革,纠正过去管的过多过死过严的问题,与此同时,要注意宏观失控。
    二、我国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周期分析
    所谓经济发展周期,就是经济发展每隔若干年出现一次带规律性的波动时期。过去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每一个周期归纳为复苏、高涨、危机、萧条四个阶段,十年一次,循环往复。我国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周期,也是十年一次,每一个周期也可归纳为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阶段,循环往复:
    1、五十年代:开始时,提出“精兵简政、增产节约”方针,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工业体系。后来,出现大跃进和反右倾等错误倾向,导致经济困难。
    2、六十年代:开始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后来,出现文革内乱的严重错误倾向,导致经济再度困难。
    3、七十年代:开始时,提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方针,纠正文革初混乱秩序,整顿经济。后来,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再次将经济政治搞乱。
    4、八十年代:开始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后来,出现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受损。
    5、九十年代:开始时,提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治理通胀见成效,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加速经济发展,至1993年进入高涨阶段。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高涨阶段,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止过热和失控,防止几年之后周期性下降和低谷。因此,要防止下列几种过热现象:(1)开发区热。建开发区是对外开放的好事,可以吸取经济特区的经验。问题是征地与用地脱节,大量耕地被占,而没有得到有效利用。(2)房地产热。房地产发展是加速各行各业发展的龙头,对于改善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条件都是好事。问题是银行把900亿元资金投入房地产,影响工农业生产资金需求。(3)股票热。股市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理顺产权关系的好事,有利于消费资金转为生产资金。问题是,大量资金炒股,容易引起泡沫经济。(4)集资热。这是搞活金融的好事,可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问题是使国有银行储蓄下降,国家受损。(5)经济热。1993年6月增长率为30%;7月增长率为25%,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出现通货膨胀苗头。必须采取紧缩措施,冷却降温。
    三、正确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这些手段要综合运用,互相结合。
    1、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制定经济计划不等于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也要有计划。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计划主要是综合性的、
指导性的、预测性的,而不是指令性、强制性的。过去,我们说我们的指令性计划如何顶用,说资本主义指导性计划如何不顶用,说资本主义指导性计划是天气预报和交通红绿灯,人们可信可不信,可依可不依。我们现在也主要是指导性计划。天气预报有什么不好?说今天下大雨,你愿意出门就带雨伞,你不信,不带雨伞出门,就被雨浇成落汤鸡。指路灯有何不好?红灯停,你不停,就撞了汽车,车毁人亡。我国制定的八五计划规定以原材料、能源、交通、通讯为建设重点,那么,企业往这方面投资,肯定会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贷款、税收等得到照顾,既能获得社会效益,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2、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市场经济不等于财力分散,市场经济与中央集中财力是一致的。中央财力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如三峡工程、核电站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扩大地方财力,搞了分灶吃饭,结果,使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削弱了中央宏观调控的物质实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实行分税制,按照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保证中央财政有足够的收入。
    3、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
    (1)对房地产热,可以利用征收房地产交易税和增值税,使之降温。(2)对交通、农业、通讯,可以少征税或不征税,使之迅速发展。(3)对个人收入悬殊问题,可以征收个人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过去,我们总批评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以为共产党不收税是好事。这是一种误解,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要依靠税收发展各项事业。
    4、发挥金融手段的调控职能
    (1)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分设。政策银行是事业单位,扶持农业、基建、出口等;商业银行是企业单位,各专业银行都要办成自负盈亏的企业。(2)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今年上调了2次,控制经济过热。(3)调整人民币汇率。汇率是我国人民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的比率,例如1979年1月,100美元=157元人民币;1993年8月,100美元=576元人民币(调节价888元,黑市1000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对于我国来说,好处是有利于刺激我国企业出口商品赚取美元外汇,刺激外国资本输入我国。坏处是容易引起炒汇投机,扰乱外汇市场。
    5、加强对债券的管理
    (1)国库券,由财政部负责发行;(2)金融债券、投资基金债券,由人民银行负责审批;(3)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由国家计委负责审批;(4)中央企业债券,由人民银行和国家计委负责审批;(5)地方企业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6、加强对股票发行的管理
    地方企业股票由省政府审批,中央企业股票由主管部门和所在地省政府审批。发行股票的申请由中国政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复审后,由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委员会审核批准,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政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十五日内无异议,即可发行。何时上市,由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委员会确定。
    与此同时,应加强对证券股票知识的教育。债券比较安全,股票有一定风险。去年上海发生两起股民自杀事件。一是康柏华,家住浦东,买延中股票107股,每股193、35元,而后数日连续下跌,无奈将50股卖出,每股205元,亏损4417元。这以后康柏华整天闷闷不乐,半个月后自缢身亡。二是刘晓东,家住凤阳路,买卖股票亏损400多元,于6月27日夜,写了生、死、富、穷四个纸阄,然后抓阄抓到死,于是触电自杀身亡。说明股民承担风险的心理素质很差,不适合炒股。这也跟我们媒体宣传不够全面有关。
    
    (此文发表于1993、5、15 佳木斯市学习十四大辅导讲座。署名王振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
高一政治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玉溪三中 人民音乐家聂耳故乡的中学
高一经济生活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03-13高二政治《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