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济总录》_神仙草木药上_中医世家
神仙服饵草木,必取其柯叶坚固,形质不变,若松柏茯苓之类,其意盖以延年益寿为本,至于其他,非具五行之秀,则必备四气之和,其意深矣,千金谓服饵大法,必先去三虫,三虫既去,次服草药,草药得力,次服木药,木药得力,次服石药,精粗相代。由粗以至精,其序不可紊也。
采松脂方
上常于立夏日,代松横枝东西者,围二三尺,长一丈许者,倒地,以器盛,一头就下,日内曝之,其脂自流出,三四遍取以和药,此脂特与生雄黄相宜,若坚硬者,更以酒于火
上消之,汁出者冷酒中引之,常以春三月,入衡岳之阴,取不见日月之松脂,炼而食之。(炼取为不粘度)服之百日,耐寒暑,二百日益脏腑,久则神仙。
又方:上以日入时,破其向阴,以取其膏,破其向阳,以取其脂,脂膏等分食之,可以通神灵,凿其阴阳,令方寸深五寸,还以皮掩其孔,无令风入,风入不可服也,以春夏取之,取讫密封,以泥涂之,勿泄气。
又方:上斫取老枯肥松及节,细劈长尺许,置甑中蒸之,满甑中其脂自流入釜中水内,数数取过,置冷水中,候凝根据法炼之。
又方:上松皮中有聚脂者,最第一,其根下亦有枝伤折处,亦有得不见日月处者,名阴脂,弥良,唯衡山东行五百里,有大松皆三四十围,其脂甚多。
又方:上夏至日取松脂法,河南少室山,有大松,取阴处断之,其脂膏流出,收入器中,根据法炼之,去苦味,乃以白蜜炼去沫,与脂等分相和得所,每日服一升,无他物,只饮水自足,令人不饥,长服可以终身不食,初服一升,三日后只如弹丸大,消软服之,渴即饮水,令人不老。
炼松脂方
上取松脂,不拘多少,入釜中,添汤煮之,一炊久乃取,以新绵隔滤入冷水中,与人对引之,如此三十次,则成矣。
又方:松脂(一斤) 桑灰汁(一石)
上二味,以灰汁一斗,于釜内,煮松脂三五沸,取接置冷水中,候凝复煮之,如此十度乃止,逐度易灰汁,并换冷水,其脂白矣,取炼成白脂,研罗为末,每服一匙头,以酒或米饮调下,空腹日午近晚服,若至十两以上不饥,一年以后,夜视目明,久服不老。
又方:松脂(一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之,候消去浊渣,取清好者,投冷水中,如是百二十遍止,不得辄率意便止,候四十遍,辄一易汤,凡三易汤方成,以无苦味为度,其脂软白如泥,乃用白茯苓一片,捣罗为散,内炼成脂中,拌令得所,置冷处候可丸,丸如杏仁大,日吞三十丸,十日止,自不欲饮食,久当绝谷。
又方:松脂(二十斤)
上为一剂,以大釜中着水,釜上加甑,其甑中先用白茅铺衬令匀,茅上更着生黄土,约浓一寸许,乃着松脂,以物密盖,勿令泄气,其灶下用桑燃之,如釜中汤耗,添暖水,蒸一炊久,乃接取脂入冷水中,候凝更蒸如前法,三蒸毕乃止,其脂色如玉状,用以和药,取甘菊花茯苓等分为细末和丸,如梧桐子大,以酒下十丸,空心日午近晚服,每蒸时,或酒洒如前法。
又方:松脂(十斤炼成者) 松实(去皮三斤) 柏实(三斤) 甘菊花(五升)
上四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粥饮下,日三服,百日以上,不复饥。
又方:白松脂(十二两经十三遍炼者) 白蜜(一斤四两) 白蜡(一斤四两) 白茯苓(去黑皮十二两为末)
上四味,都以大器内盛之,坐于甑内,勿令泄气,蒸之如炊一石米久,取出乃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下,如饥复取十丸服之,不得食一切物,饮酒不过一合。
又方:松脂(二斤炼成者) 远志(去心炒令微赤七两)
上二味,捣研为细末,炼白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或温酒下,早晨日午近晚各一服,十五日后,不欲饮食。
绝谷升仙不食方
松实(去皮) 菊花(等分)
上二味捣末,以炼了松脂和丸,如梧桐子大,或炼蜜为丸,每服十丸,酒下,日三服,可至二十丸,亦可作散,服两钱匕,空腹日午近晚服。
又方:松实(去皮)
上于七月采未开口者,淘取沉水者控干,椎去皮捣末,酒服二钱匕,日三四服,亦可用松脂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酒下,服经三百日,日行五百里,益精补脑,久服神仙。
服松根方松根
上取东行者,剥白皮细锉曝干,捣罗为末,可饱食之,能绝谷,渴即饮水。
服松叶方松叶
上于山涧高原处,采叶细切餐之,日服三合,令人不饥,干捣末,日服五钱匕,酒饮下亦得,治百病,轻身益气延年。
又方:松叶(向四时随王方采之可去地一丈者锉如粟粒曝干五斗)
上一味,捣罗为末,以好酒拌作饼子,曝干,再捣罗为散,每服五钱匕,以酒饮调服,日三,令人轻身延年,体香绝谷不饥,忌鱼菜盐酱。
服柏实方柏实
上于八月合房取,乃曝令拆,其子自脱,用清水淘取沉者,控干轻椎取仁,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酒调下,冬月温酒下,早晨日午近晚各一服,稍增至四五钱,若绝谷者,取饱为度,渴即饮水,令人悦泽,一方,用炼成松脂及白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或二十丸,日三服,又方,与松子等分,松脂和丸,酒下,又方,加菊花末等分,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二十丸,日三服,酒下。
又方:柏子 雷丸 防风(等分)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酒饮调下,日三服,令人壮盛辟谷。
服柏叶方
柏叶(不拘时采亦不拘多少)
上一味切,置甑中令满,盖甑蒸,约三石米久,蒸讫取放净器,以水淋百余遍讫,阴干捣罗为末,每服一合,食前酒下,日二服,渐增至一升,令人益气,辟谷不饥,此仙人高子良方。
又方:柏叶
上取大盆穿作窍,以物塞窍,着柏叶于盆中,水浸,日一易水,七日以上,至二七日,乃覆盆内柏叶甑中蒸之,令气彻便止,曝干捣罗为末,枣膏和之,如作干饭法,再曝再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日三服,久服不饥,渴即饮水。
又仙人服柏叶减谷方
柏叶(三十斤勿杂枝)
上取放不津器内,以东流水浸之,令水上出三寸,新盆覆盖,泥封三七日,漉出阴干,勿令尘入,候干捣罗为末,又取小麦三升净拣,纳柏叶汁中,封五六日出之,阴干复纳之,封五六日,又出阴干,捣罗为末,更取大豆三升,炒熟去皮,捣罗为末,合三物搅和相得,纳囊中盛之,每服三合,酒饮调下,空腹日午近晚服,食饮无妨,治万病,隆冬不寒,肠实不食。
又方:柏叶(二十斤着瓮中以东流水浸二十一日出曝干微炒纳少许盐) 小麦(一斗纳浸柏叶汁中三日出曝干又纳汁中候尽止出曝干炒令香)
上二味,捣罗为末,取猪肚脂二斤细切,着末中,搅令匀,食前服一钱匕,酒饮下,早晨日午近晚服,二十日不饥。
又方:柏叶(三斛)
上熟蒸曝干,捣罗为末,取大麦三斗,炒令变色,磨面合和令匀,服多少自在酒饮下。
又方:柏叶(末一斤四两取细枝上及向上侧生者每以孟月随四时生气方位采于背日处倒垂阴干)白茯苓(去黑皮十二两) 松叶(末一斤四两采新者长三分锉捣用清水三斗煮取二斗绞去滓令净)
上三味,先取松叶汁二斗,煮茯苓至三四升,拨去火,待冷漉出茯苓,研作粉,阴干为末,其余汁用拌柏叶末,于树阴下或高檐庑下摊阴干,又和茯苓粉,捣罗为末,以酥四两拌匀,炼白蜜待冷和剂,更捣半日,分为四五团,密器贮之,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加至二百丸,经一年,白发尽黑,齿落更生,兼治百病,消 ,展面皱。长筋骨,勿食猪鱼六畜肉,生葱韭蒜,陈败腥臭粘滑米醋等。
茯苓
松脂流入地,变为茯苓,遥望数里,其松赤色,视其肌理如布棋子断者有茯苓也。仰视松枝所指,其上时有菟丝,或新雨过后无风云,夜以烛火临上灭者,亦有,乃以新布四丈环之,明日掘取,神物多变化,其形如飞鸟走兽龟鳖者佳,便令曝干锉之,状如白牙,若只一块不似鸟兽物形者,乃松脂始变,不堪服。
茯苓
上取茯苓上党者,去黑皮,锉作块如鸡子大,任多少置瓮中,其瓮近底,钻作窍,以木塞之,即下水令没得药,每两日一换水,七日后数以筋导却水,即取茯苓蒸候熟,及热出之。
置盘中揉拓,拾去脉膜控干,乃入盆中,以木椎研极细,更下熟水搅和,先缝生绢为袋,以药汁倾袋中,以盆器盛汁,沥尽余滓更研,复取前汁搅浑,倾袋中如前法,候滓尽澄之,更倾去清汁,取稠汁纳帛袋中垂沥之,候水尽,取茯苓曝干,是为茯苓粉,可入诸药,若不如此,即脉膜损人,令人夭折,或作瘦病。
还精补脑,长生驻颜,神仙却老延年,茯苓散方
茯苓(先用水煮三十沸曝干四两) 菊花(二两) 钟乳(取如鹅管蝉翼光明者先入银器中放在五六斗釜中乃添水于釜内九分釜底燃火令如鱼目沸三复时每一复时换水净洗刷后添水慢火煎令鱼目沸日足取出入乳钵内研极细入水少许更研如稀糊乃取澄曝干更研如粉一两)云母(取黄白光明者簇于大方砖上以炭火七斤 通赤从旦至暮取出去捣罗为末入绢袋于大盆中摆之按揉令水内澄取出曝干更研加粉一两) 菖蒲(九节者米泔浸三复时逐日换泔日足切曝干) 栝蒌根 赤石脂(研如粉水飞过曝干更研) 山茱萸(微炒) 防风(去叉) 牛膝菟丝子(酒浸三日控干捣末) 熟干地黄(焙) 续断 杜仲(去粗皮炙) 山芋 蛇床子(微炒) 柏子仁 天雄(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 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 特丹皮 人参天门冬(去心焙) 石槲(去根节) 白术石长生(去根节微炙) 牡蒙 附子(炮裂去皮脐) 苦参玄参(水洗麸炒焦) 独活(去芦头) 牡荆子 狗脊(去毛) 紫菀(水洗去土曝干) 干姜(炮裂) 黄 (炙锉) 泽泻甘草(水蘸炙) 芍药 巴戟天(去心) 沙参 远志(去心焙) 石南叶(暖水流控干炙) 牡蛎(捣末水和作团转飞取曝干各半两)
上四十四味,捣研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日三服,空心日午近晚各一,二十日见效,四十五日诸疾并瘥,一年可还童。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 钟乳(炼成者) 云母(炼成者) 泽泻菊花杜仲(去粗皮炙)柏子仁石槲(去根节) 山芋 熟干地黄(焙) 天门冬(去心焙) 石南叶(暖水洗慢火炙)续断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各一两) 菖蒲(九节者米泔浸再宿日换泔净洗切焙干) 天雄(炮裂去皮脐) 菟丝子(酒漫三日控干捣末) 牛膝山茱萸(炒) 五味子 蛇床子(簸去秕各一两半)
上二十味,捣研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酒调下,早晨日午近夜服,或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日再服,二十日见效,四十日万病悉除,忌犬肉牛肉生葱蒜莱菔羊血醋等。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三斤) 生干地黄(焙) 天门冬(去心焙) 胡麻(炒各一斤)
上四味,各捣罗为末,炼蜜拌匀,每服一匙,酒或浆水调下,日五六服,或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三十日知,百日力倍。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二十两) 胡麻(一斗二升炒) 泽泻(八两)
上三味,各捣罗为末,合捣三万杵,每服三钱匕,空服日午近夜,酒或水下。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 火麻子(炒各半斤)
上二味,先取火麻子,以水五升研绞滤取汁,煮茯苓一炊久令熟,取出曝干,捣罗为末,每服三钱匕,以温酒调下,空心近晚一日两服,如无酒,以新汲水调下,忌醋。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三斤锉) 甘草(微炙锉二两)
上二味,以水六斗,先纳甘草,煎取三斗,漉去滓澄清,纳白蜜三升,牛乳九升相和,煎茯苓,令乳蜜汁入茯苓尽,及热 令散,择去赤膜,又更蒸熟, 令如面,阴干,每服二钱匕,温酒下,日三四服,稍加之。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 龙须(陇西者各二斤细锉)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方寸匕,酒饮调下,日三服。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锉一斤)
上一味,以糯米酒浸三宿,取出曝干,捣罗为末,收入瓷器中,每食时入一两钱末,拌食食之,久服精力百倍,延年不老。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大茯苓丸方
茯苓(去黑皮) 茯神(抱木者去木) 大枣桂(去粗皮各一斤) 人参白术远志(去心炒黄) 细辛(去苗叶) 石菖蒲(九节者米泔浸三日日换泔切曝干各十二两) 甘草(八两水蘸劈破炙) 干姜(十两炮裂)
上一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黄色,拣去沫,停冷拌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久服不饥不渴,若曾食生菜果子,食冷水不消者,服之立愈,五脏积聚,气逆心腹切痛,结气腹胀,吐逆不下食,生姜汤下,羸瘦饮食无味,酒下,欲求仙未得诸大丹者,皆须服之,若不能绝房室,不能断谷者,但服之,去万病,令人长生不老,合时须辰日辰时,于空室中,衣服洁净,不得令鸡犬妇人孝子见之。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锉碎水浸四十九日七日一易水日足蒸一复时却入水中安罗子内以手缓缓去筋脉令净澄取曝干) 柏叶(根据四时王方采嫩枝上者蒸令黄色勿采道旁冢墓上者) 大麻子(水浸一宿曝干炒才闻一两声即出之以净砖两口磨取之) 车前子 粳米(炒) 大豆黄(炒令焦取黄) 蔓荆子(水煮一复时曝干) 地骨皮(去粗皮各一升) 人参地肤皮(蒸半炊久曝干各二升) 黍米(炒) 麦门冬(去心焙) 茯神(去木各半升)
上一十三味,捣罗一十一味为末,唯麦门冬麻子仁熟捣极细,即和诸药令匀,炼蜜六十两,绵滤净器中,令温,和搜诸药,更捣万杵,丸如小酸枣大,盛净器中,其药永不坏,若明朝欲服,隔夜须先服黍米粥一杯,次日平旦服五十丸,温青酒或粥饮下,日再服,即不饥,若三日内,腹中不安稳,更服之,出三日,即四肢轻便,耳目聪明,若劳损者服之,气力强健,一年力倍,久服治大风诸气,补精髓,安魂魄,调荣卫,去尸虫,通神明,耐寒暑,合时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冬腊日尤佳,其药并须大升大斤,不得欠少,若须食,即以葵子汤下之,断谷方中,此为最妙。
又方:白茯苓(炼成粉) 柏叶(蒸熟曝干为末) 车前子(淘净干) 地骨皮 大豆(炒取黄)蔓荆子(煮令苦味尽曝干各五两)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欲服时,隔夜食黍米粥令饱,次日服药二百丸,酒或井华水下,三日内不思食,亦不困人,三日外即不饥,饥即更服三五十丸补之,觉少疲乏,每三五日,以少粳米粉作拨刀,食一盏许,不须盐醋,若虚困,每日服蔓荆子末两匙,以白蜜炼和之,忌房室。
又方:白茯苓(炼成粉) 云母(炼成粉) 天门冬粉(各二斤) 羊脂 白沙蜜 白蜡(各五斤)麻子油(三斤) 松脂(炼成者十斤)
上八味,入银器中,微火煎令匀,紫色乃止,欲绝谷者,先作五日稻粮,食五日乃少食,三日后方服此药,小弹子大,日三丸,三日九丸。即不饥,饥则更服,兼食枣脯。饮水无苦多,若要下去药,取硝石葵子(各五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同煎八分,去滓日三服,药下食米粥一合,三日渐食淡食。
又方:白茯苓(五斤锉碎甑中蒸一炊曝干为末) 白沙蜜(三斤) 柏脂(七斤静处作灶泥大釜于上加甑取白茅锉令齐整先入甑内衬次安柏脂在上釜内用锻石水蒸之令消入釜中去甑接取釜内脂入冷水中以扇扇之两人对引之三十过复蒸如前三遍逐遍换釜中锻石水取柏脂再入甑釜中用醋浆水深添又如上法蒸之三遍逐遍换醋浆水满三遍又以好酒入釜中添深如上法三遍蒸炼了)
上三味,炼白沙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酒下,冬月温酒下,饥者频服之不饥为度,如饮酒不得,只以温水下,欲仙者常取杏仁五枚,去皮尖细研,以水一小盏,同煎三五沸,成汤去滓,以下丸药,若却欲去药食谷者,取硝石葵子(各一两)熟研为散,以粥饮调服一钱匕,日再服,其药即出,稍稍食谷及葵羹,甚良。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一斤半) 生干地黄(焙四两) 天门冬(一斤去心焙) 泽泻(五两)胡麻(一斗炒作声)
上五味,各捣罗为末,和令匀,蜜拌旋丸,每服如鸡子大,日五六服,浆水或酒下。久之气力自倍,一方,无泽泻地黄与诸药等分,以蜜和为丸,酒服如上法。
又方:白茯苓(去黑皮) 天门冬(去心焙各一斤) 枣肉(三十枚) 麻子仁(五斤)
上四味合和,于三硕米下蒸一炊久,合捣蜜和,丸如鸡子黄大,早晨近晚服一丸,渴即饮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圣惠方--神仙方
【普济方】卷二百六十四 服饵门 神仙服饵
[卷二百六十四 服饵门] 神仙服饵
《健康有道》仙人余量------松脂篇
松脂
医心方:断谷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