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潘的三条识人准则

曾国潘的三条识人准则

2016-04-21 


        曾国潘曾说,看一个家庭的孩子有没有出息,看以下三条。

第一条,看这家孩子几点起床;第二条,看他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三条,看这家的孩子是不是读圣贤书。

        我们一条一条地来看。

        那是看什么?看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怎么样。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如果精神百倍,一天都会成效卓著。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一日之计在于昨晚。昨晚作一些思考,做一些准备,第二天就会直奔主题,不会盲目行事。

        起得来床,代表他昨天晚上,对自己的管理非常到位。能按时起床,还证明他的作息时间符合天地规律。昨晚休息好的人,嫌白天太短,夜晚太长。体力已经恢复,第二天有斗志,有气势。他对自己的事情,处理得非常有条理。

休息不好的人,第二天起不来床,起来也是浑身没劲,哈欠连天。这样的人,心里没有动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容易心灰意冷。

        为什么起不来床呢?

        起不来床,代表昨天睡的太晚,没有让自己该休息的时候休息,糟糕的是影响到第二天了。睡眠就是让人与宇宙频率、大自然频率接近或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一天的疲劳。而关键是睡眠的时间——子时必须进入睡眠。

        另一个起不来床的原因是,晚上八点后吃东西。八点以后人的内脏进入整理排毒的程序,如果此时吃进东西,那么你的心肝脾肺肾加班加点,又进入消化过程,而无法进入整理排毒阶段。第二天起不来床,因为排毒没有完成。

         仅看第一条,孩子未来有没有出息,看他几点起床,真正看的是从小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李嘉诚曾说:一个人最高的管理就是自我能力的管理。一个企业规章制度堆满半个房间也是没用的,真正的管理是每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家长或领导的眼皮底下好,不是真正的好,没人管的时候的好才是真正的好。


        第二条,看这家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那是看什么?

        根本也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家长经常说得一句话是:“你只要成绩好,要什么给什么,家里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大错特错的教育思想,这样的话,孩子将成为家长的受害者。即使家里雇了八个保姆,也都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原则。

        想像一下,你是一个老板,新员工来了,学历很高,工资标准也很高,而他自己的事情处理的一塌糊涂,还要别人去解决问题,你会不会留下这样的员工?

        所以你必须让孩子懂得,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最要不得的想法是:“举手之劳,做掉算了。”家长所有的行为、对孩子的培养方向,要往那个方向去?只有从一个地方考核,那就是当他走出这个家门,他是否搞得定自己?别人会对他怎样?用不用去帮他做属于他个人的事情?

        有一年,北京一所大学新生报到,出现了一位“齐全哥”,他的父母把他在北京上大学的四年所需要的卫生纸都带齐了,引发网上热议。

        如果我有机会遇到这位同学的父母,我一定要向他们鞠一躬,然后很好奇地问他们一个问题:请问你们帮孩子准备大学四年要用的卫生纸是如何计量数量的?你们设计他在学校里一年拉肚子几次呢?如果次数超过的话,你们要空运卫生纸到学校让他应急吗?

        我不知道,他在学校里遇到的所有问题父母是不是都为他预见的、为他准备好?如果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预见到、准备好,当他需要独立面对的时候,又会怎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让他自己强大起来。“我的行为是不是让他强大起来呢?”这是家长面对孩子时,要不要帮他的唯一标准。比如,他摔倒了,你扶起他还是让他自己站起来,这两个做法哪一个是让他强大起来的呢?毫无疑问,当然是第二种,让他自己站起来,因为他 早晚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你就咬咬牙,引导他自己站起来。再比如,过马路,抱着他过,还是带着教他先看来车方向,过了马路中心线再看另一边。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常常看见大街上的行人中,我说的是成人,总有一些人过马路不知道这样过,站在马路上,不知道先看哪一边。

        在你决定帮孩子之前,无论那件事多么小,你都先问下自己:我的做法是让他自己强大的吗?帮他做了他早晚还得自己学着做吗?

有了答案再行动。

对于孩子,你如果把他当成你的“私人物品”,肯定培养不好;你如果把他当成社会人,只是这18年由你来抚养,你就一点能够培养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为他走上社会打基础,打基础是从一出生就要开始打的,而不是等到他长大的那一天。爷爷奶奶们喜欢说:“还是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好的。”不通过反复的练习,不可能长大了自然就好。


        第三条,看这家孩子是不是读圣贤书。

        那是看什么?

        关于这一条,有太多的家长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呢,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看动画片、玩游戏长大的。但是等孩子慢慢长大,迷上动画片迷上游戏机你就紧张了。为什么到这时候你才紧张?作为父母,你在不知不觉中,毫无培育孩子智慧的先把孩子引上长时间看动画片、打游戏或看电视之路,接着你又生生切断他与动画片、游戏或电视的联系,你是不是自己放火自己灭火啊。这种做法也让你跟孩子的关系弄僵,并很难挽回。

        圣贤书已经被我们丢掉了,丢掉很久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圣贤书是迷信,这是对中国文化极大的偏见。

        记得小时候,家长唠唠叨叨跟我们讲;进房间要敲门;见人要微笑、打招呼;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做人要有志气;家和百事兴;百善孝为先等等。听着这些我们长大了,我们长大后成了受人欢迎的人和有事业成就的人。所有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则,都是代代相传的家风、家道和家学。一家人有一家人的样子,就看这家日常生活中,圣贤书内容的执行和体现。有了这些,孩子偏不到哪里去。

        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世纪。我们不用抱怨世风日下,先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读圣贤书?读了圣贤书有没有呈现礼仪风范?走出家门,是不是有家教的样子?是不是有礼有节?是不是懂事?是不是懂得控制情绪?是不是在家孝父母,出来兄弟友爱?一句话,读了圣贤书,照着做了,我们便有了做人的底气和风范。

        圣贤书,儒家文化是做人的文化。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小看的这三条。从小培养这三条,顺理成章。长大了孩子的状况不行,再补,跟孩子的关系就会僵。对家长只有一个要求,每一天用心做爸爸,用心做妈妈。而不能随意做爸爸,随意做妈妈。再随意也不能丢了这三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暑假到了,家长陪娃的两条准则
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些事情不要做,对孩子未来影响极大
王阳明家训第3讲:勤读书,要孝弟——方姐
10岁孩子是怎么读完6遍《红楼梦》的?!让这个妈妈告诉你
家长与孩子相处中的十条准则!
三岁前不看电视,孩子一生受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