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色徜徉】催振宽——耄耋之年墨点江山

作为中国国家画院资格最老的研究员之一,崔振宽目前依然担任着陕西省国画院、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并以蓬勃的创作激情活跃于山水画坛。从艺60年来,他不断地探索山水画的创作技巧,从水墨到焦墨,屡屡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当今山水画界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自幼爱画 无师自通


崔老称自己从小便爱画画,也有一定的家教影响。“父亲从商,喜欢写字,也结交了许多书画名流。”因此在很小的时候,父亲便督促他习字,一来二去,对字画的兴趣也慢慢浓厚起来。

“我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书摊儿上看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很是喜欢。但当时没有钱啊,就跑到家里拿了一本《四书集注》跟人家换,后来才知道那本画谱没那么值钱。”说到这些儿时趣事,崔老很是开心,也正是这本“芥子园”导致了他后期创作风格的转变。

 “什么字画啊、古董啊,很多都是古代的精品,我就看哪个标着‘已售’,就知道它是好的,再看它到底好在哪儿?”在崔老的眼中,这也算是一种对书画的启蒙教育,并最终促使他走上了“国画”这条艺术之路。

 坚守“长安” 转型“焦墨”


众所周知,崔老是“长安画派”坚定的支持者和践行者,“我认为,‘长安精神’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当代的创新。”因此,他一直坚持把个人创作与社会功能结合在一起。


在创作风格上,崔老深受黄宾虹晚年作品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黄先生的画册开始大量出现,随着接触的越来越多,我便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热衷地投入进去。”

之前提到“芥子园”对崔老的影响很大,“它呈现出的便是一种焦墨的关系”,而黄宾虹也提出“宋画多用焦墨”,这种异曲同工则促使他加快了向“焦墨”技法的转型。

“我觉得‘焦墨’在用笔的力度上以及给人的视觉感受上,会更加强烈一些。特别是在表现西北地貌的那种苍茫、苦涩感上,也更利于个人情感的充分表达。”

于是,他取黄氏之苍而去其润,变其小笔勾画为大笔点簇。为了描绘黄土高原浑朴粗糙的质感,他在放弃流畅、圆润、优雅笔画的同时,还大大弱化甚至放弃皴法,取而代之以点线勾画,再略加干擦,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

在他的近作中几乎看不到具象的山水,满纸都是恣肆纵横的强悍点画,而这些探索对笔墨与大壮风格的“共生”探索是突破性的。


老当益壮 南宗北派


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崔老依然是一副“老当益壮”的姿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觉得自己是80岁的人,我完全没这感觉……当听说有人说我的作品很当代,我感觉很高兴!如今的画坛是多元化的格局,充斥着各种风格和尝试,而我自己虽然对很多当代的风格不甚了解,但我很支持这些个性化的创作。而之所以说我的作品有当代的元素,我觉得至少还说明我还在思考这些问题。”

对于宗派之间的争论,崔老认为因地域性而形成的画派“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古今中外皆如是。”正所谓:无谓高下,各有千秋。至于自身的创作流派,崔老戏称自己是“南宗北派”——既有南宗的文化积淀,又有北派的大开大合。

在他眼中,水墨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尚无定论,“因为具备太多不确定性,所以不好评价。”但对于一些艺术家“自我感觉太好”,崔老却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这明显是一个缺点。”因为对于他自己来讲,“我永远不会满足,我的艺术生涯永远是在不懈的追求当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崔东湑:不懈的创新之旅
浓重而活,精细到焦
崔振宽:抽象与具象的临界点
崔东湑|写生创作感悟
郭斌的焦墨山水:浓淡融理趣 焦墨寄情思
崔振宽《焦墨写生 一缕苍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