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伤寒六病定位问题

中医理论为各家之说。既然是各家之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观点。一般认为,《黄帝内经》侧重于中医理论、经络和针灸,《伤寒论》侧重于临证、六病、经方。因此,学习中医理论以《黄帝内经》为主,临证实践以《伤寒论》为主。至于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争论了几千年,始终没有搞清楚。而在后世的中医实践中,人们往往对两者交叉混合应用,这可能会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错误。这里主要对伤寒六病的定位问题谈点肤浅认识。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提出了六病学说。张圣认为,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由此,根据脏腑表里关系,一般认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三阳病为热证,三阴病为寒证。伤寒六病与脏腑的相对关系便是:太阳为膀胱,少阴为肾;少阳为胆,厥阴为肝;阳明为胃,太阴为脾。那么,如何辨六病呢?

对于伤寒六病的诊断,一般除了辨症状之外,还有辨舌脉等。其中如何诊脉象?一般认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右关候脾;左尺候肾,右尺候命。这显然是同伤寒六病的定位不相符合。而伤寒六病的定位应该是:左寸候肾,右寸候膀胱;左关候肝,右关候胆;左尺候脾,右尺候胃。

那么,现行的中医脉诊法从何而来?理论根据是什么?伤寒六病究竟如何脉诊?《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能不能混为一体?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家中医刘希彦老师,精彩答疑 - 伤寒杂病 - 民间中医网 - 手机版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从经方再出发
对辨证使用“瓜萎积实汤”的效果一文的讨论的讨论
浅言《金匮要略方论》(一)
肾炎三大原始病根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