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味地黄丸,居然是这些疾病的克星!(一睹为快)


六味地黄丸(汤),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了,在中药方剂中的知名度也很高,但真正了解它、懂它的人,其实并不多。您也许不知道,这个方剂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诸多难治之症上,也是卓有功效的。拭目以待不如一睹为快,赶紧看正文咯!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名方八味地黄丸,即金匮肾气丸。后成形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将干地黄易为熟地黄,去附子、桂枝二味,用来治疗小儿五迟之证,而今成为补肾滋阴之名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诸多系统疾病中疗效明显。李延教授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失音、夜尿频多、糖尿病、头痛、脑鸣、痿证等,临床效果甚佳。

医案一 高血压病

高某,男,66岁,200963日初诊。

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可达200/100mmHg,现服用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降压,血压可控制在140/90mmHg左右,但时因忧思劳累或情绪激动致血压不稳。就诊前1周曾因与家人生气而出现头晕,头胀,耳鸣,虽及时口服降压药物,但仍觉头昏胀不适。

诊见: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夜寐欠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诊断:高血压病。

证属:阴虚阳亢。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25g,生地20g,山萸肉25g,丹皮25g,泽泻25g,珍珠母20g,川牛膝20g,夜交藤15g,天麻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头晕、头胀减轻,仍耳鸣,少寐。舌红,苔薄,脉弦。

上方加生牡蛎20g,续服7剂,水煎服。

三诊:头晕、头胀、耳鸣大减,心静眠安,时有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脉细,血压可降至140/90mmHg以下。嘱其服六味地黄丸以善其后。

【按语】本案证属水不涵木所致的阴虚肝阳偏亢。肾主骨生髓,肾之阴精亏虚,则髓海失充,腰府失养,上下俱虚,故头晕、耳鸣、少寐、腰酸。六味地黄汤功专滋补肾阴,再辅以生地清虚热;珍珠母、生牡蛎平潜肝阳;川牛膝滋补肝肾,引火下行。全方补肾阴以抑肝阳,使阴平阳秘,血压自平。

医案二 失音

梁某,女,43岁,2009310日初诊。

半年前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而遗有声音嘶哑,近日又因家务劳累突发失声,经口服抗生素,各种中西药咽喉片,均无明显收效。

诊见:声音嘶哑,咽干,喉中似有痰,但咳之不出,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

诊断:失音。

证属:肺肾阴虚。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30g,山药25g,山茱萸15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蝉蜕15g,木蝴蝶20g,诃子10g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药后便可发音,继服5剂,声音如初。

【按语】宋代《仁斋直指方》指出: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本案症见音哑、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乃知其症由肾阴不足,水不济火,虚火上灼于咽喉,以致声户开阖不利所致。方用六味地黄汤辅以清咽利喉之品,药证相合,补利并济,则病自除。

医案三 夜尿频多

闫某,女,48岁,2010716日初诊。

夜尿频3年余,仅见小便次数增多,每夜至少4次,无尿急、尿痛,因夜间频繁起夜以致夜寐不安,次日晨起后头晕头胀。

诊见:尿频尿急,头晕,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夜尿频多。

证属:下元亏虚,肾气不固。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20g,山药25g,山茱萸25g,泽泻20g,茯苓20g,丹皮20g,桑螵蛸15g,芡实10g,益智仁15g3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药后夜尿减少,继服7剂,诸症悉除。

【按语】本案尿频却无急、痛之象,可知其非热、毒所侵而致,结合其发于夜间,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可明确此乃肾阴亏虚、失于封藏而致。方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辅以补肾固精缩尿之品,故见良效。

医案四 糖尿病

杨某,女,55岁,2009418日初诊。

两年前在1次体检中发现血糖增高,空腹血糖12.018.5mmol/L,尿糖(+++),但无口渴多饮、消谷善饥等症。经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有所下降,但仍居于7.012.0mmol/L。因抗拒注射胰岛素,故寻求中医治疗。曾屡服清热生津之方,但收效颇微。

诊见:神疲肢乏。舌质暗红,苔薄,脉细涩。

诊断:糖尿病。

证属:肾阴亏虚,瘀血阻滞。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20g,山茱萸20g,山药20g,茯苓15g,牡丹皮15g,泽泻15g,丹参15g,赤芍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复查血糖在6.58.5mmol/L,尿糖消失。

效不更方,继服10剂,服法同前。

其后口服六味地黄丸以巩固治疗,复查血糖均控制在7.0mmol/L以下。

【按语】肾乃先天之本,《内经》有云:……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患者年过七旬,肾精正虚,而六味地黄汤同备三补”“三泻,其肝、脾、肾三阴同补,重补肾阴;三泻为佐,抑滋腻,泄肾浊,虽补泄同施,却补重于泄,泄辅于补,不愧为补阴之方祖。如是对症下药,效如桴鼓。

医案五 头痛

章某,女,74岁,2003516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3年,自觉后枕部空痛,且伴耳鸣,心烦,失眠,夜间口渴。多次测量血压及头部CT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故未予特殊处置。然近1周头痛症状频繁发作,虽痛势不剧,但已严重影响生活起居,口服祛风止痛、养血活血类中药,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诊见:面色晦暗,神疲倦怠。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诊断:头痛。

证属:肾精亏虚,脑髓失养。

主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25g,山药25g,山茱萸25g,茯苓20g,丹皮20g,泽泻20g,旱莲草15g,甘草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药后头痛大减。

坚持用药1月余,诸症皆消,未再复发。

【按语】对头痛的治疗临床中常用平肝潜阳、化痰活血之法,然老年头痛病情多因虚致实,尤以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为主要原因。此时若取一时之快,急治其标,则愈治愈虚,欲速不达。故用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养精填髓。阴之根本得复,则一身之阴得养,脑府得充,头痛诸症皆消。

医案六 脑鸣

周某,男,45岁,个体私营业主,20091018日初诊。

平素常因生意奔波劳累,以致过早出现脱发、遗精、失眠、腰酸等症。1年前,因熬夜出现脑中鸣响。其后便持续性出现,发作时如火车开动嗡鸣不止,以至不能集中注意力,影响工作、生活。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诊见:脑中鸣响,脱发,遗精,失眠。舌淡红,苔少,脉细弱。

诊断:脑鸣。

证属:肾精不足,脑海失充。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20g,山药25g,山萸肉25g,泽泻20g,丹皮15g,龟板10g,菟丝子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药后脑鸣频率减少、声音减低,睡眠转佳,精神好转,继服10剂。

三诊:诸症基本消失,嘱其调情志,慎起居。

【按语】《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懈怠安卧六味地黄汤加龟板、菟丝子增补肾阴、填精髓之效;加生龙骨、生牡蛎镇静安神,收敛固涩。方药对症,故顽疾可除。

医案七 痿证

龙某,男,47岁,工程技术人员,20101023日初诊。

平素工作劳累,1年前晨起突发四肢瘫软,无法站立,头昏无力,由家人急送至医院,经头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急检离子示:低血钾,诊断为低钾血症,经补钾治疗四肢肌力恢复,但仍时有头昏、乏力。虽无吐泻及服用排钾药物,但其后病情时有反复。

诊见:四肢萎软无力,头晕。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诊断:痿证。

证属:肝肾阴亏。

方药:六味地黄汤化裁。

处方:熟地20g,山茱萸25g,山药25g,丹皮25g,茯苓15g,泽泻15g,枸杞子20g,菊花15g,怀牛膝20g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药后乏力减轻。继服10剂,气力恢复。

随访1年再未复发。

【按语】本案属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所致的痿证。肝主筋,肾主骨,阴精不足,无以充养筋骨,故致四肢萎弱不用。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意在肝肾同补;再加怀牛膝滋肝肾,壮腰膝,故药到病除。

六味地黄丸乃补肾之经典方,其三补”“三泻的组合充分体现了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的做法,所谓邪去则补药得力,由此一开一合,正为此方玄妙之处。然后世却常着眼在补,扩大补之效力,殊不知久则可造成偏胜之害,故应以此为戒。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李延学术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吴限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媒体编辑:王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匮肾气丸,居然有这么厉害!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九)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3.3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46、【附子粳米汤】(主治脾胃虚寒,水湿内停之肠鸣腹痛之证: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张斌医案(四)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