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塚敬节对桂枝汤方证的认识

一、对桂枝汤方证的认识

1、太阳,运用在这里的“太”和“大”具有相同的含义,即甚、非常、有余、开始等意思。我认为太阳病的含义是指阳病的开始。《素问·热论》的太阳经病与《伤寒论》的太阳病,其内容未必相同,但《伤寒论》太阳病里见到的头痛、项强等症状,是沿太阳经而出现的。太阳经是人像犬一样趴下时受日光照射最充分的部位,太阳病即在该部位发生疼痛、强硬。

2、中风证的变化局限于表,而伤寒证的变化深及于里。对于中风与伤寒的关系,宇津木昆台(1779-1848,日本江户时代医家一译者注)这样举例说明:中风证犹如风吹窗户,可以摇动窗户的套板,但变动仅限于风吹到的地方,房屋的里面没有异常。在伤寒证,却犹如即使关严窗户,但寒气却透彻了屋内的各个角落。所以,如果把中风证当作单纯的感冒,则伤寒证犹如恶性流感和肠伤寒样的疾病。

3、中风证为良性轻症,而伤寒证即使在发病初期表现如单纯的感冒,但渐渐出现里证,往往陷于重笃状态,如果说病情变化是从开始的表而及里的话,不如说病变发起于里,因此而出现证候于表,这样解释应该更易于理解吧。

4、发热,《伤寒论》如有发热则意味着表证之热。少阳病和阳明病之热不称为发热,仅在太阳病称为发热。

5、中风证之热浅,易于出现发热,相反,伤寒证之热深而隐藏,不宜于出现发热。

6、恶风,恶寒的轻症,如加以温暖后哆嗦感消失,但若当风则会感觉到发冷。相对于伤寒条文里举出的恶寒,恶风则表示中风证为良性轻症。

7、汗出,并非汗出如流,多为一般冒汗的程度。如果疏忽大意,便可能看不到而丢失这一点。另外,还必须与服用解热剂后的发汗进行区别,这里所说的汗出不是人为操作的出汗,应该是自然的过程。

8、因为太阳病中风伴随发热、汗自然而出,所以在桂枝汤证,也有汗自然而出的场合。但是如果认为无论什么时候若不伴有汗出则不能使用桂枝汤,那么桂枝汤的应用范围就会变得狭小,所以桂枝汤的应用没有必要拘泥汗的有无。即使在有汗易出倾向但无汗出的场合,也可以使用桂枝汤。

9、自汗是桂枝汤证的指征之一。汗自然而出者为自汗。但即使无自汗也可以使用桂枝汤。   

10、桂枝汤并非发汗剂,其具有在体表机能衰弱时鼓舞之的效果,是对于表虚时而补益的方剂。所以,如应用于无汗出的场合,其汗出而愈者,乃因体表之机能变的旺盛,气血循环改善,所以汗出。应用于汗出的场合,则为服用桂枝汤后,汗止而病情向愈。

表虚汗自然而出,以桂枝汤补益其表,体表机能恢复,回到正常状态,则汗出止。所以,古人谓桂枝汤为解肌剂。解肌者,和解肌膜之意也。

11、脉缓,这里中风之脉为缓,缓为舒缓之意,意味着其病势缓慢,其病状平易。伤寒脉之紧急,与其证之峻剧是相应的。

12、桂枝汤用于有发热的场合时,恶寒是重要的应用指征。脉象浮弱,略有数的倾向。数,即频数,脉略快。即使脉浮弱,但若迟,也非桂枝汤之脉。

13、干呕,平素胃肠弱者,即使是感冒,有时也会诉说干呕。本来,太阳中风出现桂枝汤证的患者,多为平素胃肠弱的人。列举出干呕,表示里弱者因在表之邪的冲击而引起干呕。

14、条文呈示桂枝汤用于如感冒类具有发热症状疾病的病例,虽然举出了干呕的症状,但对此没有必要过于重视。实际上没有干呕的情况更多一些,我在治疗感冒时,即使使用桂枝汤,也不考虑干呕症状。

15、对桂枝汤证给予桂枝汤,反而出现烦苦之状加剧的情形,这是一种暝眩状态,为疾病治愈的前兆,宜继续给予桂枝汤。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必须借助针刺之力。但是,可以认为针刺后头部经穴风池、风府,然后给予桂枝汤,可以强化桂枝汤的效力而促进治愈。所谓的针刺可能是刺而泻血的意思吧。

作为具体应用,有一些变应的处置,如在患感冒之类时,施灸于身柱、风门等足太阳膀肤经穴位,然后给予桂枝汤,或者按压头后部和肩背、局部敷盖热湿布巾然后给予桂枝汤,以促进感冒治愈。

16、关于煎煮桂枝汤证的水量,我们一般是将一日量的药物放入600ml的水里,煮取一半,然后分三次服用。

17、关于服用桂枝汤后饮食禁忌虽然列举了很多种,但我个人的经历是服桂枝汤后吃梨、食用牛肉感觉很不舒服,而食用热面条的确感觉很好。

二、临床体会

1、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第一个出现的方剂,用于有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脉象浮弱者。

桂枝汤不仅因为其作为汉方处方的基本而显得非常重要,而且以桂枝汤为基础形成的加减方数量多、应用范围广、且多为重要方剂。所以,在一开始便提出该方。

2、桂枝汤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有发热、恶寒症状而无其他明显异常者。

3、使用麻黄汤和葛根汤,虽然汗出,但是仍有发热、恶寒不能去除时,有时也宜于使用桂枝汤。这种情况下,脉浮弱是指征之一。

4、桂枝汤有强壮的作用。古人认为它有改善气血循环,调和阴阳的作用。

5、比起体力充实者,桂枝汤用于衰弱者较多。

6、名古屋玄医(1628-1696,日本江户时代医家-一译者注)经常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各种药物运用。他认为疾病是由于阴阳不调和引起的,所以宜于用桂枝汤来调和。

7、《金匮要略》妊娠篇的一开始就出现了桂枝汤。论述了妊娠初期使用桂枝汤的情况。

8、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将桂枝汤和麻黄汤合二为一的处方,用麻黄汤发汗但脉太弱,用桂枝汤又虑其药力不足时为其使用指征。

9、桂枝麻黄各半汤亦用于感冒缠绵不愈者。

10、柴胡桂枝汤用于恶寒、发热、关节痛、头痛、腹痛等主诉者,与小柴胡汤证相似。所以不仅用于感冒缠绵不愈者,也用于胃炎、胃溃疡、胆囊炎、阑尾炎等。

11、桂枝汤是一种补益强壮剂,患感冒而呈现桂枝汤证的患者,或为体质虚弱者,或为平素体质强壮而感冒后强撑、延误、医者误治致使身体衰弱时表现出来。

12、患感冒后,平素体力旺盛者,多呈麻黄汤证,平素体力虚弱者,多呈桂枝汤证。但这是指一般而言,因为例外情况是存在的。

13、使用麻黄汤、葛根汤发汗后,尚残留恶寒、恶风,发热尚未退尽时,也有可用桂枝汤的场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学伤寒】桂枝二越婢一汤
自学伤寒四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
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症,热多寒少)
大青龙汤方歌方解,大青龙汤医案 | 道医网
麻黄汤四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