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宜居城市自己选——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宜居决策系统

7月20日,深圳建科院研发的“城市宜居空间智慧模型及个性化决策系统”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评估结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这个城市研究体系,打破以往的城市“静态”蓝图式的规划管理,基于居民个性化宜居需求的动态变化来支撑城市中微观空间规划的优化。以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为政府宜居城市建设与规划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在某种程度而言,基于差异化人群需求画像的未来宜居城市蓝图,不仅让未来宜居城市的打造“有理有据”,借助工具平台,普通居民也能快速锁定符合自己“个性”需求的宜居生活圈。

近两年的研究历程

研究前后历时近两年,团队研究了60多个国内外宜居城市评估体系、3套代表城市宜居原则、33个深圳已有数字平台对典型宜居城市、深圳市达标性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居民宜居需求和满意度评价的调研样本共计近万份。

基于对宜居城市内涵的充分挖掘,研究从马斯洛需求出发充实了居民对城市安全、健康、便利、舒适、包容五个维度的具体要求。

深圳居民提出的影响宜居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的,项目围绕五个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宜居需求维度深入研究,并针对居民与管理者分别开发了成果应用的工具与系统。

系统的五大目标

 “城市宜居空间智慧模型及个性化决策系统研发”项目从五个方面对宜居空间尺度与内涵进行构建。

一、基础性宜居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研究;

二、宜居空间多元数据融合与基础地图构建技术研究;

三、性化宜居决策系统研发;

四、居民决策仿真模拟系统开发技术研究;

五、城市宜居空间评价预警系统研发。

基于此研究目标基础上,研发团队尝试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体系,实现城市宜居空间分级分类评估;尝试将计算机领域的ABM模型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居民宜居决策仿真模拟中,建立基于人对于宜居环境变化主观感受的仿真模拟系统,实现动态变化模拟,提高城市空间规划精准化分析水平;针对城市居民和城市管理者,建立个性化宜居决策系统和精细化管理的“宜居预警”系统,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于多主体的建模仿真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提高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尝试应用于城市的空间规划领域,考虑城市宜居的变化情况和反映城市空间系统的复杂性,并融入个体决策行为

精细化模拟和小尺度宜居空间的研究

研究以社区网格为评估尺度,选取了深圳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福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它是由十个街道、94个社区近千个网格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更精细和更精准的宜居空间的研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绘制个性化的宜居地图。

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在解决了大量现状问题的同时,也带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与项目评审会的中国工程院郭仁忠院士表示,城市是一个空间,需求除了城市性以外,还应该有空间性,并且要将宜业作为宜居的基础和条件。这个项目是个非常大的课题,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值得继续研究下去。

随着相关国土空间规划和机构改革的中央指导意见出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多规合一的需求,城市空间规划将亟需一套方法化和工具化的决策系统。依靠决策平台实现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和交汇,避免重复调研工作,提升城市规划质量,宜居城市空间规划的信息数字化和居民个性化宜居决策系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大需求。

审核:余   涵

文案:郑玉民

排版:孙雅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史上最恐怖暴雨!四项记录破1952年纪录,城市陷入混乱'
喜讯 | 深圳两馆获得“优秀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专项”二等奖
期刊精粹 | 国外大城市地区企业区位模型研究综述【2018.2期】
【可计算城市空间】从城市体检到动态监测
数字孪生城市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刘建国教授谈垃圾分类:垃圾首先是污染源;厨余垃圾到底分不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