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云:失业会成为大问题,世界正在淘汰什么样的人?

中国经济的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按人头算的。下一波红利是“人心红利”,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会变得实用。很多小众兴趣、小众价值观、小众梦想都能被成全,这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社会大繁荣的基础。

马云:失业会成为大问题

6月22日,马云在“美国中小企业论坛”上的演讲,让美国人重新发现了中国,也让美国中小企业主明白,“错过互联网商业,错过中国,你就错过了未来”。

马云这番话,获得有中国企业“教父”之称的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怒赞:真为中国露了大脸!

就是在这个论坛上,马云接受了CNBC的专访,他表示,人工智能和全球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而这是他持续关注的两大主题。

人工智能:机遇与风险并存

柯洁三败阿尔法围棋,引起了人类对人机大战的热烈讨论。不过,马云对于“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这一观点一直不认同,在今年4月份的IT峰会上,马云就已经明确表达过了自己对于AI的看法:机器要做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而不是代替人类的位置工作,这样机器才能成为人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抢饭碗”的竞争对手。

马云认为人工智能将带来许多帮助,将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负担,让他们可以更多地旅行。

“ 我认为,未来30年,人们每天只需工作4个小时,或许一周只要工作4天。我的祖父每天在田里工作16个小时,他认为自己很忙。我们只要工作8小时,每周5天,但也认为自己很忙。

当然人工智能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存在弊端。未来会有更多工作被抢走,一些能顺应潮流的人将变得愈发富有和成功,而那些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人则会越来越痛苦。他也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富人和穷人,即老板和员工,将逐渐被数据和自动化所定义,除非政府愿意去做一些“艰难的选择”。

李开复:10-15年之后,50%的人可能失业

李开复认为,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机器的识别率已超越人的识别率,这意味那些主要靠“听”和“看”吃饭的人要被机器取代。比如“看脸”作为核心工作的保安;比如那些靠“听”吃饭的人——客服、翻译。

“每个领域人工智能都有可能对传统公司产生颠覆,每产生一个有价值的机器人,一个人、一个群体就会失业,这对社会影响非常大。10-15年之后,世界上90%的工作,也许50%的人类可能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李开复说。

而另一个科技界的大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从更高维度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若这个时期同时发生资本大规模雇佣‘智能机器人’,两极分化会更严重。这时,有可能西方制造业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我们将空心化。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夺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

与任正非的判断英雄所见略同,要想不被机器取代,李开复认为人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启发式教育,用互动式教育启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二,正视发育右脑的学科领域,平衡文理;

三,鼓励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挑战自己, 孜孜以求,成为专才;

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安稳”但是重复性的工作上。

技术一直在进步,但作为“围观者”的我们能否超越变化的浪潮,不被时代抛弃呢?

世界正在淘汰什么样的人?

来源:经营指数专刊

作者:廖永胜、水木然

按照变革的逻辑和进展,社会将迎来一轮“人”的淘汰潮,什么样的人将被淘汰?乃至什么样的企业必须得倒闭?这是当下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互联网时代,公司不再是社会的固有基本组成单位

为什么我们经常听说“公司”倒闭,而没有听说过“人”的倒闭?

其核心原因:公司是传统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切反应只传导到“公司”这个基本单元。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在某个阶段全世界都需要某种产品,产品是标准化的。这时资本获利的最好方式就是实施“海量、单品”的发展战略,这就是公司的形成逻辑。

这个时候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能,需要在目标和行为上最大化一致,这就要去除“人”的差异化,把“人”机器化,变成千人一面。

就这样,公司的效能决定它存在的价值,效能低下的公司被淘汰,而人只是公司的一份子,如果所在的公司不行了,不过是换另外一家公司。所以,人是永远都有饭吃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惊讶地发现,公司不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大量个体被解放,个人成了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大工业时代,个人的爱好和需求无法被精准对接,只能被归类和整齐划一,但是互联网却可以精确、高效地将个体需求激发并对接个体的特长,让每位个体都能自我实现,把“面对面”变成了“点对点”,这就是互联网变革的基本原理。

大量的设计师、美甲师、咨询师、司机、律师、会计、保姆等等,都开始脱离企业去发展,或者处于半脱离的状态。过去受限于市场规模不能成立的特色小生意,现在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客户;过去受限于信息障碍不能满足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利用互联网找到生产者。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传统公司”已经没有存在价值了,它们流程又长又慢,沦为了“低效率”的代名词。况且,很多传统公司很多时候依靠资源、关系、模仿起家,而这才是很多公司倒闭的真正原因。

个体崛起,组织下沉,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大变革,它不仅会让很多公司消失,而且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

2.最可怕的是,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人还是那个人

来看一个三度空间的分析:

一度空间:在传统社会里,我们是各种组织(比如社团、企业、单位)中的一份子,此时我们在组织中的位置如下图:

在这个一度空间里,我们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章程,并按组织的运行规律进行作业。

二度空间:随着组织的发展,有能力的个体会逐渐成为部门的管理者,成为某个分支的核心,这时该个体所在位置和组织的结构图如下:

在二度空间里,我们成为了一个小组织的核心,并让组织成员按照我们的指令进行作业;同时,以我们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将配合大的组织体系进行作业,我们承载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三度空间: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组织变革,在个体崛起时代,很多个体已经游离于各大组织外面,依靠的是团组化的协同与交互,进行协同作业,如图:

这是一种“无大组织的组织”,大量个体在各种平台上生产协作,这种平台看似有组织、无纪律,但是个体的某一个想法或行动,都将影响着若干组织的运行,这就是聚变效应与裂变效应,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

因此,社会从金字塔形状变成了网状,与之相伴随的是“人”的升级:

一度空间: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二度空间: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

三度空间:我究竟是谁?我能为世界创造什么?

于是“人”的主动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可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殊性,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光阴里经历“人”的三个时代特征,并且有幸已经进入三度空间,开始深度思考,上至对天地万物的迷茫,下至自我存在的反思。

人的创造性,只有这个阶段才能充分发挥。

最可怕的是,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人还是那个人。至少还有80%的人停留在二度、乃至一度的阶段,要么是等待指令,要么胡乱指挥。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问题——人的同质化。我们的天赋、个性早就被大工业时代磨平了,产品同质化最多导致产能过剩,而人的同质化导致整个社会都乱了章法,没有兴趣、没有特长,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拥而上、趋之若鹜。

《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

在经济上行时期,大家都抛开一切去赚钱。经济一旦趋于平缓,大家一下子都迷茫了,大眼瞪小眼,这就是现在的情况。

其实哪有什么社会固化,只是人与人之间严重趋同而已。怎么才能把社会从“千人一面”变回“千人千面”,让每个人找回自己真正的位置,才是当今最根本的问题。

既然个体被明晰化了,未来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权力、利益,这才是真正的“三权分立”。而这一点在传统组织里是混沌的。

先来看一下传统组织的架构体系:

在这种组织结构里,决策层掌握战略、管理层负责策略、员工负责执行。上层的人行使权力,中层的人承担责任,底层的人定期领工资,组织里每个人的责、权、利是不明晰的,这就让大家总是产生纵向和横向的利益对比,或责任推诿、或权力争夺,从而出现各种矛盾,组织架构危机四伏。

而互联网带来的组织变革,把金字塔状变成网状,不仅让组织成员的责、权、利越来越公开透明,而且也是一场责、权、利的再划分,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组织里的个体应该迅速找到自己定位,然后确定自己的责、权、利。

也就是说,你要用你的长处去创造“权力”,然后你所得到的每一分“利益”,都对应你承担的每一份“责任”。

今后不会有人再告诉你,你该怎么做,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项任务。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批无力承担“责任”,而无度索要“权力”和 “利益”的人,或者因为找不到自我,而无法定位的人。

3.未来,无可取代即等同于无限价值

谈完个体,再来看看企业。

组织下沉并不是组织消失,企业依然会存在,但是结构和性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传统的产业链结构: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对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对的是生产商,生产商看的是技术商,技术商面对的是资本,资本面对的是金融市场,一环扣一环,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被层层隔离。此时站在最后面的消费者想要看清整个产业链,是很困难的。

由于是一路纵队,所以也容易出现塔罗牌的效应,前面一个倒了,后面都会跟着倒下,一个环节死了,就全盘皆输。

可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时代信息都是公开的。如图:

互联网把产业链从纵向拉成了横向,这时要想知道产品如何到我们手里来的,或者哪个环节有问题等等,都会变得很容易,所以会形成自然淘汰。

于是,开放、公开是整个产业链的大势所趋。

在这种变革之下,未来一个企业、一个人能赚多少钱,大家都会看的清清楚楚。你赚的钱越多,意味着你创造的价值越大。未来一定会进入到价值决定一切的状态。

在未来的组织结构里,依然会有环节,环节里依然会有个人,但是这些人都是平行且独立的,这就是一套没有秩序的秩序。而且一定是专业的人处在专业的环节,去做专业的事情。

未来,越稀缺、越有特长的人或企业越有价值,无可取代即等同于无限价值。

所以,人的同质化也成了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4.未来你是谁,要比你做的事更重要

那么未来的商业逻辑是怎么样的呢?

你的特长、技术或者资源(包括钱),其实就是你掌握的“权力”,你的“职责”就是利用它来能找到你服务的对象。当你源源不断的提供服务的时候,你会获得相应的“利益”。

接下来,如果步子迈小一点,你可以通过不断强化自己的技术,然后获得相应程度的价值回报。如果步子迈大一点,你可以在服务过程中探索出服务模式,然后在这个领域建立一套价值通路,再借助金融的力量,就可以做渠道通路。于是一项新的产业就出来了,这就是创业。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一定要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

未来你是谁,要比你做的事更重要。

中国经济的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按人头算的。下一波红利是“人心红利”,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会变得实用。很多小众兴趣、小众价值观、小众梦想都能被成全,这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社会大繁荣的基础。

这一次社会进步,就是人们找回自己、并各归其位的过程。这是中国经济的出路,也是企业的出路,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出路。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味这段话: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每天优质文章视频,帮您开阔视野,管理有道,领导有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体崛起,你的基本盘夯实了吗?
共享经济将使中国的人口红利得以延续
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往后我们应该靠什么赚钱?
认知税:时间上最昂贵的税种
知乎、在行、分答之后,如何让知识共享创造新的价值?
也说组织中的欺软怕硬和官架十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