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何领域从生手到大师的秘密!(一)

我们今天来聊一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写的,他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专门研究在各个领域中那些最杰出的人物。这些人是怎么获得那些最优秀的表现呢?有的人可能说靠经验呀,不是有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吗?

但你发没发现有很多人在很多工作岗位中,即使几十年的时间了也是表现很平庸。比如有一些所谓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们在这个专业领域已经几十年了,但是你会发现他的表现可能并不如一些可能才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一些年轻人表现的更好。可能有的人他就说了那肯定是天赋,这是人们惯常的一个说辞,比如说某个人在某个领域表现非常好非常卓越,成为大师级的了。人们在赞叹他的努力之外就很自然的就说他有那个天分。你比如说莫扎特,他就是公认的音乐天才,因为他在七岁的时候他就举行了大型的音乐会。让音乐界广为震惊,更让人吃惊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在四岁的时候就能分辨任何声音的音调。哪怕只是像音乐的声音。比如说时钟报时的那个咚咚咚的声音,打喷嚏的声音,那个音调他都能够辨识出来。 据说这种能力,每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具备这种完美音高的能力。

完美音高的能力一直被证明是天赋。

因为万分之一的比例嘛,你可能就说了,这不就证明莫扎特是天才吗?那真的是这样吗?

在2014年的时候,日本有个心理学家,他招募了24个年龄为二到六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训练,目的就是教他们如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着各种各样的和旋。完成训练之后,所有孩子都培养出了完美的音高。实际上莫扎特所谓的天赋,很可能也是训练的结果。要知道,莫扎特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全职来教他音乐了,他父亲放弃了在宫庭当乐师的这个职位,他每天接受的音乐训练强度要比那24个小孩要高很多的。所以呢,所有人都以为那些杰出人物是源于天赋,而这些所谓的天才却说呢,我们的成就源于正确的训练。

安德斯研究几十年很多领域的大师,他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呢?他发现不管是什么领域,提高技能和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个原则,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也就是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他说,任何一个人只要追寻刻意练习的原则,训练达成目标需要的能力,不管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不管你是不是有天赋,你的目标都可以实现。他发现人的潜力是被练习锻炼出来的,就像我们的肌肉可以锻炼一样,天才是训练的产物。不管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成就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的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的利用了那些能力。像我很喜欢看那个挑战不可能的节目,每次看到这些人挑战人类极限,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以后,我都更深深的相信,他们的表现就是训练的结果,刻意训练的结果。像其中一个节目,妹妹躺着腿举着,然后摞上十个凳子,姐姐再爬到凳子上,然后呢再去倒立,还有俯卧撑。你觉得一个人最多能做多少俯卧撑呢?世界纪录是多少?在80年的时候,一个日本人做到10507个俯卧撑,是不很夸张啊?而到1993年时候美国一个人花了21个小时,做了46001个俯卧撑。

你发现人身上的极限究竟在哪儿呢?可以让人的身体潜能发挥到如此惊人,就是刻意训练的结果。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经过刻意练习以后能够发展出过去完全不具备的能力。

所以安徳斯研究发现各个领域杰出人物都是靠大量的刻意训练,然后具备了所谓天才般的能力。

象1908年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成绩是两小时55分18秒,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哪,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已经刷新为两小时2分57秒。同样在1908年的奥运会上的跳水运动员空翻两周就是非常危险的动作,而在今天,空翻两周已经是跳水运动的入门级动作了。所以在任何行业和领域之中,最有效和更强大的另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塑造和提升人的技能。

那我们这节播音核心就是谈到一个人从新手、从生手到大师,从平庸到卓越的秘密,不是经验和天赋,而是刻意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西的哲学,你以为的天才,都在刻意练习》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读这本书(一)
其实你也可以/读《刻意练习》(1)
“刻意练习”能成就天才吗
盛夏随心笔记: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读《刻意练习》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