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思维下产品定位方法

经常有一些企业家和创业团队跟我讨论一些产品和项目,一般我经常把自己的一些方法和思维跟他们沟通,有些时候感觉对他们帮助很大,让他们一些疑惑或者无从下手的地方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人提议我整理一套东西给他们,限于我个人精力原因,现针对产品销售行业、电商项目、服务行业等,梳理了一个大致的思路,现用最直白的词句整理如下(仅限于框架整理,不展开举例了):

第一阶段 基础定位

第一步:模糊定位

就是简明扼要的把自己做的项目搞清楚(可以不细化,但是尽可能完整)。简单来说:我们要为什么人,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产品核心功能是什么,解决了这些人的一些什么问题。

第二步:界定范围

确定与产品相关内容的大致范围,保证下个阶段的分析和讨论是有范围的。一般需要界定的有人群、功能等。

第三步:产品亮点

构思中初步确定产品的亮点(或核心),一般亮点是自己或者团队一种潜意识的想法,有可能无法说清依据,也可能是一种直觉的判断,但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没核心或者亮点的东西,很难让个人或团度继续深入下去。

第二阶段 详细定位

第四步:人群定位

人群定位是最先确定,且最重要的(后续的定位几乎都以此为根基)。

人群定位,就是产品针对的是什么人。人群的精准化和纯度,决定了产品的发展前景,更是产品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依据。

我一般人群定位分类方式:付费者、使用者、决策者、传播者、带动者、合作者。上述人群有时候是重叠的,有些产品也可能不需要全部人群,此处为了涵盖较多产品,列出六类。

付费者:即为产品购买的付费人群,一般此类人群是具有资本承担能力的人群;

使用者:使用者是使用产品的人,有时候和前者人群相同,即自己购买自己消费,但部分产品不同,比如婴幼儿用品。

决策者:决策者是具有决策地位的人群,在家庭、企业、组织等,一般购买较高金额的商品时决策者的身份就会出现,如能在此类情况下打动他,产品购买的成功率就会提升很多;

传播者:在互联网产品中,此类人群特别的受到重视。传播者对于产品营销及相关传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甚至不用付费就能帮你宣传你的企业和产品。

带动者:带动者一般在某些群体里带有一定专业性和引导性的人,比如很多人购买手机,需要咨询自己人群中的某一个“可靠的又比较懂的人”,这些人会直接影响购买人群,甚至购买人群直接委托此类人群购买。

合作者:通过某类合作可以拉动产品销售的人,比如微商的代理人。

先找到他们,分析他们的需求,结合产品,进行合理的切入。

第五步:需求定位

满足谁的什么需求。

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当人群确定下来,就需要分析用户的各种需求,最后确定满足哪一个或者几个需求。本部分需要对上述定位所有人群需求单独分析,从而确定每类人群的需求,为后期的功能和实现做好准备工作。例如你需要打动传播者,就需要考虑他们为什么要替你传播,如何替你传播,以及后续需要考虑的传播时附带的传播元素和传播点,这样的传播才会具有价值和影响。

需求定位分类:核心需求、刚性非刚性需求、真假需求。

核心需求:即人群与产品相关的主要需求,需求一般与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应;

刚性非刚性需求:此处的刚性需求指相对于价格影响较小,且脱离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与刚性需求对应的是非刚性需求(弹性需求)。

真假需求:真假需求对于产品成功失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大部分人容易犯的错误,此处需要反复的论证和调研,最终依据经验和结果去判断。

第六步:功能定位

即用什么形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需求转化成功能,是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功能是为需求来服务的,一般针对某项需求,会有N多解决方案,根据每个方案进行演示和论证,最终保留最佳方案。

功能是需求的解决方式,按照定位人群的需求,列出必要的解决方式,以满足定位人群的需求。同样,尽可能列出不同分类人群需求的不同解决方案,例如我需要拉动合作者,我们就需要先研究他们,然后制定合适他们的合作机制、代理体系、合作协议等,迅速和他们达成合作意向。

功能分类:基础功能、需求功能、附属功能。以核心功能需求举例介绍下各个功能的内涵。

基础功能:支撑产品的最基本功能,如注册、登陆、进入方式等等;

需求功能:即为满足需求的功能,也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如微信中的聊天、朋友圈。

附属功能:为了更好的满足人群的需求,强化附属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成为强有力的竞争保障和盈利方式,如微信上的红包、转账、游戏等。

第七步:差异化定位

与近类或同类产品的主要区别就是差异化定位。差异化定位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人群差异:即与市场同类产品人群的不同,人群差异是差异化定位的基础要素;

功能差异:与同类产品功能的不同是差异化定位的核心;

营销差异:营销差异是品牌塑造的体现,同样也是获得客户的重要方式。

第八步:营销定位

即从产品理念、产品名称、产品包装、传播方式、合作机制等入手,确定市场营销体系,制定出基础营销方案框架。比如我们的产品定位的人群是女大学生,那我们的产品的名字贴近用户,包装需要符合她们的习惯、性格或审美,宣传语言和形式也更容易让她们理解和接受,宣传渠道和形式也会贴近校园及她们经常去的地方,价格政策也会根据她们的消费能力确定等等。

第九步:运营定位

运营范围较大,本处无特指均指产品运营。产品运营定位是运用合理的思路让用户人群更好的接受产品,提高用户忠诚度。

运营定位包含:用户维护、活动策划、商务合作、功能优化、内容建设、需求再挖掘。

产品运营是产品长久不衰的关键所在,产品一旦推向市场,运营的工作就正式开始了。如运营工作需要对用户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需要对他们使用产品的频次、使用率、打开率、留存时间、功能使用频次和时间、各种反馈、客户留存率等等多方面进行可观的分析和梳理,便于对于产品下阶段的升级及产品规划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

第十步:盈利方式定位

“不以盈利目的的项目就是耍流氓”,市场化的商业项目,必须有“盈利方式”。盈利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从产品价格差和服务上直接赚取利润,这种属于显性模式的一种。还有一种隐性模式,即核心超产品和服务利润极低(甚至赔钱),通过其它方式获取价值和利益,这种模式在互联网项目上比较常见,这里还包含一种特殊的“盈利方式”,项目本身盈利方式并不清晰,但是项目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通过“融资”进行商业扩张,最后占有市场后确定盈利方式。

总体说来,盈利是项目能持续发展的根基,如长久不盈利,势必会影响团队和投资者的信心,投入的热情也会降低,从而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 定位验证

验证过程我常用的是“用户思维”和“场景化思维”(具体的常见思维方法我以后会单独开篇介绍),即模拟真实和用户和场景验证定位的准确性,验证过程中还可以修正一些不足。

第十一步:用户思维验证

站在用户角度,用用户思维验证整个产品定位。我一般从用户的用户习惯和用户体验层面来验证。

第十二步:场景化思维

场景化思维也是验证定位的重要手段,一般以营销场景、购买场景、使用场景和传播场景来验证定位的合理性。

1、营销场景:营销方式和形式能不能找到用户,是否可以打动用户;

2、购买场景:用户是不是很方便的下订单付款购物,是否符合用户的行为习惯;

3、使用场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性及使用过程是不是符合预期;

4、传播场景:传播用户在传播产品信息时完整度和逻辑的完整性。

上述仅限个人的总结梳理,并未按照规范的方式去表述,还请体谅。如有疑问或者错误的地方,可随时跟我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品需求分析:从用户到需求文档的历练
不可忽视的产品定位
腾讯产品经理:传统企业想移动互联网转型,必须掌握这4点
关于产品需求阶段的思维公式,都在这儿了
如何做产品分析
以用户思维促进体育用品消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