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B.怀特的记忆反刍

  1

  “摇篮在深渊上方摇着。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存只不过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瞬息即逝的一线光明”,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的开头这样写道。我不确知动物是否有记忆,但我相信人是借由记忆而确认自己的来路与归程的,而文学似乎正是反刍记忆的一种有效方式。

 怀特《最美的决定》一书虽然是一部书信辑录,但我读着读着,觉得它不啻是一部记忆之书。书信中记录描摹的人事或许早已不具备实质意义,但恰恰是这种今日看来好似过气老旧的事情,逼显出回忆的切要与可贵,因为它们证明我们确曾一起生活过。

  

  2

  怀特是大散文家,比起他以往的《纽约客》专栏文字,《书信集》中的文字朴质深情,字字平实,可摆在一块儿就多出一股专栏写作所不具备的味道,温情与生活的灵光。我毫无意思说怀特的专栏就欠缺这些,我的意思是书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和独特的写

 作机缘,于是它更为全面深入地浮漾出作者的温情与性情。

  譬如他写老迈的不幸——“我花了几百元钱想尽力保住这棵榆树,却是枉然。那棵树还是随着一声砰然巨响倒在了草地上。现在,他们要我花一大笔钱尽力保住自己的视网膜,但这终将依旧枉然”。没有任何对老迈的细节描绘,却借着一棵树的存亡自然勾连到人生末年的感慨,情出于衷而落笔毫不芜杂,这是怎样一颗博大深稳的心灵啊。

  其实这样的一种思路清明并对人生独有的情韵,我们读书中收录的怀特最早的一封信时也能感受得很清晰——“这不算是很好的一天,我得了感冒,没去上学。妈妈给我买了1个网球,要是我非常小心的话,我可以用你的球拍吗?我这会儿正写信的时候,听说菲利斯·古德温死了。他们没有找医生,便有了如此结果”。我惊讶地看到情感之间的转换如此自然,一种内敛蕴藉的悲伤溢出纸间,却毫无失态。时年9岁的怀特应还

不至于有多高妙的写作技巧吧,但这分明暗暗寓寄并预言了此后作家的风格情性。

  

  3

  除了对切近的自身情感有所记录,书中还收录了大量怀特与杂志、读者以及投稿同事的通信。比如一位名为马格利斯的读者给怀特写信询问关于《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一文在其同名著作中的意义。怀特如此回答:“一般来说,我觉得自己并无任何义务对作品作出解释,因为我认为作品都是不言自明的,或者至少允许任何人作出自己的诠释。但是,发现自己写的一些内容给读者带来痛苦或忧虑,我确实感到很不安……如果‘第二棵树’有什么意义的话,它只是意味着,勇气(或是镇定)常常不期而至,而且来源

令人吃惊”。宽和柔软,丝毫不曾动念垄断解释权,也不想做裁判员,这样的作家风度置诸国中,可谓少有。

  不论是怎样顽韧的心灵,在面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故去,都会显得渺小柔弱。我不以为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悲悯之情的显陈,如果我们认同自己面对世界,面对人生是无能的,也许我们反而将因此变得强大与获得持久。

  “我想仗剑疾行,却找不到剑”,当我读到怀特发出这样一声喟叹,不禁心酸,原来人果真是会老的啊。

  是的,人会老,世界会变,我们终究会走向纳博科夫笔下那两个无涯无际的黑暗,但在被这黑暗全然吞没之前,是否能借由反刍记忆,而让我们再一次迸发出生命的光焰

呢?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  [] E.B.怀特 著,张琼、张冲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月版,32.00

读本书

  人是怎样走向危机?又如何面对危机?在xiǎngkuìdeniándài,拥有理想,便注定拥抱危机。

  /王姝(杭州)

  

  1

  亨利·米勒说:“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我想,孤独说到底,应当是一种精神形态。人类顶着一根脆弱而又坚韧的思想芦苇,在广袤的世界上独自行走。理想照耀的光亮度越大,孤独的形态越是凸显。在金融小说《银行家》中,主人公马文就是这样一名孤独的银行家。

  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后的中国金融市场,波诡云谲,危机中酝酿着机遇,而中国的改革大潮更是金融风云的巨大推手。马文就这样孤独地站在时代的风尖浪口,以一己之力,驾驭浩渺大洋中的一只小船,也许飘摇,必然不安。与其说他是职业金融家的一个缩影,不如说是作者思考人性“孤独”的结果。围绕着马文展开的金融之战,那么切实,

  但又不全只是现实。它更是一场自我对自我的追逐,是人类共有的,对心灵圣地、精神憩园的永恒梦想。

  作者在其中借助“约克纳帕塔法世系”探讨一个普适性的话题:人是怎样走向危机?又如何面对危机?在一个理想匮乏的年代,拥有理想,便注定拥抱危机。

  

  2

  这是一部揭示危机的小说,呈现了自然危机、金融危机与情感危机下人性的多元,以及友情与理想的力量。小说描绘了金融职场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波澜壮阔的场景,但显然作者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直指人之“精神”的病痛与自救。

  于是,我们看到马文会去盲人学校与孩子一起听雪,想方设法让盲童找到光明与飞翔的感觉,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人寻找生父。马文总是能看到未来的自己,站在某个角落,独自徜徉或者自语。他是那么焦虑和不安分,虽然身处金融高管,历经繁华。

  也有人说,《银行家》是一部小资情调的小说,因为里面呈现了物象与心情的高贵,甚至有一种咄咄逼人的叙事风格。在我看来,小资是一种伪紧张。正因为《银行家》生活之质实,呈现出生存的紧张,也正因为《银行家》透过现实危机写心灵危机,才将生

存的紧张转化为真实的、存在的紧张。这不仅是一种状态、一种叙事节奏,更是小说的本质。小说中马文、街舞教师、盲童的breaking之舞(霹雳舞),充满了精神的张力和迸发的激情。而这,不仅仅是一种多元艺术元素的运用,恐怕更直指禅心。

  在开放式的结尾中,作者这样描述小说主人公:“转动方向盘,驶向城市的前方。音乐声中,我看到阳光,蓝天,白云,青草,自由之河”。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及的:活着并坚毅地延续是为了成为dream catcher

  追梦人。

  

  3

  本书作者王志强的职业经历可谓丰富,从军人、记者、秘书,到银行信贷部主管,再到支行行长。在《银行家》之前,还著有《银界》《银色家族》两部长篇小说,并称为“金融三部曲”,之后还将会有第四部《银雀地》——展现中国近代钱庄业的发展。

  金融专家的文学理想与青年作家的金融世界,作者似乎在矛盾的两极实现了和谐和统一。如果这些书能搬上荧屏或荧幕,绝大多数人也许读到的是职场风云、金融苍狗,

但那骨子里的孤独仍然不变。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赵瑜 著  武汉出版社  20099月版,22.80

 初中时看到《两地书》,也是怀着无限景仰的,结果吓一跳。竟然是情书!还是一个半老头子和一个姑娘在那里“小白象”、“小刺猬”地暧昧着。那年岁的我顿时吓到了,把书一扔,从此再也没去看它。

  /开心果(杭州)

  

  1

  鲁迅大概是我们这些70后、80后最早接触到的一个文化名人了。那年月,但凡他的形象都是消瘦的脸庞和身影,最入木三分的就是木刻画,那么高大、那么桀骜不驯。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不少年轻人刚刚嗅到学术自由的气息,就忙不迭地怀疑经典,抨击对象往往从被神化的人开始,比如鲁迅。那时候很多人引经据典说鲁迅的个

性狭隘,尖酸刻薄,说他的人格跟他的身高等同,还言之凿凿地说他和周作人闹翻是因为偷看弟媳妇洗澡。

  说实话,对于跟鲁迅打笔墨官司的那些人,我也一向是很景仰的,比如胡适、梁实秋,再比如沈从文、徐志摩。甚至他所极端厌恶的jiégāng,虽然我不大相信他的“古史辩”学说,但还是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

  一个人要是太刚、太直,就会绷得太累。鲁迅就是这样。活着的时候作为青年的思想领袖,一定是一本正经的样子,还要对付诸多的明枪暗箭,估计也是皱眉头的时候多;死了以后又被请上神坛,接受了几十年的顶礼膜拜,早就跟孔夫子一样成为一种象征。

  

  2

  读过很多鲁迅的文章,虽然被后世自作聪明的解读搞得有些坏了胃口,但基本还是仰视为主,只有《两地书》除外。初中时从《鲁迅杂文书信选》里看到《两地书》的部分,也是怀着无限景仰的,结果一看真是吓了一跳。竟然是情书!还是一个半老头子和一个姑娘在那里“小白象”、“小刺猬”地暧昧着。那年岁的我顿时吓到了,把书一扔,从此再也没去看它。

  直至拿到这本《小闲事》,作者把《两地书》逐一解读了一遍,也算是对鲁迅另一面的解剖吧。解剖得还算生动,把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恋爱史分析得头头是道,俨然一本“鲁迅和许广平不得不说的故事”,估计翻得津津有味的人不会比翻《两地书》的人少。

  在这点上赵瑜算是沾了鲁迅题材的光,鲁迅跟许广平谈恋爱时写的信,必定真实而柔情万种。孩子气与否暂且不论,至少从这些文字里探出来的鲁迅肯定不是“民族魂”一样刚强的匕首状。如果杂文家、思想家鲁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那么这里的鲁迅更多时候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3

  赵瑜在《小闲事》里扯了不少与鲁迅相关的闲事,大多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文人圈里的八卦,当然最多的还是鲁迅怎么谈恋爱。譬如,他会跟他的“小白象”说“谁谁又在造谣污蔑我”,“我最讨厌谁谁了,瞧他的酒糟鼻子就知道这人有多讨厌”,还有一些会让后辈脸红的甜言蜜语。总之,恋爱期的“民族魂”以周树人成分居多。

  想开了,男人写情书都是这么点套路。结婚后再回来看当初扔掉的《两地书》和眼下的《小闲事》,就会感同身受地发现,这里的鲁迅是活在人世间的。

 顺便说一句,最近好像这样的解读书不少,我无意间就拿到两本:《小闲事》算是一本,《绝版魏晋》也是一本。逐条解读,讲讲背景,就是一本书了,读者居然不少,难怪效仿者众。这大概是我们原来读书都挂一漏万,才会留白太多,需要这样知识填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像极了2006年”:银行家们担忧金融危机重现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
克鲁格曼:阻止下一波金融危机
通向真正银行家之路(完结篇)
阅读平凡人鲁迅
爱情,不只是一场马拉松长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