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草非木的虫瘿,遗精滑精、崩漏便血常用它

传说故事

五倍子在明代以前被错误认为是植物,直到明朝李时珍才给予了纠正:“五倍子,宋《开宝本草》收入草部,《嘉祐本草》移入木部。虽知生于肌木上,而不知其乃虫所造也。”五倍子不是植物中草或木,而是蚜科昆虫角倍蚜或信蛋蚜在盐肌木、青麸杨树上形成的虫瘿。早春树发芽时,蚜虫便在芽上产生有性雄雌无翅蚜虫,性交后生出无翅雌虫,称于母,于母入侵芽内组织,逐渐形成多角的虫瘿,及时采收。其中由形状不同而分角倍或菱倍。倍蛋蚜的虫瘿称肚倍或独角倍,产量最大,肚倍质量最好。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而以四川为主。秋季摘下虫瘿。煮死内中寄生虫,干燥。生用。

【性味】酸、涩,寒。

【归经】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临床应用

1、咳嗽,咯血。本品酸涩收敛,性寒清降,入于肺经,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清肺降火,适用于久咳及肺热咳嗽。因本品又能止血,故尤宜用于咳嗽咯血者。治肺虚久咳,常与五味子、罂粟壳等药同用;治肺热痰嗽,可与瓜篓、黄芩、贝母等药同用。治热灼肺络咳嗽咯血,常与藕节、白及等药同用。

2、自汗,盗汗。本品功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可单用研末,与荞面等分作饼,煨熟食之;或研末水调敷肚脐处。

3、久泻,久痢。本品酸涩入大肠,有涩肠止泻之功。用治久泻久痢,可与诃子、五味子同用,以增强涩肠之功。

4、遗精,滑精。本品入肾,又能涩精止遗。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常与龙骨、茯苓等同用,如玉锁丹(《和剂局方》)。

5、崩漏,便血痔血。本品有收敛止血作用。治崩漏,可单用,或与棕榈炭、血余炭等同用;治便血、痔血,可与槐花、地榆等同用,或煎汤熏洗患处。

6、湿疮,肿毒。本品外用能收湿敛疮,且有解毒消肿之功。 治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疮疖肿毒、肛脱不收、子宫下垂等,可单味或配合枯矾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丸、散服,每次1~1.5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 湿热泻痢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肠虚泻痢,为末熟汤服之。”

2.《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又,“其味酸咸,能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泻痢湿烂”。

3.《本草经疏》:“五倍子,······取其苦能杀虫,酸平能敛浮热,性燥能主风湿、疮痒脓水”。

经验方

1、治泻痢不止:五陪子一两。半生半烧,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红痢烧酒下,白痢水酒下,水泄米汤下。(《本草纲目》)

2、治自汗、盗汗: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本草纲目》)

3、治疮口不收:五倍子,焙,研末,以腊醋脚调涂四围。(《本草纲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遗精早泄,咳嗽,腹泻,疮疡,脱肛必用一味药!
五倍子 Wubeizi
单味18收涩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8)五倍子
?? 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五倍子
敛肺涩肠药:五倍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