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学笔记(口诀

中药学笔记(口诀)

总论/ E! s+ [/ @/ Y
1.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预防、治疗疾病及养生保健的药用物质。
2.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7 \2 V$ j& v3 N- W# s+ ?
3.
草药:广泛流传于民间,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5 @$ p! U' w/ m6 E& K  R6 y$ J
著作名        作者        成书年代        载药数目        内容及学术价值- A0 A' B1 }' J* J, `9 U
神农本草经        不详        西汉末年至东汉末期        365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 
2
、记述中药基本理论(七情配伍,四气五味,毒性,服法,剂型); + ]9 `7 h8 I/ O) X
3
、功效分类法:三品分类(上、中、下) * `; r8 Y( N" N0 g5 M3 ?+ W
4
、总结秦汉以前药学成就。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梁代(约公元500        730       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朱墨分书承前启后;
2
、首创诸病通用药; 2 P- N8 O6 B$ Z" y/ D
3
、总结梁以前药学成就。
新修本草        苏敬、" z5 N4 P3 @) R( @$ }% W4 h
李勣        唐(唐显庆4年公元659        844        1、第一部官修本草(药典); 
2
、最早采用图文对照法; ( t, p3 d. O2 a- b& @5 T! X
3
、总结唐以前药学成就。2 I, ^+ V: V: U  ^, ?% Z/ b  Z0 J
证类本草        唐慎微                1558        1、现存最早最完整本草著作; 
2
、首创药后附列方剂; & O2 e9 M: L+ J/ n! E6 A5 a$ D- k
3
、保存大量本草学史料; 5 N, n) B1 G9 k5 _+ }- d
4
、总结宋以前药学成就。0 {  E6 c5 q! r9 j
本草纲目        李时珍                1892        1、完善自然属性分类方法(水,火,土,鳞,介,禽,…)5 T0T1 d0 o3 R! C8 ]% k' ?
2
、全面总结明(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 $ [7 X/ D/ j4 @% [! ^% ?0 X
3
、医药科技史上的百科全书“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 M% y+ J; G5 ], q" A3 C
本草纲目拾遗        赵学敏                921        1、新增大量疗效确切的药物; $ f- G8 ~  v1 w& y; B
2
、补《纲目》不足、纠《纲目》之误; " P0 D( s' }4 L! G, c- M# e* H/ z
3
、保存大量散失方药书籍。* r# ?1 e% K7 V8 |$ F' @, G
中华本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        公元1999        8980        1、附图8354种,备考药物571
2
、当代中药学代表作;称为当代官修本草) ?8d$ z* w1 E8 A2 T9 i
(1).
中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
(2).
提出六经辩证、八纲辨证;确立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9 F+ \5 X) j# G0 |8 e
(3).
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公炮制论》
(4).
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 S0 d. o( k5 ?  a8p
(5).
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首次采用黑白字代替朱墨分书——《开宝本草》
(6).
《嘉祐本草》和《图经本草》——宋代本草的姊妹篇 
(7).
具有生物分类学思想,被达尔文称为百科全书——《本草纲目》
(8).
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大型药学辞书——《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
(9).
《本草图经》——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1 t8 R, v9 v1 Q4 a
(10).
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滇南本草》; E; m! g9 T: c9 q5 `) Q
4.
道地药材:指某一特定产区出产、品质优良、药效独特、历史悠久的药材品种。
- u+ U; ^8 ]% R# [) p/ |3 @
5.
植物类药物的采集
(1).
全草类——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 P9 I- J' Z9 \& {$o9 I
(2).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t3 n% T8 a- \( G  ~;z
(3).
花、花粉类——未开放的花蕾或花朵盛开时
(4).
果实和种子类——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枳实、青皮、藏青果等以幼果入药)
(5).
根和根茎类——农历28月采集
(6).
树皮和根皮类——春、夏时节植物生产旺盛6 _; O1 ^9 s9 [$ ], F0 O' ?8 a
6.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X9 ]  c1 l! @1 L
7.
炮制目的:1.净化、分拣药材,区分等级5 t+ b/ V- b  y)u& r" G+ W
           2.
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3.
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和制剂9 _6 s& l' p1 E( t0 h9 b!y# c
           4.
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5.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7.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0 t# h7 A7 E& W) ]
           8.
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1 l( ~% d3 l3 y# }2 ]. W5 A*k! Q; O
8.
炮制方法:1.修治净化、粉碎、切制;      2.水制润、漂、水飞;
3.
火制炒、炙、煅、煨、烘焙;  4.水火共制煮、蒸、焯、淬;
5.
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精制,药拌
9.
中药性能:是对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根据用药后的机体反映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2 ~6 h3 x. e' D" r. S
     
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泄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作用           凉肝息风等作用的药物, 
                 
温热: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 
         
含义:即辛,甘,酸,苦,咸。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口尝味,功能味,以功能味定药味)3 d9 o  w4 c! X9 z2 F3 `; S: C: P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辛散燥烈,易耗气伤(阴)津,气虚、津(阴)亏,表虚多汗不宜用, N9 B% q+ N3 s7 r& g& \3 B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多腻膈、助湿、滞气、碍胃,故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之品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有敛邪之弊。% [, _) ]5 ^5 ^! N" b
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倾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弊:苦燥伤津(芳香药耗气伤津)* U& B* E/ _$ S# s
咸:能下,能软,即有泻下通便和软坚散结的作用
淡:附于甘,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 o6|3 }% T" ~+ |% c
涩:附于酸,与酸味药类似但不能化阴生精  ]8 |: t: _1C3 p$ D- g% o
: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选择性作用,药物归经不同,治疗作用不同。归经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8 |3 Q9 p; V# ]1 V4 x$ V" A
: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影响因素: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炮制和配伍。1 u) m8 t$ ?) j/ ~' b7 x+ H) h
1 C0 o3 }, q& e% _  t
: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古代所说的毒性主要指药物的偏性。/ `)|/ `* z9 V3 \* B2 t
10.
中药的功效:治疗功效(对因、对症治疗功效):保健功效(预防功效、养生功效)。4 B6 K+ y) J' V6 w4 ]
11.
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合在一起使用
12.
七情:1.单行:是指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2.
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3.
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 R  F. R) z; D  G. |
         4.
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5.
相杀:是指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6.
相恶:是指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7.
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能产剧烈的毒副作用
13.
十八反: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d6 S/ o' N8 g6 ~
          
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y  i' q; y: T! U
14.
十九畏:8 V4 v5 X0 e; Z4 s) o; j) F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 Y/ q9 `/ N8 Y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0 e1 L3 q$ W3 {$ {2 i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9 i% D; ^7 S4 b, h, s
各论:' ^  }8 d! [2 c2 Y6k
1 z% U9 ?0 B2 |  V2 Z/ q
1.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 q2 c( _7 y3 Z  N
2.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          清热凉血药,清虚药
3.       
泻下药: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4.       
祛风湿药:祛风湿止痹痛药,祛风湿舒筋活络药,祛风湿强筋骨药( F* s7 k# n7 Y( u, r3 }  B5 G% v# b
5.       
化湿药! Y8 M6 k6 \& @9 m- [; q: N
6.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    黄药, S4U6 a) M; @/ y" \
7.       
温里药% [2 z8 e8 u2 b! h: n; H% F, ]
8.       
理气药# z- q& ~9 e( k; `0 ]2 y# J
9.       
消食药
10.       
驱虫药
11.       
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g: k( ~( _  @" a. m
12.       
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
13.       
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w  P" s, R; H/ }/ V9 Y. b( i
14.       
安神药:重镇安神药,养心安神药
15.       
平肝息风药: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
16.       
开窍药
17.       
补虚药: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3 ?: `% |8 q  x( x# X0 D
18.       
收涩药: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 r( F" N; I+ R9 N, T5 L# U
19.       
涌吐药, P' L. O1 X& A, d- [( b/ s
20.       
杀虫止痒药
21.       
拔毒生肌药8 y8 r& A2 N+ m/ g1 }0 r- R
! F# X7 a+ ^0 P8 G# e5 d/ g% Z

0 d1 W2 l( `- ^! ~: r
一、解表药9 H: Y: B2 J/ V0 J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M( P1 ~; U,u  E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 v) h+ y9 M/ `# @# n
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2 I" u. _) V&Q& G/ K9 A5 p, F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2 {0 r# @! I) g"r( L* v4 X
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发散风寒( `- A  `7 ]0 q4 k.l- p) }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h$ t$ G7 Y+ }. Q' M!L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h6 P) J$ w/ x( u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J9 M  G2 a#P1 u$ o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散寒通鼻窍,诸般寒痛肺饮消。9 P0 o0 g4 u8 c# I$ L-E5 X
发散风热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8 B+ c& {8 i6 l4 M
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3 f: L. e$ }4 G2 p
二、清热药) K- M' ~3 _4 X, \* @! ~9 J
性寒清解虚实热,湿热疮毒及气血。
清热泻火治气热,膏知寒石枯草决,3 w. @5 X9 Y6 L6 o
鸭跖芦根密蒙葙,栀子花粉二竹叶。- v8 T+ ~& Q9 Q' K(a. p5 x
清热燥湿连柏芩,胆草苦参秦白椿。% h. S$ D0 L.F  B/ e
清热解毒银花翘,野菊公英鱼腥草,
青叶板蓝黛贯众,荞麦红藤败酱草,
射干豆根穿心莲,白头齿苋地锦草,
蚤拳慈姑土茯苓,熊胆漏芦白蔹勃,6 C% t$ o/ b0 M"C4 A; p
绿豆鸦蛋四季青,半边地丁蛇舌草。
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牛角紫牡丹。
清虚热药地骨皮,银柴胡连青蒿薇。
清热泻火
石膏解肌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 t0 s  d. |)\( W/ t  B3 i6 Y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降火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躁,凉血通淋衄疸瘥;, \4~  G" a, b/ D
夏枯草清肝散结,消瘿瘰乌珠疼解;( w; E1 J* M' j/ F5 T,r3 k( g
清热燥湿
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凉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a4 I/ j; ]' q1 l9D& u
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 f$ v+ l2 Z; j* o9 K
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 F; B& b! o. Y; A
清热解毒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
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营卫邪;
公英解毒消痈肿,乳痈肿痛功尤胜;
板蓝根凉血解毒,尤善治毒壅咽喉;) T, C2 a8 H1 V. s5 I,`
鱼腥草解毒排脓,尤善治痰热肺痈;
射干解毒善祛痰,咽喉肿痛痰壅喘;8 P$ o, E: Z2 g; z5 p
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效尤捷;, i( b4 e1 m" H
清热凉血
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9 g! U" z6 M: X+ }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功效真;5 S* K; e; o! q4 Q( c
丹皮凉血散瘀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m$ l, _! R$ H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清虚热+ o; w; u+ g5 I# v0 s* C
青蒿透散阴分热,除蒸解暑截疟邪;% ?9 D7 V, ^* {( L/ ]*w; E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热止血妄行。$ r2 |+ f7 U2 f$ b#@" ]
三、泻下药1 ]$ b( E& o& o0 B
泻下苦降通大肠,积热水饮力能攘。8 [6 x) G3 |( d
攻下硝黄番芦荟,润肠火麻仁郁李。- ?4 U" c- F,\" V% D1 c) t8 ~
逐水遂芫牵商陆,巴豆千金子大戟。8 @  i6 T+ \0E4 n- ^7 q: z
大黄荡涤积与瘀,火毒湿热一并驱。9 r' a/ ]! c/ V7 o! q9o
芒硝软化便燥结,咽痛口疮及痈结。
甘遂峻泻逐水猛,风痰痈肿亦有功。
巴豆峻下冷积水,祛痰利咽除癥癖。
四、祛风湿药4 y$ N( n8 ~  \3a" S3 s( S
祛风湿药善治痹,关节疼痛拘挛医。
祛湿散寒独灵仙,乌头蕲蛇乌梢蚕,
木瓜伸筋寻骨风,路路海风松节鹳。
祛湿清热雷公藤,秦艽防己臭梧桐," A- m2 \0 }4 w7 f
桑枝稀莶丝瓜络,海桐络石穿山龙。6 E, `7 q. d$ X1 A
强健筋骨五加皮,寄生年健与狗脊。
独活风寒湿皆祛,伏风头痛下肢痹。& l3 u( J5 k; D( ~/n" O
灵仙咸温通经络,诸般痹痛骨哽效。3 {+ s$ W2 A% y/ O% q8x6 A
防己疗痹兼利水,热痹水肿痰饮宜。
秦艽善除风湿热,黄疸骨蒸势能折。/ _5 }; d- ]: y- {!W" `; W' j% P: v
木瓜除湿舒筋络,湿阻吐泻拘挛瘥。$ A, z5 K; J$ ?- r6 _3a4 R4 a
蕲蛇祛风善止痉,顽痹麻风破伤风。
五加祛湿强腰膝,行迟水肿与痹痿。
寄生疗痹益肾肝,痹痛正虚胎不安。* K* x7 g# L1 Z& [*Q
五、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能运脾,湿阻中焦此最宜。
藿佩苍术厚朴砂,白草二蔻草果聚。
藿香化湿又解表,霍乱吐泻暑湿消。, I' y% @- r: r
苍术燥湿兼健脾,湿痹泄泻风寒宜。9 T: g) X1 g7 i"V, f# i/ ]' M
厚朴降气除湿痰,气滞胀满喘咳痊。2 C  `! ~3 o-z# }8 F
砂仁化湿行滞气,中寒吐泄胎动宜。
六、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通水道,水肿淋痛黄疸消。$ L; K; P. m. N; o% k8i
利水消肿茯苓薏,泽泻葫芦冬瓜皮,
荠菜猪苓玉米须,泽漆蝼蛄香加皮。
利尿通淋车前子,木通通草瞿滑石,
灯心地肤海金韦,扁蓄萆薢与冬葵。
退黄金钱草茵陈,虎杖地耳草垂盆。' ?' ~1 I) }1 @% b% z
茯苓健脾利小便,痰饮水肿神不安。! }" l% ^" T7G/ U- o
泽泻渗利清下焦,水肿痰饮眩晕瘥。. p# F; }5 O5 j. X8 O7r6 X1 v
薏苡渗湿兼健脾,清热排脓疗挛急。+ h1 Y' Y" i! ]
车前通淋止湿泄,化痰明目能清热。
茵陈清利善退黄,湿温湿疹及湿疮。: n$ d6 J4 z" q- p
金钱善除湿热黄,结石疮毒效亦良。
虎杖清热又利胆,解毒活血又祛痰。# G; T# }# D, {3 J* h'K/ I4 ~
七、温里药
温里散寒附姜桂,良姜小茴吴茱萸,7 ?7 @) o  Y*b" |
花椒荜茇荜澄茄,丁香胡椒里寒祛。
附子回阳善救逆,诸般阳虚及寒痹。/ x2 r* N" }9 u7 c
肉桂温肾治沉寒,通经止痛火归元。
干姜回阳温脾肺,中寒肺饮亡阳宜。, K; c$ E: x0 v5 h3 e
吴萸温肝降胃气,头痛寒疝呕泄宜。
八、理气药; T- ?$ E- I2 {3 i
舒畅气机青陈皮,香附川楝绿萼梅,
乌药薤白枳实壳,木沉檀青四香聚,# {: q6 X: r$ r2 n7 G
佛橼荔枝柿刀豆,甘松香虫腹皮玫。
橘皮燥湿善理气,湿阻气滞痰咳宜。
枳实破气化痰积,疗胸脘痞及脱垂。
木香善行脾胃气,脘胀胁痛痢里急。
香附疏肝调经脉,肝气郁滞女科帅。
沉香行气散阴寒,降逆止呕肾虚喘。3 r# J0 H1 k4 h8 E: z8`7 f* V" X
九、消食药
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
山楂消化肉食积,治胸腹痛能化瘀。- D! J7 s- B4 U2 Z% ?:M9 d
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
莱菔消食兼理气,食积胀满痰喘宜。
内金消积化结石,各种食积及滑遗。
十、驱虫药
使君槟榔苦楝皮,雷丸鹤虱与芜荑,; s" x; q) v0 [;d5 R) k9 ]( R' C
榧子鹤芽南瓜子,驱杀肠虫功效奇。; _3 g! s% d6 h( Z! v
使君子驱虫消积,治蛔虫疳积可取。4 v! i3 D* E% C! }7 H
苦楝皮杀虫疗癣,蛔蛲钩皆有效验。
槟榔驱虫善治绦,消积行气利水好。
十一、止血药3 E: l2 N0 |: x
止血药善治出血,不论虚实与寒热。
因热地榆大小蓟,槐柏苎麻茅羊蹄。4 D9 M+ ]- d1 G"R$ w* N' x
化瘀止血茜三七,蒲黄降香石花蕊。1 t6 R8 o# x' j"p. V$ [# |& g
收敛止血鹤白及,紫珠棕藕猬血余。% S" ^, [6 d' a0[) E$ Z5 I
温经止血炮姜炭,灶土陈艾疗虚寒。
大蓟善治热出血,散瘀解毒消痈结;) R  C+ N7 L6l; i
小蓟凉血兼消痈,血淋尿血尤多用。
地榆收敛性寒凉,下焦出血及烫伤。
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 d: o+ F; L* h; z5 N%[
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 v% u7 H: P1 M7 {+ w9K" A
蒲黄化瘀止血好,血淋心腹痛尤妙。
白及止血靠敛涩,咳吐呕血及皲裂。. a2 ?% k3 ]: S7 s
艾叶温肾暖胞宫,虚寒崩漏与胎动。
炮姜味涩善治中,阳虚出血寒泻痛。
十二、活血化瘀药1 t+ e* s* _1 B7 @$ S/ ~
活血化瘀除瘀血,止痛消肿调经脉。
活血止痛延胡芎,郁金乳没姜黄灵。
活血调经牛丹参,桃红益母泽兰凌,
血藤月季王不留,妇女经产血瘀优。* @6 }) ~+ o# e) b
活血疗伤铜鳖虫,苏木血竭刘寄奴," G2 G2 ~9 H% d3@) P# [* K3 [
马前儿茶骨碎补,续筋接骨消肿痛。2 {4 K$ R' N: W. r# b#m" k
破血消癥三棱莪,山甲水蛭虻班蝥。3 \$ A' \3 t6 y8 b
川芎行气血祛风,经产瘀滞头痹痛。$ \# J5 Q4 e1 n) I' W
延胡行气血止痛,疗心腹瘀滞诸痛。
郁金活血又行气,凉血利胆清心宜。
丹参活血善调经,凉血消痈心神宁。& |( Y6 K0 j2 @4 B-[, E
红花活血调经脉,瘀血诸痛斑暗色。4 \  d, U9 I-]: }
桃仁通经破瘀血,润肠消痈兼止咳。
益母经产为要药,瘀血水肿皆良效。! S$ i' e8 G8 c! u/ Y
牛膝通经补肝肾,瘀血火热皆下行。) F% V: t
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伤科用。3 f$ v0 U8 n/ H% |
自然铜散瘀止痛,骨折筋伤有妙用。& }
马前通络止痛强,顽痹肢瘫及跌伤。
莪术破血又行气,癥瘕积聚与食积。2, ~; ]
山甲通经善消癥,下乳消肿且排脓。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6 O/ ]: f. H8 s- e1 o
化痰半夏星白附,芥子皂荚花旋覆,
白前前胡桔二贝,瓜蒌三竹黄沥茹,
大海黄药瓦楞礞,浮石蛤壳藻昆布。
止咳平喘杏冬花,苏子百部矮地茶,
紫菀兜铃桑白杷,葶苈白果洋金花。) w  @# k#z  [- }" R0 j1 Q) c
半夏辛温燥湿痰,散结消痞治呕眩。. F" z) v" G#W; y' W& M
桔梗化痰靠升宣,祛痰排脓利喉咽。
川贝化痰又润肺,燥痰热痰及瘰疬。+ F3 p& Z8 M& F
浙贝化痰散郁结,热痰瘿瘤瘰疬解。. L6 G1 r: @& t# b;C
瓜蒌清肺化热痰,宽胸散结通大便。: a- u3 e$ x' Z% {
杏仁苦降止咳喘,滋润肠道通大便。
苏子降气又化痰,痰多咳喘及便难。  i3 N3 O; {;y7 d; R
百部润肺治诸咳,灭虱杀虫蛲滴疥。6 G) O2 f- v" u
桑白泻肺治热喘,利水消肿治肿满。
葶苈泻肺又利水,痰壅咳喘饮停积。
十四、安神药' h" J5 N1 K0 }
重镇安神朱砂磁,琥珀龙骨与龙齿。
养心安神柏枣仁,远志合欢夜交藤。
朱砂解毒清镇心,惊悸不眠神不宁。
磁石安神镇心肝,聪耳明目定虚喘。
龙骨镇惊安心神,固涩平肝治眩晕。- p, X$ v; C0 X8 c
酸枣仁养心益肝,疗血虚不眠多汗。) L3 _* W. b: V* F&W: r
远志开心窍祛痰,健忘癫痫及咳痰。
十五、平肝息风药
平抑肝阳代赭石,石决珠母紫贝齿,# |! V$ P9 `* b# T# j
牡蛎蒺藜罗布麻,眩晕头痛正可治。
息风止痉治抽痉,羚羊牛黄与钩藤,
天麻全蝎与蜈蚣,僵蚕蚕蛹与地龙。! g% u+ G( F9 `
石决明清镇平肝,治目疾阳亢晕眩。
牡蛎镇肝治晕眩,收敛固涩又软坚。
赭石沉降镇清肝,肝火眩晕衄呕喘。
羚角尤宜热极痉,平肝明目热毒清。
牛黄清热解毒强,化痰开窍息风良。
天麻息风诸痉宜,善治眩晕头痛痹。$ K/ W) ^$ T+ u1S  s0 @6 ~
钩藤清热息肝风,平肝治晕亦有功。
地龙息风治热痉,平喘利尿经络通。
全蝎蜈蚣治抽痉,散结通络又止痛。) O  k! ?+ N6C0 ~/ E
十六、开窍药$ H( y0 j9 ?* m
开窍醒神苏合香,麝冰菖蒲蟾酥樟。  
开窍醒神靠麝香,活血通经止痛良。
菖蒲开窍化湿浊,痰湿闭窍阻中焦。
十七、补虚药
补虚药治气血虚,阴阳不足皆能医。  r" @;I0 m+ q. n
补气洋人太子党,芪术山药蜜饴糖,
大枣甘草白扁豆,脾肺气虚服之康。% s( G7 t! ^0 c9 n* z1{
补阳主治肾阳虚,鹿茸淫羊杜巴戟,
仙茅益智韭骨脂,海狗海马石阳起,) c* {0 v) V6 o1 [
苁蓉锁阳兔丝子,沙苑芦巴核桃续,
虫草蛤蚧紫河车,怯寒宫冷痿泄愈。
补血熟地归白芍,首乌龙眼与阿胶。6 o2 Q9 ?& @3k  g! n/ n
补阴百合南北沙,槲椹玉竹黑芝麻,6 Q! z2 v" B# J8 w
黄精杞子麦天冬,旱莲女贞鳖龟甲。
气虚欲脱须人参,生津补气安心神。
洋参清火补气阴,虚火痰血伤气津。
党参益气生津血,脾肺气虚津血虚。
黄芪补气且升阳,固表利水亦托疮。
白术补气专健脾,止汗安胎祛湿水。
山药补气阴固涩,咳喘滑遗及虚泻。
甘草补气热毒清,止咳缓急调药性。2 e( x+ e! L'E  [: r
鹿茸壮阳益血精,调冲托疮强骨筋。, P+ g( V7 n" Q1i1 h( U, c( A3 |
菟丝子补肾固精,止虚泻安胎目明。1 }( C3 L7 T; l. B2 j%z" v# J
杜仲强腰安胎元,皆赖甘温补肾肝。5 f% V) \! M" i'j& H, p$ G0 n
续断强骨益肾肝,续折止血安胎元。
壮阳起痿淫羊藿,肾虚风湿痹痛疗。% b, A3 f/ z( _
补血活血全当归,调经止痛润肠秘。
熟地补血滋阴精,血虚潮热精亏证。
白芍补血善柔肝,调经止痛敛虚汗。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精治发早白。
阿胶补血止血好,滋阴润燥阴伤疗。8 Y; z0 @8 o4 n
北沙参润肺益胃,治燥咳胃阴津虚。z
麦冬养阴润肺胃,清心除烦虚实宜。) x/ }, M8 I% B
龟板滋阴制阳亢,健骨止血养心良。5 T9 l" L7 j8 ~,M; }
鳖甲滋阴制阳亢,软坚散结癥积康。: p1 C6 H# g#/ C
十八、收涩药
收敛固涩主滑脱,止汗浮麦麻根稻。3 J. z. t) A) G& f
敛肺涩肠五味梅,五倍粟壳诃榴皮,( ]/ f; p, V* G0 r1 ?
肉蔻石脂禹余粮,久咳虚喘久泻宜。- _- Y. Q3 W(o  q& B
固精缩尿止带药,萸肉覆盆桑海蛸,
莲子芡实金樱子,精尿遗滑带下瘥。
五味敛肺补肾心,虚喘久泻遗滑精。
乌梅涩肠又敛肺,生津止痛又安蛔。
山茱萸补益肾肝,止崩漏固精敛汗。5 `# H9 l2 v*B  C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阳起痿有效。) Z8 t- B9 H) l
莲子益肾固精带,养心健脾能止泻。. h  w7 _' O5G- ~* `
十九、涌吐药0 [# F) _) r0 }  l+s
涌吐药逐食毒痰,常山瓜蒂与胆矾。. v/ @) N&n  y: _
二十、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o# X' u5 a8 O" `/ \. v:o. n: B9 T
白矾蛇床雄硫磺,大风土荆蒜蜂房。
雄黄解毒杀肠虫,湿疹蛇伤痈疔肿。2 v9 g; L. {2 w& P
硫磺止痒治疥癣,内服壮阳通大便。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9 U; u; ^( j$ r' I9 L: z/ T
升药轻粉与铅丹,砒石硼砂和炉甘。
升药辛热有大毒,外用拔毒除脓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学总结及要药
自考中药学一习题
2010年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张廷模
中医妇科学 第2次
药师 | 带你系统学习中药一(纯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