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经济学耽误的奥斯卡影帝

2017年诺贝尔奖的“压轴大戏”中,理查德·H·泰勒,被称“行为经济学之父”的芝加哥大学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对于他的获奖,有些人感到出乎意料;


有些人却直呼“他早该得了”。因为和他合写论文的丹尼尔·卡内曼2002年就获得了诺奖;2013年获奖的罗伯特·希勒也曾受他启发。



不过,我倒觉得,这是最好的时机因为……


2017年奖金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还不用跟人平分……


要知道,自1969年以来颁发的48个奖项中有一半被2~3名经济学家分享。

 

人家问泰勒会怎么花这笔奖金,泰勒说:“可劲造”。


 

也是,咱不缺钱。泰勒管理的基金公司资产总规模高达60亿美元,区区900万瑞典克朗奖金也就是个买辣条的钱吧。许多经济学家还在靠授课赚取微薄薪水的时候,泰勒已经将所学变成金山了,真可以说是“知行合一”了。

 

泰勒还在反映次贷危机的电影《大空头》里和赛琳娜·戈麦斯同框过了把演员瘾,工作娱乐两不误。


傻傻两个人,笑得多甜

 

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说:“这次获诺奖,弥补了我两年以前未获奥斯卡的遗憾。他们(在奥斯卡)没有设立“最佳经济学家奖”,实在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泰勒提出了许多经典理论——“心理账户”、“禀赋效应”、“损失厌恶”……

 

但在泰勒刚开始研究行为经济学的时候,行为经济学还是一小撮人热衷的“歪门邪道”,到现在它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典范,30多年过去,坎坷曲折,真不容易。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认为,人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

 

泰勒却以数学方法和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实证证明,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总是存在的。一旦疯起来,自己都不知道。想想那些天天叫嚷着“剁手剁手”的千手观音,恐怕是蜈蚣精。



泰勒胆子忒大,竟然敢对传统理论发起挑战和颠覆,长年被视为“学术叛徒”。幸好泰勒没生在16世纪,不然很可能像布鲁诺一样被活活烧死。但他也没少吃苦头。

 

论文遭期刊退稿还不是最惨的。


法律经济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联邦法官的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跑去旁听泰勒的演讲。演讲的时候,泰勒说,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不关心沉没成本的,而这一点与现实的经验不符。如果不调整传统的模型,经济学家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预测。


波斯纳听了气得火冒三丈。



他大吼道:“You are completely unscientific(你丫胡说八道)!”

 

在罗切斯特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期间,泰勒的导师,著名的经济学家罗森,也摇摇头,叹口气:“We did not expect much of him(我们对他放弃治疗了)。”


于是,在经历了种种不顺之后,泰勒把他受过的委屈都写成了一本书,叫《我的前半生》。(不好意思串错门儿了)

 

泰勒吃了这老些苦,可不得记下来?


他把他和传统经济学思想的激烈斗争史全写进《“错误”的行为》中。


在书中,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时间轴,系统地描述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这是难得的思想性好、逻辑性强、又不乏八卦的可以快速了解行为经济学的著作。

 

“泰勒让经济学更符合人性。”——诺贝尔奖颁奖词这么评价。



他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激进的观点开展: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即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

 

从家庭理财到学院分办公室,从电视竞猜类节目到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再到优步(Uber)这样的公司……行为经济学无处不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都得应用。


以前,经济学可能是个高冷的女神,住在象牙塔里,你轻易接触不到。在《“错误”的行为》中,泰勒等于是把这个女神拉下神坛,走进寻常百姓家了。


然而这本极好的书有400多页,大概有这么厚:

 


我估计等我读完,2019年的诺贝尔奖也该颁布了吧……

 

我还是赶紧戴上耳机,听听叶檀老师怎么讲这本书吧。

 

据说叶老师超爱看书,坐飞机坐高铁,她也不眯一会。走到哪都带着书,只要有空闲,一定是在读书,各种各样的书。


叶老师咋那么喜欢待小黑屋呢


让我想起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书虫叶檀老师,用 20 年选出这 本书,将它们读透、参透,讲给你听。


这8本书有三个特点:

第一,勇敢承认自己不懂的;

第二,有趣,给我们开脑洞;

第三,脚踏实地有实操经验,是从战场上打过来的。”

 

无论你是想要进行投资、已经在投资,还是根本没打算投资;只要你关注柴米油盐,期待自我成长,或者仅仅只是想多读几本书。


《檀书》这档节目就不容错过。

 

除了《“错误”的行为》,叶檀老师的珍藏书单中另外7本都是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权威著作。


 

叶檀老师曾说过:“进入财经行业二十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哲学著作,不是‘十分钟教会你投资’,而是人类学,生物学,历史学,以及金融知识。所有的知识,加上实践,形成了一条闭环”。

 

这个观点和查理·芒格推崇的多元思维模型不谋而合。杰出的人不会只在自己的领域里思考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和他的两本书
当经济学遇上行为心理学(图)
10本经济学著作,值得你好好收藏阅读!
诺奖获得者的建议,让你在30岁前就掌握决胜千里的秘诀
股民和理性人之间,隔着一群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眼里的幸福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