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园古诗与中国古典园林

昨天,看了一档关于设计师如何设计庭院的节目,庭院设计风格别致,颇有“枯山水”的味道,但是最后设计师又将这种风格和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混在一起总结,总是让人感觉不太对劲。遂想起来,以前看过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论述,古诗,绘画,音律往往与中国古典园林想联系,古典园林呈现出来的“神”难以模仿或者说如果刻意去分析,模仿,或是风格杂糅,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可能在,“神”已经灰飞烟灭了。
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田园古诗,诗句虽短,但传达的意境深远,给人的画面感很强。有了画面感与意境,文人就可以依此造园,当然这可能只是造园的一种臆想。比如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词就能让人浮想联翩,依据此诗句造一处小的庭院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初秋的傍晚,从这两句看出诗人此时恬静,空灵的心境。似乎诗人与此情此景融为一体,享受其中。所以假设造一方庭院,得透出“静”与“空”这两点。明月在天上透过松的间隙,是视觉,说明此时诗人的关注点在天空。清泉与石都在地上,诗人只能通过流水拍打石块的声音察觉。这其实给设计师一个提醒,如果将庭院内周围布阶梯水道营造流水的声音,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可能会显得很有意境,当然也可以造假山石块与水流等等。让体验者只闻其声不见其景。
而从“明月松间照”这句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可能不是直接觉察到明月,而是在婆娑的树影之中看到了月光。给人以一种隐晦不直接的感觉。这就给予设计师一个启示,这个庭院的重点可能不能让体验者直接察觉。如果设计可在庭院内设计一小平台名曰“观月台”,在庭院入口以植物或其他障掩,以一种相对曲折的形式入台。这可能就是对这两句诗的诠释,当然这只是一个设计思路,具体设计还需细化。
当然,现在园林的设计已经日趋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具体有些要服务于建筑,但是现在很多建筑形式欧化西化,日益使这种中式园林脱离主流。是啊,诗词虽在,但神已经毁了,虽被传颂,只留其形。诗毁园亦要亡,也许跟不上潮流,就要被遗弃,惜哉痛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古诗词积累竞赛试题
诗词名句默写题
小学丨古诗古韵读出来,情感技巧一把抓
如何让孩子们走进古诗词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一)读懂“诗家语”
《牧童》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