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管今天是不是小年,反正古人远比我们会过年
 
 

传统的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大约宋朝时就有记载。但相传到了清朝,皇帝要在腊月二十三祭祖。为了节省开支,顺便也祭了灶神。王族、贝勒见状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受官气影响比较重的北方就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了。



当然,具体怎么样还是要看各地风俗,不能一概而论。据萃花了解,有些地区是在年后才过小年的。仅仅只是过小年,地区不同,时间上就有那么大的跨度。那过春节的习俗更是各地有各地的讲究了,但毫无疑问地是中国人过年很讲究“年味儿”,这个“年味儿”就是“仪式感”,甚至细致到规定了每天干什么。


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现在大家总爱抱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就是这些“仪式”越来越少了。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春晚、没有WiFi的古代,古人过年的方式可是多种多样,年味十足。我们来看几张古画,看看古人们到底是怎么过年的?





扫尘


“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民间过小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神,祭完灶神后,还要年前大扫除,这是迎新春的重要环节,“扫尘”就是“扫陈”,扫去一年的坏运气,才能迎接新的福气。


明朝李士达专门画过“扫尘”的《岁朝图》。白雪皑皑的隆冬,一老者倚着桌子坐在阁中,屋外童子正拿着扫帚清扫院落。(ps:“岁朝”即一岁之始,指正月初一,《岁朝图》即指与春节有关的图)


  明 李士达《岁朝图》





贴年画


祭完灶神扫完尘,到了二十八就要贴年画了。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人们通过贴年画驱凶避邪、祈福迎祥。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的木刻年画《四美图》,图中画了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木刻年画《四美图》又称《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


除此之外,明宪宗的《岁朝佳兆图》也是一幅典型的宫廷年画。


  朱见深 《岁朝佳兆图》 纸本设色  59.97X35.5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钟馗双眼直直盯着飞来的蝙蝠,一手持如意,一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小鬼双手捧着盛有柿子和柏枝的托盘,寓意“柏柿(百事)如意”。这些都表明了人们驱鬼纳福的美好祝愿,画作右上方明宪宗的题字也说明了这一点。


  题字:“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萃花还记得小时候一到过年,街边就有写春联、画年画的人,走过路过的人就买上几张回家贴在门上。可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年画、春联都是些印刷品,家家户户贴得都差不多,“年味儿”也变得差不多了








燃爆竹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可以热热闹闹地过春节了!新年伊始,当然要燃爆竹啦~据记载,鞭炮起源于春秋,盛行于唐宋,到明清已经是民间知名的娱乐活动之一。


明代袁尚统所绘的《岁朝图轴》中就有许多孩子在院中敲锣打鼓、放鞭炮、尽情玩乐的场景。


▲  明 袁尚统 《岁朝图轴》


清朝杨晋临摹的明代画家沈周的《岁朝图》中也有小孩放鞭炮的场景。画面左下角还有一老人拄着拐杖前来,后头跟着手持卷轴的童仆。(他们可能是来拜年的


▲  清 杨晋 《岁朝图》


整幅画设色淡雅,人物细腻,画中左上角的题诗也正好与画的内容相对应,将新春的欢乐气氛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云:“今朝元日试题诗,又簇辛盘举酒巵。杨柳弄黄梅吐白,一年欢赏动头时”,原为文徵明所作。


除此之外,(清)冷枚的《闹春图》、(清)姚文瀚的《岁朝欢庆图》中也有阖家欢乐、孩童嬉闹的场景。


▲  清 冷枚 《岁朝图》


▲  姚文瀚 《岁朝欢庆图》 局部放大





逛集市


除了拜亲访友,放鞭炮敲大鼓,出门逛集市也是古人常见的娱乐活动。如清代丁观鹏绘制的《太平春市图卷》就记载了春节期间人们赶集的热闹场景。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太平春市图卷》绢本设色,纵30.3cm,横233.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幅2米多长的图卷中,画家描绘的内容可谓十分丰富。来来往往的游客,走街串巷的挑货郎,天真可爱的儿童,杂耍逗趣的表演艺人,一个个生动形象,趣味十足。



相比古人在过年时出门逛集市,现在的人更喜欢宅在家里玩手机,整体对着电脑、iPad,也不出门和大家交流。这样的过年和平常日子有什么区别呢?过年就应该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别一边抱怨着“年味儿”变淡,一边把时间都耗在手机上。





岁朝清供:因过年产生的绘画题材


古人没有手机,他们空闲时就画上几幅画。既是消遣,也是对来年的祈福。画的内容也很固定,就画“岁朝清供”


“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起先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放在案几上供人观赏。渐渐地有人将这些物品画成画挂到墙上,意在祈福纳祥。 久而久之,清供图就成了文人固定的绘画题材之一。



流传至今的清供图中属北宋赵昌的《岁朝图》年代较早。


▲  北宋 赵昌 《岁朝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清,尤其是清后期,清供绘画发展至鼎盛,就连乾隆也画过许多《岁朝图》。 


▲  乾隆 《岁朝图》 全六幅


▲  清 郎世宁 《聚瑞图》


到了近代,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等著名画家也都画过“岁朝清供图”。所画内容也从原来的古玩转换到鞭炮、辣椒等物品上,看上去更接地气。


▲  齐白石 《岁朝图》


看了古人那么多过年的方式,今年你准备怎么过年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古人如何在画里过新春
古人画里过新年!
赏“岁朝清供”过品味大年
赏岁朝清供,过品味大年04
|亦观|古人如何在画里过新春
【历代名家画岁朝清供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