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思政教学“课前检测”运用探究

摘要:思政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前检验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检验复习学习效果可以多样化,能全面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政  课前检测

思政教学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生很难掌握,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思政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思维、鉴别能力等,而培养这些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抽检是这一能力能否实现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课内能掌握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遗忘。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归纳和复习,既减少遗忘,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检验复习学习效果可以多样化,如课堂提问、单元测试、综合考试等。课堂提问,由于时间限制,教师仅仅能了解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可能对全体学生进行提问,否则,完不成本堂课的教育教学任务;采取考试方式,要出题、印刷、监考等,往往要兴师动众。但课前听写却轻车熟路、简便易行,既减少了上述环节的弊端,又能全面检验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不能光靠教师的说教。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小测的突出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完成教学目标。主要看学生参与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越强,效果越好,越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初中思政课每周仅两节课,每节课除6-7页的正文外,还有插图、表格、注释等大量内容。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象阅读语文一样逐字逐句地去对待,学生课后也不可能象学习语文一样天天学习。因而造成一种有思政课学思政,无思政课不看书的局面,不利于思政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每授完一节新课,我从不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只是让学生结合基础知识和重难点将学完的新课课下多阅读几遍,准备下节课小测。

  第二:听写阶段

  利用课堂前5分钟时间,教师根据上节课所讲的基础知识、重难点,以填空的形式在作业本上默写下来。如在讲《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时,小测的内容是:(1)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2)人民与公民的区别。(3)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有哪些?(4)我们 。这些默写内容,享受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的重点内容听写结束后,教师收齐批改,有时也可以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抽查。

  通过课堂5分钟的小测,其作用表现在:

  一是督促阅读功能。通过阅读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读取大量学习资料。如阅读材料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警句、名人名言等,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生通过阅读,能回答基本的法律知识中的是什么、为什么等。同时,会在细心阅读的基础上产生质疑,提出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在《欢快的青春节拍》课中,笔者讲第二部分成长的烦恼时,首先请学生听《小小少年》歌曲,音乐导入体现了青春欢快的节拍,也唱出了成长的烦恼,同时也点明了本节课的目标。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小少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他有哪些烦恼?应该怎么办?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敢于提问。笔者用听音乐的情景,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既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2、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会问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想问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

    在讲课时学生对老师出示的材料可能有许多不同的问题,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肯定,并逐一讲解。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会问” (即质疑和提问)是一种发现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又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当中要注意: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生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增长智慧。

    3、教师重点点拨,实现认知飞跃,使学生会学

    “会问还要会学。在整个自学过程中,读书由薄到厚是量的积累,由厚到薄是质的飞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由厚到薄呢?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知识就可以并联在一起,上下通气,互为因果地串联起来,节与节可以接线,章与章也可以接线。一旦知识理成线、结成网,复杂的内容在学生脑子里也可以融会贯通,了如指掌。

    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指导学生将知识理成线、结成网,及时查漏补缺,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完成了学习知识过程中由厚到薄的飞跃和升华。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一旦学生学会进行知识整理,就抓住了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就完成了学习知识过程中由厚到薄的飞跃和升华。

  二是诊断反馈功能。通过听写,学生会出现种种错误,如将隐私写成稳私“赡养”写成“善养”“人身自由”写成“人生自由”。通过纠正达到以后不重复出现错误,获得正确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听写错误,还会为教师以后上课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不乏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三是激励促进功能。通过小测,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使其感受到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会一如既往地准备下节课的阅读。特别是学生听写全对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心里想下次我还要争取全对,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鼓励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健康、全面发展。

 

  四是自觉更正功能。当听写完毕后,学生会很自觉地打开课本,迅速查找没有听写正确的内容,甚至相互讨论,在短时间内找出错误原因,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了传统考试中即使不会,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查找原因的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师在准备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小测内容过偏过难,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小测这一形式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养成阅读课本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概括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教学走出了为考试而背提纲、大量做练习题的路子,将学习内容化整为零,减少了总复习时的难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堂好课的标准
《颜色填充》教学反思
新课改中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的结题报告
启发式教学的二十种实用方式
关于学案的知识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