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气分析:回归病理生理,无招胜有招!

因此有了这次的讲课思路:跟与会的临床医生一起,回顾一下血气分析背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让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回归病理生理,修炼好病理生理学的内功,面对临床千变万化的情况,做到无招胜有招。

去年带娃去了一趟秦岭,专程为了登秦岭主峰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0多米。心想着这山峰不算高,从2800米左右开始徒步。第一天轻负重走了7个小时左右,从2800到3500米海拔,宿铁皮房。第二天继续冒雨前行3.5小时左右登顶。从顶峰下撤的时候,感觉后枕部头皮发麻,同时极度疲乏。当时脑子有点不灵光,还百思不得其解,缺氧胸闷能理解,为啥还头皮双手发麻?而且为啥头皮双手发麻后感觉更加疲乏?

我们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当时的情况:

体温丢失:第一天长时间高海拔徒步疲劳,第二天冲顶时下雨,高山环境的自然低温加上下雨,体温开始加速丢失;缺氧使得我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随呼吸带走更多热量。

缺氧:随着海拔增高,大气压下降,氧分压下降,出现高山乏氧性缺氧,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并张嘴呼吸以减少死腔;体内红细胞增加以增加氧输送,血液粘滞度提高,红细胞内DPG水平升高,氧解离曲线右移,氧释放增加。

呼吸性碱中毒:高山乏氧性缺氧,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代偿,同时因为选择的路线是冰川乱石岗,四周无人的环境下带娃登山使得我精神紧张,呼吸频率加快;此时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加剧,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快速降低,血液中酸性的碳酸(H2CO3)同步降低,血液中的主要化学缓冲系统(H2O +CO2 ⇌H2CO3 ⇌H+ +HCO3-)开始向碳酸方向缓冲,HCO3-H2CO3 比值超过20:1,PH值快速升高,形成呼吸性碱中毒。

高山乏氧性呼吸性碱中毒加重缺氧:体内碱中毒、高PH值、低二氧化碳分压,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产生呼吸抑制;高PH值使得氧解离曲线左移,红细胞的氧释放能力下降(就像你饿的要死的时候,外卖快递送到了,外卖小哥却抱着美食死活不给你);呼吸性碱中毒使体内动脉收缩,特别是心、脑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细胞缺氧。呼吸的抑制、氧释放能力下降和循环血供的减少,使得缺氧进一步加重,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头痛思考能力下降手脚麻木胸闷等极度疲乏症状,三个字就是:要死了!

高山乏氧性呼吸性碱中毒对策:平时急诊碰到呼碱,很多是癔症精神紧张,一个面罩上去就行,高山乏氧导致的呼碱,可不能一个面罩上去,没氧气的面罩在高山上那要出人命的!

此时最佳的对策当然回到低海拔和吸氧,还得是面罩吸氧,改善低氧同时增加二氧化碳重吸入。

作为医生,咱们还得有其他的招。乙酰唑胺,碳酸酐酶抑制剂!

我们都熟悉体内氧的转运过程,但很少有医生还记得二氧化碳的转运过程。碳酸酐酶是二氧化碳转运的核心关键酶,在红细胞中仅次于血红蛋白的,居于老二地位。只是在这残酷的世界里,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人们只记得第一名,因此医生们只记住了血红蛋白,都忘了碳酸酐酶这家伙。碳酸酐酶催化H2O + CO2 ⇌ H2CO3过程,人体组织靠这个过程把CO2带到肺里呼出去,肾脏靠这个过程把HCO3-回收进来。把这个酶抑制了,就能在组织那里产生呼吸性酸中毒,在肾小管那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纠正高山乏氧导致的碱中毒。

碰到有朋友咨询去高原要带啥的时候,急诊医生往往想着地塞米松啊肾上腺素啊,就担心肺水肿挂了,有经验的老驴就想着红景天啊葡萄糖啊这些,仿佛带上这些就能开挂了。学好血气分析背后的病理生理学,下次再有人咨询去高原的医学问题时,你就可以生动地给他上一场高原反应的病理生理学课,然后大声的告诉他:别去啦!好好上班!

PS:做这个PPT的时候,同事看到了问我:你怎么每次讲课都要做PPT?别人一个PPT能讲几十次。嗨!这就是咱小医生和那些大佬的区别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再说你不懂血气分析了……
呼吸性碱中毒
丁香园论坛
ARDS中的俯卧位(上)
碳酸氢钠为啥还能用来治疗痛风呢?
降眼压治疗药物与联合用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