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我的人生很失败,但我过的很心安

终于要写苏东坡了,这个人总是让人觉得倍感亲切。这是古往今来唯一一个人们谈一起便会心一笑的人。

苏东坡

苏东坡与李白

五千年的历史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李白,一个是苏东坡。这两个人都得到过“仙人”的评价。

叶嘉莹曾评价说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有什么区别呢?

李白本就是个仙人,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天才,可是不幸落入凡尘,终其一生都在凡尘的罗网中苦苦的挣扎。

苏东坡本来就是个人,却自带几份仙气,他能凭着这份仙气解脱人生的痛苦。

就人生经历来说,苏东坡比李白更惨!

李白入仕三年,总是无法展开拳脚大干一场,他说:“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觉得自己实在委屈,居然要讨好权贵。于是辞官归隐。

苏东坡为争论王安石变法的事情, 既得罪新党又得罪旧党。甚至抓进监牢关了100多天。差一点被杀头。

可是他却绝不肯违心站队,绝不肯缄默不言,因此被一贬再贬。

可是无论到哪里,他都没有想过要归隐。他始终积极入世,用自己的才能为一方民众造福。

我们来看一下苏东坡的政绩:

1、在凤翔任签判时改革衙前役,清理积欠,并建议朝廷改革经济制度,盘活民间经济。

2、在徐州任太守时,遭遇洪灾,他便亲自坐镇城门,搬到城墙居住,积极抗洪救灾,经过五十余日的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洪的胜利。

3、在杭州任太守时,疏浚水进,解决了杭州百姓饮水问题。清淤西湖,修筑苏堤,留下了“苏堤春晓”千年的美景。他还在杭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

4、在黄州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但他依然以他的赤子之心,筹集善款,开办了育婴堂。救活了一大批弃儿。

5、晚年被贬到海南,他便将自己的医学,农业知识传授给当地百姓。还大兴教育,培养了海南自古以来的第一个进士。

虽然我不能阻止变法,我不能实现我的政治主张,但是我愿意尽我所能为黎民百姓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同样是天才,李白多一了份狂傲,身在朝堂不自由,又无法实现伟大的理想,于是便“须行即骑访名山”去了。

苏东坡则多了一份平常之心。不管你如何贬我,将我贬去天涯海角,我的心也始终不变。无法实现大理想就去实现小理想。

苏东坡超越了过去文人的人格理想,儒家以为:“用之则行”是兼善天下,这就是仕。“舍之则藏”是独善其身,就是隐。

在仕与隐,进与退,国家天下与个体心灵自由之间,苏东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仕不隐,不进也不退,国家天下始终在他心中,但同时他亦保持着自己心灵的高度自由。

与自己和解,好的不好的都是我的

黄州是他生命的转折,是苏轼与苏东坡的交接的地方,他从监狱被放出来,贬至黄州,做了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刚到黄州他写下《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是他一生唯一一首略显失意的诗:拣尽寒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完,从此苏轼死了,苏东坡活了。

他身为团练副使,工资低到无法养活家人,便在一个叫东坡的地方种地为生。自号东坡居士。他在这个地方接受了生活,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和命运握手言和。坦然地面对波折的人生。

从《定风波》中可以看见他对生活的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里有晴天,有雨天,有风和日丽,有狂风暴雨,这些不过都是生活的常态。

2004年9月,巴黎市政厅市长德拉诺颁发了“金质纪念章”给张曼玉,表彰她在演艺事业及推动欧亚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就。

张曼玉在记者采访中非常感概的说:“这个非影后的奖项,解了我多年的心结。拍了21年戏,其中有非常好的,但更多的是我想忘掉的。对于拍一些没有诚意的电影,我一直介怀。但是这个奖改变了我的想法,这个奖不同于影后的荣誉,是对我整体艺术成就的认同。------是尊重我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因我拍了一部《Clean》。这个奖令我明白,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的张曼玉,------好的,不好的,都是我的。”

是啊人生如果去掉不好的部分,只留下好的部分,那生命大概就少去了大半了。好的部分是我的人生,不好的部分也是我的人生。

苏轼的生命正是在狱中的磨难和黄州的历练中得到了升华。苦难同时也成就了他的豁达。超越了苦难就变成了生命的一种自在。

无意于佳乃佳

《寒食帖》是苏东坡在黄州留下的唯一书法真迹,这是一篇手稿。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

《寒食帖》中有一段乾隆皇帝留下的评价,其中有一句说苏东坡这篇手稿:无意于佳乃佳。

他并没有执著于要写好,却写出了最好的境界。

蒋勋先生在讲解《寒食帖》的时候讲了一个故事:

古人写毛笔字都是站着手腕悬着,这样写的字才能挺拔漂亮。

苏东坡却不是,他写《寒食帖》的时候是坐着手靠在桌子上写的,这样写的字便失去的挺拔漂亮的感觉,有点笨笨拙拙的。

寒食帖

寒食帖

黄庭坚问他:你怎么这么写字?

他说:我这个叫石压蛤蟆体。

苏东坡自嘲的“石压蛤蟆体”

坐着写字,手腕靠着桌子,不抬起来,很多地方都是用笔根压下去的,确实很像被石头压过的蛤蟆。

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开始学会了自嘲。

黄庭坚在写给《寒食帖》的题跋中他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李白与苏东坡之间,苏东坡更胜李白于自嘲和平常之心。

我们现在来看黄庭坚

黄庭坚给《寒食帖》的题跋

黄庭坚的字写的真是漂亮,和苏东坡比起来,我们一眼就能发现黄庭坚字的挺拔,飘逸。

但黄庭坚却一直在夸苏东坡的字写的好。到底是好在哪里呢?

黄庭坚写字,写完后“手背皆乏”写完手臂、肩膀都没有力气了。抬头看到苏东坡却坐在那里写的悠然自得。

苏东坡常常笑他说:写个字而已,何必把自己搞的这么累。

黄庭坚写字,写的好看,因为他还执著于写的好看。苏东坡的字,已经放弃了写的好看的坚持。

人生并不都是顺利的过程,有的时候我们会活的很难看,比如苏东坡在监牢的时候,比如下雨被淋成落汤鸡的时候,被人打压失败的时候,这些时候,都不会好看。

我们常常把自己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不给别人看到。我们在意别人的目光时,真实的原因可能是你自己不想看到。自己不愿接受这样的自己。

苏东坡却释然了,不再坚持一定要把字写漂亮,不再坚持一定要如何度过这一生。不能实现政治抱负,那就不实现吧。

被贬去哪里,就去吧,无论生活给我什么,我都全盘接受。

不执著于写好,不在意好不好看,就进入了一种全然超脱的状态。

放弃了要达到最好的状态,也就达到了最好的状态。

正是乾隆皇帝留下的那句评价:无意于佳乃佳!

 开心就是过好每一个当下

正常来说,被贬之人,应该要痛苦不堪才对,他一再的被贬却仍旧过的乐呵呵,太让人生气了。

在黄州没钱吃羊肉,他发现猪肉好便宜,于是发明了东坡肉。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像苏东坡的诗吗?这简直就是一首打油诗。可是要你管呢,我就写了,怎么着!我乐意。

政敌:皇上,苏轼在黄州的日子太好过了,把他贬去惠州吧。

于是他又被贬到瘴气之地惠州,别人都觉得他必死无疑,可是他却写下《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里的荔枝太好吃了!我愿意一辈子待在这里!

政敌:看来惠州还困不死他,再贬,贬到海南荒岛去,看他还快不快活。

于是苏东坡又公费旅游到了海南岛,一下船,他写了四个字:天涯海角。

海南岛确实不好过,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晚上睡在槟榔树叶底下,饥寒交迫,可是看到满天的星星,看到海天一色,他写道:

“去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不记得在哪一本书上看到说:别人对你造成的伤害,是因为你自己在意,如果你根本不在意,别人不能对你造成丝毫的伤害。

苏东坡正是这样,敌人如何对待他,都无法对他构成伤害,海南岛怎么了,我在这里发现了你们都没有吃过的生蚝。

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的人生用世俗的眼光来看,简直不要太失败了。入仕30多年,被贬30多年,六十多岁还在被贬的路上。可是他就是有一种能力,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每个人向外的追求,都布满荆棘,困难重重。

但是向内走的路,却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像李白一样借酒才能浇愁,简单到不需要像王维一样搬到寂静的空山中才能完成自我。

“此心安处是吾乡”黄州是他的故乡,惠州是他的故乡,儋州也是他的故乡。

如果王维这一生可以用一个“空”字概括,那么苏东玻的一生则可以用一个“安”字概括。

不是平安的安,是心安的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行书《黄州寒食诗帖》笔法逐字分析
文史书法“乱花飞舞不离其树”之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寒食 · 苦雨
书法也有地带性——南方代表队
《寒食帖》中蕴藏的情感秘密,是此帖千古流传的因素之一!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