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咬文嚼字其乐融融




  
1,关于“启示”的启示 
   “启示”与“启事”,一字之差,意思两样。“启示”的含义是开导、启发,使人有所领悟,“启事”则是说明、陈述某事的一篇文字,可张贴于墙壁,或公布于媒体,乃至四处派发。  
   在现实生活中,却常会出现有“启示”代替“启事”的混淆现象。“招聘启示”、“开业启示”、“分红启示”……有的干脆只用“启示”二字为题,内容则是公告、声明、通知之类,不一而足。
   此类“启示”不仅街头巷尾可见,还不时出现在一些报刊的广告栏里,让人看了难免糊涂。“启事”变成“启示”,始作俑者已难细究。有一点倒是不难估到:最先把“启事”与“启示”搞混了的,很可能是一位不求甚解的“马大哈”,以为二者同音,都以“启”字牵头,想必可以通用。何况,“示”比“事”笔画少,写起来更方便……
  “启事”变成“启示”,如今屡见不鲜,说明在坚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这个严肃问题上,有些人并不那么严肃———明明别人搞混了,自己却懒动脑筋,依样画葫芦,以为反正有人“带头”,照跟无妨。如此这般,“启事”变成“启示”的怪现象,又怎能不蔓延开来!一事当前,缺乏思考,囫囵吞枣,甚至盲目追随,总不见得妥当。如果碰到的是比把“启事”变成“启示”更加重要的事,那就尤其大意不得了
                                       作者:易之) 
   2,“蓝”与“兰”   
  “蓝”和“兰”都是1956年经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第一批推出的简化汉字。但是,“蓝”、“兰”音同而形、义各异,两字根本不可通用,更不能相互取代。  
  首先谈其“同”。一是音同,“蓝”、“兰”现代汉语读音中都为“lan”;二是作用相同,都可用作姓氏、地名;三是同为草本植物名称。  
   再说其“异”。“蓝”在《辞源》中的释义有:
  (1)植物名。如“蓝草”、“蓼蓝”,其叶可提炼蓝色染料,即靛青。
  (2)颜色的一种,即深青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蓝本”、“蓝图”、“取之于蓝,胜于蓝”等即取此义引申。
   (3)通“褴”。指衣服。如:“蓝衫”(旧时读书人穿的衣服),“蓝褛”、“衣衫蓝褛”(即衣服破烂)。
   (4)姓。蓝姓始祖受封于蓝田(陕西渭水之南、秦岭以北一带),遂以地为姓氏。在“百家姓”中蓝姓排列于兰姓之前,人数也远比“兰”姓为多,历史上属畲族。  
   “兰”《辞源》中“兰”的释义有:
   (1)多年生草本植物名。如“兰花”(有“建兰”、“墨兰”、“蕙兰”等)其叶为线形,叶丛间抽生花茎,茎顶开花,有淡黄色,也有墨色,清香宜人,可供观赏,又可制作香料。“兰草”(又称“泽兰”)全草可供药用。
  (2)木兰,又叫林兰,一种树木名。其木可造船,树皮辛香似桂,皮、花可入药。
   (3)古代兵器架,如“盾牌”、“兰盾”(今引申为公安卫士)。
   (4)通“栏”。用作“栅栏”、“栏杆”等。
   (5)姓。郑穆公(公元前627年)名兰,其子孙即以“兰”为姓氏。兰姓人数少,多居于北方。  
  由此可见,“蓝”、“兰”二字,无论其用作植物名称,地方名称或姓氏,其指代之义和出处均完全不同,使用中不可互相代替,否则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作者:李冬亭) 
   3,“杯葛”何来 
  现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杯葛运动会”、“杯葛交易会”之类的语句,到底“杯葛”何来?
  其实它是类似“幽默”、“巴士”一样的外来音译词。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爱尔兰地区的农民遭受当地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纷纷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反抗,其中“土地同盟”即是这个时期由当地农民为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组织。这个组织建立后经常采用抵制形式的行动与地主进行斗争。次年,英国贵族查理·杯葛(Charlie·Boycott)上尉残酷地虐待、驱逐爱尔兰的佃农,并强行收回土地,激起了爱尔兰人的公愤。在“土地同盟”的领导下,佃农们决定与这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杯葛断绝一切关系,抵制当局发起的各种活动,这一事件成为英国近代史上“杯葛”运动的起源。由于这事影响深远,后来英语中就常用“boycott”一词代指一方与另一方断绝政治或经济关系,或是某方抵制某项活动。译成汉语后即为“杯葛”,或意译为“抵制”。 
                                     作者:沉语
   4,“博士后”不是学位 
   2003年第8期《语文建设》刊登华南师范大学林利藩的文章说,“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文章说,“硕士”“博士”“博士后”这些词对高校师生来说是十分熟悉的,但在传媒和日常生活中,误解误用者并不鲜见。最常见的说法是把“博士后”当成一种学位。例如:“今年下半年他将攻读博士后。”“本来今年底,他将被国家选派到美国攻读博士后学位。”显然,上述几例均把博士后当做学位了。
   其实,“学位”是根据专业学术水平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授予的称号,我国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3个层次。“博士后”并非学位,是指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专门从事相关研究并深造,其工作场所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新增“博士后”词条: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继续深造的阶段。也指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见,指阶段也好,指人员也好,“博士后”均非学位,自然也不存在“攻读”“研读”“读”,可以讲“继续深造”。与之搭配的一般是“招收(博士后)”“当(博士后)”或“(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等。 
   5,“提壶灌顶”该休矣 
   不久前在某省卫视的谈话节目中,看到字幕上赫然打出了“提壶灌顶”一词,让我大吃一惊。“提壶灌顶”显系“醍醐灌顶”之误。
   “醍醐”,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的酥油,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成语“醍醐灌顶”则比喻把佛法、智慧、悟性灌输给人,使人彻底醒悟,亦借指听了精辟的言论深受启发教育。 
   而“提壶灌顶”却让人匪夷所思。当然,“醍醐灌顶”一词毕竟不属于常用语,用错一回也情有可原。可是,误将“启示”作“启事”的现象却不在原谅之列了。君不见,大报小刊,街头巷尾,荧屏字幕,“征稿启示”、“招工启示”、“征婚启示”......层出不穷,连读者、观众也被“启示”得麻木了,如被人“提壶灌顶”,变得视而不见,见而不怪了。为了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笔者呼吁各种媒体多一份责任感,多一份细心严格把关,真正让人“醍醐灌顶”,受益终生。(作者:肖春辉 
   6,三“羊”开泰应是三阳开泰 
   昨天,记者在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步行街上看到“三羊开泰无限惊喜”的巨型宣传横幅,对于眼前的“三羊开泰”,人们并没感到有什么差错。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路人中,他们都说这个“羊”用得对,一位初一的学生更是肯定地对记者说:“羊年到了,就该用这个羊。”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苏培成。苏教授说,羊年到了,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三羊开泰”中的“羊”字其实是借了太阳的“阳”的谐音。正确的应该写成“三阳开泰”。这个词来源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三阳”意为春天开始,表示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也作“三阳交泰”,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成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话。如果将“阳”字改为“羊”,就词义上说是讲不通的。  
   对于现在流行用谐音字改成语的现象,苏教授说,近20年来,用相近或相似的字将成语改成时髦的流行话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今年人们大量用“羊”做谐音字加入成语中,也是想表达一下喜悦的心情,“三羊开泰”“羊羊得意”“喜气羊羊”等,就都出现在一些公共场合。但这样的词越多,就越容易给人们造成误导。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他们受到的误导可能会更深,羊年过去后,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三羊开泰”却不会马上消失,时间长了,人们可能就会分不清,到底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其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语言专家指出,羊年到了,为了增加喜气用谐音字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应在谐音字替换正确字的位置上加上引号作为标记,这样做,既表达了商家迎新年的意图,又不会给人们造成误导。   作者:王薇) 
   7,何谓“眼色不同” 
   高枫初到伦敦,在离学校较远处,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住处。第13页有这样一段描述:“六个不同国籍的人挤在一个六室一厅的房子里……我的肤色、发色、眼色和他们完全不一样。”  
   六个不同国籍的人,其中五个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典,惟有高枫来自亚洲中国。为了强调自己和五个合住同学长得不同,高枫分别用“肤色、发色、眼色”来作比较。“肤色、发色”,这好理解:欧洲人、澳洲人皮肤白白地,头发或金黄色,或褐色,或棕红色;而亚洲人大多是黄皮肤、黑头发,区别很明显。但接下来的“眼色”却让人感觉十分别扭。  
   这是因为,“眼色”一词在汉语中是有特定含义的:一般指“向人示意的目光”,如“看他的眼色行事”;也可指人的眼力,如《桃花扇》中“你这位老爷好没眼色”;还可用来指人的姿色,如《西游记》剧:“对着月色,照着水影,是一表好人物;那姐姐也有眼色。”这三个用法,无论哪一个,都不是高枫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实,联系上下文,读者也能猜出高枫先生想说的是:西方人大多是蓝眼珠,中国人大多是黑眼珠,他们的眼睛是不同颜色的。但“眼睛颜色不同”是不能简休为“眼色不同”的。           作者:张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漏天机:风水师的绝密手稿 属相宜忌
“启示”与“启事”的区别
给你提醒:“启事”“启示”莫用错
常犯文字差错
“启示”、“启事”不能混淆
细说“十大差错”(六)“启示”误用何时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