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典音樂史上最浪漫的交响变奏曲(Symphonic Variations )
古典音樂史上最浪漫的交响变奏曲(Symphonic Variations)
制作人:雪父
理查德·克莱德曼
理查德·克莱德曼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溶为一体。他的乐曲朴实、流畅、优雅、华美,旋律悠扬、合声简洁、音色辉煌,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乐曲的音色十分优美,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触键所产生的音韵更响亮而富有弹性。音质明朗辉煌即是一个通俗钢琴明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风采较其明朗辉煌的音质更具有吸引力。其特征是以左手伴奏的琴音陪衬下,旋律提高八度,音程进入高音域。
此外,把音埋藏在八度音程中,并以和弦奏出。平常旋律在那么高的音域中是很难弹奏的,因为表现的范围太狭窄,音量不易扩大。然而他能在如此高的音域中仍然弹出优美的旋律,在绚烂的音响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其次,他的钢琴表现方法十分朴素,微妙的触键之下并未让人感觉到修饰,而是直接的表现感情,此种稳健安详的音乐性塑造出充满感情的气氛。他的钢琴技巧非常正统,明确的触键,清晰的经过句,音量的增减与平衡均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塞萨尔·弗朗克(又译“弗兰克”)在1822年12月10日生于比利时的列日城(Liege)。 1866年4月间,李斯特听过他的一次演奏,离开教堂时曾喃喃自语地说,简直是巴赫再世.弗朗克是一位人道主义艺术家,他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为复兴法国民族音乐作出很大的贡献.弗朗克的音乐创作也深具特点.如果说,比捷的音主要以其明亮、光辉和充满生机等特点典型地反映了法国的精神的一面的话,那么,弗朗克体现的则是另外的一面:他的音乐格调崇高,感人肺腑,既有宗教的虔敬,也有浪漫主义式变幻不定的激情.
弗朗克为人正直、坦率,他只是在演奏管风琴和私人教课的空暇,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孜孜于写作,他对别人毫无所求.正如德彪西对他的描述那样:"发现一个美丽的和声就足以使他开心一整天,……这一个时运不济和不被赏识的人,怀有一颗孩提的心,他的心地如此之善良,致使任何矛盾处境或者其他恶劣条件,都不会使他感到痛苦."
弗兰克是一位充满沉静、凝重的气质的伟大作曲家。他深信神是至高无上的,唯有通过理性才可以追求宇宙的真理。他追求永恒的光荣,反对世俗,平生默默地埋头研究巴赫与贝多芬,并因此而奠定了自身的音乐基础。弗兰克这种对艺术无限忠诚的态度,深深地吸引着当时一些热衷于音乐的年轻作曲家。很快地,弗兰克身边就聚集了许多真正的音乐艺术家,正是这些艺术家们将已经濒临衰亡的古典主义音乐,重新在法国振兴起来。
弗兰克希望能借着音乐的力量,来表达他关于宗教与哲学的思索,因此他是一位靠音乐来思索的人。这首d小调交响曲是弗朗克唯一出版的交响曲,完成于1888年,接近他生命的尽头。1889年二月的首演,曾受到冷漠严苛的批评,然而,弗兰克感慨地说:「它听起来很好,正如我所想的」。而今,此曲在管弦乐标准曲目中,已然占有一永恒而崇高的地位。
欣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
谈到为二十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作曲家,就不能不提到伟大的德国作曲家欣德米特。他对于二十世纪欧洲音乐中开创新的复调对位技巧以及创新和声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他也是一位高产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作品以及其他类型的“新”音乐作品。
欣德米特1895年11月16日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自幼喜爱音乐,后来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院期间展示了过人的演奏天赋,可以演奏多种乐器。由于家境贫寒,所以在院学习期间,经常在歌剧院、咖啡馆等场所演出维持开销。在他刚满20岁时就成为了法兰克福歌剧院首席乐师,并且在1919年就创作了轰动一时的独幕歌剧《谋杀》,获得很高的舆论评价。1922年他创作了用警报汽笛演奏的《室内音乐》,这是他首次尝试运用巴洛克的创作风格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也成为他对于复调对位技巧与和声体系创新研究的开端。
在欣德米特的创作早期,他的作品反映的情绪相对灰暗,有一些“嘲弄主义”的新古典主义的色彩,比较追求实用性。
在1935年后,随着欣德米特最著名的作品《画家马蒂斯》的创作完成,他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作品中开始出现精致的复调对位,新的和声运用也越来越多。随后创作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中,他选取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主题风格,但加以变化发展,形成了新的旋律立体色彩。
在这个阶段,欣德米特也开始把自己的作曲理论在世间广为传播。他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夸张;但也不赞成十二音体系完全颠覆传统作曲的创作理念,他选择了一条折中的发展方式。他把传统调性扩大,并且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繁杂的旋律,但又不完全摒弃前人的风格传统。在旋律线条的发展中,他比同时代的音乐创新者更注重乐曲的优美性,把乐曲旋律线条创作的更为听众接受,这是他作品中非常独特的一点。他对自己的理论不断完善整理,相关理论著作有《作曲技法》等教材。
《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虽然这部作品可能从名气来讲不如《画家马蒂斯》。但代表了欣德米特另一种创作理念。
这部作品分四个乐章。每一个乐章的发展动机都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开创者——韦伯的四手联弹钢琴作品的主题。但我们已经完全感受不到键盘音乐的风味。在作品中,作曲家把浪漫主义音乐主题发展扩充变形,巧妙的运用配器的各种变化。我们可以观察作品中弦乐与打击乐;木管与打击乐的搭配。在声部混响的同时,这样的音响效果并没有割裂旋律线条。同时我们可以听到作品主题的发展进行,旋律发展依靠主题的各种变形,适中强调作品调性。在这首作品中,二十世纪推崇的音乐色彩性被减弱,反而更强调作品的旋律线条与调性走向,可以说在当时而言是比较少见的。
欣德米特被后世的音乐评论家称为“二十世纪的巴赫”,他典雅的创作风格,创新而又怀旧的创作思路,为二十世纪的群星闪耀的欧洲乐坛增添了新的光泽。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 1841—1904),捷克作曲家。出生于布拉格附近的尼拉霍柴维斯。德沃夏克是一位自发的作曲家;正如约翰·克拉彭在他论德沃夏克的著作中阐明的,他的全部音乐都有一种自然的新鲜感,这种感觉往往掩盖了构成乐曲的精湛技巧和构思一个主题所费的苦心思索。仿佛是天赐的旋律常是精心琢磨和推敲的结果。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是斯美塔那,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以及捷克民歌。没有一种影响足以支配他的创作;但对民歌的重视使他易于接受在美国时所熟悉的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语言。然而他又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因此在他的音乐中难以从捷克因素中分离出美国因素来。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英雄变奏曲》Eroica Variations Op.35,作于1802年。此曲结构较为特殊,是由引子、主题、十五个变奏及一个赋格所组成。降E大调,2/4拍,活泼的小快板的十六小节主题来自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终曲(贝多芬后来又将这个主题应用到《第三交响曲“英雄”》终乐章里)。全曲技巧艰难,具有交响乐的宏伟格局
吉列尔斯(EmilGilels)是俄罗斯钢琴乐派的卓越代表,其演奏雄劲有力,被称为”钢铁般的触键“。这是充分把握贝多芬精神,高技巧发挥和令人热轿沸腾的演奏,录音也很好。吉得尔斯最后十年为DG所灌录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无疑是他个人一生艺术的精华所在,完美的触键和录音让我们更正确定地深入贝多芬的世界。作为最擅长写钢琴变奏曲的作曲家之一,《英雄主题变奏曲》是贝多芬根据其最著名的“英雄主题”而写的一首变奏曲,“英雄主题”曾先后四次出现在贝多芬的四部作品中。
《英雄主題變奏曲》,創作於西元1802年,這期間貝多芬的耳疾情況轉為嚴重,他寫下著名的「海里根遺書」。在這樣的煎熬下,貝多芬的作品氣氛並沒有變得陰暗、憂鬱,這首「英雄」主題變奏曲反而顯得愉快、輕盈,這除了和原本芭蕾舞音樂的主題風格有關係之外,是否也代表貝多芬想在音樂中尋求慰藉?
「英雄」主題變奏曲包括了主題、十五段變奏和賦格曲。序奏開始的部分,並非直接由主題來切入,它是提示出支持主題的低音旋律;在序奏旋律反覆期間,每一次都會增加對位的聲部,形成二聲、三聲、四聲部的和聲。
序奏之後,就是這首變奏曲的主題旋律,它和貝多芬「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的終曲,以及「第三號交響曲—英雄」的第四樂章,是一樣的主題,像這樣運用過去已使用過主題來創作,是貝多芬別的作品中所未見的。這部作品的每一個段落裡,都可以聽到貝多芬充滿力量的音響效果和變奏技巧,而在第十五段變奏中,尤其如此;終曲則是一個具有「賦格曲風」的樂段。貝多芬特別關心低音的部分,這是此曲子的一大特色,不但展現了旋律的多變,更強調了低音部的重要。
贝多芬的音乐是力量美的体现,吉列尔斯的这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钢铁般的触键和奔放的情感。其力度对比之大不要说诗情俊逸的肯普夫和温文尔雅的勃兰特尔,就是有“键盘狮王”之称的巴克豪斯也有所不及。他铁锤般的触键有如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其酣畅淋漓的畅快和阳刚感让人透彻地感受到俄罗斯钢琴学派的魅力,更为他未能完成最后的第32号而感到扼腕。晶莹剔透的音色、行云流水的句法充满了歌唱性,一下子就把听众吸引到音乐里。
柯达伊(Kodaly Zoltan)《孔雀飞》交响变奏曲
柯达伊(Kodaly Zoltan,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20世纪匈牙利音乐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从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两条明显分离的路线,一是基于对某些调性元素的扩充和更深入的发展,包括音阶,和弦,和声进行原则,织体以及对民间音乐的使用;另一条路线某种意义上更具革命性,正如瓦格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那样,努力将半音化发展到极致,并最终导致对调性原则的脱离。作为20世纪新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柯达伊,他的《孔雀飞》交响变奏曲是于二战期间创作的一首具有民族性、标题性、史诗性的现代作品
《孔雀飞》交响变奏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于二战期间创作的一首具有民族性、标题性、史诗性的现代作品。
1939年,柯达伊为纪念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成立50周年创作了《匈牙利民歌变奏曲》,同年11月23日由门格尔贝格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首演。这部作品常常被简称为《孔雀变奏曲》,据说其主题源自民歌《飞吧,孔雀》。这首歌就像《绿袖》在英国的地位一样,是匈牙利非常著名的民歌,为此柯达伊曾受到过嘲弄。但《飞吧,孔雀》的确是来自最古老最底层的匈牙利音乐,而且这个主题旋律也与东欧的多种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柯达伊曾引证说,原苏联马里的人们曾告诉过他,他们也有同样的音乐旋律。在选定这个音乐主题作为《变奏曲》的基础之后,柯达伊创作出一个多文化的象征,而不是民族主义的音乐。这部作品是柯达伊最成功的单乐章管弦乐作品,把三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构思,可谓是变奏曲式中的单乐章交响曲。
乐曲利用马扎尔人向往自由的匈牙利民歌来表现作曲家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抗立场。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全曲由主题、引子、十六段变奏及尾奏组成。主题仅八小节,用匈牙利古典五声音阶的民歌《孔雀飞》的旋律写成。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全名译为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5.7 -1897.4.3),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
“音乐史上第一部独立的为乐队写作的变奏曲”(意为并非交响曲或协奏曲等大型乐曲的乐章或片段)。也被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变奏作品之一”
勃拉姆斯的这首《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作于1873年,被认为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首作品而开始了他管弦乐创作多产阶段。
这首变奏曲有双钢琴和管弦乐队用的两种形式。其主题来自海顿传记作者波尔在1870年给勃拉姆斯提供的《降B调室外管乐组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圣?安东尼圣咏》。有趣的是,后来被证实这首《室外管乐组曲》其实出自海顿一个学生的手笔,属海顿伪作。勃拉姆斯的这首变奏曲包括主题、8个变奏和帕萨卡里亚终曲。其中第五变奏异常轻灵,而第七变奏运用西西里舞曲的优雅。勃拉姆斯的传记作者卡尔贝克认为,这一变奏中,勃拉姆斯描绘了对圣?安东尼的女性的诱惑。
<海顿主题变奏曲>,作品56,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于1870年至1872年间创作的变奏曲,分别有乐队版(作品56a)和双钢琴版(作品56b)。该作品是勃拉姆斯最初的乐队作品之一,也是其风格的代表作,变奏多样,方正典雅,受到广泛的赞誉。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同时又是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最大的作曲家。在作为作曲家名垂青史的同时,理查德·施特劳斯也享有指挥家的巨大声誉,他担任过柏林皇家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和音乐指导。
《堂吉诃德》是理查·施特劳斯以十六世纪西班牙伟大作家萨阿维德拉的同名长篇小说以脚本而作。全称《堂·吉诃德(引子、主题与变奏曲以及终曲)──一个骑士性格主题的纪想变奏曲》。它完成于1897年12月29日,是呈献给约瑟夫.杜邦的。
01 Symphonic Variations... -- RichardClayderman
“理查克莱德曼《交响变奏风组曲》
交响变奏风组曲是與巴黎羅浮宮弦樂三重奏合作的大型旋律,包含了五段樂曲:
-Fleurs Sauvages Dans l’Océan 海上浪花(P. de Senneville- O.Toussaint)
-Lyphard Melody 星空的鋼琴手(P. de Senneville- O.Toussaint)
-Scotland: 800 years ago 蘇格蘭的傳說(O. Toussaint)
-Arabesque 阿拉貝斯克(O. Toussaint)
-Fleurs Sauvages Dans Les Jardins d’Espagne 西班牙花園(O. Toussaint,Paul de Senneville)”
02 César Franck: Sympho... -- CliffordCurzon;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AdrianBoult
“弗兰克《交响变奏曲》M46
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是一首单乐章的交响曲,这种结构同一般所见的套曲曲式有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点。套曲曲式是具有统一艺术思想或构思的对比乐章的联合,“统一艺术思想或构思”表明它们之间的内外在联系,“对比”表明它们之间体裁性格的不同,而“乐章”形式则表明它们彼此之间曲式结构的独立性。这首《交响变奏曲》只有一个乐章,构成单乐章交响曲,这是它同一般套曲的最大不同点。单乐章套曲将套曲各乐章的理念融为一体,构成单乐章结构。奏鸣曲交响套曲的各乐章原来是由意大利序曲的“快——慢——快”三段分化而成的,后世作曲家又把套曲的多乐章合而为一。究其实质,后世的单乐章交响曲、奏鸣曲和协奏曲是套曲音乐因集中的交响性发展而形成的统一体。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只有一个乐章,但整部作品的规模却十分宏大,听觉上丝毫不会给听众空洞和乏味的感觉。这是因为在整部作品的变奏发展过程中,作曲家并没有忽略各部分之间的情感冲突和对比。运用变奏的手法也十分多样,有的部分变奏的幅度之大在听觉上已几乎找不到原形的影子。
《交响变奏曲》全曲由四个核心素材构成,它们分别是:
素材(1):“稍慢的快板”的速度、由弦乐8度加厚的齐奏和ff力度奏出、且带有附点节奏而显得冲动,#f小调、低的音区、且连续下行模进而显得阴沉,疑问型的旋法又带来探询的语气,“1+1+2”的综合句法带来情绪的增长效果。它常常伴随着其它主题素材出现,或将其特征融入其它主题。
素材(2):曲首冠音旋法、下行级进音调且带有增二度音程、埘小调和带有线性低音的不谐和的和声进行、加上较缓慢的速度等处理由钢琴独奏出来,使音乐显得细腻而忧郁,像是一声声的叹息,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的气质。句法结构与素材(1)完全一致(1+1+2),同样带来情绪的逐渐深化。
乐曲一开始出现的这两种素材,在情绪上的鲜明对比,已经显示出作品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内容.
素材(3):明亮的大三和弦分解音调,加上切分节奏的上行级进构成,在前面两种素材之后出现,显得非常突出,似乎象征着希望或光明。在以后的变奏中它多次出现,从功能上看主要起连接、伴奏和与其它因素配合作展开等作用。
素材(4):3/4拍子的、合唱式织体,在这里是一支简朴、明朗的歌谣,在后来演化成舞蹈性格。
弗兰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创作主要集中在管风琴、室内乐以及交响乐方面,在1884年重新踏入钢琴领域,虽然钢琴作品不多,但是却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在1885年为钢琴独奏家刘易斯?迪埃摩创作《交响变奏曲》,成为法国巴黎民族音乐协会音乐厅的保留节目。
作为法国最为著名的音乐大师之一弗兰克在法国音乐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高超的艺术才华更是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在其创作生涯当中,作为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对世界音乐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其音乐常常散放出法国式的迷人风情,交响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部精妙之作.此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所写,以弦乐阴郁而简短的齐奏开篇,气氛幽暗奇谲,像是扯开了茫茫夜幕的神秘一角.
弗兰克的,运用了边缘奏鸣曲式、变体性质的奏鸣曲式等非规范化曲式的结构特点,通过对于细部的分析,说明作者变奏手法的灵活运用.此外,还从奏鸣曲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地位.
20世纪初法国音乐黄金时代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用古典主义的形式承载浪漫主义的语汇,表达其虔诚的宗教情感追求,将其理性化的冷静和内在强烈的热情完蔓调和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对音乐内容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它的艺术特征,可以使演奏者更透彻地了解弗兰克的钢琴音乐。”
03 Arthur Somervell: No... -- MartinRoscoe;BBC Scottish Symphony Orchestra;MartynBrabbins
“阿瑟.萨默维尔《道诺曼底“交响变奏曲》
阿瑟.萨默维尔(1863-1937),是一位对英国音乐及其音乐教育有着40多年影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主要以他的艺术歌曲和合唱作品而使我们至今还记住着他的成就。”
04 Paul Hindemith: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Eugen Jochum
“欣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   第一乐章快板”
05 Paul Hindemith: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Eugen Jochum
“欣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   第二乐章图兰多,谐谑曲”
06 Paul Hindemith: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Eugen Jochum
““欣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   第三乐章””
07 Paul Hindemith: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Eugen Jochum
“欣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   第四乐章小行板”
08 Antonín Dvo?ák: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Colin Davis
主题”
09 Antonín Dvo?ák: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Colin Davis
变奏一 1-27”
10 Antonín Dvo?ák: Symp... -- LondonSymphony Orchestra;Colin Davis
终曲”
11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变奏曲》Op.35
《英雄变奏曲》Eroica Variations Op.35,作于1802年。此曲结构较为特殊,是由引子、主题、十五个变奏及一个赋格所组成。降E大调,2/4拍,活泼的小快板的十六小节主题来自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终曲(贝多芬后来又将这个主题应用到《第三交响曲“英雄”》终乐章里)。全曲技巧艰难,具有交响乐的宏伟格局
吉列尔斯(EmilGilels)是俄罗斯钢琴乐派的卓越代表,其演奏雄劲有力,被称为”钢铁般的触键“。这是充分把握贝多芬精神,高技巧发挥和令人热轿沸腾的演奏,录音也很好。吉得尔斯最后十年为DG所灌录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无疑是他个人一生艺术的精华所在,完美的触键和录音让我们更正确定地深入贝多芬的世界。”
12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
13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2”
14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3”
15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4”
16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5”
17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6”
18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7”
19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8”
20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9”
21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0”
22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1”
23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2”
24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3”
25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4”
26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变奏一15”
27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结尾部分”
28 Ludwig van Beethoven... -- EmilGilels
“贝多芬《英雄主題变奏曲》Op.35   终曲”
29 邂逅変奏曲 (舞姫ver) --大島ミチル
“剧情描述一位从小在深山生活、拥有深厚药草知识的少女白雪,因为一头稀有的鲜红髮色而被恶名昭彰的拉冀王子盯上,打算强行纳为爱妾。白雪坚决不从,不但逃亡到邻国「克拉利涅斯」,而且在旅途上邂逅了桀。桀因为是克拉利涅斯的第二王子,使得勇敢掌握自己命运的白雪一边在异乡开始新生活、一边和桀谈起身分悬殊的浪漫恋爱……”
30 1. Moderato (Theme) -- Orchestre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
主题(61-78小节)——"孔雀飞",点燃革命的火种
飞吧,孔雀!在监狱的上空,为了解放,可怜的囚徒们。
在监狱的上空,孔雀飞起来了,但是囚徒们,却没有得到解放。
在监狱的上空,孔雀飞起来了,为了解放可怜的囚徒们。”
31 2. Con brio (Variati... -- Orchestre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    变奏一I-V”
32 3. Vivo (Variations ... -- Orchestre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   变奏一XII-X”
33 5. Tempo di marcia f... -- Orchestre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    变奏一XIII-XVI”
34 6. Finale: Vivace -- Orchestre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柯达伊《孔雀飞》交响变奏曲   终曲”
35 Theme: "Chorale St. ...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主题”
36 Variation I: Poco pi...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一
稍微精神抖擞一点。将主题打乱,加入了更多的元素。低音的和弦与主题相同,而两个对位旋律同时进行,十分流畅。节奏轻快,由弦乐组成接主题,但主题被纷来的上行与下行乐句巧妙地装饰包围,其中三连音仿佛静夜中的潺潺流水。”
37 Variation II: Più vi...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二
有生气一些,转为入情绪较阴暗的小调,但节奏速度却加快,因此散发出些许悲壮激烈情绪,加上大量的切分音,听来颇有舞蹈的味道。”
38 Variation III: Con m...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三
速度加快。抒情性格的第三段变奏有点忧伤,音乐色彩也变得黯淡,但事实上却大调。变好像回归到主题的意境,但旋律和节奏都有很大改变。整体有节韵的运动感,奏主题全部由8分音符构成,由弦乐群掌握著主要动机,长笛和短笛则不时以16分音符的轻快调子来丰富层次。”
39 Variation IV: Andant...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四
流畅的行板。第四段变奏节奏变成了3/8拍,流畅抒情、不疾不徐的旋律,听起来似曾相识且带点些微如泣如诉的感伤。由低音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木管乐器的上升乐句穿插其间。”
40 Variation V: Vivace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五
第五段变奏是过门作用的短小的诙谐曲,重新把作品启动,原始主题已不明显,呈现的是新的元素,不过从乐句中仿佛有些贝多芬谐谑曲的意味。”
41 Variation VI: Vivace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六
活泼的。开始于铜管乐器有些笨重的快乐乐句,节奏转回2/4拍,延续上一段变奏的诙谐、舞蹈色彩,主题以弦乐拨奏清晰地再现,法国号和小号把整体管弦色彩装点得更华丽。”
42 Variation VII: Grazi...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七
斯文优雅地。节奏转为温柔优美的6/8拍西西里舞曲,又好像圆舞曲一般,是整首作品最令人惊喜的巧思安排,音乐衔接上最后一段变奏的弦乐开头。”
43 Variation VIII: Pres...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变奏八
不太急的急板。转回小调,充满回旋感的主题旋律,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维系下,流畅带点急促地进行着,木管群则反复过渡地搭配着,酝酿著进入终曲的气氛。长笛吹奏出灵巧的颤音和上下浮动的旋律,配合著其它乐器熟练的对位,十分精妙。”
44 Finale: Andante -- BerlinerPhilharmoniker
“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变奏曲》Op. 56a    终曲行板
终曲是一首宏大的帕萨卡利亚舞曲,速度回到行板的终曲,绚烂而庄严是整首作品最精华的一段。由主题低音部分的一个五小节固定音型衍生而出。一开始先在低音部分出现(乐队版的低音弦乐部),然后渐渐进入高音区。之后是一个小调插曲,在逐渐引出齐奏之后,骤然转到大调,重现主题。在乐队版中,主题由木管乐器带入,承接先前蓄积的充足能量,由弱起渐强地势放出来。由弦乐主奏胜利的曲调,此时木管乐器则用上下跳动的音阶加以装饰。[1]低音管坚守着帕萨喀里亚舞曲的顽固低音,提前预告了他《第四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弦乐群低沈而有力地齐奏起头,随后所有乐器慢慢加入合奏,勃拉姆斯大展身手为每项乐器写下属于自己的变奏,甚至揭橥了将在浪漫时期叱刹风云的对位手法,透过海顿主题缓步攻坚。最后三角铁的牵引之下,各乐器声部层层堆栈成宛若汹涌波涛的高潮,最后结束在最强音上。
就在全曲结束之前,勃拉姆斯引用了确实是海顿所作的一段旋律:从463小节起,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乐句,与海顿的第一〇一交响曲“时钟”第二乐章的大提琴乐句十分相似。
45 1. Introduktion (M??... -- MischaMaisky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46 2. Don Quixote, der ... -- MischaMaisky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47 3. Sancho Panza -- MischaMaisky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古时候,西班牙有个削瘦的老绅士堂吉诃德,年纪已五十开外,却整天沉溺于骑士小说的阅读,乃至精神错乱,决心要当个游侠骑士去漫游世界。他骑上瘦马,拿上矛盾,带着一个仆众桑乔.潘萨就出发了。以上就是引子部分所写的内容。”
48 4. Variation 1 (Gem?... -- MischaMaisky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第一变奏:写他把风车当作大敌,手持长矛冲杀过去,结果被翼板打倒,身负重伤。”
49 5. Variation 2 (Krie... -- MischaMaisky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第二变奏:他将羊群误认为敌军,上前奋勇厮杀。”
50 6. Variation 3 (M??i... -- MischaMaisky
“理查德施特劳斯《堂吉诃德》交响变奏曲
第三变奏:主仆两人大谈骑士生活的合理化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贝多芬 E大调魔笛主题变奏曲
极致:贝多芬选集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二、第三号交响曲(1)
感动过自己的入门古典音乐100首及CD推荐10
德国古典音乐家 贝多芬 32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Beethoven)《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