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写错别字的康熙帝
 
   翻看康熙帝的朱批,会发现有不少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同声而错。例如,将节气的“处暑”写作“出暑”;“封疆大吏”写作“风疆大吏”;“以后”写成“已后”;“白莲教”写作“白廉教”等。
   二是形近而错。例如,“口外”写成“四外”;“米价”写成“米贾”;“免了”写成“兔了”;“左手”写成“在手”等。 
   以上种种,似乎难以用“笔误”一概而言。是因为康熙帝汉字书写水平较低吗? 
   康熙帝自己说:“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这是康熙五十岁时所说的话,推算起来,康熙帝十来岁即开始练字。他还说:“朕自幼嗜书法,凡见古人墨迹,必临一过,所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余。赏赐人者不下数千。” 
   然而,天天写字的康熙帝,为何还会写这么多错别字? 
   康熙帝颇为自负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们:“凡批答督抚折子及朱笔上谕,皆朕亲书,并不起稿。”朱批不起稿,就是拿起笔即兴在奏折上书写。
   康熙帝的不少朱批中保留有先写错、后来再改正的痕迹,而这在康熙帝的赏赐书法中是绝对见不到的。如:先写“麦秋已热”,后来将“热”字改为“熟”字;“情行着速报来”,“行”改作“形”;“直隶山西爻界”,“爻”改为“交”等。这些改写,表明他对汉字的掌握不稳定。 
   关于康熙帝写字,下面两个故事很有名:一是康熙帝在泰山,本想题写“而小天下”,一落笔就将“而”上的一横写低了,这时能文善书的宠臣高士奇在旁救场:“陛下非欲书‘一览皆小’四字耶?” 
  再一次是康熙帝南巡到杭州,欲题写灵隐寺匾额,一上来就将“靈()”字的“雨”字头写得太大,下面难以写就,又是高士奇伪装磨墨,写“雲()林”于掌心以示,救了驾。虽是野史,但似可以用来说明,康熙帝写字的“现场感”较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笔下为何会出现那么多错别字?
白字康熙帝:朱批上的那些错别字
从康熙酋长的错别字说起
500常用错别字,你能看一遍就一字不差地都记住吗?
承德避暑山庄的牌匾“避”字是错别字吗?为什么多了一横?
古代的“错别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