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相对论
作者   王银中
谈相对论
王银中wyzlsm@126.com
关键词:相对论的概念;光介质;光速不变;光速的“相对性”;参考系。
摘要:
本文是全面否定相对论的研究。说明要否定相对论,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深刻理解相对论的概念;第二,根据相对论的概念所需要的条件有目的的否定光传播没有“介质”的理论;解释“光速不变”以及光速的“相对性”;第三,合理解释“相对、绝对静止的空间”(相对、绝对参考系)!解释支持相对论的实验、现象!这三个问题是本文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其中对迈-莫实验、洛伦兹变换、多普勒效应、质能关系、核能E=mc2、贝托齐试验、康普顿效应、原子钟变慢、μ子的运动、太阳附近光的弯曲、雷达波延迟、引力红移、水星进动等现象给予更为合理的解释。但是,相对论的成立与否无关紧要,最关键的是用什么理论取代它。所以,否定相对论的意义就是在解释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总结规律,为成立新的理论寻找更有力的证据!
闲谈相对论
在《光学定律》中证明,光是由介质传播能量的波,并且光速是一个常量,因为惯性系之间的速度,光速可以相对变化,极限速度也是如此。那么,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光速不变”就产生了危机。既然,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产生了危机,是否是以为相对论是“错误”的?我以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存在很多误区。但是,要否定相对论,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深刻理解相对论的概念;第二,根据相对论的概念所需要的条件有目的的否定光传播没有“介质”的理论;解释“光速不变”以及光速的“相对性”;第三,合理解释“相对、绝对静止的空间”(相对、绝对参考系)!解释支持相对论的实验、现象!下面分别论述:
1.标准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把它分为标准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大家都知道,关于标准相对论还是第一次提到,来源于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开始部分。这是爱因斯坦第一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开始部分写到:
麦克斯韦电动力学——象现在通常为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应用到运动的物体上时,就要引起一些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似乎不是现象所固有的。比如设想一个磁体同一个导体之间的电动力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可观察的现象只同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有关,可是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两个物体之中,究竟是这个在运动,还是那个物体在运动,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如果是磁体在运动,导体静止着,那么在磁体附近就会出现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场,它在导体各部分所在的地方产生一股电流。但是,如果磁体是静止的,而导体在运动,那么磁体附近就没有电场,可是在导体中却有一电动势,这种电动势本身虽然并不相当于能量,但是它——假定这里所考虑的两种情况中的相对运动是相等的却会引起电流,这种电流的大小和线路都同前一情况中由力所产生的一样。
诸如此类的例子,以及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媒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引起了这样一种猜想: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是应当认为,凡是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第一极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我们要把这个猜想(它的内容以后称之为“相对性原理”)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定速度V传播着,这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况无关。由这两条公设,根据静体的麦克斯韦理论,就是以得到一个简单而又不自相矛盾的动体力学。“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按照这里所要阐明的见解,既不需要引进一个只有特殊性质的“绝对静止的空间”,也不需要给发生电磁过程的空虚空间中的每个点规定一个速度矢量。
这一段话是利用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都能使导体产生电流,否定“光媒质”的存在。并且,假设①凡是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第一极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假设②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定速度C传播着,这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况无关。把这个内容称之为“相对性原理”。
标准相对论就是来源于假设①:凡是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对于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也就是说: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都相同,都取相同的数学形式,不论在那一个惯性系做实验,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的绝对运动,任何惯性系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宇宙中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绝对的参考系。
标准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区别在有没有假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定速度C传播,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况无关”。这一句话不用说,因为光学定律在所有惯性系都相同,都取相同的数学形式,光速在所有惯性系都相同,也是相对的。
成立标准相对论的意义在:如果狭义、广义相对论不成立,标准相对论依然成立,绝对参考系(绝对的空间)仍然不存在。
2.  狭义相对论
一般认为狭义相对论的概念是: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都相同,都取相同的数学形式,不论在那一个惯性系做实验,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的绝对运动,任何惯性系的运动都是相对的。且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定速度C传播,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况无关。
事实上狭义相对论的概念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确定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第二,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都相同,都取相同的数学形式,不论在那一个惯性系做实验,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的绝对运动,任何惯性系的运动都是相对的;第三,是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定速度C传播,速度同发射体的运动状况无关。即光速是绝对的,并且是极限速度;第四,隐含了一个概念,因为光具有“粒子性”,否定光介质的存在,又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一定速度C传播,所以光是“粒子”。那么,所有具有质量的粒子的性质和光的性质一样。上面四个方面的概念说明,狭义相对论的成立与光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证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光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极限速度,并且光仅仅具有“粒子”性,而不是粒子,所有具有质量的粒子的性质和光的性质无关,那么相对论必然遭到质疑。所以,只有揭示光的本质,成立《光学定律》以后才能全面否定相对论。现在在大家没有看到《光学定律》以前,就光速是否是绝对的?通过下面四个例子说明。
例一:一列火车以每秒1米的速度前进,在火车上发射一颗子弹,子弹速度每秒10米,在地面测量火车上子弹的速度是(10+1)米/秒;如果火车逆行,在地面测量火车上子弹的速度是(10-1)米/秒;当火车停止运动,再测量子弹的速度仍然是(10±1)米/秒(前进为+;逆行为-)。
例二:假设一列火车30万公里长,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火车尾部有一盏灯,火车以每秒1米的速度前进。当打开灯光,把灯光一分为二,一束射向火车头(光必须通过与车厢一起运动的空间),一束射向地面。一秒末在地面30万公里+1米处,可以看到火车头处有反光(火车头已经行使到30万公里+1米处);如果火车逆行,一秒末在地面30万公里-1米处,可以看到火车头处有反光。但是,不管火车逆行还是前进,一秒末在地面30万公里处就可以看到火车尾部的灯光。如果按照火车头的反光计算光速,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1米。如果按照地面看到火车尾部的灯光计算,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当火车停止运动,光射出火车以后的速度仍然是每秒30万公里。
例三:假设一列火车1公里长,火车以每秒1米的速度前进。在火车上摆满了多米诺骨牌,地面摆满了多米诺骨牌,骨牌传播倒下的速度(简称“传倒”速度)是1公里/分钟。在火车尾部推倒第一枚骨牌的同时,让第一枚骨牌同时传倒火车下面的骨牌,一分钟末在地面1公里+1米处,可以看到火车头处倒下的骨牌(火车头已经行使到1公里+1米处);如果火车逆行,一分钟末在地面1公里-1米处,可以看到火车头处倒下的骨牌。如果按照火车头处倒下的骨牌计算速度,骨牌“传倒”速度是每分钟1公里±1米。在地面和火车上测量骨牌“传倒”速度都是每分钟1公里。当火车前进途中,火车上任何一枚骨牌,撞倒地面骨牌,地面的骨牌“传倒”速度仍然是每分钟1公里。为什么骨牌“传倒”速度不像例一的子弹那样,脱离火车以后在地面和火车的速度产生叠加呢?
例四:假设一列火车340米长,声速是每秒340米。火车尾部有喇叭,火车以每秒10米的速度前进。当打响喇叭,一秒末在地面340+10米处,可以听到火车头处有声音(火车头已经行使到340+10米处);如果火车逆行,一秒末在地面340-10米处,可以听到火车头处有声。但是,不管火车逆行还是前进,一秒末在地面340米处就可以听到火车尾部的声音。如果按照火车头的声音计算声速,声速是每秒340±10米。在地面测量传播到地面的声速,声速都是每秒340米。为什么声速不像例一的子弹那样,脱离火车以后在地面的速度和火车的速度产生叠加呢?
如果通过例二说明光速可以产生相对变化(按照火车头的反光,行使到30万公里+1米处计算),那么,为什么光速不像例一的子弹那样,脱离火车以后速度在地面产生叠加呢?这正是迷惑人的地方。对任何波不管施加多大的力,都不能改变波的传播速度,声波、海浪和光一样,脱离运动系以后,速度也不会叠加。所以,在人们没有彻底揭示光的本质以前,仍然认为光速是不变的。当用一个定律揭示光的电磁性、波动性、量子性以及所有性质、现象时,你才会相信光速是相对的(详见论文《光学定律》)。在此作个简单介绍:
第一,火车的运动,给发射子弹的工具施加一个力,相当于给子弹增加一个初速度,当火车停止以后,子弹获得的力没有失去,所以子弹的速度可以增加。对于光来讲,火车的运动,同样给光施加一个力,光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是C,相对于静止系的观察者速度是C±V,当火车停止以后,光获得的力也没有失去,但是,因为任何力,不能改变光波的速度,只能改变光波的波长(表现为频率),所以当火车停止,光束射出车厢与静止系接触的瞬间,光的波长(表现为频率)产生了变化。光频率是怎样变化呢?在多普勒效应一节解释。第二,在《光学定律》中证明,光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就像火车上摆满了多米诺骨牌,地面摆满了多米诺骨牌。打开灯光相当于推倒第一枚骨牌,在火车上骨牌的倒下速度是V,当火车停止撞倒地面骨牌,地面骨牌的速度仍然是V。不管火车的速度有多高,都不能改变地面骨牌的传倒速度。因为骨牌的传倒速度与火车的速度没有一点关系。
综上所述,只有完全揭示光的本质,成立光学定律,才能彻底理解光速的相对性,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光的速度与光源的速度无关。
仅仅理解光速的相对性,合理解释为什么光的速度与光源的速度无关,还不能令人信服,还必须解释支持相对论的现象、试验。表述如下:
2.1  迈-莫实验
迈-莫实验,所测量的光速是星光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接触的瞬间产生多普勒效应以后的光速。就像前面所述,测量的是火车下面多米勒骨牌的速度。也就是说迈-莫实验测量是火车下面的光速,根本不会测量火车上光的相对速度(不会测量星光的速度,只会测量星体传播到地球上的光的速度)。所以,迈-莫实验不能证明光没有相对速度,更不能证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2  洛伦兹变换
首先说明伽利略变换为什么成立,因为在质点的运动中力F=ma,当质量不变,力和速度成正比,力F和速度a是变量。所以,选择速度作为变换的目标,很容易计算。通过速度的变换能准确表达力的变化。
洛伦兹变换是在相对论成立的时候,认为光的“粒子性”就是粒子,光的传播就像质点的运动一样,通过速度的变换能准确表达力的变化。所以,洛伦兹变换选择的目标和伽利略变换选择的目标一样选择了速度。事实是光速是一个常量,在各个惯性系都相同,在光学定律中证明,波动力F=2mC2/λ=2mCν,力和波长成反比和频率成正比,如果每个惯性系内的介质相同时,介质的质量和光速是常量。正确的选择变换目标是波长或者是频率。但是,当洛伦兹变换选择速度为变换目标以后,又确定速度不变,还必须表达两个惯性系之间力的变化。所以,假设长度和时间的变化已成为必然。也就是说洛伦兹变换的本质是,确定速度不变,假设长度和时间在变化,把长度和时间作为了变换目标。如果要确定速度不变,利用长度和时间的变化,准确表达力的变化,必须假设长度和时间根据两个惯性系之间的速度在收缩和延缓。这就是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因为假设长度和时间根据两个惯性系之间的速度在收缩和延缓需要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并且在光学定律没有成立的时候,根据长度和时间的收缩和延缓解释多普勒效应,成立多普勒效应公式,就是一个伟大的理论。
根据光学定律,波动力F=2mC2/λ=2mCν,确定波长或者是频率为变量,就能准确表达力及能量的变化。
2.3多普勒效应
众所周知,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是在相对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公式是:
ν′=
ν     λ¢=
 λ(相互靠近)
ν′=
ν    λ¢=
 λ(相互远离)
公式是假设光速在各惯性系没有相对变化及时间随速度的变化延缓产生的。如果按照狭义相对论的长度变换公式(也称洛伦兹收缩),对波长进行变换,将公式 λ¢= λ/(1-β2) 1/2  代入上式(解释Sagnac实验时,对波长进行了变换 ),
则: λ¢= λ
  /(1-β2)1/2(相互靠近)
λ¢=λ
  /(1-β2)1/2(相互远离)
λ¢ = λ
        (2.2-1)
根据波长求频率则:
ν′=  
 ν   (2.2-2)
现在假设光速在各惯性系相同,但是有相对变化,并且时间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延缓,公式怎么样呢?推导过程如下:
假定波源与观察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波源作一次完全振动就传出一个完整波形。因此,波的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完整波的数目。设波源的频率为ν ,波速为C,波长为λ ,则每秒发出ν = C/λ个完整波,分布在长度为C的距离内,而波长λ=C/ν 。
当观察者以速度υ向静止的波源运动,或者波源以速度υ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所接受的波数ν′大于静止的波数ν,观察者不仅观察到波数ν = C/λ,还要加上分布在速度υ距离内的波数υ/λ=νυ/C。这相当于波源以C+υ的速度通过观察者,或者观察者以C+υ的速度通过波源。其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波数为(即频率)为:
ν′=ν +
ν  =
 ν
当观察者以速度υ离开波源,或者波源以速度υ离开观察者时,观察者所接受的波数ν′小于静止的波数ν,观察者观察到波数ν = C/λ,还要减去分布在速度υ距离内的波数υ/λ=νυ/C即:
ν′=ν -
ν  =
  ν
公式合并为:
ν′= 
 ν        (2.2-3)
根据频率求波长得
λ¢ = λ
  (2.2-4)
光源与观擦者相互靠近“+”,相互远离“-”。
比较上面公式(2.2-1)和(2.2-4)。虽然,两个公式非常相同,公式和试验结果也非常符合,但是,理论不同。哪一个正确呢?事实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本质并不像推导的过程那样,而是力的变化的结果,即:光的波动力±变化的力=新的波动力。通过新的波动力计算变化的频率。公式是:
ν′= 
 ν (详见《光学定律》) 。
狭义相对论多普勒效应公式的成立,是假设光速在各惯性系没有相对变化及时间随速度的变化延缓产生的。根据光速在各惯性系相同,具有相对变化的光速,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仅仅显示推导过程,不能显示力的变化,是不科学的。所以,狭义相对论证明的时间延缓,长度缩短,仅仅是假设,在现实的自然现象中不成立。
另外,光的传播需要介质,速度在每一个惯性系都相同,因为,惯性系的速度使光速具有相对性。光速的本质是介质的波动速度,质点的速度是位移速度。所以,光速不能证明质点的速度能不能超过光速;更不能证明质点运动时,空间的收缩,时间的延缓。(详见《光学定律》)。
2.4相对论的能量
能量公式E=mC2,有两个方面的错误:第一,从公式E=mC2反映,说明光的能量与波长、频率无关,不管光频率的大小,波长的长短,能量相同。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证明每个光子的能量E=hν,说明光子的能量与频率呈正比,频率越高能量越大。也就是说,E=mC2与E=hν相矛盾,严格的讲mC2≠hν(量子理论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ν=E/h=mC2,λ=h/mC,怎样解释见《物理新论》)。
第二,根据《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第八节,光子通过运动系以后光能的变换得E′=
E,因为,E=mC2,
所以,(mC2)′=
mC2。又因为,光速不变。所以,
m′=
m
如果根据第十节横质量的变换得:m′=m(1-β2)1/2
比较上面两个公式,哪一个是正确的?
第三,根据公式E′=
E 。m′=(1-β2)1/2m
真空中光能量E=mC2,运动系光能量E′=
E。真空中光子的质量是m,运动系光子的质量m′=m(1-β2)1/2。也就是说,不同惯性系的光子进入同一个惯性系以后,相同频率的光能量、质量不同。例如:太阳光、月亮光、星光进入地球以后,光子的质量、能量都不相同,因为相对速度不同。只有在真空中相同频率的光能量、质量相同。和相对论的“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都相同,都取相同的数学形式”的概念相矛盾。又回到了真空是绝对参考系的概念。
综上所述,既然E=mC2是错误的,为什么一些实验还支持E=mC2呢?根据光学定律,单位时间光波的能量E=mC2ν。因为E=mC2ν=hν,h=mC2。所以,所有惯性系每个“光子”的能量都相等,即E=mC2。通过频率的变化表达惯性系光能的变化。
为什么E=mC2?因为,质点动能公式E=
mV2表达的是,速度为V,单位时间内移动距离等于
V时的能量;当速度为V,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等于V时的能量,应该是速度为V,移动距离等于
V时的两倍,因为移动距离是原来的两倍(推导过程简略)。所以,光的速度为C,单位时间内移动距离等于C时的能量公式是E=mC2。也就是说光孤子的能量是E=mC2(见《光学定律》)。
关于与E=mC2有关的实验有三个:核能、电子荷质比试验、康普顿效应。
核能E=mC2:
核爆炸没有质量损失,人们认为的质量损失分解为传播光的介质,光的介质使α、β粒子的能量达到E=mC2。核能的另一个表达方式就是,核能是一个光孤子,把看似质量损失的质量,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见《光学定律》)。
电子荷质比试验:
没有查到有关电子核质比试验的详细方法及数据。仅仅从公式上看,我认为不合理,因为公式的本质只有一个变量,只要增加电压,电压与电压平方的比一定在变小。
e       V2           (L+D)2
—— = ———— =  ————  ×1011            ( h=VZT)
m     2h2n20I2        L2
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实验的结果:
①散射光中除了和原波长相同的普线外还有λ>λ0的普线。
②波长的改变量Δλ=λ-λ0随散射角φ(散射方向和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增加。
③对于不同元素的散射物质,在同一散射角下,波长的改变量Δλ相同。波长为λ的散射光随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康普顿效应解释是:光是光子,是单个光子和单个电子弹性碰撞的结果。公式Δλ=λ-λ0=h/mC(1-COSφ)中的h/mC2称为康普顿波长,λc=h/m0C。
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根据康普顿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上下载),一个示意图说明公式Δλ=λ-λ0=h/mC2(1-COSφ)中的
φ的顶点在散射物质中心,一个示意图说明
φ的顶点在散射物质靠近检测器的边缘。不管是在中心或者在边缘,说明
φ顶点在散射物质中心至边缘的连线上。也就是说,光子与电子的弹性碰撞必须在这条连线上进行,不然的话散射角要变化。当射线连续照射时,必须保证连线上有足够的自由电子,甚至散射物质中的自由电子必须连续不断的运动到这条连线上。自由电子从那里获得的力运动到这条直线上?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散射光为什么不再产生散射?也就是说散射光子,为什么不与自由电子产生碰撞?难道说散射光不是X射线么?
上面两点说明,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不合理。光学定律说明:光是由介质传递能量的波,具有“粒子”性但不是粒子,所以说光不可能与电子相撞,只能是光介质与电子相撞。那么,康普顿效应怎样解释?
根据《光学定律》,散射的本质就是反射,就会产生比原来波长还要长的波。那么,为什么散射角不同呢?要正确解释康普顿效应,还需要很多实验数据。例如:如何准确测量X射线的波长;X射线源产生的波长有多少种;X射线源能否产生的和激光一样的波长;进入散射物质的X射线能否不是中央主极大条纹,中央主极大条纹进入单逢衍射是否还有波长不同的X射线;X射线进入散射物质以后是否和光一样产生折射;X射线检测器能否在距散射物质不同的距离测量散射角;散射的X射线再进入散射物质以后是否还可以产生散射;等等。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都不能准确解释康普顿效应。
但是,没有上述因素,仅仅依靠康普顿实验的现有结果,我以为康普顿效应是衍射,不是散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经过衍射的X射线中央主极大条纹中含有比原波长还长的X射线;第二,根据可见光的衍射公式dsinφ=λ,波长不同,衍射角也不同,但光栅常量d 相同。第三,X射线穿透非金属,相当于可见光透过玻璃,同样具有折射现象。
根据上面三个方面结合康普顿实验的结果,解释康普顿效应是衍射,①散射光中除了和原波长相同的普线外还有λ>λ0的普线。是因为中央主极大条纹中含有比原波长还长的X射线。②波长的改变量Δλ=λ-λ0随散射角φ(散射方向和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增加。因为衍射公式dsinφ=λ。并且,康普顿波长大约是样品物质分子间的距离。③对于不同元素的散射物质,在同一散射角下,波长的改变量Δλ相同。波长为λ的散射光随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是因为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相当于衍射光栅总的逢宽增加。
2.5 围绕地球高速旋转的原子钟变慢问题:
高速引起的原子钟变慢,并非时间延缓,而是惯性红移。例如,一列运动的火车,一束光从火车头射入,再从火车尾射出,这束光的频率产生了变化,变化的规律是 :
ν′=[(C2-υ2)/C2] nν
n 表示光通过惯性系的次数。光通过运动系以后频率产生红移的特性称为惯性红移。围绕地球高速旋转原子钟的频率变慢规律是 ν′=(C2-υ2)/C2 ·ν。原子钟相对于光的介质在高速运动,速度越高频率越慢。(详见论文《惯性红移》)。
2.6  μ子的运动:
μ子高速进入大气层以后,与空气某种物质碰撞,获得能量,从而延缓了衰变速度,使μ子运动距离增加。
3.广义相对论
3.1 广义相对论理论基础
广义相对论由《广义相对论基础》、《论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哈密顿原理与广义相对论》、《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的考查》、《在物质的基本粒子结构中引力场是否起着重要作用?》等论文组成。理论基础除了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以外,又增加了三项内容:“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效”;“匀变速运动的洛伦兹变换”;“普遍自然定律,应当用对一切坐标系都适用的方程来描述。也就是说,普遍自然定律对于一切变换都是协变的(广义协变性)”。理论基础说明广义相对论仍然是以“光速不变的洛伦兹变换”为基础,延伸到具有引力场的空间。根据光学定律,光的性质只能说明光的现象(包括波动),不能说明光以外的现象。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的内容中以光速不变证明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下面根据观测现象阐述:
3.1.1太阳附近光线弯曲
在光学定律中证明,光是由介质传递能量的,光传播方向因为折射、衍射、反射、散射以及介质运动而改变。引力能改变光的频率,如果引力使介质运动时,也可改变光的方向。那么,太阳附近光线弯曲怎么一回事?根据(图-2)说明。
(图-2)太阳的影子
遥远的星光就是平行光。太阳相对于星星是有影子的,月亮挡住了太阳,在月亮阴影的范围内,地球上可以看到星光。当地球运动到太阳的上部,会发现原来观测的是曲线。也就是说,按照(图-2)的标注,如果太阳存在,地球上看到的星光是曲线,没有太阳存在,地球上看到的星光是直线。两者之间相差一个角度,根据角度及太阳的直径可以计算太阳与这颗星星之间的距离。当然,需要更多的观测验证。
3.1.2测量金星雷达波回波延迟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运动使光的速度相对变化,也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详见光学定律)。所以,测量金星雷达波回波延迟,利用光速的变化和光的传播方向改变解释。空间的“弯曲”并不是唯一的解。
3.1.3引力红移
在光学定律中已经计算,根据作用力守恒定律,在引力场中,波动力加上引力,可以计算红移、蓝移的量。
F ± f(引力)= F'
(2mC2/λ±2mVtC/λ=2mC2/λ')
(Vt=gH/C)
上面的公式与1959年庞德(R.V.Pound)和瑞布卡(C.A.Rebka)在美国哈佛塔进行的γ射线红移、蓝移实验的结果相同。
3.1.4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暂时还不能推导新的水星进动公式。我以为,水星的进动和其它星球的进动一样,必须解决引力问题,现在的引力概念不完备,是在地球系成立的,人们还没有走出地球系,没有经过地球以外的验证,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人们仅仅通过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和引力常量,那么,为什么重力加速度和引力常量是现在的数值?只有彻底澄清引力概念,用一个公式表达所有星球进动的公式,才能合理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
3.2空间是平直的还是弯曲的?
如果仅仅根据光的性质说明,空间是平直的还是弯曲的?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光的性质与空间是平直的还是弯曲的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如果激光和不同速度的火箭,射向遥远的星系,你会发现,因为速度不同,它们的轨迹是一个不同的曲线,这也是试验和公式证明的(宇宙速度不同,轨迹不同)。难道说,宇宙是弯曲的?《物理新论》中介绍。
4.绝对时空观的解释
相对论不成立,是否以为绝对时空观理论又成立了?绝对的概念在物理意义上指绝对空间或者绝对的参考系,“最初”出现在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我认为牛顿提出的绝对空间,仍然是相对的。因为,正如牛顿所说得那样:“因为可能没有真正静止的物体,地方和运动由它作参照”。大家可以进一步研究牛顿的著作。关于水桶试验,是牛顿为了区别“真实”运动和相对运动的举例说明。但是,因为牛顿没有正确解释水桶试验,造成后人误解为水桶试验是牛顿证明绝对空间存在的试验。
事实上,水桶实验根本不能证明绝对空间的存在。因为水桶旋转和人(包括任何物体)围绕水桶旋转时,水桶中水面的变化与绝对空间没有任何关系。虽然水桶和人产生了相对运动,按道理水面不应该产生变化,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水的存在。在人围绕水桶旋转时,水桶和水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惯性系,相对于人在整体旋转,水面不变化;而水桶旋转时,水桶不仅相对于人在旋转,相对于水也在旋转,甚至相对于每一个水分子在旋转,因为每一个水分子都是单一的惯性系,水分子与桶壁产生作用,获得不同的力,使每个水分子产生的力不同,水面变化。
所以说,牛顿提到的绝对的运动或者真实的运动具有相对性;水桶实验更不能证明绝对空间的存在。
关于以太参考系也称为绝对参考系(绝对空间),是在十九世纪认为光是电磁波的时候提出的。因为当时认为所有的波都有介质,所以,假设光的介质是以太,并且认为以太充满于整个空间,即使真空也不例外,可以渗透到物质内部去。在相对以太静止的参考系中,光的速度在各个方向相同,这个参考系称为以太参考系。若有一运动参考系,它相对以太参考系以速度V运动,那么,根据牛顿相对性原理,光在参考系中的速度为C±V。其中以太参考系中的光速为C,运动参考系中的速度为C±V。也就是说,在运动参考系中,光速在各个方向是不相同的,如果,以某种方法测量运动参考系相对以太的速度,就可以确定绝对参考系以太的存在。著名的迈-莫实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后面介绍)。
在《光学定律》中已经证明迈-莫实验不能否定光波介质的存在,当然也不能否定绝对参考系的存在。那么,绝对参考系是否存在呢?首先说明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是人们的假设,假设光的速度在各个方向相同的参考系,称为绝对参考系。在《光学定律》中已证明,光速在任何惯性系内速度相同,是常量,在各个方向上都相同。但是,在任何惯性系内观测另一个惯性系的光速时,光速在各个方向上不同。你能确定那一个是绝对参考系?例如:火车上测量光速在任何方向都相同;地面测量光速在任何方向都相同;宇宙飞船上测量光速在任何方向也都相同。怎样确定那一个是绝对参考系?所以,假设绝对参考系没有意义。
综上所述,说明绝对的空间或者绝对的参考系,都是人们的假设,它是相对于运动的空间、参考系而假设的,没有意义。
5.结论
5.1相对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在光的本质没有揭示的情况下产生的。确定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速没有相对变化,光是光子;并且试图用光的性质,去解释其它高速粒子的现象。所以,随着光学定律的成立,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必将被否定。但是,相对论仍然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因为它给人们一个无限的遐想空间,必将广泛地流传于历史的长河!
5.2新解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是衍射,不是散射。
5.3对现象和试验的解释有很多种,每一种解释都有其合理性,每一种解释还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理论。如果,碰巧我的理论能够成立,对现象和试验的解释无疑是正确的,那么,很快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6.意义
相对论的错误首先是相对的概念和绝对的光速相互矛盾,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其次是错误的把光波动理论运用到质点的运动规律上。事实上,让人们承认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错误的,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光速有没有相对变化,而是用什么理论去取代,所以说,否定“相对论”的意义就是要成立新的物理理论。在前面对一些实验给予了新的解释,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解释,却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么,这条主线是什么?根据这条主线又能成立什么理论?请看论文《物理新论》。
<<反相吧刊>> 第3期 http://www.add321.com/e-hx-fx3.htm
河南省巩义市
2010年6月2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通俗的解释一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通过他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出来的,还是通过他的想象得出来的?
牛顿力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通俗的讲一下这些不通俗的事
5分钟帮你看懂狭义相对论
这样解释相对论,初中生都能懂!
深层解读“同时的相对性”,原来狭义相对论如此简单!(近5000字,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