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史上的今天——8月12日

  • 2000年8月12日

    核潜艇库尔斯克号爆炸


  •   2000年8月12日,俄国北方舰队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北冰洋的巴伦支海进行演习时突然爆炸沉没,引起世界关注。俄国海军马上开展救援工作,并请求国际支援,至21日终于找到并进入潜艇,但艇上118名官兵无一生还。





  • 1990年8月12日

    发现最完整的暴龙化石

      1990年8月12日,美国古生物学家苏·亨德里克森(Sue Hendrickson,1949、12、2-)在南达科他州发现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具暴龙化石。
      暴龙(Tyrannosaurus)又名霸王龙,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模式种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暴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身长约9米,臀部高度约2.5米,体重约5吨。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700万年到660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西部是个独立的拉腊米迪亚大陆。

       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属的第二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过去有许多暴龙科的种被归类于暴龙属,但目前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和巨大的身体,暴龙的前肢已经严重退化且极其细小,只是平衡头部的工具。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也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被认为是种食腐动物,以大型食草恐龙的尸体为食,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积极的掠食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更大,暴龙仍在巨型肉食恐龙名单之列,亦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动物之一。亦有研究认为其拥有恐龙中最大的咬合力。






  • 1890年8月12日

    汉字横排-中国心理学家艾伟出生

      1890年8月12日,中国心理学家艾伟(1890、8、12-1955、9、27)出生。艾伟字险舟,湖北江陵人。1925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归国后任东南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教授,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师范学院院长等职。
      艾伟主要从事学科心理的研究。他对汉字的研究始于1923年,积25年研究成果的《汉字问题》专著,对提高汉字学习效能、汉字由竖排改为横排等,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中学生方言文学习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有关高初文言文与白话教材比例的建议,1929、1930年为教育部所采纳。他编制出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测验,小学儿童智力测验。艾伟著有《高级统计学》、《教育心理实验》、《教育心理学大观》、《国语问题》、《人事与工业心理学》等。






  • 1887年8月12日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生


  •   1887年8月12日,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8、12-1961、1、4)出生。他因建立量子力学的贡献,与狄拉克共享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4年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926年薛定谔在他的基础上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用波函数描述物理事件发生的几率,用算符代替哈密顿方程中的力学量建立的方程称为薛定谔方程。它解出来的本征值是实验上所能观测到的值。与薛定谔同时,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建立了一套量子力学方法,称为矩阵力学。而薛定谔的方法称为波动力学。后来证明这两种方法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换。至此,量子力学体系基本形成。量子力学日益民展完善,成为解决近代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量子力学也在化学、生物学上应用发展为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






  • 1877年8月12日

    霍尔发现火星卫星


  •   1877年8月12日,美国天文学家霍尔在海军天文台,用折射式望远镜观察火星“大冲”时,发现了火星卫星——火卫一、火卫二。






  • 1755年8月12日

    拉格朗日给欧拉的信


  •   1755年8月12日,19岁的拉格朗日给欧拉的信中给出了用纯分析方法求变分极值的提要,得到欧拉的高度评价。
      变分法起源于“最速降线”和一些类似的问题。“最速降线”问题最早由约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的《教师学报》刊登出来向其他数学家挑战。由于长时间无人应答,1697年他发表著名的元旦《公告》,再次向“全世界最有才能的数学家”挑战。次年1月29日,牛顿利用晚饭后的时间给了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摆线,并写成短文匿名发表在《哲学汇刊》上。几乎同时,莱布尼兹、洛必达、雅各布·伯努利以及约翰·伯努利也得到了正确答案,并刊登在《教师学报》上。
      牛顿等人的研究标志着变分法的诞生。后来,欧拉在1744年的工作变分法这门新学科的独立基础,虽然欧拉的变分法在许多地方还依赖于几何论证。
      拉格朗日以欧拉的思路和结果为依据,纯分析方法入手,得到了更完善的结果。他和第一篇论文“极大和极小的方法研究”是其变分法研究的序幕。1760年发表了“关于确定不定积分式的极大极小的一种新方法”,也就是他给欧拉的信中所称的“变分方法”,是他用纯分析方法建立变分法的代表作。文中,拉格朗日给出了函数的“变分”概念,第一镒成功地处理了商战变动的极仠曲线问题和重积分情况。
      1770年以后,拉格朗日又研究了被积函数中含有高阶层数的变分问题,这些成为变分法的标准内容。
           拉格朗日的工作使得由最速降线问题发展起来的变分法真正地成为分析的独立分支。拉格朗日和欧拉一样,成为变分法的奠基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一科学大国瑞士告诉你,血性加不落后才能免于挨打 | 贤说八道
最著名的数学家一般也是最著名的力学家
《数理同源》-4-数学家的绝招
如何在无限维空间中求导数?用变分法,推导出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数学大神排行榜及代表性人物细说
就算你是拉格朗日,你也解不开五次方程的旷世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