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驴得水》-- 笑到哭的泪点
驴得水》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剧情类电影。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 。
影片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 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
影片改档2016年10月28日公映。2017第十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女主也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提名。
《驴得水》这种电影中国少有,能上映也是不易,当一部电影,你越看越不想让它演完,就说明这是一部好电影,看得很爽,对于市场上的大片,我不批判,就像是中国足球,已经被资本玩坏了,打根上就已经是软的,不是什么明星、技术或是六味地黄丸所能挽救的了的。到头来,故事本身与如何讲故事才是一部好电影的关键。
《驴得水》让我想起了一部叫《狗镇》的电影,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故事的开始,铺开来说的是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关系,几个人抱着纯粹之心,做着纯粹之事。性和工作都那么坦诚,紧接着抛出一个主线——吃空饷、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吕得水老师,这也是黑色幽默电影里常用的一种手法“无中生有”的骗局,这是所有事的祸根,但是把祸根真正酝酿成大祸的还是校长四个人自己,每个人都推了一把。
最初驴棚着火那场戏就是一个预示,四个人的救法都不一样,最后在校长的统一指挥下,一点小火变成大火,把驴棚烧没了。四个人就看着它烧,校长的女儿回来了,明知不能救,还是拼命地救,这体现着她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你不救怎么知道救不了”,这体现了四个人骨子里的东西——妥协,他们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淡定、那么刚强。而片中真正叫吕得水的其实是一头拉水的驴,驴棚没了,驴也就没地住了,就暗喻着吕得水老师的事也快要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校长是个典型的实用性知识分子,可以为了一件善事,而去做更多的坏事,为了“一事功成,可以万骨枯”。从头一路看来校长都是和风细雨的,但其实他的底线在一点点地后撤。他总想让人听他的指挥,但到最后失控了。
裴山是个贪财的人,但开始还能在纯洁的友谊面前捐出自己的工资,使他改变得是一曼的移情别恋。他的悲剧之处就在于没有读懂一曼这个人,就仓促地爱上了她。当看到一曼跟铜匠睡了那么一幕,裴山心中美好的东西死去了,当希望死去时,钱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一曼是全篇最精彩的人物,她代表着典型的一类人,她是那种只会几句英语,但思想却很西方的知识份子。曾经在民国那个时期,很多所谓的知识份子,他们没有学到西方很扎实的学问,但思想却学得很快,因为思想是不用学的,一听就会,而且一曼骨子里就是这样一种人,你说她放荡也好,前卫也行,当这样的人碰上了这样的思想,于是这个人物活了。
她为人真诚,但又性解放,她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她给了裴山错的性暗示,勾起裴山的感情。她不想跟任何人过日子,也不想破坏别人的日子,也是她后来伤害铜匠的必然结果。
​ 
一曼在剪头的时候,是静静地坐在那剪的,没有反抗,动手剪的是校长,他也没有反抗。当一曼的头发被剪光之后,一曼心里美好的东西也随着头发(外表的美)一同而去了,不禁让人想起那句,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再来看铁男,这个名子取得好,铁一样的男人,一路看来人如其名,惟一一个敢于说真话的男人,一个典型的宁折不弯的知识份子,现在叫愤青,关键时候,能站出耍横。
​   但那一枪改变他的一切的价值观,他才发现死是那么可怕,枪口是那么可怕,子弹是那么可怕,尽管那颗子弹没有打中他,但比打中你的效果要好上一万倍,这一枪打死了一个人的灵魂和尊严,枪被发明出来并不是为了杀人,没有谁真喜欢杀人,枪是用来让人屈服的。当铁男跪在地上求饶的时候,影院里看到这幕的观众都在叹息。剧中一曼看到这一刻,也被惊到了,这也可能是她疯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这一刻她才看到铁男骨子的另一面,以及枪的历害。
​     一个“宁折的人”就这样弯了,再也直不起来了,文革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这不是知识分子的惟一命运,但会是大多数。铁男的悲剧不光在于枪,也在于他的性格里没有韧性,在于他的反抗和气愤都是匹夫之勇。
​   电影中有细节提到他小时候爱打架,但爱打架并不代表可以赴死,不屈的才叫勇士,铁男只是匹夫。从最初的可爱、欣赏到后来的充满鄙夷,这个人物的变化是最震撼我的。
铜匠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人物,开始他是一个纯朴的铜匠,一曼的身体打开了他的欲望之门,一发不可收拾,把他上送了天堂。
​       当后来一曼羞辱他的时候,又把他推向了地狱,于是铜匠心中的恶被勾了出来,那时有多纯朴,此时就有多丑恶。但是一个木讷的人突然变成一个能说会道,还懂得利用条件制约别人的人,这是我觉故事有点着急的地方,有点跳戏。铜匠被侮辱了,他想拿回自己尊严的办法就是拿走一曼的尊严,就也是黑色幽默的亮点——被别人骂了,就再骂回来。
​     葬礼用得很妙,牌位边上的纸妒才是真正的死者。死而复生又是一层喜剧色彩。最后结局用了一场婚礼上的闹剧结束,设计感有点重,我总觉得可以更好。此外,全篇确实偏话剧,特别是最后的一场戏,三个人像开始那样,很话剧的设计,但也不能算是缺点。镜头语言弱了一点,感觉镜头与演员配合也没那么好。但真看的时候,会完全被带入剧情,其它也就忽略了。
特派员的秘书,这个人戏份不多,主要矛盾就铁男之间的冲突,但特派员在中间调和,还劝说:都是知识份子,都有知识分子的脾气,不要吵了。这个秘书是走仕途的顺从文人。自古以为,文人都主张有骨气、敢言直谏,所以铁男对这种跟屁虫式的知识分子很鄙视,有一个细节,就是开始的时候,周铁男冲着秘书唾了一口,这个很重要,等到一曼被强奸的时候,铁男像个窝囊废一样躲在墙角时,秘书出现了,他不是为了留存善的一面,他是为了羞辱周铁男,这个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现在像狗一样头都不敢抬,自己开始面对铁男的时候,心理也低人一等的感觉,但这一刻,秘书心里想得是,这些所谓不妥协的人,其实跟自己一样,甚至还不如自己,最后还向铁男唾了一口,示意瞧不起对方。 
特派员是没文化的,但却是官场上的老手,他没原则,但有手段,同时也劝学校里的其它人把原则放下,他不只一次说:他喜欢知识分子的脾气。但喜欢归喜欢,不能容忍。他这个人物没那么丰满,但他的作用是核心的。全篇的内在动力是人内心的欲望,外在动力就是这个特派员,他的存在推动着剧情每一步的变化。 
当一切过去,所有事物好像又都回到从前,校长庆幸学校保留了下来,其实并没有。校长女儿的那句:“过去的就这么让它过去,最后只会更糟”。最后那声枪响,也证明根本不能当这一切没发生过,再也不能回到过去。
​    很多人问这个故事想要说什么,其实要说的很多,故事就这样,我很反感像中学课文那样把段落标出来,总结段意,最后给出全篇的中心思想,这是愚蠢的。一部片子,看得人不同,理解的东西也不一样。就像盲人摸象,有人摸到了大腿,有人摸到了屁股,但它都是大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驴得水》为什么张一曼喜欢铜匠,却不喜欢裴魁山?
《驴得水》人物与情节分析
这部电影笑着笑着打了每个人的脸| 拆哪儿
浅析电影《驴得水》:黑色幽默下,
知识分子坚守理想的代价有多大
这大概会是年度最佳悲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