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古玉的“饭糁”现象形成与辨别
userphoto

2023.01.24 广东

关注

中国古代玉器历史悠久,凡是出土的高古玉都会在表面形成各种各样的“沁色”,这也是古玉文化的一种特别之处,这种“沁”是我们看到呈现在玉器表面的现象,“沁”的实质是玉入埋时间经历久远后,因土里、空气中、水里的各种元素的侵蚀,通过皮壳进入玉的肌理而产生的成分置换和变化,表现为色变、形变,其中有一种很特别变化的就是古玉的“饭糁”现象。

高古玉的“饭糁”现象:用肉眼观察,玉石内部有如同稀饭里的饭粒状的,白色斑点或斑块。这是在玉的内部生成的呈点状、颗粒状等形状的“带色”物质,就像玉的里面有玉米糁、饭粒、有的还伴有粥状物,这是古玉的“内生性”白化现象,这些白化点、白化斑在古玉的肌理内部,呈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形似饭粒,所以被称为“饭糁”现象。

古玉上出现的“饭糁”一般形成需要一千八百年甚至更久,是跟玉本身有关,也是说明玉质松软的表现,是长期地下环境所导致玉石内部的白化现象,玉器内部的微量元素与外界的一些可溶化物接触,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所生成的一种新的物质,白化点与白化斑在古玉的肌理内部所形成的这一现象,一般商代以前的古玉出现的比较多,商代到汉代期间也有出现,一般在玉器的紐裂处,如果玉质坚硬,且没有紐裂,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饭糁”现象的古玉,在目前市场上仿制品很多,在我们日常的收藏鉴定中,要注意辨别,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点:看“饭糁”形状

凡是“沁”必有沁门,“饭糁”也不例外,这种现象一般不同于其他沁色,这种的过度一般呈放射状(自然晕散),或者是点状的,没有规律,如果是现代仿制品则会成片状,要注意辨别。

第二点:看是否浮于表面

“饭糁”现象是古玉内部质变的现象,在玉器内部的白化现象是现代难以仿制的,现代仿的玉器只是在表面使用化学药品腐蚀的,只能在表面却深入不了肌理。

第三点:“饭糁”与“棉”

要注意把古玉的“饭糁”现象,与新玉的“棉”与“僵”区分开,带“棉”和“僵”的新玉,玉器表面是没有古玉那种风化特征的,在盘玩过程中新玉的“棉”和“僵”不会有变化,而带有“饭糁”现象的古玉,则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四点:内外相通

现代的仿制品有的玉材内部会有杂质,然后再用化学物质在表面做出“饭糁”的表象,这种看上去是很逼真,但是要观察内部跟外部的关联,古玉的“饭糁”现象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必须是有一个过渡的,是连接的而并非凭空出现。

凡是出土高古玉,在表面都会留下风化特征,各种的沁色,古玉在受到地下环境的破坏的同时,这也给古玉增添了一些神秘性,当然鉴定一件古玉的真伪光看沁色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去综合的考量、观察,宏观断代,细节辩伪,料、工、型、韵、沁缺一不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古玉皮壳之变系列
巧辨出土古玉的沁色(图)
【脱胎】
怎么鉴定古玉?古玉鉴定方法
文物大讲堂|古玉的次生变化(上)
关于红山文化玉器收藏,还是得从每一个细节出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