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

【邹德侬说明】本文原载:《建筑学报》,2002(05),4~7

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

邹德侬  刘丛红  赵建波

内容提要:

  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地域性建筑是成就最高、最具独立精神的创作倾向,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的三次浪潮,反映出地域性建筑的进步历程,1980年代以来,地域性建筑逐渐形成多元多价的繁荣景象。与印度地域性建筑相比,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局限在于“形式本位”;两国共同的局限是缺乏技术因素的支持。中国地域性建筑有着广阔的未来,关键在于树立全球化和地域性共处、技术性与地域性并进、经济性服从综合效益、解开形式情结的创新等一系列新观念。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  三次浪潮  多元多价  形式本位  持续发展

*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0078036;项目名称:改革开放20年中国建筑的演进及其前瞻)

在中国建筑创作50年的曲折进程中,有一种似断还连的创作努力,清晰地表现出它是一种成就巨大、尚有局限但前景无限的创作倾向,这就是中国的地域性建筑。

要想把“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方言)性”和“传统”这些概念分个一清二楚,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地域性”“方言性”和“民族性”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它们三者又都建立在“传统”这个大平台上。为了说话方便,只能粗略地举出它们的相关语义,以设定我们的用语倾向。

语义

用语

《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的释义

作者设定在建筑中的

语义倾向

传统

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

Tradition: a belief, custom, or way of doing something that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

突出时间因素的作用,因世代相传所产生的建筑属性。

地域

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

Region: a fairly large area of a country or of the world , usually without exact limits.

突出空间因素的作用,因自然条件所产生的建筑属性。

民族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Nation: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of the same race and language.

突出种族因素的作用,因信仰习惯所产生的建筑属性。

方言

(乡土)

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言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本乡本土)

Vernacular(注1):   the language spoken in a country or area, especially when it is not official language.

突出人文因素的作用,因风土人情所产生的建筑属性。

注:这里相关用语的定义采用最常用、最简明的工具书: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②Longman Group Limite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注1)外来语Vernacular常被译成“方言派” 或“乡土派”,本文作者倾向于前者。

通过用语的比较,我们倾向于,设定地域性建筑的含意为: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主,辅以特定人文因素为特色的建筑作品。事实上,地域、民族、方言(乡土)这些概念密不可分、相互渗透,只是某一方面的属性更加明显罢了。

应当补充的是,这里所说的地域性建筑,就是平常所说的地方性建筑。

地域性建筑有一些最基本的特征,大体列举如下:

○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

○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

○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

○有其它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

这些是地域性建筑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地域性建筑在不同的历史背景里,发挥了这些条件的特异性,并赋予新的内涵。

●三次浪潮:不没的亚情结

如果说,中国建筑师群体在建筑创作方面历来就有一个从不泯灭的主体情结:“弘扬传统”,我们还可以说,同时还有一个 萦系心怀的“亚情结”,这就是“发扬地域性”。前者往往是官方有所倡导的主流倾向,后者普遍是自发现象,有意思的是,地域性经常在主流倾向碰见问题的时候继踵出场。

追溯1949年以来的中国建筑足迹,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各有一次明显发展地域性建筑的浪潮,以致汇合成1980年代以来的大潮。甚至可以说,地域性建筑是中国建筑师最具独立精神、创作水准最高的创作倾向。我们用以下简表描述三次浪潮的基本特征。 

表1  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倾向的三次浪潮示意图表


社会背景

地域性建筑代表作品

地域性建筑基本特征

1950年代中期

一五期间,号召学习苏联所谓“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流以大屋顶为形式特征,追求建筑的传统性和纪念性

●江浙地区:上海曹杨新村;鲁迅纪念馆;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

○与环境之公园绿化、水面相结合○建筑与庭院的组合;○借鉴江南民居粉墙黛瓦

●北方地区:

北京外贸大楼;天津大学教学楼或宿舍

○运用民间小式卷棚顶,使建筑多亲切感少纪念性;○用普通材料如北京的青砖或天津琉缸砖

●福建地区:

集美学校、厦门大学

○地方材料和技术,结合侨乡特有的外来建筑文化符号

1960年代前期

大跃进后进入经济调整的困难时期,缺乏资金和材料,仅有小型的建设和不事张扬的供首长用的特殊会所。社会条件的客观需要和建筑师的创作意向一致

●广东地区:北园及畔溪酒家;白云山庄;毛主席故居陈列馆

○灵活处理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空间组合多变且有岭南建筑文化意趣;○形象朴实,有的建筑利用旧料

●风景地带:桂林七星岩、伏波楼等;兰州白塔山公园

○结合山势、河流、湖泊和流线组织空间;○将体量化小,减少影响;○利用地方材料和废旧料;○有在传统建筑中的创新

●特殊会所:青岛一号俱乐部;武汉东湖招待所

○建筑融于都市风景区风景中;○虽然为中央首长所用,但用料和形象十分朴实;○有创新意识接近现代建筑思想

1970年代中期

10年文革,建筑领域事实上形成无形的割据和管理无序状态。局部地区的建设和分散下放在各地的建筑师努力理解地域因素。经济的停滞,使人不得不更深切理解国情,留下了俭朴、谨慎和清新

●广东地区:旷泉客舍、少年宫、友谊剧院、广交会展馆、东方宾馆、白云宾馆等

○结合当地气候,创造通透的空间,注重庭院与环境;○节约用材,低材广用、中材高用、高材精用;○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现代性,较少传统形象。

●广西地区:南宁民族博物馆、体育馆;桂林邮电休养所、榕湖饭店国宾馆、芦笛岩等风景建筑

○在大型建筑设计中引入气候因素,改善室内环境;○建筑与风景密切结合,运用小尺度的建筑与风景融合;○许多建筑体现现代建筑的手法和原则,在追求现代性方面进行了努力

●西部地区:三线建设的工业民用建筑群

许多大型工业建筑采取“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使用地方材料和技术 

从这三次地域性建筑浪潮的实例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中国建筑师在此领域中的创新点:

○地域性建筑的一些特征多起源于规模较小的民居,但建筑师在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中也能结合气候因素创造通透的空间,以改善室内外的气候环境;

○在与世界隔绝的创作环境里,特别是在反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大环境的氛围中,建筑师有明显追求现代性的意愿,使地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

○深刻理解“一穷二白”的国情,在节约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不但使用地方材料,注意使用废料、旧料和构件,有的起到文物保护的作用;

○在建筑手法方面,建筑师对传统地域建筑的形式、构件和纹饰等,做出较大的简化、变形和重组,使传统的地域性建筑,获得新的生机;

○力图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如岭南园林、侨乡特有的同域外关联的建筑文化,实例中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充实了地域性建筑内涵。

1950年代至1979年代的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既与外界隔绝,又要统一步调;既批判复古主义大屋顶,又反对帝国主义方盒子。毫无疑问,中国的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方面的成就,既是特殊条件下的合理选项,又是中国建筑师对世界建筑的独立贡献。

●多元多价:新时期新面貌

进入1980年代之后,思潮缤纷、形式多样,高层日高、大跨愈大。20年间,在祖国片片沃土上地域性建筑逐渐形成多元多价的繁荣景象。我们可以大致做如下归纳:

表2  新时期地域性建筑综合举例

主题

代表性建筑作品举例

地域性综合特征

福建:

自然环境和民居新符号

武夷山庄;九曲宾馆;南平老年人活动中心;古碟斜阳;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画院、长乐县海之梦

○在继承福建民居的传统形态和符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态创新,使之具有现代气息;○局部出现具象或抽象的塑型手法

江浙:

江南及沪宁大城市文脉

花家山宾馆;黄龙饭店;桐芳巷住宅;太湖饭店;无锡新疆疗养院;绍兴饭店;上海西郊宾馆;龙柏饭店;华东电管大楼;上海图书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夫子庙商业街;南京邮电大楼;天台赤城山济公院

○自然风景地区继承江南民居清淡高雅的形态,更赋予现代性;○沪宁大城市发扬原有城市文脉,形成大城市地域性建筑;○局部用现代艺术手法

新疆:

民族形式向地域性转换

吐鲁番招待所;吐鲁番宾馆新楼;迎宾馆;友谊宾馆三号楼;新疆人民会堂;新疆国际展览中心;新疆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龟兹宾馆

○借助少数民族建筑尖拱形,近20年丰富了这条路线并使之有现代性;○探寻更加结合独特气候和生土建筑经验,力图摆脱建筑符号和构件的单纯手法

广东:

多类公建的现代性

广州白天鹅宾馆;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深圳大学会演中心

○在原先关注地域性气候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进而更多关注多类公共建筑中地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

西部:

民居是建筑风格的源泉

新窑洞;敦煌航站楼;楠楼宾馆;峨嵋山旅游服务部;九寨沟宾馆;竹楼宾馆;贵州老干部中心;织金洞接待厅;贡嘎机场;西安三唐工程;西安秦都酒店

○提出民居是风格源泉;○对自然条件不同地域或风景区有丰富的表现;○古都西安探讨唐代建筑神韵与现代建筑结合,形成独特的新地域性建筑

北方:

延续旧城文脉有机更新

荣成北斗山庄;全国政协北戴河休养所;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沈阳新乐遗址展厅;北京丰泽园饭庄;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甲午海战纪念馆

○在继承当地民居精神的同时注入现代意趣;○在北京等地方文脉清晰的建设地段,明显吸取地方特定建筑文脉,进行有机更新

景园:

从传统园林到现代景园

西湖阮公墩;西湖郭庄;江苏省画院;紫竹院;方塔园;合肥环城公园;北京植物园;平度现河公园;漳浦公园;楚文化游览区;青岩山庄;泉州东湖公园;深圳民俗村

○起步最早的园林建筑,有明显进展;○新结构和老材料结合,创造全新的建筑形象;○结合自然特色,发掘地域建筑文化含义;○出现了主题公园。

●形式本位:与印度的比较

   进入新时期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显然更加主动和开放,不但逐渐看出地域性体系,而且在保留原有成就的同时,显露出新的性质,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主动明确追求现代性:对待传统的地域性建筑形式,在经历了“删繁就简”的过程之后,更多的吸取现代造型精神或变形,透露着地域建筑的魅力。如福建、新疆和上海地区等;

大城市中体现地域性:在北京、上海、南京或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处理自然条件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在不同的地段有着基于地方文脉的创作,出现了特异的、不可取代的城市地域特色。如北京菊儿胡同、丰泽园和清华图书馆;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邮电大楼,上海的龙柏饭店、华东电管大楼、上海图书馆;广东的白天鹅宾馆、南越王墓博物馆等。对地域性的深刻理解,必然引向文化内涵,关注文化环境和遗存的保护,谓之文化性。有学者把此类地域性建筑归结为“派”。

现代艺术观念的介入:中国建筑师对西方的现代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相当陌生,是东、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和长期隔绝中的意识形态对立所致。鉴于一些地域性建筑规模不大、干预不重、易于控制,出现了像长乐县海之梦、天台赤城山济公院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样的有机抽象、抽象表现主义等手法,比在建筑中引用现代雕塑等作法有本质的飞跃。尽管有些作者没有留学西方的背景,但高水准的艺术修养和自身艺术观念的更新能力,使之与国际性的艺术观念殊途同归。

地域性融入环境意识:园林建筑曾是新时期自发起步最早、发展最广泛的建筑类型,也是天生能与自然共生的领域。除了继承园林建筑传统,在革新建筑形象和融入环境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上海方塔园之何陋轩等建筑的钢结构、草屋顶和竹构件所树立的全新园林建筑观念和艺术格调;特别是像合肥、济南等城市线性园林地带,结合水系、地形整治,为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这对城市的更新乃至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发掘地方的绿色技术:这是最接近地域建筑本质的要素。多年来,以生土窑洞建筑的探索为主导的西部地域性建筑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如兰州等地的窑洞建筑;北方农村地区有太阳能、沼气池的居住建筑的实践,也有相当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像大兴县的太阳房等。 

综合三次浪潮和20年多元、多价的发展,可以把地域性建筑主要的成就归结于:

自然天成、时代特征、文化内涵和环境意识。

中国的地域性建筑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在探索各地域节地、节能的绿色技术、处理恶劣气候的地方性措施等方面显得不足,特别是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今天,这个局限显得十分突出。有诸多原因形成了这个局限,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上下存在着“形式本位”意识,形式,几乎成为确定方案的唯一标准,在各个城市的竞标活动中尤其如此。 

在这方面,当代印度建筑师的成就值得注意。印度一些气候干热、风沙弥漫的地区,古来造就了处理阳光和阴影的有效经验:充满天井的城市肌理和层层出挑的沿街建筑,令活动场所充满了阴影和风凉;狭窄曲折的道路,使风沙无法畅通;建筑上的凉亭和“邦加罗”的空廊,大大减少了太阳的直射和辐射热。在印度的建筑传统中有处理特殊地域自然、气候条件和地方材料的丰富经验和成就。西方现代建筑大师在印度的工作,研究并试探了这些经验,尽管有举世瞩目的作品,但是,真正结合人民日常生活与思想感情的现代建筑,还是印度建筑师完成的工作。

印度现代建筑师大多具有在西方留学的经历,有的甚至直接与现代建筑大师合作过,深得现代建筑大师及其创作的底蕴。他们比西方建筑大师更优越的是,通晓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情感,在经过短短的模仿西方时期之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印度地域性现代建筑之路,这是一条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和印度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新路,是全新的印度地域性建筑。

就现有地域性建筑的总体成果而言,在对待自然条件、经济性、采用地方技术中国和印度差别不大,但在主流手法和艺术处理、文化内涵方面有着较大差异。

表3  中国和印度地域性建筑特点的差异


主流手法

艺术手法

文化内涵

印度

处理干热的气候或沙漠条件如调节阳光阴影、水等

形式与传统有较大差异,随机处理形式,体现多样性和现代性

有些受宗教建筑影响,注意建筑中的心灵体验

中国

建筑外部结合地形和风景,内部结合庭院创造新环境

形式与传统差异不大,多有建筑符号的继承或更新,形式本位影响

在自然中重视意境,在城市中重视文脉

中国和印度的地域建筑还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缺少技术因素的支持,特别是高科技的支持,这对未来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制约作用。

寄托未来: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但作为具体措施,建筑师们尚在摸索之中。综观中国建筑创作的总体,唯地域建筑创作倾向,最有望成为探求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尖兵,而且肯定可以由此形成“中国特色”,因为它最接近绿色的自然世界、有更多的突破点和引人入胜之处。

不过,这难度却也是十分巨大,因为我们面临的是“连环套”式的挑战。首先,未来的地域性建筑,总不能完全走老路,大家一律“土头土脑”吧?因而,需要技术的支持。在目前的条件下,凡是采用较新的技术支持环保者,无疑要比传统做法花费更多的金钱,有时贵到不可承受的地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轮,除了依靠国家已有的相关法规外,建筑创作注定要更新观念,注入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具体目标,积极向正确的方向促动,只要动,就有希望。

全球化和地域性共处:建筑的近代全球化,事实上自1930年代的“国际风格”就开始了,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我们曾以“民族风格”“社会主义新风格”加以抵制。今天,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内容已经大大丰富了的全球化和地域性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已不再是仇敌:应该全球化的建筑,就理直气壮地让它全球化;适合于地域性的,就毫不犹豫地归于地域性,“多元共存”“和而不同”是当今世界的总特征。

技术性与地域性并进:原有的地域建筑,往往并行一些不易克服的难点,例如窑洞的某些缺陷,会背上不易推广的包袱。在过去,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往往不是求助于技术,这就限制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寻求技术支持的这条路上,除了资金困难之外,建筑师平时缺乏应有的技术知识储备,也是大问题。地域性建筑的“升级换代”,关键是提高技术含量,使地域性和技术性并进。这就要求建筑师关注社会上相关技术的发展。有时,可利用的技术不在建筑行业内部,如环境技术、智能技术、生态技术等等。

  ○经济性服从综合效益:计划经济时期,养成了一次性投资“节约每一个铜板”的习惯性思维,在很多情况下,造成了某些部位长期使用管理中的持续浪费。尽管近些年来“综合经济效益”的思维方式逐渐占上风,但是,资金短缺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依然不甘为环保而投入,冷落环保的新设备和技术。必须强力树立建筑投资方面的新观念:建筑经济不仅是业主或开发商的事情,要考虑全社会的综合利益,从建筑生命周期的观念出发考虑经济问题。经济因素毕竟是人可以控制的,保护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观念和机制必须优先。

解开形式情结的创新:建筑形式是建筑师永不泯灭的情结,今后也是的。建筑要不要追逐时尚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要,当今世界最时髦的时尚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假若还在那里追逐“风格”“流派”乃至“欧陆”邪风,实在是太迂腐了。应该在新生产力、新社会需求和新观念下,追求新形式。如果为了风力发电,建筑上出现了风车,假若为了太阳能集热,建筑上出现了斜架子,或者要处理废水,建筑挂上了大水箱和红红绿绿的管子……,一个令人不习惯的新形式就出现了,这种形式,会像150年前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的出现一样,打翻了所有评价建筑形式的旧标准,那么,建立新规则的时候就到了。

新的地域性建筑,不必拘泥于原有地域的老形式,完全可以创立新形式,甚至“怪”形式。国际上已经出现了这类怪建筑,不过,那是西方某些解构大师正在“玩”剧院或展览馆的结果,不知道是否为业主节约了水电,保护了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中传统民居现代传承实践中3种创作模式探析
浅谈地域文化在中小学建筑创作中的转译 ——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五小学设计为例
变异学系列 || 当代建筑艺术中的审美病态倾向探析
全球化建筑与地域性文化
有方旅行 | 为什么要看西扎的作品?
XAA项目  | 万科西双版纳文化展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