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经典意象,你要的都在这儿了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针对“意象”,同学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总的说来,具备稳定含义的意象还是大多数,下面罗列了三类常见意象


花草类

1.梅花:

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例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2.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含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例如唐代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例如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子: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含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例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例如苏轼《於潜僧绿筠轩》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通俗但入木三分,可谓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

4.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5.草: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6.落花: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落花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例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7.杨柳、花: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例如刘禹锡的《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9.梧桐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梧桐叶先行凋落,即所谓“一叶落而知秋”。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0.芭蕉

代指离情别绪。

例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葛胜仲《点绛唇》中的“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11.莲

“莲”与“怜”音同,古诗常用“莲”表达爱情。

例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切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乐府《子夜歌四十二首》中“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利用谐音双关,写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的敏锐感觉。


动物类

1.蝉:

①品行高洁清高。例如骆宾王《咏蝉》“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首诗都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②孤独无依,孤苦无告。例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2.杜鹃:

悲惨凄恻。子规鸟即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①孤独悲苦。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杜鹃啼血猿哀鸣”。

②乡思乡愁。例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3.鸿雁:

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属于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作为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的意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的。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衡阳雁断喻音信阻隔。”哀鸿喻指无家可归的饥民。

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今有成语“哀鸿遍野,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则指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

也叫“雁书”“雁足”“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

例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

4.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衰败荒凉之意。例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5.猿啼:

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等都是借助猿啼来表达伤感情绪。

6.鹧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其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①游子思乡离愁别绪。例如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②“鹧鸪”还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例如李白《越中览古》)“只今惟有鹧鸪飞”。

7.燕: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姓;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①燕子因常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例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酒醒后的凄寂惆怅以及浓重的相思之情。

②世事变迁的寄托。例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透露了诗人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8.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时断时续的哀鸣了,可以说是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怀想家园之情。

9.双鲤:

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称代书信。


山水自然类

1.青山

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欢。

例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例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

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

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例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月: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例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例如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例如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水: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例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关山:

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例如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例如“关河梦断何处”“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5.清风、白云: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例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例如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6.斜阳、暮霭:

①沉郁思古幽情。例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例如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

7.冰心、冰雪: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从需要背诵的诗词中识记意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意象解读
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古诗意象举隅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基础知识通关秘籍07古代诗歌的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集锦·思想感情·借代形式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